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娜,吳慶國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安徽蕪湖 241003)
?
大學生“村官”創業的思考
曹玉娜,吳慶國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安徽蕪湖241003)
大學生“村官”帶頭創業既提高了其自身綜合素質,緩解了”村官”流動過程中的再就業壓力,推進了城鄉人才流動,也提高了基層干部隊伍素質,在一定程度上也推進了大學生“村官”流動工作的進展。但是當前大學生“村官”在創業過程中仍面臨著找項目難、資金難、技術攻關難、能力不夠等多方面的困境和難題。針對上述困境問題提出對策建議,以期為大學生“村官”創業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大學生“村官”;創業;思考
[DOI]10.3969∕j.issn.1672-2345.2016.01.013
選拔一部分大學生到基層鍛煉并擔任“村官”舉措是當前我國解決農村基層人才匱乏和緩解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一項重大決策。特別是自2005年7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實施意見》文件以來,大學生“村官”選聘工作在農村基層和大學生就業工作中逐步引起了重視;2008年,經中央同意,中央組織部等有關部門決定用5年時間選聘10萬名大學生“村官”到基層工作,是黨中央促進新農村建設的又一推進性政策。隨著大學生“村官”選聘工作的有序進行,在充實基層干部人才隊伍的同時,大學生“村官”流動問題相繼出現,因為大學生“村官”非永久性崗位,服務期一般2到3年,必將面臨著服務期滿的去向問題。為讓“村官”們在農村的廣闊天地“干得好、留得住”,國家也制定了相關文件〔1〕,支持和鼓勵大學生“村官”在農村創業,從而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以確保這個群體的有效流動和解決再就業問題。
隨著電商、微商等新平臺的出現,給大學生“村官”創業帶來了許多商機。大學生“村官”對這些平臺喜聞樂見,而對于農民而言這些新鮮事物卻是高深莫測,這在某種程度上激發了大學生“村官”創業的源動力。大學生村官在農村創業,進一步推動了各類農產品種植、家畜養殖等銷售工作的信息化。大學生“村官”創業也因此成為各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被當地政府關注,出現了一批大學生“村官”成功創業的典型案例〔2〕。
(一)有助于大學生“村官”任職期滿多向流動及人才流動工作的開展
大學生“村官”,名為“官”,實則沒有公務員編制,是有學歷、有技能的“智慧型農民”,相比農民,卻沒有土地。由于身份的尷尬,加之“村官”工作并非大學生的永久崗位,每個“村官”都要面臨任期屆滿留村任職、考公務員、自主創業、另行擇業、繼續學習等的選擇,必然要涉及大學生“村官”的多向流動,流動工作也引起了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2010年中組部等13部門下發了《關于做好大學生“村官”有序流動工作的意見》精神。在中央政府的引導下,各省市也紛紛出臺地方性政策,制定多項措施,積極引導大學生“村官”再就業〔3〕。大學生“村官”自主創業不僅有助于大學生“村官”流動工作的有序進行,而且也是大學生“村官”流動工作中最有特殊意義和必要性的一種渠道,從而推動了大學生“村官”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已有20余萬名大學生“村官”服務于基層,如果只是“下得去”卻“流不動”,勢必造成基層人才的堆積和人力資源的浪費。大學生“村官”立足農村創業一方面可以讓精英人才扎根農村,提高基層干部的整體素質,促進社會主義農村和諧發展;另一方面個別“村官”通過考取公務員或從鄉鎮干部不斷晉升,重返城市,增加了了解、熟悉農村的干部,促進了城鄉間人才流動,從而減少城鄉發展差距,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增磚添瓦。
(二)向農村輸送高學歷人才,解決農村人才匱乏問題
雖然大學生帶著各種各樣的原因應聘“村官”,且為數不少的人以“村官”工作為考取公務員的跳板或緩解就業為目的〔4〕。但在面臨考取公務員人數相當有限的現實背景下,設法讓“村官”能“彎”下身來、“沉”下心來,投入到新農村建設的隊伍中去。進一步了解當地環境和鄉土“人情”,及時發現合適項目,激發創業激情,挖掘創業潛力,促成大學生“村官”在農村干成一番事業,既是當前農村留住人才帶動村民致富的捷徑之一,在某種程度上也提高了當地村干部的整體文化素質。而大學生“村官”經過創業,帶動當地農民共同致富也是黨和政府實施大學生“村官”工程的一個重要目的。
(三)提高“村官”自身綜合素質,緩解任職期滿后的再就業壓力
《2010年中國大學生“村官”發展報告》指出:任職期滿的去向問題仍是大學生“村官”關注的首要問題。與其憂慮“將來”,不如盡早行動。農村為大學生“村官”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天地,如何讓“青春的夢想在田野里放飛”的關鍵是大學生能利用專業優勢,學會采用“農村是教室,農民是老師,經驗是教材”的發展成長模式〔5〕,盡快融入當地環境,真正發揮其高學歷及專業優勢,體現其比當地村干部有優勢的一面,主動借助當地資源,發現有科技含量、可長期發展的項目帶頭創業,未嘗不是一條就業出路,也是贏得村民信任和接納的一種方法,更是大學生“村官”任職期間鍛煉自我,體現其人生價值的一種方法。
