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朱桐梅,王秋艷,胡莫愁,江 南,陳 迪(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蘇州215009)
?
常用分娩鎮痛法及臨床效果的探討
王婷婷,朱桐梅*,王秋艷,胡莫愁,江南,陳迪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蘇州215009)
摘要:目的探討自然分娩中常用分娩鎮痛方法的效果,將其更好地應用于江蘇省內臨床助產服務。方法收集835例分娩案例,由在江蘇省22家醫院實習的167名學生在產房每人親自參與5例自然分娩獲得。比較自然分娩中常用鎮痛方法使用后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所用時間的變化、疼痛評分變化及會陰側切率。結果在使用單一鎮痛方法的情況下,藥物鎮痛法在鎮痛效果上明顯好于非藥物鎮痛方法(P<0.05),產婦使用鎮痛方法后,疼痛評分顯著降低(P<0.01)。結論藥物鎮痛方法改善疼痛效果好于非藥物鎮痛法,應不斷研究鎮痛效果好且操作簡便的鎮痛方法,使產婦享受更多人性化、高質量的助產服務。
關鍵詞:自然分娩;鎮痛方法;臨床效果
分娩疼痛是在分娩過程中子宮平滑肌陣發性收縮,使子宮肌纖維拉長或撕裂,子宮壁內血管受壓,致使組織缺血缺氧以及胎兒通過產道時擴張壓迫產道,甚至導致裂傷,從而使機體釋放組胺、5-羥色胺等致痛物質[1]。理想的分娩鎮痛效果是:對母兒安全、對產程無影響、起效快、作用可靠、方法簡便、產婦清醒、能配合分娩。目前臨床選用的鎮痛方法有非藥物鎮痛(拉美茲呼吸訓練法、體位管理、陪伴分娩等)、藥物鎮痛方法(靜推地西泮、笑氣吸入、硬膜外麻醉等)[2-3]。現將相關研究介紹如下。
1.1資料
選取江蘇省22家醫院,由我院2012級護理專業(助產方向)的167名實習學生在上述醫院產房(3個月)每人收集自己全程觀察、親自參與的5例(共835例)自然分娩。均為足月,無產科或內科并發癥,無椎管異常,正常產道。
1.2方法
1.2.1拉美茲呼吸訓練臨產后產婦行緩慢腹式呼吸,每一次宮縮開始從鼻孔深吸氣,在宮縮間歇即將結束時,用嘴呼氣(輕吹蠟燭樣),以此來緩解緊張情緒。
1.2.2硬膜外鎮痛簡稱無痛分娩,在初產婦宮口開大2~3 cm 時,經L2~L3行硬膜外穿刺。在腰部硬膜外腔放置導管,鎮痛泵中的麻醉藥劑量只是剖宮產手術的1/5~1/10。
1.2.3陪伴分娩陪伴分娩主要是家屬陪伴產婦,給予其精神上的鼓勵和心理上的安慰,消除產婦恐懼和焦慮情緒。
1.2.4笑氣吸入吸入50%的氧氣與50%一氧化二氮的混合氣體,吸入30~40秒即產生鎮痛作用,鎮痛效果比較迅速且可靠,產婦處于清醒狀態,對呼吸道無刺激。
1.2.5穴位鎮痛有單純針刺、耳穴按摩、按摩穴位等方法,其中按摩合谷穴、三陰交、足三里等比較常見,且效果比較好。
1.2.6體位管理常用的體位有側臥位、膝胸臥位、站位等。側臥位有利于產婦休息,避免了對骶骨產生壓力,在第二產程胎兒下降時有利于骶骨向骨盆后方移位;膝胸臥位能減輕骶部疼痛、對抗重力,有利于宮頸前唇消退,同時可減輕仰臥位時胎先露對直腸的壓迫,防止產婦過早地屏氣用力,消耗體力。如胎兒枕后位時,有利于調整胎位,便于胎頭入盆;站位分娩在地心引力作用下,胎先露的下降比仰臥位分娩產程進展更快。
1.2.7靜推地西泮地西泮可以減輕產婦的恐懼、緊張,同時可以緩解疲憊狀態,減少不必要的體力消耗。
1.2.8水中鎮痛國外水中分娩是指新生兒娩出期完全浸沒在水中。由于國內助產技術人員不足等原因,我們的水中分娩只是在第一產程時在水中等待宮口開全,宮口開全或快開全時再到產床上接生,所以稱之為水中鎮痛更合適。
1.2.9分娩球第一產程胎膜未破前,產婦兩腿分開坐于分娩球上,在助產士指導下活動臀部、腰骶部,能促進產婦的骨盆松弛和胎兒下降,加快產程進展。
1.3觀察指標
根據計算出的行洪斷面和洪水位,確定需堆筑砂堤的高度和橫斷面尺寸,使用裝載機、推土機等機械將河床內砂石由中間向治導線兩邊外側堆放,清理深度一般在0.6~1.2 m,形成溝床。在機械清理過程中要將大石塊有計劃地放置在河堤迎水面,砂土就地連續堆置,大約形成梯形堤防模樣。
1.3.1鎮痛效果本研究采用疼痛分級法的數字分級法(NRS法)。NRS法在國際上較為通用,詢問患者的疼痛有多嚴重,或讓患者自己圈出一個最能代表自身疼痛程度的數字:0為無痛;1~3表示輕度疼痛;4~6表示中度疼痛;7~10表示劇痛。評估鎮痛方法使用前后的疼痛程度,并分別記錄為疼痛評分1和疼痛評分2。
1.3.2臨床指標記錄產婦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的時間以及分娩中是否使用會陰切開縫合術,并統計側切率。
1.4數據處理
將數據錄入Excel軟件,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s)表示,疼痛評分進行t檢驗。
表1 使用單一分娩鎮痛方法(±s)

