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華
(黑龍江省公路勘察設計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
高速公路路橋過渡段的結構設計及施工技術
楊志華
(黑龍江省公路勘察設計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根據我國目前的高速公路路橋過渡段發生沉降的原因,并分析其危害,然后對高速公路路橋過渡段的結構設計及施工技術進行分析,從而為我國的高速公路橋梁結構設計及施工技術提出幾點措施。
高速公路;路橋過渡段;結構設計;施工技術
1.1 路橋過渡段沉降是由臺背填料壓縮引起
高速公路建設的施工通常是按照先橋臺后路基的順序進行的,橋臺建設后在對臺背進行填料,在施工的過程中,由于碾壓機不能接觸到或是超出橋臺,從而使橋臺背后土體的壓實度下降,因此,不能達到路橋過渡段的結構設計及規范的要求。
1.2 路橋過渡段沉降是由地基土質不良引起
由于軟土天然含水量較高,孔隙比較大,壓縮性較強,若路橋過渡段處于軟土地段時,極易產生沉降,當車輛通過路橋過渡段時,在車輛的承載和自重應力的作用下,地基和路堤就會產生較大的變形,若路橋過渡段路基填筑高度較大時,其產生的基底應力也相對較大,更易造成地基沉陷,特別是在工后沉陷的可能較大。
1.3 路橋過渡段沉降是由剛柔突變引起
由于橋臺結構屬于剛性,通常為混凝土結構,而臺后路基相對于橋臺結構來說,屬于柔性,兩者之間存在較大的剛度差,在車輛行駛的過程中,使得橋臺與路基產生差異而變形。在剛度不同的路面上,所產生的振動效果也相對不同,柔性材料相對于剛性材料對能量的吸收要大,若剛度較大,會增加橋頭跳車的發生。
在高速公路的結構設計建設中,由于高速公路路橋過渡段地形地質較為復雜,高速公路的結構設計受縱、橫、平三方面的制約,因此,給高速公路路橋過渡段的施工中,多數為不能建設路面公路的地形,因此,給高速公路路橋過渡段的結構設計產生一定的困難。對于高速公路路橋過度段的所面臨的情況還是相對復雜的,而由于跨度比較大,對于目前的施工技術來說,不能很好的滿足高速公路路橋過渡段的眾多需要,故對施工存在一定的風險。
3.1 路橋過渡段不良路基處理
應對軟基可采取換填、打碎石樁、超載預壓等措施,加快排水,提高地基的承載力,有利于減少路橋過渡段工后沉降。橋臺和路基的排水措施:可在橋臺后安裝0.2m厚的無砂混凝土摻水墻,并在墻底部安裝軟式透水管,將其接出橋臺外,可以有效使路橋過渡段的水排出,避免積水軟化地基,以減少沉降。
3.2 路基填筑處理
路橋過渡段應采取級配碎石填筑,其截面為正梯形,選擇強度較高、壓實較快、透水性較好的填料,如卵礫土、碎石土及工業廢渣等,一般路基的填筑高度距離橋臺背4m為止,剩下距橋臺這一段選用填料進行填筑,可有效確保臺背填土不易發生工后沉降,能使普通粘土與填料過渡連接,有效增進車輛通行舒適度。若填料缺乏時,可采用水泥進行填筑,并通過土工格柵技術進行填筑,能有效降低土體沉降變形量,減少路基與橋臺之間的沉降。
3.3 路面處理
對于橋頭搭板設置的目的在于改善橋頭行車條件,搭板長度應根據橋頭根據填土的工后沉降大小和填土高度來決定,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用就地整體現澆的方式進行,以保證塔板與路基的緊密結合,該方式克服了塔板路面斷層的薄弱環節,并有效解決了橋頭跳車的問題,可消除路橋過渡段瀝青混凝土路面的隆起,使車輛能在高速公路上平穩的行駛。
4.1 測量放樣
高速公路路橋過渡段的工程量相對較大,要在預定完工時間內,保證高質量的完成整個施工過程,做好測量和放樣工作是極為重要的。達到高質量的施工必須要有專人負責,能夠在保證了解工程情況的基礎上,擅長運用科學的施工技術與方法,認真完成整個高速公路的建設。
4.2 模板工程
應確定好施工技術,嚴格按照工程要求。根據施工方案安裝模板,避免模板偏離位置發生原料漏出,因此,可采用機械進行安裝,能有效保證模板工程的穩定性,并且材料要選用安裝簡單、利于拆卸的,并且材料之間要能夠緊密相連的。
4.3 鋼筋工程
高速公路路橋過渡段的施工不僅要保證使用年限,還要保證在交通運輸中的安全性,避免路橋過渡段的不良情況發生。因此,在整個高速公路的施工過程中,對于鋼筋的要求較高,鋼筋的使用量及鋼筋的使用位置,都要進行嚴格的計算和評估,完成相應的計算和評估后,并對鋼筋進行處理,注意在搭建過程中的穩定性,以提高高速公路路橋過渡段的施工質量和安全性。
4.4 澆筑混凝土
混凝土的澆筑過程在高速公路路橋過渡段的施工中是極為重要的,混凝土的質量是保證施工的質量,能使路橋過渡段整體工程的質量得以增加,所以要加大對負責澆筑混凝體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加深工作人員對混凝土的澆筑的注意事項及各個步驟有更深的了解,是攪拌好的混凝土符合工程標準。在攪拌混凝土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數值標準進行,攪拌時間為1.5min,拌和要均勻,顏色要一致,以更好的達到施工的要求,保證施工質量,在運輸的過程中,運輸車要以3rpm的慢速進行攪拌。
[1] 支磊.公路路橋過渡段的施工技術分析[J].現代企業教育,2015,(2):502.
[2] 林志雄.路橋過渡段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問題探討[J].福建建材, 2015, (2):67-68,73.
[3] 吳曉.路橋過渡段沉降因素分析與結構設計研究[J].中外建筑, 2013, (1):108-109.
2015-12-18
U
C
1008-3383(2016)12-00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