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增強
閉合復位經皮螺釘內固定治療距骨頸骨折的臨床效果觀察
朱增強
目的 觀察閉合復位經皮螺釘內固定法治療距骨頸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34例距骨頸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閉合復位經皮螺釘內固定。術后定期隨訪并復查X線。記錄踝關節功能評分、療效及術后并發癥。結果 術后8~12個月骨愈合,愈合良好30例,骨延遲愈合4例,末次隨訪均愈合良好。踝關節功能評分72~95分,90分以上12例,80~90分18例,72~80分4例。臨床效果滿意26例,一般8例,無不滿意患者。2例Ⅱ型患者出現距骨部分缺血壞死,2例Ⅱ型患者發生創傷性關節炎。結論 閉合復位經皮螺釘內固定治療距骨頸骨折可作為HawkinsI、Ⅱ型骨折首選,HawkinsⅢ型的手術選擇之一。
距骨頸骨折;閉合復位;踝與后足功能評分;螺釘;內固定術
距骨是下肢與足之間重要力學銜接結構,距骨骨折臨床上并不多見。大多數情況下,踝關節被鎖定,在背伸暴力下發生骨折,距骨頸上、外、下面均有滋養孔,故距骨頸骨折占距骨骨折的50%~80%[1]。因距骨沒有獨立的血管供應[2],距骨頸骨折會破壞距骨的正常血供,如不及時處理,可發生距骨缺血性壞死。距骨骨折常選擇開放性手術治療,常見的手術入路包括前內側入路、前外側入路及二者聯合。固定材料包括克氏釘、空心螺釘及微型鋼板。本研究采用空心螺釘自后外側行距骨頸骨折固定術,旨在降低手術創傷、簡化手術操作、提高術后療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5年2月黑龍江省大慶市紅崗區人民醫院收治的34例距骨頸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齡21~56歲,平均年齡(36.4±8.4)歲,Hawkins分型:I型10例,Ⅱ型21例,Ⅲ型3例。均為閉合性骨折。受傷原因:墜落傷16例,車禍撞傷13例,重物砸傷3例,擠壓傷2例。受傷至手術時間2~48h,其中6h內手術25例。行急診手術27例,擇期手術7例。
1.2 手術方法 采用腰硬聯合麻醉或連續硬膜外麻醉,麻醉滿意后,患者先取側臥位,患肢在上,膝關節屈曲位,術者兩手分別握住前足和足跟部,牽拉足跟部使踝關節達最大背屈,繼續緩慢牽拉使跖屈踝關節達最大屈曲,聽到“卡塔”聲停止牽拉,將手放開后畸形消失則表示復位成功。距骨體向踝關節腔復位(反復屈、伸踝關節),足跟部向距下關節復位(反復足內、外翻活動)。完成上述操作后,常規消毒鋪巾。
手法復位不成功者,可采用輔助以外固定支撐松弛關節。做法是將2枚3mm的斯氏針分別打入脛骨遠端和跟骨,以外固定架將脛跟間隙撐開,C型臂X線下復位骨折斷端、距骨體與踝關節、距骨體與距下關節。
復位成功后再次用C型臂X線確定距骨與周圍骨、關節關系。滿意后,于肢體后外側跟腱與腓骨肌腱之間做一切口,長約1cm。先鈍性分離后外側切口,尋找距骨后外側突,C型臂X線透視下在此處打入2.0mm導針1枚,方向為由后向前,垂直于骨折線。于緊貼跟腱內側處做一切口,長約1cm,分離跟腱前方脂肪,尋找距骨后內側突,C型臂X線透視下在此處打入
2.0 mm導針1枚,方向為由后向前,垂直于骨折線,并與第1枚針平行。X線下確認導針方向和位置滿意,后順2枚導針方向分別擰入4.0mm的空心螺釘。將導針拔除,縫合傷口,無菌敷料包扎。術后關節面注射透明質酸,術后可配合理療。X線復查發現骨折開始愈合后逐步負重行走和功能鍛煉。
1.3 觀察指標 踝關節功能評估采用踝與后足功能評分系統(美國足與踝關節外科協會制定)。并發癥包括感染、神經血管損傷、距骨體缺血壞死、內固定移位、關節脫位、創傷性關節炎。
1.4 療效評價標準 (1)滿意:骨折斷端吻合良好,骨折線消失,踝關節功能正常,行走無疼痛。(2)一般:骨折斷端吻合良好,踝關節活動受限,但可適應一般負重勞動,行走有輕微疼痛,可耐受。(3)不滿意:骨折對位不良,骨不愈合或缺血性壞死,關節脫位,踝關節活動障礙,行走疼痛明顯,不能耐受。
