王國志
(黑龍江省引嫩工程管理處,黑龍江 大慶 163316)
?
紅旗泡水庫工程建設與管理問題評述
王國志
(黑龍江省引嫩工程管理處,黑龍江 大慶 163316)
摘要:紅旗泡水庫是一座以石化生產(chǎn)和城市生活供水為主,兼有漁業(yè)養(yǎng)殖的大Ⅱ型反調(diào)節(jié)水庫、總庫容1.16億m3。自1976年建成以來,總計為用戶供水22 億 m3,其經(jīng)濟、社會效益相當顯著,該水庫雖經(jīng)1987年和1996年兩次消除加固,但由于已運行40余年,仍存在工程老化、主壩護坡破壞嚴重,工程管轄區(qū)未能完全封閉等問題,為此,文章指出應力爭用3年時間打造完成“四個圈層”,可使其水庫發(fā)揮更大的效益。
關鍵詞:紅旗泡水庫;工程建設;管理問題;下步工作;“四個圈層”;擴大效益
紅旗泡水庫工程是由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勘測設計,1972年經(jīng)原水利電力部批準建設的大Ⅱ型反調(diào)節(jié)水庫,自1976年建成蓄水以來已累計為大慶石油化工生產(chǎn)及生活供水22 億 m3,是我省重要的地表水源地,時至今日已成為松嫩平原上的一顆璀璨明珠。2007年被國家水利部命名全國首批14家水利著名風景區(qū)。
1水庫工程概況
紅旗泡水庫工程位于大慶、安達交界處,是一座以石化生產(chǎn)和城市生活供水為主,兼顧漁業(yè)養(yǎng)殖的大Ⅱ型反調(diào)節(jié)水庫,每天不間斷供水,無調(diào)蓄洪水的任務,是大慶市龍鳳區(qū)、臥里屯和安達市地表水水源地。
該水庫庫容為1.16 億 m3,興利水位148.00 m,庫區(qū)面積35 km2,設計日供水能力為32 萬 m3。工程由主壩、西付壩、東付壩、北付壩、進水閘、泄水閘及紅旗泵站組成,土壩為均質土壩,總長25.06 km,其中主壩長4.10 km、西付壩9.80 km、東付壩4.85 km、北付壩6.31 km,主壩壩頂高程151.20 m,東付壩壩頂高程149.94~151.04 m,西付壩壩頂高程150.34~150.72 m,北付壩壩頂高程150.54~150.92 m。進水閘上接薩爾圖分干渠道工程,為開敞式水閘,共有兩孔,每孔凈寬4 m,設計進水量20.20 m3/s;泄水閘座落于主壩中部,共有兩孔,每孔凈寬4 m,設計泄水能力70 m3/s。
紅旗泡水庫總占地面積為39.51 km2,其中一級保護區(qū)水域面積為32.72 km2,陸域面積為0.62 km2。二級保護區(qū)水域面積為0.35 km2,陸域面積為11.77 km2。
紅旗泡水庫建成蓄水后經(jīng)歷兩次除險加固,第一次1987年由省引嫩工程管理處投資870萬元進行水庫加固,主要是對主壩及西副壩壩前護坡進行加固,第二次除險加固規(guī)模較大,是1996年7月由黑龍江省引嫩工程管理處和大慶石化公司共同出資6300萬元,由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勘測設計,對紅旗泡水庫進行消險擴建,工程于1999年竣工,累計完成工程量107.7 萬 m3,完成總投資6291.89萬元。工程擴建后于1999年6月10日對大壩進行了注冊登記并已領取了《水庫大壩注冊登記證》,2011年10月,按照《水庫大壩安全鑒定辦法》對水庫進行了鑒定,2012年被黑龍江省水利廳命名為省一級水管單位。
2存在問題
1)水庫進水閘、泄水閘工程老化嚴重。紅旗泡水庫自投入使用以來,已經(jīng)運行40余年,在此期間雖經(jīng)幾次整修加固,對進水閘、泄水閘等工程改造不大,加之當時考慮凍害因素偏少,混凝土老化剝蝕,泄水閘右側翼墻開裂,破損較重。
2)主壩壩坡破壞嚴重,部分副壩工程壩身斷面不達標。由于是平原水庫,主壩前護坡受冰推和風浪破壞作用較大。近幾年工程擴建使得紅旗泡水庫提前進入高水位運行狀態(tài),退岸現(xiàn)象較重,西副壩、北副壩無護坡段壩身有淘涮,北副壩部分壩段壩前坡比及斷面不達標,對冰推破壞還沒有根本解決辦法。
3)工程管理上沒有實現(xiàn)完全封閉,影響工程安全和水質安全。由于歷史原因,安達市先源鄉(xiāng)所屬幾個村屯的農(nóng)用車輛出行都經(jīng)過水庫大壩,使得水庫保護區(qū)無法封閉,給水源地管理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同時給水庫工程的正常管理帶來諸多不便。