表1 使用單一分娩鎮痛方法(±s)
注:與疼痛評分2比較,P<0.01
鎮痛方法硬膜外鎮痛拉美茲呼吸陪伴分娩分娩球水中鎮痛笑氣吸入體位管理穴位鎮痛靜推地西泮例數 第二產程(h)218 213 149 34 21 13 12 10 5第一產程(h)7.97±3.21 6.62±3.11 6.73±3.21 7.66±3.07 8.05±2.97 7.95±2.84 4.64±2.65 5.75±2.32 7.96±1.45 0.81±0.50 0.75±0.62 0.69±0.45 0.87±0.53 0.92±0.39 0.56±0.28 0.65±0.52 0.70±0.41 0.86±0.59第三產程(min)9.18±5.54 8.01±5.11 6.87±2.97 7.29±3.51 9.43±7.20 14.85±8.51 7.17±3.93 8.80±3.22 6.80±2.95疼痛評分1(分) 評分差值(分)5.23±2.37 2.46±1.58 2.76±2.29 2.53±2.36 2.29±2.24 2.92±1.61 2.50±1.00 2.10±2.18 5.20±2.28疼痛評分2(分) 會陰側切率(%)9.07±1.10*8.80±1.21*9.05±1.23*9.18±0.97*9.00±1.14*8.23±1.30*9.25±1.06*9.40±1.35*9.40±0.89*3.84±2.48 6.34±1.79 6.29±2.17 6.65±2.36 6.71±2.39 5.31±1.18 6.75±1.54 7.30±2.16 4.20±2.17 61 47 60 47 62 62 23 40 60
表2 使用兩種分娩鎮痛方法(±s)

表2 使用兩種分娩鎮痛方法(±s)
注:與疼痛評分2比較,P<0.01
鎮痛方法陪伴分娩、藥物鎮痛拉美茲呼吸、體位管理陪伴分娩、分娩球陪伴分娩、體位管理拉美茲呼吸、藥物鎮痛藥物鎮痛、分娩球藥物鎮痛、體位管理穴位鎮痛、體位管理例數 第一產程(h)7.97±3.95 5.12±2.60 5.97±2.33 6.97±3.67 6.60±6.51 11.00±0.00 5.20±0.00 6.05±0.00第二產程(h) 第三產程(min)7.22±4.40 5.00±1.15 5.25±0.50 6.00±1.00 9.00±1.41 10.00±0.00 6.00±0.00 5.00±0.00 23 7 4 3 2 1 1 1 0.70±0.43 0.52±0.49 0.38±0.36 0.48±0.40 0.75±0.59 1.00±0.00 0.50±0.00 1.30±0.00疼痛評分1(分) 疼痛評分2(分) 會陰側切率(%)9.17±1.37*8.43±1.81*9.25±0.96*8.67±1.15*9.00±1.41*8.00±0.00*10.00±0.00*10.00±0.00*5.30±2.08 7.00±2.08 5.75±1.89 7.00±1.00 3.00±0.00 2.00±0.00 8.00±0.00 7.00±0.00 52 43 0 0 5 0 50 0 100
表3 使用3 種分娩鎮痛方法(±s)

表3 使用3 種分娩鎮痛方法(±s)
注:與疼痛評分2比較,P<0.01
鎮痛方法陪伴分娩、藥物鎮痛、體位管理陪伴分娩、穴位管理、體位管理陪伴分娩、拉美茲呼吸、分娩球例數 第二產程(h)2 1 1第一產程(h)7.75±2.94 6.05±0.00 5.50±0.00 1.05±0.07 1.33±0.00 0.80±0.00第三產程(min)4.50±0.71 9.00±0.00 15.00±0.00疼痛評分1(分) 疼痛評分2(分) 會陰側切率(%)9.50±0.71*10.00±0.00*8.00±0.00*5.50±0.71 6.00±0.00 5.00±0.00 50 33 0
另外有114例產婦未使用分娩鎮痛方法。
3.1鎮痛方法及效果
本研究多種鎮痛方法的聯合使用統計樣本量偏少,難以與單一的鎮痛法效果進行比較,有待于后續研究。
3.2鎮痛方法選擇的建議
蘇北一些醫院在鎮痛方法使用上是比較單一的,以藥物鎮痛多見,即硬膜外鎮痛,沒有分娩球的使用,也無陪伴分娩和笑氣吸入,穴位鎮痛也不到位。在考慮成本以及工作人員的調配方面,可以適當考慮分娩球的使用(分娩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分娩疼痛,這已經有充分的臨床循證依據[4])。同時助產士也可以考慮穴位按摩鎮痛法的使用,操作簡便。硬膜外藥物鎮痛的鎮痛效果優于笑氣吸入(P<0.01),但前者的成本比較高,且硬膜外穿刺有一定的風險和專業穿刺技術的要求,而笑氣的使用比較經濟方便,易于被一些普通家庭接受,且操作簡便,不需要專職的麻醉師,在蘇北的醫院可以考慮笑氣吸入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魏碧云.高級助產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
[2]艾敏,馮俊榜.分娩鎮痛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指南,2013,9 (27):327.
[3]張亞明,成要平.三種分娩鎮痛方法對產婦及新生兒影響的研究[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2007,12(3):316-319.
[4]蘇鳳龍,杜海霞,姜潤東,等.三種方法聯合行階梯式分娩鎮痛的臨床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3,7(14):1129-1134.
(*通訊作者:朱桐梅)
基金項目:2014年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xs2014009);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科技創新團隊建設計劃資助(szwzytd201305)
中圖分類號:R1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2-01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