而據中組部等12部委下發的《關于建立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長效機制的意見》精神,對大學生“村官”未來出路進行了5個方面的設計,其中之一便是鼓勵和支持大學生“村官”發揮自身優勢和專業特長,立足農村農業,因地制宜,自主創業,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貢獻。大學生“村官”創業既響應了國家號召,也促進了自身的成長和發展。
而如何更好地為大學生“村官”創業搭建平臺,引領“村官”順利創業并帶動村民致富是當前大學生“村官”創業乃至流動工作面臨的關鍵問題。
的確,不論是大學生“村官”任職期內的帶頭創業還是期滿后進行的專門涉農創業,對大學生自身能力素質的提高和發展,乃至國家層面上“村官”選拔舉措都有積極的引導作用。但是大學生“村官”創業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在實踐中仍面臨一些難題與困境。
(一)找項目難
大學生“村官”,由于人脈關系少、年齡輕、閱歷淺等,對“涉農”相關的行業、項目了解較少,特別是對初次來到一個全新農村環境的大學生“村官”而言,對當地的風俗民情、特產優勢、項目推廣等了解不多、研究不透,很難在當地準確找到一個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的創業項目。加之大學生“村官”隊伍中有許多非農專業的,對農業生產、環境了解甚少,找準合適項目成為大學生“村官”創業初期面臨的較大難題,項目選擇得恰當與否也將影響到創業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二)籌資金難
大學生“村官”剛步入社會,沒有資金積累。有“創業”意識并立志帶頭創業的“村官”面臨的最直接問題就是缺少資金。雖然各地也啟動了大學生“村官”創業基金、創業貸款優惠政策等,但受惠面小,資金量少;并且由于各方面原因,一些優惠政策大學生“村官”并不了解,或者在辦理過程中存在程序多、手續繁瑣等現象,嚴重地影響了大學生“村官”創業的信心和積極性,資金問題成為當前大學生“村官”創業之初面臨的較為突出的另一難題。
(三)技術攻關難
由于大學生“村官”在校期間的學習是以某個專業為主線的理論學習為主,跨專業的知識涉及甚少,而涉農方面的創業不僅需要扎實的農業背景知識,還要具備應對創業項目所面臨的技術難題的實際操作能力。但“村官”在創業實踐中普遍存在“紙上得來終覺淺”的技術困惑,一時又找不到合適的專家指導,創業過程中缺乏一個扎實、穩定的技術團隊成為大學生“村官”創業過程中的另一難題,技術瓶頸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大學生“村官”創業的后期發展。
(四)能力不足
大學生“村官”社會經驗和能力不足。在校專業知識學習單一,而創業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除了要具備與涉農創業項目相關的豐富的農業知識背景外,還要具備統籌規劃、財務、技術、對外推廣、人員組織協調等一系列的管理能力,這對于大學生“村官”而言的確是綜合素質和各方面能力的極大考驗。
針對上述大學生“村官“創業過程中面臨的難題與困境,為進一步推進大學生“村官”創業工作的順利進展,筆者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一)加大對有創業傾向的大學生“村官”的扶持力度,激發其創業熱情
大學生“村官”大都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敢于面對和克服困難,有創業的激情,但如不能及時激發,就會出現“退燒”現象。因此,各地政府要及時地支持和扶助,特別是助推并解決資金不足問題,這是大學生“村官”創業初期的最大障礙,在金融貸款政策等方面給予大學生“村官”一定的傾斜,并盡可能在審批手續上簡化,開通“綠色通道”等。
當地政府除了在資金上支持外,人文關懷也很重要,由于大學生“村官”處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遠離父母、老師等前輩的指導,不熟悉當地環境和形勢,在項目選擇上難免有偏差,當地村干部應在項目選擇、實踐經驗等方面給予他們積極的指導和幫助。
(二)加強創業人才的培訓和實地調研工作
針對大學生“村官”具有較高創業的熱情和一定的理論知識結構,但缺乏創業實踐的歷練和創業經驗的引導,當地政府應盡可能多地創造機會,讓大學生“村官”接受創業項目的培訓,對創業項目、資金、管理、風險等方面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對“村官”自身而言,應積極參與并重視各類培訓和調研機會,盡可能多地了解當地的創業資源和創業政策,確定符合當地實際的有規模、科技含量高、有發展前沿的創業項目,不能僅憑一腔熱情。
另外,除了加強創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外,實踐也很重要,大學生“村官”應利用自身專業優勢結合當地產業開展各項調研,深入了解當地的種植大戶、養殖大戶、加工廠等企業,掌握市場行情,把握項目信息,盡量少走彎路。
(三)實現機制上的傾斜
已有研究發現,大學生“村官”,雖為“官”,但卻沒有當地村干部的權力,也沒有當地村干部長久以來穩固下來的人脈關系,在工作執行過程中難免“心有余而力不足”。初到農村,要花大量精力熟悉鄉土人情,還要應對作為一名“村官”的工作,沒有大量的時間投入創業,即使有創業的“想法”,也難以有創業的行動,這就需要當地政府在政策、機制上給予傾斜,對有創業意向的“村官”,要盡可能地進行積極引導,大力扶持,不搞“一刀切”模式,并在工作安排上有所區分,對有“創業”熱情和相應素質的“村官”可適當安排帶頭創業的事,以利于促進其積累創業經驗。
(四)發揮高校的“回爐、再教育”工作效用
