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洋
(龍建路橋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9)
?
淺談市政道路地改造熱再生工藝技術
楊 洋
(龍建路橋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9)
市政道路整修將采取就地熱再生工藝,實現道路的“修舊如舊”。采用新工藝修復既沒有以往大型施工的巨大噪音,也沒有來來往往的渣土車,修復后的道路立即變得平整如新。這對市政道路改造來說具有劃時代意義。
地熱再生;工藝;修復
1.1 預熱機加熱路面變軟
預熱機底部兩側全是一米多寬的平整鋼板. 加熱系統將已使用的熱空氣抽回做再加熱,最大限度地降低熱能的消耗,對比早期使用的名火加熱或高密度紅外線加熱系統的熱再生設備更安全、更方便。
(1)將鐵絲和汽油棉做成的火把塞到“預熱機”鋼板下面的縫隙中(鋼板兩側立刻有火花閃現)。
(2)隨后鋼板點火預熱(透過鋼板下面的縫隙,看到通紅的火光)。
(3) 預熱機開始緩緩行駛,巨大的鋼板緊貼需要修復的路面,熱風和輻射熱能的高效運用,使所鋪設路面均勻受熱并逐漸軟化瀝青。第一輛預熱機過去后,第二輛緊接著進行再次加熱,使其熱能可以繼續滲透到下面的瀝青,以便受熱均勻。
熱再生機組擁有熱氣流噴射技術,可將熱風分散到依次作業的機組設備上。由于用熱噴射循環系統軟化瀝青表面代替了傳統的火焰直接燃燒,施工減少了黑煙、明火、臭氣、粉塵等有害環境的物質產生。
1.2 銑刨機松動瀝青,露出石子路面
加熱完畢的路面,銑刨機開始上場作業,巨大的銑刨機下面裝有類似釘耙的裝置。銑刨機緩緩開過,巨大的釘耙牢牢抓住路面的瀝青,隨著巨大牽引力的帶動,瀝青一點點被銑刨掉,道路漸漸露出了石子層。
地熱再生對超過4cm的車轍進行修復,首先要對車轍隆起的部位即波峰處進行銑刨。銑刨完畢后,對車轍位置加熱耙松,在車轍凹陷的部位即波谷處填充粗粒徑混合料,并進行碾壓。最后,對全幅路面進行加熱耙松,補充新瀝青混合料并進行碾壓。車轍小于4cm的,只需實施最后一步即采用一次就地熱再生施工進行處治。
以往都是用釘耙直接在路面上施工,由于路面堅硬,銑刨的過程中會產生巨大的噪音,晚上施工會嚴重影響附近居民休息?,F在由于事先進行了加熱,瀝青全部軟化,銑刨機工作程序基本不會遇到阻力,也就不會產生擾民的噪音了。
1.3 復拌機里放再生劑,將讓瀝青重生再鋪路
銑刨下來的舊瀝青并沒有丟棄,而是全部被車輛回收,等待修復的路面全部銑刨完畢,舊瀝青送到了復拌機。銑刨下來的舊瀝青只需混合極少量新瀝青,根據原路面材料的試驗結果,決定添加再生劑的類型以及添加劑量。在復拌機中加入專門的再生劑重新加工攪拌,出來的瀝青和新的完全一樣,可以再次使用。
由于舊瀝青可以繼續使用,所以就免除了廢料運送的環節,以往道路修復現場運送廢瀝青的渣土車現在則完全派不上用場了。符合目前我國施工環節低碳環保的要求與施工成本的降低。從復拌機中出來的瀝青均勻地鋪在需要修補的路面上,攤鋪機開始來來回回將其軋平。全套設備駛過,留下新路面,前進速度6m/min。
(1)傳統工藝補路要封閉近1 000m的作業區,不僅緩慢,且極易造成交通堵塞。雖然就地熱再生工藝需要多輛機械車輛,但是并不雜亂,這些機械由多功能設備模塊組合而成,每一臺設備本身并不存在超長、超寬、超高等現象,即使是轉場時,也與普通車輛無異,所以作業時只需要很小的場地。
(2)傳統工藝相比,新工藝鋪路的速度非???。采取的是‘流水’作業模式,全套設備駛過,道路馬上得以恢復,而不像傳統工藝施工是間斷式作業。設備前進速度約6m/min,這就意味著施工也能保持在這個速度,通常來說,一個能做1.5~2km。
(3)此外,通過加熱道路邊界及新暴露出來的路面表層,在完成碾軋過程后的路面,其原有的和新鋪的材料形成熱熔接口,除了新鋪的瀝青顏色較深外,不會留下任何的縫隙和補丁。
(1)再生瀝青路面更抗“衰老”,壽命延長十年以上再生技術處理的舊瀝青料已經用了那么多年,再進行循環利用,會不會是次品?經過多年的施工經驗和實驗室試驗,最新的科研成果表明:再生后的瀝青路面老化的速度低于新路老化的速度;而且再生后的瀝青混合料的穩定性高于新的瀝青混合料。
(2)就地熱再生技術還有一個特點,由于在對瀝青加熱的同時,對下層路面也進行了加熱,道路層與層之間形成的是“熱黏結”,等于是把熱的瀝青混合料和熱的路面牢牢地焊在了一起,能有效地防止雨水下滲,而且路面的抗剪強度比傳統工藝提高了3倍左右?!皵祿@示,經這種大型熱再生處理過的路面,使用壽命可以有效延長10年以上。”
(3)新工藝的成本相對更加低廉。以1km寬4m的單幅車道來計算,傳統挖補維修會產生廢棄料400t,這些廢料需要運走、存放,又需大量的車輛臺班費、人工費,挖后的路面又需全部用新料來填充,新料的價格也不低。但用熱再生維修,銑刨下來的舊料只需與適當比例(一般為20%)的新料及再生劑拌和后,形成的新料性能指標就能達到正常要求,舊料全部重新被再生利用,不產生一點廢料,更不存在運走等費用。經科學核算,以挖補4cm厚路面為例,每挖補1m,傳統維修合計成本為70元左右,而熱再生成本為50元左右。
(4)地熱再生工藝的最大優勢就是可以實現材料的循環使用。以前修路國內的普遍做法,是用刀頭把石料銑刨打碎后廢棄掉,再鋪上新料。隨著國內道路建設的發展,對石料的需求越來越大,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礦石資源已經枯竭。而大量開山采石帶來的嚴重后果則是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原本的綠水青山成了窮山惡水。
2015-04-16
U
C
1008-3383(2016)12-00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