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學東
(孫吳縣水產局技術推廣站 黑龍江 孫吳 164299)
?
淺談孫吳縣“十三五”時期漁業發展的關鍵問題
鄭學東
(孫吳縣水產局技術推廣站黑龍江孫吳164299)
漁業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豐富百姓菜籃子、保障食品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作用。通過對我縣“十二五”時期漁業工作的分析,總結發展的現狀與查找存在的問題,更好地落實“應常態、增信心、強定力、促發展”,為圓滿完成“十三五”時期漁業發展目標奠定基礎,現就我縣“十三五”時期漁業發展的關鍵問題淺談如下: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省市縣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在全面準確把握新常態的機遇和挑戰基礎上,以合理保護和利用生態為前提,以漁業提質增效、漁民增收為核心,以深化農村改革、產業結構調整為動力,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作用,依靠科學技術進步,推進漁業產業布局區域化,做大做強優勢品種,更加注重提升水產品品質,提高規模化、組織化、集約化生產水平,促進漁業與其它產業的融合互動,實現漁業結構從“量”到“質”的轉變、產品生產從“產”到“銷”轉變、漁業發展從“依靠水”到“依靠人”轉變、產品從“囤塘”到“廚房”轉變,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漁業發展道路。要努力適應新常態,主動迎接新挑戰,堅持我省提出的“以水興業、以水富民”的戰略方針和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建設的指導意見,本著統籌兼顧、適度開發、立足當前、著眼未來的發展理念,走健康、無公害和可持續發展之路。努力構建效益質量并重,生態環境友好的漁業經濟發展格局。
一是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改變過去重規模輕質量、重速度輕效益的做法,真正把工作重心轉到調結構、轉方式、增效益上來。本著“規格調大、品種調優”,發展名特優新品種養殖,以市場為導向,在發展冷水魚的同時,注重土著品種的養殖,以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為前提。二是發展現代漁業建設。加強老舊池塘改造,配備必要的現代漁業機械,開展多元漁業、休閑漁業建設,打造集養殖、垂釣、餐飲、娛樂、觀光于一體的現代休閑漁業,充分利用資源,獲得最可觀的效益。三是繼續抓好水產品質量安全整治工作。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水產品,創建品牌水產品,為廣大消費者吃到健康、放心的水產品奠定基礎。四是保護增殖漁業資源。通過加大漁業執法工作力度,嚴厲打擊“電、毒、炸”魚違法行為,堅決取締密眼網,一經發現必須嚴懲,絕不姑息。采取人工布放魚類產卵巢、建設魚類產卵場、人工增殖放流魚類苗種等措施,有效地保護增殖魚類資源,為保護自然環境,創造人與環境的和諧統一、漁業的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貢獻。五是強化漁業技術推廣應用,實現“科技興漁”。水產養殖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關鍵是依靠科技創新與技術進步,緊緊圍繞我縣“沿江”特色優勢,建立健全漁業科研與推廣應用體系,切實加大科技投入。一要加快科技裝備更新,瞄準高效漁業,超前把握現代漁業發展“脈博”,以新品種引進、新技術推廣應用為重點,不斷提高我縣漁業技術水平。二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堅持“產、學、研”相結合,強化漁業科技示范基地建設,以示范促轉化,以轉化促發展。三要搞好生產技術服務,實施“科技入戶”工程,為科技興漁提供技術支撐。四要科學確定漁業發展項目。充分利用國家和省出臺的相關政策,突出以基礎改造建設項目為主要方向,以提升漁業經濟轉型發展為目標,充分發揮項目引領和帶動作用,積極向上爭取和對外引資,增強我縣水域、灘涂等漁業資源開發性利用,在“十三五”期間,全面提升我縣漁業經濟發展水平,推進漁業健康發展。
改進漁業經濟發展思路,提高對漁業經濟開發利用重視程度,認真研究和制定實現規劃內容的相關政策,積極探討國家及省對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把握“十三五”期間的政策導向和投資方向,充分利用國家相關政策,搶抓機遇,迎難而上,堅持規劃帶項目,項目帶發展的戰略,把規劃內容落實到具體項目中去,使我縣的漁業在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期內有長足進步和發展,為我縣漁業大發展、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在加強政策引導的同時,加大資金統籌力度,大力發展水庫冷水魚養殖、黑龍江網箱養殖、名特優品種和土著品種養殖、建設北方寒地水產品苗種基地。通過改善基礎配套設施,加快相關基地建設,下大力氣搞好技術指導與培訓,提高北方寒地水產品養殖的科技含量,使水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全面推進全縣的漁業經濟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
1、穩步發揮黑龍江水域網箱養魚基地引領作用。堅持市場導向作用,在自主經營規模適度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基地建設設施的有效利用,發揮沿江鄉養殖基地引領作用,提高基地利用水平,并加強基地建設完善管理水平。
2、充分利用小型蓄洪水庫發展冷水魚養殖。充分利用水利蓄洪開發建設的中小型水庫資源,擴大水產品養殖總面積,提高養殖水資源全面有效利用水平。
3、積極推進綠色水產品產地認證工作。加大組織生產基地開展無公害、綠色(有機)產品、產地認證工作力度,使品牌具有可追溯性,提高水產品的質量安全,從而為健康養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4、抓好重點漁業資源的引資利用。采取內引外聯、掛靠等辦法,積極引進有經濟實力的漁業企業,到我縣投資興辦水產品加工廠,重點支持名特優水產養殖和加工,以此全面帶動我縣漁業大發展。
5、推進現代漁業建設。改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加大漁業機械裝備力度,提高漁業現代化水平。“十三五”期間既要把握發展問題,又要注重漁業經濟生產質效問題,把標準化魚塘改造和裝備納入工作重點,積極爭取國家和省投資,重點裝備對漁業經濟發展富有潛力的養殖大戶,推進和改變我縣漁業裝備水平與基礎設施薄弱局面。
6、繼續開展“科技興漁、依法治漁”工作。通過技術培訓、現場指導、典型示范、座談會、發放技術手冊等形式,全面提升我縣漁業的科技含量。同時,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俄兩江議定書》、《中國水生生物資源保護行動綱要》、《黑龍江省漁業資源增殖保護有關問題的規定》、〈黑龍江省實施《漁業捕撈許可證管理規定》辦法〉和國務院加強邊境地區漁政管理工作等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加強漁政執法工作力度,維護正常的漁業秩序。通過采取多種有效形式,開展“科技興漁、依法治漁”工作,努力使漁業發展有可靠的技術支撐和強有力的執法體系,為我縣的漁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7、建立“互聯網+漁業”,為漁業發展服務。通過“互聯網+漁業”的建立,提升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和水產品銷售水平,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銷售量,節省成本,增加養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