針對上述大學生“村官”在創業過程中缺乏專家團隊指導,難以攻關技術瓶頸的難題,筆者認為揚州大學對大學生“村官“的定期回訪制度〔6〕值得借鑒。承擔教學、科研、服務社會功能的高校不應僅將大學生送到“村官”崗位上,還應承擔起其任職后的“再教育”工作。特別是要對大學生“村官”的理論知識向實踐過渡過程中的困惑進行及時的指導。大學生“村官”任職一段時間后,會不斷面臨各種技術、心理上的困惑以及知識的斷層。這時,母校如能及時給大學生“村官”提供“回爐”學習的機會或是導師“手把手”的指導,不僅能幫其較快地勝任“村官”工作,而且對其工作能力的提高,特別是創業過程中的技術攻關等各方面的困惑帶來實質性的幫助和引導。
(五)組建創業團隊共同創業
由于創業涉及到資金、技術、人力、場地等方方面面的問題,一個人的力量勢單力薄,常導致出現創業中“力不從心”等能力欠缺問題。對此可借助集體的力量,和當地村干部、村民、不同任期的“村官”甚至當地企業、團體等合作,組建“村官+當地農民”“村官+村干部+當地企業”等多種模式的創業團隊,解決創業過程中可持續發展問題,排除“村官”在選擇項目時因期滿項目中斷的后顧之憂;另外團隊創業也體現了集體的智慧,可提高項目的抗風險能力。
大學生“村官”創業工作的順利進展單靠“村官”自己的熱情遠遠不夠,還需要來自各級政府的支持和引導、社會的關心及母校的“再教育”等多方面因素,多方齊動才能有效推進大學生“村官”創業見成效。而引導、支持并確保大學生“村官”“能創業”“創好業”既是大學生“村官”工作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大學生“村官”流動工作的有效渠道之一。
〔1〕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印發《關于建立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長效機制的意見》的通知(組通字〔2009〕21號)〔DB∕OL〕.(2009-04-13)〔2015-09-25〕.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zB-1XnByQauk2AgTsgy4 PkexHO1DDW tZYr3T67FqcHmQ-oxOEImBHr57lDUgvuN HT1M3mkQlhNg6T1FdQ9waxC-Zl5-O1JqPo2V1uVNKy HO.
〔2〕夏樹,王會,江娜.為大學生村官創業添薪加油〔N〕.農民日報,2012-11-08(5).
〔3〕余倩.大學生村官有效流動問題探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1.
〔4〕周鴻.大學生村官創業現狀分析及扶持建議〔J〕.中國農墾,2014(11):37-40.
〔5〕尹德志.構建促進大學生村官創業的可持續發展機制〔J〕.理論與改革,2011(4):106-108.
〔6〕吳健亮,益高錢,張學軍.“再教育工程”助大學生村官進入角色〔N〕.中國教育報,2008-08-26(2).
〔Abstract〕The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village official"does not only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alleviate the re-employment pressure of floating"village officials",and promote the talents flow between urban and rural,but also improves grass-roots cadres'quality,which boosts the flow work of college student"village officials"to certain extent.However,college student"village officials"are facingmany problems during the entrepreneurship:difficulty of finding projects,financing and updating technology,aswell as poor capability.Aiming at above problem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providing valuable references to the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villageofficials".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villageofficial";entrepreneurship;thinking
(責任編輯黨紅梅)
Thinking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ofCollege Students"VillageO fficial"
Cao Yuna,Wu Qingguo
(Wuhu Instituteof Technology,Wuhu,Anhui241003,China)
F320.2
A
1672-2345(2016)01-0066-04
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AHSKY2014D93)
2015-10-15
2015-12-08
曹玉娜,講師,主要從事教育技術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