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奇,榮玉梅
(黑龍江伊哈公路工程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9)
?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
李勝奇,榮玉梅
(黑龍江伊哈公路工程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9)
首先針對當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的病害類型做了簡單介紹,然后提出了一些相應的治理措施。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
1.1 邊坡部分塌方、滑坡
所謂塌方、滑坡是指路基斜坡部分因為前期設計或是施工不當,或是因為地質條件受外部環境影響復雜多變,邊坡中的一部分土體或巖體喪失原來的穩定性在重力作用下發生位移。路基路面塌方、滑坡帶來的危害程度因所處環境不同而不同。在鄉村城鎮等人員密集區,會破壞房屋、道路,危害各種基礎設施。在礦業區域可造成人員傷亡,礦山停產。
1.2 路基下沉塌陷
軟基路面修路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路基下沉塌陷,這和軟基路面的土質特點有關。軟基土質大多含水量高、承載力低、穩定性差,比如淤泥、水田等就是典型的軟基土質。這種天然土質必須經過一定的處理達到地基承載力要求后才能作為建筑地基或是公路路基使用。軟基土質本就脆弱再加上后期施工不規范等一些人為因素,往往會造成路基下沉塌陷。
1.3 路基面層處理不當,造成路面不平整
現在的公路大多是瀝青混凝土面層,如果在施工中存在不當就會造成路基面層不平整。瀝青混凝土是人工篩選礦料,碎石或砂、礦粉等,與一定比例的路用瀝青材料拌制而成的混合料。在選料時規格沒有達到標準的石料或者在配比的過程中沒有掌握好材料比例,生產出來的瀝青混凝土就會因為攪拌不均不能用在路基面層的鋪設中。如果再遇到一些沒有相當施工經驗的管理人員和工人,就會造成路基面層坑坑洼洼,影響觀感縮短公路使用期限的同時還存在著安全隱患。
2.1 建立“預防為主”的病害治理意識
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未雨綢繆,提前制定應急措施和方案,做到防患于未然。特別是公路施工項目,在具體施工前要積極宣傳“預防為主”的安全意識,加強這方面的培訓。提前詳細的科學的勘測地形地質情況,并形成實時的文字記錄。如遇到特殊地質如較容易發生土方崩塌、泥石流的軟基地質,更要做好預防性的技術措施和安全預案。項目管理者和工人有了這種意識,在具體制定方案或是施工的環節就會時刻注意地形地質的變化,保持謹慎的態度。這樣工作起來就會格外的認真,減少由于人為原因造成的路基路面病害現象的產生。就算真有不可避免的路基路面病害現象的出現也能及時的做出方案或是措施上的調整,力爭將損害降低到最小的范圍。
2.2 培養高素質的專業施工隊伍
公路施工屬于市政工程,在施工規范和質量標準上有著自己的適用原則。不管是通過公開招標還是直接委托都應該選擇有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這樣才能保證專業技術人員的到位。在任何建筑項目的管理中,人員一直是發揮能動性最主要的因素。一個具有較高水準的施工隊伍能帶來高質量的施工作品。在路基路面的施工中,過硬的專業技術能對進場的材料嚴格把關,能提前預見到一些潛在的可能導致路基塌陷沉降的因素,能對突發狀況作出迅速反應,從而避免各種人為疏忽或是技術不足帶來的失誤。由此可見,高素質的施工隊伍在治理路基路面病害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3 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公路施工是一個復雜漫長的過程。從前期的立項、勘察、設計、到施工、監理、竣工驗收,多個機構和部門都會參與其中。而這多個部門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之間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如果道路施工中或施工后發現了病害情況,可能是前期設計失誤可能是勘察不到位也可能是后期施工的因素。所以在執行整個公路項目的過程中,要分清楚各個職能部門的任務,并且每一個項目實名制落實到每一個負責人身上。不管勘察設計還是施工都要有明確的項目負責人授權和承諾,確保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能有人可問。這樣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公路項目的工期還能增強人員的責任感起到震懾監督的作用。
2.4 施工技術上的治理措施
(1)加強邊坡防護,提高邊坡穩定性
邊坡防護對路基的穩定性有著重要的作用。隨著近年來邊坡施工技術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方法被運用到邊坡支護中,比如常用的有植物防護、工程防護和柔性防護。植物防護是適用范圍最為廣泛的一種支護方式,就是在邊坡斜坡上種植植被利用植物的根系減緩水流對土壤的沖刷,保護邊坡,這和預防水土流失的原理是一樣的。比如我們常常看到的高速公路路基上種植的各種草皮、樹木。植物防護不僅經濟簡單還能吸收塵埃保護環境。工程防護的造價成本較高一般適用于地質比較復雜且不適宜植物生長的坡段,如風化嚴重、節理發育的巖石路基。工程防護大多是通過開發另一個工程來服務于路基路面的坡段穩定性,常用的施工類型有防護錨桿錨索、擋土墻、預制六棱塊等。最后一種柔性防護形式比較簡單,嚴格來說也是工程防護的一種形式,但因為和網狀結構有關不用大興土木所以單獨分離出來。柔性防護的主要形式有三圍植被網、格柵網和鋼絲繩主動防護形式。
(2)加強采空區治理,預防路面塌陷
采空區是指由于人為挖掘礦物或自然運動造成的地下空洞區域。采空區由于處在地下加之形成時間較長,一直都是路基施工中的難點和重點。針對采空區的地災治理,我們應該在全面了解采空區的分部、形成時間、開采深度、及發展情況的基礎上結合路基路面實際水文地質情況制定合理可行的設計文件。現在比較常用的采空區治理的方式是鉆孔注漿。在采空區合理布置幾個點,然后鉆孔后往孔里面投注碎石砂填注灰漿,使采空部分得以填充,提高地基承載力。在鉆孔注漿的過程中,注漿壓力的控制是壓力灌漿效果的一個重要環節。注漿壓力過小,達不到設計的理想效果,壓力過大,可能在場區及其周邊發生串漿或地表冒漿等情況。
隨著我國建設事業的飛速發展,我國公路工程在路基路面病害治理中取得了一些技術上的成績,然而還面臨著很多問題,還需要我們廣大施工工作者和專業技術人員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在不久的未來,我國的公路建設事業一定會邁向一個新的臺階。
[1] 吳先剛.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08,(9).
[2] 陶川.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J].科技創新導報,2011,(25).
2016-01-08
李勝奇(1989-),男,助理工程師。
U
C
1008-3383(2016)12-0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