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黎
(蘿北縣水產技術推廣站 黑龍江 蘿北 154200)
?
做好水質監測工作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李黎
(蘿北縣水產技術推廣站黑龍江蘿北154200)
在影響水產品質量安全的諸多因素中,養殖水環境對水產品質量安全的影響不可低估。因此,在日常生產中要認真做好水質監測工作,以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所謂水質監測是指在養殖生產過程中監視和測定養殖水體中污染物的種類,各類污染物的濃度及變化趨勢,評價水質狀況的過程。其主要監測項目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反映水質狀況的綜合指標,如溫度、色度、濁度、pH、懸浮物、溶解氧、化學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另一類是一些有毒物質,如氨氮、亞硝酸鹽、硫化物、酚、氰、砷、鉛、鉻、鎘、汞和有機農藥等。
加強水質監控工作對漁業健康養殖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通過水質監測工作,可掌握水環境的基礎信息。養魚先養水,好水養好魚。養殖水體是水生動物的生活環境,其理化性質、物質循環及變化動態等均與水生動物的健康、生長密切相關。以pH為例,pH對水生生物的影響是全方面的,也是十分復雜的。魚類人工繁殖時一般以中性偏酸性為宜(pH不能小于6.5),而魚苗培育時以弱堿性(pH約為8.0左右)為宜,在整個養成階段,pH應處于6.5-8.5,酸性水體生物生產力偏低。另外,特定的水生生物對pH會有特定的要求,因此在實際生產工作中,我們需密切關注一些重要基礎信息。
第二,通過水質監測工作,可及時發現、化解、排除生產隱患。隨著水產養殖的快速發展,高密度的養殖模式、相對封閉的養殖系統,導致養殖水體的自身內源性污染日趨嚴重。比如在精養池塘,經常會出現氨氮含量超標的問題。氨氮是水中以游離氨和銨離子形式存在的氮,一水合氨同銨離子和氫氧根兩種物質構成一種動態平衡。在精養池塘潑灑生石灰調節水質,即氫氧根含量增多,則養殖環境中一水合氨的比例增大。分子氨對許多水生生物有毒,濃度過高會抑制魚的生長,甚至會造成魚的大量死亡。因此,日常生產中加強氨氮的檢測非常必要,可幫助漁民減少生產損失。
第三,通過水質監測工作,可保證水產品質量安全。隨著我國工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水環境質量日益惡化,也導致養殖用水水源的質量下降。養殖水體在面臨內源性污染的同時,還受到外源性污染的威脅。由于養殖生物的自身污染和外源性污染的雙重作用,導致養殖水體的環境質量呈現下降趨勢,這不僅危害養殖生物,而且為一些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條件,導致養殖生物疾病頻發。因此,除對內源性污染物如氨氮、亞硝酸鹽、硫化物等需要嚴加控制外,還應對外源性重金屬,有毒有機物的含量也需加以檢測、處理,特別是漁用藥物的使用更應規范。通過加大內源、外源污染物的監測力度,優化養殖水域生態環境,提高水產品品質,保證水產品質量安全。
鑒于水環境監測對于養殖生產的重要作用,我們在日常養殖生產中要加強水質監測工作。由于水質監測項目眾多,我們該如何選擇監測項目呢?依據什么原則來安排檢測工作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問題:
首先,要全面規劃合理選擇監測項目。水環境監測手段包括化學、物理、生物、生物化學等一切可表征環境質量的方法,其監測對象包括水源、養殖水體和廢水,以及廢水影響的水域等水體,只有對這些水體進行綜合分析,才能確切描述水環境質量情況,因此在實際監測中采取實用、經濟、重點污染物優先監測的原則,來安排檢測工作。
第二,注重水環境監測的連續性。由于養殖水環境污染具有時空性等特點,因此,只有堅持長期測定,才能從大量的數據中揭示變化規律,預測其變化趨勢,數據越多,預測的準確度就越高,因此監測點位的選擇一定要有科學性,須長期堅持監測。
第三,要注重水環境監測的追蹤性。水環境監測包括監測目的的確定,監測計劃的制定,采樣,樣品運送和保存。實驗室測定數據整理過程,是一個復雜又有聯系的系統,任何一步的差錯都將影響最終數據的質量。為使監測結果具有一定的準確性,并使數據具有可比性、代表性和完整性,需要建立水環境監測的質量保證體系。
第四,要選擇適合的水質監測技術方法。根據生產環境和管理的要求不同,需要監測的水質指標不同,具體的水質監測技術方法可參閱《漁業水質標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淡水池塘養殖水排放要求》等相關標準。
建立池塘養殖記錄檔案;加強水產養殖用藥、飼料及其添加劑等投入品監測,確保水產品合格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