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米提·衣米提(新疆工業經濟學校長新疆烏魯木齊830013)
淺談高校體育教學中的美學素養教育
□海米提·衣米提(新疆工業經濟學校長新疆烏魯木齊830013)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的不斷改善,人們對美的企盼與追求,已經成為人類生命的內區聯合生存的基本要求。體育能從形態上機能上完善和健美人的身體,美是體育運動的靈魂,美融匯在體育運動的每一個動作之中,失去美的運動是沒有生命力的。本文認為,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對學生實施美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應當多措并舉,創新方式方法,不斷推進高校體育教學的美學實踐。
體育教學美學素養
為使學生既能學會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能、技術,又能鍛煉身體,收到增強體質的實效。可以把體育課區分為三種基本課型:第一種是教育教學課,主要以學習體育基本知識、技能、技術為主,結合現代教育手段,充分發揮電教媒體作用。如:錄像、演示課、錄像示范課、體育競技、大型體育運動會實況、體育常規運動教學等電教活動,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擴大學生學習體育課的視野。第二種身體鍛煉課,主要運用已學的體育基本知識、技能、技術和科學的鍛煉方法來鍛煉身體。如:以發展身體素質為主的素質課。第三種綜合訓練課,主要是教學與鍛煉相結合的綜合訓練課,其特點是學習或鞏固運動技能、技術,同時注意發展身體。美學素養的培養,應當貫穿這三種課堂的始終。
由于體育教學是一個多環節的系列過程,為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依據高校體育的任務和體育教學的特點,本文認為應該從兩個基本面著手來考慮高校體育教學的本質:首先從體育大綱作為體育教學的主要依據,根據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和體育教學的原則來選編教材,把知識技能、技術教學與身體發展和思想教育緊密結合起來。
本文認為,要不斷加強高校體育教學中的美學素養培育,就必須堅持四種原則,避免四種不利因素,爭取四種美。
一是學生的自覺性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相結合原則。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論是學習運動技能、技術,還是發展身體素質,都要激發學生的主觀意識,調動其積極性并形成一種自覺行為。但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師要有目的地進行各種方式的引導和幫助,否則收到的效果就不太理想。二是循序漸進和反復練習相結合的原則。學習新教材,掌握運動技能、技術需要循序漸進,也需要反復練習,發展身體機能,增強體質。體育課中不應忽視循序漸進,也不要有意回避反復練習,二者要有機統一,相互結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三是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原則。所謂感性就是通過直觀手段引起學生的形象思維,理性就是通過理論知識的描述、激發學生的抽象思維。體育教學在使學生學習運動技能、技術和發展身體素質都需要運用這兩種思維,把二者結合起來,可以開發和提高大腦的功能,促進智力的有機發展。四是適宜的練習量、強度、密度相結合原則。練習量、強度、密度三個因素相互作用,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恰當控制,同時需要注意觀察和體會身體的反應,善于自我調節,就可以達到預期的目的。是機體產生良好的效果和有利于運動技能的形成。
除以上原則外,還應在體育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根據體育教學特點,我認為首先應從體育課的一般組織措施中進行集體主義觀念的教育。如:集體戰隊,調動隊伍,布置場地,收發器材,保護與幫助,處理與同伴的關系等,對學生進行服從命令,聽指揮,行動保持一致和遵守紀律,關心集體,尊重他人,愛護公物,熱愛勞動的經常性教育。其次應抓住體育課上的偶發事件進行教育。如針對學生的某些行為,教師能給予及時的表揚、鼓勵和批評、指正等,樹立正確的行為目標。第三應該抓住課堂練習時,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狀態進行教育。如針對當今獨生子女多,學生怕苦、怕累、畏難、膽怯、自滿,對任何事情都無所謂,以及學習態度不明確等,進行意志品質和良好道德的教育,使他們在突破難點,完成學習任務都能成為自覺的行動。
在以往的教學中,一些教師只注重對學生進行技術技能的傳授,把對學生的培養僅僅限于機體的生理方面,很少注意其心理方面是否健康。而現在,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作為一名體育老師,在提高學生生理健康水平(即身體素質)的同時,也要注意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即心理素質)。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應融知識、技術技能、道德品質培養為一體,使學生的心里與生理健康水平得以共同提高。這就需要避免體育不如人意的心理因素:
驕傲或自卑:有的學生認為身體素質好,教師在講解示范技術動作時總是不屑一顧。而輪到他練習時,動作往往出現了偏差;而有的學生恰恰相反,自認為身體素質較差或由先天遺傳因素造成的過胖、過瘦、矮小的學生,往往有種自卑心理,總認為自身條件差,與其他同學間的差距也較大。即使自己再努力,也無法趕上其他學生,于是自暴自棄或怨天尤人導致成績越來越差。
