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佳(大慶油田第一采油廠第五油礦工藝隊)
提高南一區東部薩葡油層動用程度方法研究
羅佳(大慶油田第一采油廠第五油礦工藝隊)
油田注水后,因非均質性造成主力油層和其它發育較好的部位先見效,形成高壓層,嚴重干擾中低滲透層的工作,導致采出程度度低的矛盾,本文通過分析影響采出程度的因素,并且重點針對注水問題進行了研究,按照“三個結合”,“三個原則”“三個創新”的調整思路與方法,進行了綜合分析調整。改善水驅層間、平面注水效果,擴大了注水波及體積,提高了采出程度,并且使整個開發區塊實現了“控遞減、控含水”的雙控目標。
采出程度;注水問題;動用程度
南一區丙西塊薩葡油層1960年投入開發,生產到2013年,油層動用程度僅為43.4%,低于全廠水平(全廠采出程度79.2%)35.8個百分點。三大矛盾日益加劇,嚴重影響了開發效果,油層動用程度不均衡,層間矛盾突出,是影響開發效果的重要矛盾。
(1)油層發育問題 地層成藏時的成藏條件和成巖作用控制影響了油層自身發育,從而形成高滲透層和低滲透層。
(2)井網控制不住型 南一區丙西薩葡油層自1960年投產以來,先后在1990年和2003年進行了兩次加密,目前井網密度為24口/km2,井距縮小到220m,采用不規則四點發面積井網部分,能夠有效驅替,保證合理的采油速度。
(3)注水存在三大矛盾問題 從目前注水狀況分析,雖然注采比達到了1.12,表面看注采比較高,但是實際注水效果較差,因為地層低滲透層及區塊斷層發育遮擋等問題,油井受效不均衡。即從注水井注入地層的水,只有一部分在壓力作用下,達到油井供液半徑內,從油井的生產數據情況看,就可以推斷出供液半徑內的地層實際上是虧空的。主要表現在壓力空間大,很多差油層未得到動用;井間差異大,平面矛盾突出;存在局部低壓區,地下虧空。
前期工作,已經對矛盾問題的提出、影響矛盾的主要因素,都有針對性的進行了分析,并且總結出“三個改造方法”,下面進行綜合調整效果分析。
(1)針對發育差的油層進行改造 通過壓裂酸化等措施改造,提高了可動用油的動用程度。統計近三年油水井壓裂、酸化井數為15口,其中采油井11口,注水井4口,改造差油層60個。改造后,日增注385m3,日增液387t,增液與增水比為1.0。
(2)判定目前井網是否需要進行加密采油 合理加密井網是提高油層動用程度,提高最終采收率的最有效的辦法。通過“三個原則”方法,來分析確定是否需要進行井網加密:原則一,分析目前井網是否能夠適應油層的分布特征,水驅控制程度是否能得到80%以上,采取程度能否達到70%,不能夠的話需要加密井網;原則二,重新考慮油層特點,使注入水能夠發揮有效的驅替作用,生產井能夠較好的見到注水效果,保持較長時間的穩產;原則三,保證一定的采油速度和穩定產量。如果以上三個原則不能夠滿足,說明需要進行井網加密了,這里不作為重點分析。
(3)有效改善注水存在的問題 從我們的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出,有效改善注水狀況是研究中的重點,結合目前開發分析調整中,嚴水寬油,年產液增長率大于注水增長率等矛盾問題,所以我們采取“三種創新”的方法,摒棄以往常規分析調整思路,對水井進行重點分析調整,下面詳細介紹。
①改善油層動用狀況??傮w調整思路即遵循“提升壓力、完成水量、限制好層、動用差層”的調整原則,采取“提壓與套損形勢同時考慮”,“穩液與控水為共同目的”,“提壓與檢配同時分析”,“細分與測調同時調整”的四個同時方法,以保證套損形勢穩定為前提,通過提高對注水井用足壓力空間,提高注入壓力,逐步恢復區域整體地層壓力。并且在提高油層動用程度的同時,有效控遞減,控含水,提高區塊整體開發水平。
②有的放矢的治理低注層。在分析調整中,推翻以往僅僅結合吸水剖面、檢配資料盲目調整的方法,把注采比與層段注水強度考慮進來,既考慮了井間,又兼顧了層間,使分析調整更加準確,精細。并且在分析注采比時,把原來僅按照井數劈分,細化到考慮地層系數加權后平均然后再進行劈分,這樣計算井組注采比相對準確,結合井組注采比,又精細考慮到哪些層缺水,這樣把層段注水強度也同時進行分析,更好對低注層段進行調整,達到提高動用程度的目的。
③重新判定層段性質。結合前期對所有注水井現場測試指示曲線的數據,“重新認識高滲透層”,“重新認識層段性質”。分析中發現,一些長期陪停層存在挖潛余地,可以重新注水,從而解放了一些長期陪停層;并且停注了高強度注水層段,通過放開、停注層段后,對井下壓力產生了擾動,重新改變驅動方向,達到改善注水效果的目的。共計解放陪停層4個,停注高強度注水層3個。
通過對南一區東部薩葡油層動用程度提高進行綜合研究,并且積極治理,取得了一些效果:①區塊產量不遞減、含水穩定。2014年,區塊計劃產油12.4萬噸,實際產油13.5萬噸,超產1.1萬噸,年含水低于計劃0.11%、遞減低于計劃3.54%,生產形勢穩定,開發趨勢良好。②油層動用狀況得到有效提高。統計22口注水井,分析連續三次油層動用的比例,吸水層數動用比例提高了4.6%,有效厚度動用比例提高了6.0%,說明通過治理,薄差層得到了有效動用,層間矛盾得到一些緩解,調整方法見到一定的效果。但是目前動用程度仍然較低,下步需要繼續加強治理。③含水產液結構得到改善。對全區采油井進行產液、含水結構分析,發現高含水井結構含水分別下降0.34%、1.71%,低含水井結構含水分別上升0.96%,1.50%,說明注水產液結構更加趨于合理。④低壓區得到治理,低壓井比例下降,經過治理低沉沒度井比例明顯下降。
羅佳(1987-),女,助理工程師,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