4)管理手段還需進一步完善。為配合水庫水源地管理工作,省引嫩工程管理處投資600余萬元建設紅旗泡水庫自動化監(jiān)控系統(tǒng),并于2013年安裝調(diào)試完畢,2014年正式投入使用,實現(xiàn)了水源地保護區(qū)的全方位、全時段的監(jiān)控,為水源地的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條件,使水源地管理水平有了質的飛躍提高。2013年自動化監(jiān)控系統(tǒng)建成后,用于監(jiān)控系統(tǒng)48芯光纜還留余一些接口,這為今后水庫信息系統(tǒng)的多元化建設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礎;目前還沒有對水庫水源地建立起全方位的監(jiān)控體系,對水量、水位、水質等信息采集及處理系統(tǒng)需進行布設和安裝。
5)水庫周邊的綠化率還沒有達到國家重要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要求。水庫水源地一級保護區(qū)內(nèi)適宜綠化的陸域,植被覆蓋率還沒有達到80%以上,二級保護區(qū)內(nèi)適宜綠化的陸域植被覆蓋率更有待于逐步提高。
3下步工作
紅旗泡水庫工程不僅是一項蓄水工程,更是大慶市重要地表水水源地,既要嚴格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更要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確保水源地達標建設,要搶抓引嫩擴建和國家重要水源地達標建設的機遇,統(tǒng)籌規(guī)劃,分步實施,力爭用3 a時間打造完成“四個圈層”,從內(nèi)到外分別是壩前護坡圈層要穩(wěn);壩頂路面圈層標準要高;庫區(qū)周圍綠化圈層要無空白段;工程保護地界限要全部封閉。
為此,必須抓緊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對工程體系進行全面加固改造,2016年對主副壩進行全面加高培厚,2017年利用擴建項目對水庫25 km壩頂路面及進水閘、泄水閘進行改造,2018年對水庫管理范圍建封閉網(wǎng)、造綠化帶,根本實現(xiàn)封閉管理。
2)利用現(xiàn)代化手段提升管理水平。引嫩擴建工程自動化系統(tǒng)實施后,紅旗泡水庫管理所將成為重要數(shù)據(jù)存儲中心,要建設水質、出庫水量、庫區(qū)水位實時監(jiān)測系統(tǒng)。
3)依照國家水利工程管理考核辦法及水源地達標建設及管理的有關要求制定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對各層次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
4)開展科學研究。針對寒冷地區(qū)平原性水庫壩前護坡型式等課題進行研究。
參考文獻:
[1]黑龍江省水利勘測設計院.黑龍江省北部引嫩工程初步設計報告[R].哈爾濱:黑龍江省水利勘測設計院,1971.
[2]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黑龍江省引嫩紅旗泡水庫消險擴建工程初步設計報告[R].哈爾濱: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1995.
文章編號:1007-7596(2016)04-0134-02
[收稿日期]2016-04-10
[作者簡介]王國志(1967-),男,黑龍江伊春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xiàn)任省引嫩工程管理處副處長;2009年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為中國水利學會大禹獎評審專家。
中圖分類號:TV697.1
文獻標識碼: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