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楊(河南省新鄉衛生學校,河南 新鄉 453000)
中職內科護理學教學體會
李楊
(河南省新鄉衛生學校,河南 新鄉 453000)
中職護理教育的目標是培養護理崗位實用人才。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貫穿整體護理理念,以實用、夠用為原則,結合臨床需要教學,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
內科護理學;中職;整體護理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眾對護理的要求也逐漸提高。為適應這一變化,護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而護理中職教育則是護士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1,2]。中職教育主要培養護理崗位實用人才,內科護理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護生的批判性思維,改變目前臨床上護理人員被動執行醫囑、充當醫生助手的局面,有效開展整體護理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此與同仁共同探討。
1.1分析課程特點及教學目標
內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的一門臨床專業課程,承擔著傳授臨床知識與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重任,要求護理人員既有豐富的知識積累,又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具備創新意識。護理人員只有具備這些技能,才能有效地為患者解決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
1.1.1內科護理學課程特點[3](1)理論性強。內科護理學涵蓋的知識面廣,幾乎涉及所有醫學基礎課,包括生理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等。(2)實踐性強。臨床表現直觀性強,教師用語言、動作并不能形象生動地把各種癥狀和體征展現在學生面前。(3)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臨床見習、實習比重大。1.1.2內科護理學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鞏固以前所學醫學基礎知識,系統學習內科基本理論知識,初步掌握分析、判斷患者病情的臨床思維方法,熟悉常見病護理方法和技術,為畢業后從事臨床護理工作奠定基礎。
1.2分析教學對象
我們的學生既有社會生源,又有初中畢業生。前者僅接受過簡單教育,人文知識基礎較差,但是他們在基層工作中曾接觸過內科護理學,又有臨床實習經歷,大多數學生希望教學理論聯系實際,在結合臨床教學的同時提高應試能力及運用理論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初中畢業生沒有接觸過臨床專業課程,對專業知識不了解,教學時需循序漸進。兩者知識結構的不同給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4,5]。
現代教育學家認為了解學生是教學的前提,即教師要了解學生想什么、要什么,站在學生立場上去看問題,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保證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的。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2.1整體護理貫穿教學始終
整體護理以現代護理理念為指導,以促進人的健康為目標,以護理程序為核心,以科學思維方法為基礎,為患者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護理服務及護理教育。在教學過程中貫穿整體護理理念,可以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溝通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2.2以實用、夠用為原則,保持教學內容的先進性
內科護理學涉及內容多,但學時較少,課堂教學時間不夠用,有限的課堂教育不可能使學生掌握所有知識,這就需要我們認真篩選和優化教學內容,以夠用為原則,從學生需要出發。學生希望內科護理學教學能更貼近臨床,學有所用,因此我們應多講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及危重病癥,同時注意將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引入教學,使課堂教學具有強烈的時代感。
2.3根據具體內容設計教學方法
2.3.1列舉臨床實例 列舉臨床實例可以增加教學內容的實用性、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采用將病例導入新課的方式,通過病例總結疾病的致病因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護理體檢及輔助檢查結果,然后指導學生分析病例資料,討論患者可能存在的和潛在的健康問題,進而將問題轉化為護理診斷,列出護理措施。如講授“消化性潰瘍患者的護理”一節時,先介紹實例:患者,男,45歲,原有慢性、反復發作性、節律性腹部疼痛病史,發作與飲食、季節有明顯關系;某次出差途中飲啤酒后突然出現劇烈腹痛、腹肌緊張等癥狀。引導學生思考該患者是什么情況?為什么會出現這些情況?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引出講授內容。
