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寶
(泰來縣江橋鎮政府 黑龍江 泰來 162400)
?
推進水產健康養殖穩步發展若干措施
劉德寶
(泰來縣江橋鎮政府黑龍江泰來162400)
所謂水產健康養殖,是指根據養殖品種的生態和生活習性建造適宜養殖的場所,選擇和投放品質好、體格健壯、生長快、抗病力強的優質苗種,采用合理的養殖模式、養殖密度,通過科學投喂優質飼料肥料、科學用藥防治病蟲害和科學管理,最終使養殖品種無污染、無藥殘、健康、快速生長的一種養殖方式。這一概念是基于水產品質量下降、養殖水體污染嚴重、環境不斷惡化的基礎上提出的。隨著養殖面積不斷擴大,養殖密度不斷提高,病害防治用藥不斷增加,人們逐漸認識到當前水產養殖方式的缺陷,從而開始探索新的養殖模式,研究新的養殖技術和方法等,以維系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水產健康養殖”這一概念被提出并付諸實施,就目前水產養殖現狀來看,必須解決好以下幾方面的問題,才能有效推進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的穩步發展。
1、苗種管理機制:養殖生產者外購的親本、受精卵或苗種應來自于正規苗種生產企業;自繁苗種的生產過程和產品應符合相關法規和質量標準的規定,并保存苗種采購記錄和苗種自繁記錄。
2、飼料管理機制:飼料應從正規飼料廠家采購,并保存所有采購記錄或其他相關文件(如發票)3年以上;自配飼料的原輔料也應購自正規廠家,并保存所有采購記錄或其他相關文件(如發票)3年以上。飼料儲存場所應保持通風,溫濕度等符合相關條件。飼料的使用應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批次清楚,便于追溯。漁用飼料的質量、衛生和安全指標應符合國家相關要求。
3、肥料管理機制:在苗種培育過程中,需施肥培育開口餌料,其它養殖原則上不提倡施肥。如要施肥,必須合理,做到無機肥和有機肥相結合。首先要進行水質測定,以便施肥后池水營養鹽類總體保持平衡;其次要選擇合適的化學肥料或有機肥料,原則上提倡使用有機肥料;第三要科學確定肥料的使用量;第四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肥料。
4、漁藥管理機制:魚病以防為主。如因治療魚病不得不用藥,所購漁藥要購自正規廠家,并注意漁藥的商品名稱、化學名稱、廠家名稱、地址、生產批號、生產日期、批次、有效期和失效期;嚴禁使用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的漁藥及國家明令禁止的漁藥;要注意漁藥的科學使用方法;正確掌握藥物的用量;按用藥程序給藥,注意休藥期,避免藥物殘留。
5、生產管理機制:養殖生產者必須建立質量管理制度和產品追溯制度,即有專人管理產品質量,及時記錄和妥善保存與生產相關的記錄、文件、數據等資料,以保證養殖產品的可溯源性,即可追溯體系,使從養殖成品、飼養過程、飼料、用藥、苗種等有關養殖過程中全程追溯。
6、銷售管理機制:建立產地準出制度,在產品進入市場前,通過檢測,確保水產品質量符合相關國家食用安全衛生標準,出具產品質量的合格證,不合格產品不得出售;銷售產品要記錄存檔,并由質量管理人員簽字;運輸過程中,應有效地保護產品不受污染。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多種新聞媒體,加強輿論宣傳,擴大開展水產健康養殖的認知度;通過發展生態漁業和綠色漁業,培植品牌,壯大龍頭示范養殖場,實現從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大力推動漁業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漁業生態環境。
一是加強對水生動物疫病防治站測報人員和檢疫人員的培訓,開展水生動物疫病防治工作,推進水產病害預測預報網絡體系進一步完善,減少水產養殖病害發生的可能性;二是加強水產技術人員的培訓,集中學習推廣水產養殖新技術、新模式、新結構,提升水產技術人員的健康養殖生產技術水平和現場指導水平;三是加強對養殖生產者的培訓,因地制宜推介養殖新品種及新開發的綠色漁藥,同時對養殖用藥、施肥及管理等方法進行培訓。
一是加強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的建設。從目前發展狀況來看,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對周邊區域的示范、引領、帶動作用較為顯著。因此,要先從漁業重點產區著手,選擇特色突出的龍頭企業建立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以其影響力帶動周邊區域的水產健康養殖發展,逐步擴大到其他漁業產區,最后形成健康養殖示范場全覆蓋的局面。二是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爭取項目、自籌資金等方式,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保證通水、通電、路面硬化,進行池塘清淤改造、池塘護坡改造。
全面推行投入品登記備案制度,建立生產記錄、用藥記錄、銷售記錄;開展養殖日志登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