34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手術時間30~96min,平均(53.4±11.8)min,出血量均不超過50mL。I型10例手法復位成功;Ⅱ型患者中6例經手法復位成功,Ⅱ型15例手法復位失?。虎笮?例均手法復位失敗。手法復位失敗者輔助以外固定支撐后復位成功。術后8~12個月骨愈合,愈合良好30例,骨延遲愈合4例,末次隨訪均愈合良好。踝關節功能評分72~95分,90分以上12例(35.29%),80~90分18例(52.95%),72~80分4例(11.76%)。臨床效果滿意26例(76.47%),一般8例(23.53%),無不滿意患者。2例Ⅱ型患者出現距骨部分缺血壞死,可能與手術時間選擇有關(受傷至手術時間分別為10h和13h),但骨面未塌陷,未進行特殊處理,末次隨訪患者行走有輕微疼痛感,臨床效果一般。1例Ⅱ型和1例Ⅲ型患者發生創傷性關節炎,至末次隨訪未發現明顯不適癥狀。
HawkinsI型骨折斷端無移位,且不伴其他關節脫位,臨床上常選擇保守治療或石膏固定,但仍有距骨壞死案例。有學者認為反復撬撥復位處理破壞了關節血運,不利于骨折恢復[3]。此外,本研究認為保守治療并不能保證骨折斷端的穩定,斷端活動不僅不利于骨愈合,更進一步破壞了滋養孔入口的血管。閉合復位經皮螺釘內固定骨折斷端,避免了斷端活動,從而保證了距骨愈合和血供,更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鍛煉[4]。本研究中螺釘性質為非可吸收性,操作為非加壓固定。這一方面避免了可吸收螺釘擰斷的弊端[5],也避免加壓導致距骨長度所得,影響踝-后足的對線[6]。HawkinsⅡ型骨折傳統治療為切開復位,創傷性較大,手術易造成神經血管損傷,術后易感染等,螺釘內固定在保證骨折斷端穩定下避免上述缺點。本研究中HawkinsI型12例、Ⅱ型采用閉合復位經皮螺釘內固定法治療效果良好,滿意度高,與唐俊峰[1]、劉紹江[7]等報道相似。
HawkinsⅢ型及Ⅳ型骨折損傷較為嚴重,臨床以切開復位治療為主,本研究中HawkinsⅢ型3例,綜合評估后行螺釘內固定術,結果為1例Ⅲ型患者發生創傷性關節炎,至末次隨訪未發現明顯不適癥狀,提示距骨頸骨折復位無論是閉合性或者開放性,復位良好后也可采取該手術方式[8]。
本研究中的手術方案為先麻醉后手法復位,降低肌肉張力更方便操作。手法復位失敗后再利用外固定牽拉,34例患者術后X線距骨長軸與第1跖骨平行,踝關節、距下關節、脛骨遠端關節面與距骨均吻合,術后隨訪無不滿意案例,提示閉合復位經皮螺釘內固定治療距骨頸骨折可作為HawkinsI、Ⅱ型骨折首選,HawkinsⅢ型的手術選擇之一。
[1] 唐俊峰,尚希福,賀瑞,等.Herbrt釘內固定結合HoffmannⅡ外固定支架治療距骨頸骨折的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14,54(9):84-86.
[2] 鄭智祥.HawkinsI、Ⅱ型距骨頸骨折行閉合復位內固定治療分析[J].創傷外科雜志,2015,17(3):272.
[3] 鮑加春.閉合復位經皮螺釘固定治療距骨頸骨折的效果[J].當代醫學,2015,21(8):22-23.
[4] 王虎,宋濤,陳勛,等.閉合復位經皮螺釘固定治療距骨頸骨折[J].中華骨科雜志,2013,33(11):1109-1114.
[5] 胡思明,劉學輝,李俊.閉合復位經皮螺釘固定治療距骨頸骨折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4,20(35):81-82.
[6] 張波,楊惠林,王根林,等.距骨骨折手術療效的影響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11,27(9):1602-1605.
[7] 劉紹江,尹立,鐘鳳林,等.閉合復位經皮空心釘內固定治療距骨頸I、Ⅱ型骨折[J].西南軍醫,2014,16(4):403-404.
[8] 王志強,楊雷,張立巖.經皮后外側螺釘內固定治療距骨頸骨折21例療效分析[J].醫學研究雜志,2012,41(6):160-16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1.029
黑龍江 163511 黑龍江省大慶市紅崗區人民醫院(朱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