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小鋒,倪 武,王俊學,辛海光,趙 凱,徐文勝(第二軍醫大學長征醫院,上海200000)
?
傳染病學CBL病例庫的建立與應用評價
杭小鋒,倪武,王俊學,辛海光,趙凱,徐文勝*
(第二軍醫大學長征醫院,上海200000)
摘要:傳染病疾病譜不斷變化,經典的傳染病現已少見,新發現的傳染病又往往呈地區流行,沒有真實的臨床感知,僅靠傳統的單一教材施教顯然不能滿足傳染病學臨床教學的需要。如何編寫適合傳染病學教學的CBL(Case Based Learning)病例庫成為目前CBL教學中的關鍵問題。總結第二軍醫大學長征醫院傳染病學CBL教學案例的特點及應用CBL病例庫的體會,為其他臨床醫學專業CBL教學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傳染病學;CBL教學法;病例庫
目前傳染病學教學面臨很多困境,特別是傳染病疾病譜不斷改變、缺乏典型的臨床病例、教學形式缺乏靈活生動性,使得學生缺乏真實的臨床感知,學習興趣不高。自我科開展臨床醫學CBL教學改革以來,我們針對傳染病學教學的特點建立了傳染病學CBL教學病例庫,初步在八年制醫學生中實施了CBL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成效和學生好評。我們在建立CBL教學病例庫的過程中貫徹了CBL教學理念,現將該病例庫的建立及應用體會總結如下。
在臨床教學中,學生很少有機會看到某種傳染病的典型癥狀和體征,由于學習時間有限,也不太可能觀察一位患者的整個發病周期。而病例庫可以把典型病例的相關資料保存下來,將患者整個發病過程高度濃縮、概括、提煉,盡可能地還原病例的真實情況,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CBL教學的精髓在于貼近實際、直觀,易于記憶。臨床疾病的演變是個動態的過程,不可能僅由一次問診、一次化驗等就能確診,同樣也不能僅從一個癥狀、體征就進行病例講解和分析,這就需要CBL病例能呈現疾病的動態演變過程,包括臨床表現的動態演變過程,如體溫的變化、大便性狀的改變以及治療后的反應和隨訪結果等。
雖然輔以多媒體教學、角色扮演等多種教學手段,CBL病例教學仍是一種以文字形式為主的教學模式。在CBL教學病例編寫過程中,首先要保證病例來源于臨床,結合現實生活,使病例中表現出的與患者病情相關的各種場景以現實場景再現的方式呈現在醫學生的面前,學生通過閱讀文字也能夠強烈感受到一位醫生面對患者時所面臨的醫學相關問題。這種CBL病例的特質具有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特點,并且更加符合人類的認知規律。例如“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病例,第一部分講述該患者初次的發病經歷和治療情況;第二部分講述治療5~10年間患者肝臟疾病的反復和病情的加重,出現肝硬化系列的臨床表現和體征,繼之出現腹水、腹膜炎等失代償期肝硬化的表現;第三部分講述進一步發展為肝癌的臨床表現,討論肝癌的外科及內科綜合治療;第四部分對患者整個疾病的治療過程進行回顧性分析,討論治療手段和時機與疾病進展的關系;第五部分針對乙肝治療,包括對《抗乙肝病毒治療指南》的解讀,對抗乙肝病毒治療與肝癌發生的關系、肝癌與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等進行深入探討。通過層層推進,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發生、發展,病情的轉歸、治療和預后都進行了系統全面的學習。學生在CBL病例教學中充分體驗了發現問題、找尋答案、綜合能力提高的學習方式。
對于初步收集、制作的病例庫資料,按照病種進行分類并編輯目錄,以利于查找。影音資料應專柜保存,文字資料進行打印塑封,以便于翻閱,同時保留電子版。所有資料應專人專柜保管,建立嚴格的借用手續,避免混亂或丟失。
病例庫建立和使用的過程也是病例資料不斷豐富擴充的過程。病例數量應不斷增加,盡量包含新近發現的病種、最新的檢查手段及診斷技術,以體現醫學發展對于各種傳統疾病的最新認識[1]。同時,補充一些臨床治療新進展及新發病例如H7N9流感等,有利于拓寬知識面。
CBL病例教學傾向于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引導,凸顯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真實病例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更加符合學生的思維方式;病例庫記錄了臨床專家的診斷、鑒別診斷思路,利于學生培養和建立臨床思維;病例中的治療等內容不再是一般書籍中的治療原則,包含了臨床用藥后的效果,甚至包括了治療失敗的教訓,實用性強,利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利于學生今后在臨床診療過程中活學活用。病例庫的內容豐富,包括了基礎、臨床的知識,可以使學生真正理解病理生理過程、發病機制,利于舉一反三,達到知識的融會貫通,對疾病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2]。
作為較早開展CBL教學的醫學院校,我們體會到建立CBL病例庫利于“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醫學教育理念的實現,為傳染病的臨床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振華,王秋霞,江曉平,等.建立傳染病教學病例資料庫的必要性和方法[J].安徽醫藥,2011,15(3):393-394.
[2]陳永鵬.發揮病案教學在傳染病學課堂教學中的作用[J].醫學教育探索,2009,8(9):1135-1137.
(*通訊作者:徐文勝)
基金項目:第二軍醫大學校級教學研究與改革立項項目(JYC2011047)
中圖分類號:G40-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2-00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