2.3.2設置疑問 教學實踐證明,采用設疑的教學方法可使學生積極思維,質疑探索。可以課前設疑方式,對未講新課提出疑問,使學生對新課產生好奇心與興趣,促使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預習。如未講某疾病前,先提出一個相關問題,制造懸念,上新課時再解釋,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高了分析問題能力和自學能力。講課時設疑,針對教學內容提出疑問,既有利于講解,又可以提高學生聽課的注意力及興趣。課后設疑則可使學生帶著問題及時復習,鞏固已學知識。
2.3.3列表比較 在講授疾病護理共性時突出疾病個性,以類比、對比的方法講授,適合同一章節中相關內容的教學,如腎盂腎炎和腎小球腎炎、缺血性腦血管意外和出血性腦血管意外、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肺炎球菌性肺炎與中毒性肺炎等,講授過程中以某一種疾病為重點,另一種疾病與之相比較,可用列表方式突出其特征,使學生把握關鍵性知識,掌握其本質,提高鑒別能力。
2.3.4化繁為簡 運用有利于學生記憶的方法講授,將容易混淆、難以記憶的內容,按發展先后或內在聯系串聯起來。如急性肺水腫的治療可以用口訣幫助學生記憶:坐位下垂降前荷,酒精高氧嗎啡靜,利尿擴管兩并用,強心解痙激素添。
2.3.5單元目標教學 將性質相同、相近或有內在聯系的內容打破章節順序,組成一個教學單元,進行目標教學。如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護理、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護理、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的護理、肺心病患者的護理組成一個小單元進行教學。
2.3.6角色扮演 受現行教育體制及實際困難限制,內科護理學教學不可能在每次理論課后都有臨床實踐的機會,適時應用角色扮演能有效彌補這一缺陷。讓學生扮演患者,營造一種逼真的臨床護理氛圍,使其在類似于臨床的環境中接受系統化整體護理的各種能力及技能訓練。如高血壓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指導,“護士”可以向“患者”進行休息、運動、情緒調節、飲食護理、藥物療效觀察及病情監測等方面的指導。教師要提倡學生向課本挑戰,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看法。角色扮演也是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過程。
2.3.7直觀教學 采用示教、電教、實驗、多媒體教學等方式。一些常見的內科護理操作如護理體檢、體位引流、穿刺術、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術可以直接在模擬人身上演示給學生看;部分不能在課堂上演示的內容可以利用教學錄像、多媒體課件等進行教學。
3.1缺乏與教學相適應的整體護理實踐基地
我校附屬醫院不能滿足學生實踐教學需要,一些協議的實習醫院雖然是三級甲等醫院,規模比較大,但由于離學校較遠,開展實踐教學存在一定難度。此外,整班學生同時到醫院見習,會影響醫院正常工作秩序,醫院管理人員不太愿意接收學生見習,對實踐教學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3.2實驗教學資源不足
雖然我們經常采用示教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親眼目睹整個操作,既可以使他們對內容產生興趣,又可以使其印象深刻,但由于實驗室場地及供學生練習的器材有限,導致學生練習機會較少,無法熟練掌握內科護理學常見操作。為保證實驗課正常開出率,讓學生有機會練習,建議有關部門增加實驗教學資源配置,改善實驗教學條件。
3.3教師知識結構有待完善
由于歷史原因,護理專業起步較晚,且一直從屬于醫療,缺乏獨特的教育體系。社會發展對護理及護理教育的要求不斷提高。我校以往的護理教師大多是醫學院畢業,雖然這些教師臨床經驗很豐富,可以將醫學知識講得很透徹,但缺乏護理相關知識,不能將整體護理觀念貫穿于教學過程中。隨著護理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臨床護理教師逐漸由臨床醫生轉變為護師,目前正處于過渡時期,專業教師既有醫師也有護師,而后者講授臨床課時由于醫學基礎理論知識欠缺,部分內容講得不夠透徹,因此需要加強醫學理論知識學習。
[1]張丹鳳.中專起點專科護生《內科護理學》教學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5(1):39-40.
[2]張小來.護理高職教育《內科護理學》教學方法探討[J].護理研究,2004 (6):1014-1015.
[3]萬小燕.《內科護理學》教學改革探討[J].中華臨床醫藥與護理,2004 (8):89-90.
[4]朱碧華.《內科護理學》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初探[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4):7.
[5]朱大喬,周秀華,劉燕燕,等.內外科護理學的課堂設計實踐與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4,19(1):46-48.
G420
A
1671-1246(2016)15-00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