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敕(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南陽473061)
?
專科院校中外合作辦學的挑戰與對策
苗敕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南陽473061)
摘要:隨著高等教育全球化的發展,中外合作辦學正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專科院校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許多問題和挑戰,如何應對這些問題與挑戰,已經成為專科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亟待解決的問題。結合專科院校實際,分析當前專科院校中外合作項目所面臨的挑戰,并提出應對這些挑戰的策略。
關鍵詞:專科院校;中外合作辦學;辦學項目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高等教育的國際化不斷提速,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教育輸出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作為對我國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補充和提升,中外合作辦學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和加快培養各級各類人才的形式之一[1],也在引進優質教育資源、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國際化人才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十多年來,中外合作辦學發展十分迅速,根據教育部2013年統計,我國已有1 979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全國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高校有577所,普通本科和高職院校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有498所,占開展項目總數的86%。
近年來,許多高職高專院校紛紛尋求與國外大學合作,一大批高職高專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應運而生。然而,在高職高專中外合作辦學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據統計,在河南省的171個高職高專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已經有29個項目停止招生,有些項目因為辦學定位不明確、辦學專業沒有特色、生源質量差[2]等因素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何發揮中外合作辦學優勢,開展好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建設符合專科院校特點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就成為擺在眾多專科院校中外合作項目相關人員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2.1管理相對松散,工作機制不健全
盡管我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開展已經有二十余年,但是目前尚未有針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法律出臺,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實施辦法》可以參考。在中外合作辦學的實際過程中,一些專科院校中的中外合作項目只是英語課比普通專業多、有外教來上課,與普通專業并無太大區別。此外,在一些學校內部,也沒有健全的工作機制對相關人員的工作職責進行明確,出現了相關部門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工作中相互推諉的現象。
2.2辦學定位不明確
進入21世紀,我國的中外合作辦學得到了較快發展,每年都有新設置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本應是與國外較為先進的學校和專業合作,但專科院校本身層次就相對較低,想與世界頂尖大學合作并非易事,因此個別學校為了能夠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就與一些教育并不發達的國家合作,或是合作的專業并非是外方的優勢專業。還有些學校在確定合作專業時,選擇經濟、管理等低成本的專業,對于理工、醫藥等緊缺專業卻不開展合作辦學項目。由此帶來的后果是項目并沒有引進優質教育資源,違背了中外合作辦學的初衷。
2.3師資水平有待提高
根據《教育部關于當前中外合作辦學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引進的外方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應當占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全部課程和核心課程的1/3以上,外國教育機構教師承擔的專業核心課程的門數和教學時數應當占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全部課程和全部教學時數的1/3以上。然而,在很多專科學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運行中,都無法達到這一要求。多數院校沒有大批從事教學的外教,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很多課程是由中國教師完成的。在一些專科學校,真正能用外語進行授課的專業課教師很少,因此絕大多數課程還是用中文講授,學生如果要出國深造還需要再進行相關的語言培訓。
2.4生源質量差與合作辦學高要求的矛盾
開展中外合作辦學本應是培養具有較強外語能力的專業人才,然而在一些省份,中外合作辦學屬于高職高專二批,生源缺乏,為了吸引生源,一些專科學校不得不降低錄取標準,對于高考英語成績也沒有特別要求。結果入學后學生要承受專業學習和外語學習的雙重壓力,而要把這些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培養成專業和外語都優秀的人才也是目前很多專科學校面臨的挑戰。
3.1加強制度建設,健全工作機制
針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辦學質量參差不齊的現象,應出臺有關中外合作辦學標準的具體規章制度,讓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都能遵循一定的標準運行。此外,還應建立相關的監督、考核制度。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審核通過后,還應定期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辦學質量進行檢查和評估,對于不合格的項目應進行整改,如果仍然不合格可取消其資格。在學校內部,也應建立完善的中外合作辦學工作制度,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從而確保項目的順利運行。
3.2加強政策引導與宏觀調控
國家可結合中外辦學實際,對中外合作辦學進行政策引導和宏觀調控。在項目審批時,應對合作辦學的學校和專業進行重點審核,要避免跟風現象和以創收為目的的項目。在辦學層次方面,應鼓勵高層次的合作辦學,實現“強強聯合”,充分發揮中外合作辦學的優勢。在專業設置方面,則應充分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對于那些申報過多的專業應進行一定的限制,扶持新興專業和緊缺專業,糾正教學的方向[3]。
3.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教師是保障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對于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更是如此。在引進外籍教師時,要嚴格把關,真正引進專業素質高、職業能力強的外籍教師。面對外籍教師不可能大量來校任教的現實,專科學校應加強自身教師隊伍建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應建設相應的獎懲機制,利用高薪酬吸引優秀教師前來任教。另外,可選派優秀教師到國外合作院校進行學習,學習其教學模式、方法、內容,并與自身學校實際情況結合,進行合理應用。
3.4以項目特色吸引優質生源
針對高職高專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生源質量不如普通本科的問題,專科院校在合作辦學過程中應注重引進外方優質教育資源和教育理念、方法與經驗,與自身實際情況相結合,對中外合作辦學人才培養目標與學生培養全過程進行系統設計,實現國外先進教育資源本土化的目標,形成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并憑借自身優勢吸引優質生源,推動合作辦學項目良性發展。
中外合作辦學是隨著教育國際化發展而出現的新生事物,專科學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發展給專科學校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專科院校要想辦好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就需要加強制度建設,并通過切實引進優質資源吸引優質生源,逐步改善生源質量差的局面,并真正達到通過中外合作辦學推動教育的國際化發展,培養具有專業技能和較高外語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金之亮,黃桂榮,長江.中外合作辦學的基本現狀與對策研究[J].中國高等教育,2006(1):57-58.
[2]張勁柏.高職中外合作辦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商貿,2013 (1):184-186.
[3]趙民.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的中外合作辦學研究[J].亞太教育,2015 (7):117.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2-00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