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艷
淺談蛛網膜下腔麻醉在43例婦產科臨床的應用效果
史文艷
目的 探析蛛網膜下腔麻醉在婦產科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86例妊娠剖宮產患者,經過患者知情同意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3例,研究組給予蛛網膜下腔麻醉,對照組給予連續硬膜外麻醉,分析2組麻醉效果。結果 針刺法對2組患者麻醉效果進行測定,研究組無痛率100.00%,對照組無痛率74.42%(32/43),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肌松滿意率95.35%(41/43),對照組肌松滿意率76.74%(33/43),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婦產科臨床上應用蛛網膜下腔麻醉效果更加顯著,無痛率高,多數患者愿意接受,值得臨床應用。
蛛網膜下腔麻醉;婦產科;臨床價值
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是臨床常用的一種麻醉方法,將局麻藥注入到蛛網膜下腔,作用于脊神經根而使相應部位產生麻醉作用的方法。蛛網膜下腔麻醉對維持脊椎麻醉效果良好,且顯著緩解患者疼痛感[1-2]。為探析蛛網膜下腔麻醉在婦產科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本研究選取86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7月~2015年8月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婦產科收治的86例妊娠剖宮產患者,均沒有心腎肝等功能障礙者,無嚴重妊高征。經過患者知情同意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3例,研究組:年齡23~45歲,平均(34.3±4.6)歲,孕周38~42周,平均(39.5±2.1)周,其中伴有子宮肌瘤者2例,卵巢囊腫者2例,宮頸癌者1例。對照組:年齡22~45歲,平均(34.5±4.7)歲,孕周37~42周,平均(38.9±3.1)周,其中伴有子宮肌瘤者3例,卵巢囊腫者2例,宮頸癌者1例。2組在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患者術前給予患者常規檢查,上肢開通靜脈通路,給予800 mL乳酸注射,其速度為13 mL/(kg?h),再給予患者右側頸內靜脈進行穿刺,并將重心靜脈置管順利插入,幫助患者取臥位右側。
1.2.1 對照組 在L1~2腰椎間隙進行穿刺,其置管長度約為3 cm,在患者平躺情況下注入羅哌卡因4 mL,防止患者局麻藥中毒情況發生。將0.5%羅哌卡因10 mL分批進行注入硬膜外腔,且每1小時增加5 mL,直至手術完成。
1.2.2 研究組 在L3~4腰椎間隙以Spinocath導管針進行穿刺,直至蛛網膜下腔,置管長度為2 cm,在患者平躺情況下注入0.5%羅哌卡因2 mL且每1小時增加0.5 mL。
1.3 觀察指標 經過針刺法對患者疼痛感進行測定,分為有疼痛感及無疼痛感,并觀察患者在應用輔助藥物的情況下,下肢麻木程度,患者生命體征以及患者活動受限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軟件對本文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麻醉的效果比較 應用針刺法對2組患者麻醉效果進行測定,研究組無痛率100.00%,對照組無痛率74.42%(32/43),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2組患者麻醉后肌松滿意度情況比較 研究組非常滿意29例,較為滿意12例,不滿意2例,滿意率95.35%(41/43),對照組非常滿意20例,較為滿意13例,不滿意10例,滿意率76.74%(33/43),2組肌松滿意情況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蛛網膜下腔麻醉(腰麻),將局麻藥物經過腰椎間隙注入蛛網膜下腔,其位置在蛛網膜及軟脊膜之間的一個實體的腔隙,且具有充分的腦脊液。蛛網膜下腔麻醉可以引起延髓生命中樞麻醉,進而引起心臟呼吸驟停。腰麻時,由于硬脊膜被穿刺,腦脊液發生滲漏,患者麻醉后會具有頭痛感,可選擇細針進行穿刺,并且注入
5%葡萄糖10~15 mL,給予輸液進而增加腦脊液的生成[3]。
硬膜外麻醉用藥劑量要比蛛網膜下腔麻醉多5倍,且起效比較慢,但是對患者硬脊膜沒有造成損傷,患者術后不易發生頭痛,由于其注藥水平能夠達到頸椎,因此不會麻痹延髓生命中樞,不過能夠將交感神經麻醉,進而引起心肌抑制劑外周血管發生擴張,致使血壓下降[4]。
對于疼痛劇烈的高危孕婦來講,在分娩時選擇蛛網膜下腔麻醉十分必要。本研究中,蛛網膜下腔麻醉,用藥量少,起效快,安全性好等,應用Spinocath導管針能夠密切觀察患者麻醉情況,如果發現患者麻醉不全時,可隨時增加藥物,很好的解決了單次麻醉的不足之處[5]。此外,硬腦膜上的針孔可以被S導管針置入的導管完全封閉,進而組織患者腦脊液發生泄漏,減少了多種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中,研究組無痛率100.00%,對照組74.42%(P<0.05),此結果說明了,蛛網膜下腔麻醉效果較好,患者無痛率達到了百分之百。本研究中,2組肌松滿意度,結果顯示,研究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此結果說明,蛛網膜下腔麻醉患者對肌松滿意度較好,且對患者的活動影響小。此結果與李蘊鳳、徐寶峰、庾俊雄的研究結果一致[6-8]。
綜上所述,婦產科臨床上應用上述兩種麻醉方式效果均較好,但是蛛網膜下腔麻醉效果更加顯著,無痛率高,多數患者愿意接受,值得臨床應用。
[1] 陳岱莉,齊曉非,莊仁坤,等.小劑量氯胺酮和曲馬多預防剖宮產術蛛網膜下腔麻醉后寒戰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2015,10(6):869-871.
[2] 高濤,桂煜,鄭惠敏,等.蛛網膜下麻醉實施中改變注藥方向在剖宮產術中觀察[J].現代實用醫學,2013,25(5):540-541.
[3] 黃澤漢,陸榮臻,韋忠良,等.小劑量羅呱卡因復合舒芬太尼蛛網膜下腔麻醉用于剖宮產的臨床觀察[J].重慶醫學,2012,41(18):1821-1823.
[4] 毛曉波,胡勝君.小劑量鹽酸羅哌卡因注射液復合舒芬太尼蛛網膜下腔麻醉用于剖宮產的臨床研究[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3, 16(12):1166-1168.
[5] 宋村笛,裘毅敏,黃小靜,等.喉罩通氣全身麻醉與硬脊膜外腔阻滯和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用于剖宮產的比較[J].上海醫學,2012, 35(6):501-504.
[6] 李蘊鳳.淺談蛛網膜下腔麻醉在婦產科臨床的應用效果[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3,11(11):71-72.
[7] 徐寶峰,侯雅欣.蛛網膜下腔麻醉在剖宮產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4(23):34-35.
[8] 庾俊雄,林高翔,譚永星,等.連續蛛網膜下隙阻滯在婦科手術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0,21(18):14-1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5.017
貴州 563099 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麻醉科 (史文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