緊張:大家都知道,我國男子足球隊近幾年來與韓國隊屢次交鋒,屢戰屢敗,這究竟是何原因?當然回答這個問題太復雜了,但這中間恐怕與隊員的心理素質大有關系。國家隊況且如此,更何況我們的學生呢?大家不難發現這種現象,教師宣布本課要考核時,馬上就有學生上廁所,還有一些學生緊張、滿臉通紅,考核的結果可想而知。
有的學生喜歡過于自我表現、虛榮心強、嫉妒他人,但實際能力較差。他們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不認真、不踏實,遇到困難就想退縮,結果往往導致最后的失敗。同學們不喜歡他,也不愿意和他進行活動,久而久之便會造成不良心理。
一是學校體育教學的教師美。“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體育教師是學生的審美對象,因此,教師要做好表率。教師的吸引力如何對提高教學效果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這種作用表現為教師應把教育的態度和能力提高到美學的高度,納入體育美學的范疇來考慮,同時這也是對教師自身的要求。教師做到服裝整潔、儀表優美、舉止大方、精神飽滿、作風正派、行為高尚、學識淵博,就能給學生樹立一個美的榜樣。美育應從教師自身做起。在體育教學中,應做到心靈美、儀表風度美、行為美。心靈美是人最本質的美,教師要做到心靈美,就是要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干一行,愛一行,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為學生服務的思想,刻苦鉆研業務,關心愛護學生,既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以自身的心靈美去感染和教育學生,為培養更多的合格人才忘我工作。儀表風度是一個人德、才、體、貌等素質在社會交往中的的綜合表現。體育教師的風度儀表美本身就是教育和體育因素的展現,是教書育人及體育健身最好的直觀示范。
二是學校體育教學的學生美。體育教學中,學生是美的主體。從同學們穿著統一的衣服,排著整齊的隊伍進入課堂,到體育委員整隊、匯報,從舒展大方的準備活動到井然有序的課堂教學,一雙雙全神貫注的眼睛,無不流露出對知識的企盼,表現出拼搏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真是處處體現著美,處處充滿著美。這美的課前準備場面,會使教師情不自禁以標準的步伐跑到隊伍前問一聲:“同學們好!”同學們會用尊敬的語言回敬一聲:“老師好!”老師會感到一股暖流傳遍全身,激勵著自己竭盡全力上好這堂課。教學過程中,同學們遵守紀律,聽從指揮,認真聽講,仔細觀察,互幫互學,積極主動而有序的練習,無不給人以美的享受。
三是體育教學的內容美。體育教學內容十分廣泛,其中體現的美也是十分廣泛的,既有從人類文化知識體系中直接遷入的豐富的藝術美、社會美、自然美、科學美,也有經過教師和學生加工改造的各種各樣的美。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當他們作為具體內容出現時,也就成了教學美的構成成分。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善于從教材中發現美,感受美,提煉美,挖掘教材中美的內涵,發揮好教材本身的美學效應。在各項體育技術教學中,每一個身體動作無不體現著美,體操是以高、飄、難、新、穩和驚險、獨創、熟練來表現美的;籃、排、足球是以機智、靈巧、配合默契和戰術變化來表現美的;田徑是以速度、耐力、力量、柔韌、靈敏和運動協調來表現美的;武術是以姿勢、勁力、節奏、傳神、結構、造型等要素來顯示自己獨特的美學特征的;藝術體操韻律、柔軟、舒展、流暢,再配上優美的音樂更是美不勝收,各項體育運動都能體現出形體美和精神美的特點,并且做到了二者高度統一。
四是體育教學的環境美。優美的環境是抒發美好心靈的場所,是學生直接感受運動之美的先決條件。優美的教學環境可以給學生以美的感受,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對消除學生的疲勞,緩解緊張心理,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和技術的掌握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例如,從校園體育文化氛圍的審美效應到運動場上劃出清晰雪白的標志線,設計美觀、新穎醒目,各類運動場的布置有條不紊,各種器械安全牢固等,都能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和欲望。要創造美的運動環境,教師就應該做到在日常教學中要根據校情、課情精心規劃,合理布局,做到器材安全、色彩悅目、擺放有序,充分發揮校園體育文化的審美效應,力求達到體育教學環境的優美和諧。另外教師還可以根據本地區的地形氣候特點等自然條件,借助大自然的優美環境來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的藝術美感。
另外,我們必須要重視體育教師在體育美學素養中的重要作用。實踐表明,體育教師在學校中一直承擔著重要的角色,不但是學生的指導者,而且是運動集體的領導者、體育運動的組織者、集合集會的指揮者。近些年來,人們對體育越來越重視,體育教師的地位比往日有所提高,但并不是很理想,有些地方體育教師仍常常不被他人尊重和重視。以為體育只不過是跑跑跳跳、打打球,又不用費腦子,所謂“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從心理上輕視體育,對體育教師也看不起。有些學校覺得體育是副科,不像主科那么重要,所以把精力和投入都放在主科上。有些學生對體育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希望教師無論從哪方面都能達到他們的要求。有些體育教師穿戴不整、語言粗俗、行為野蠻;政治上不求上進、生活懶散,在教室中樹立不起威信。有些體育教師本身專業技術不過關,教學能力有限,既不團結同事,又不愛護學生,甚至還會變相體罰學生。還有的體育老師不熱愛自己的職業,對學生不負責任,上課如同“放羊”。
體育的本質是造就人,它不僅造就人的體質,同時也造就人的心靈,這不僅能使生命顯示出蓬勃的活力,同時也使人格在歷史和社會的演變中煥發光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優化課堂結構,陶冶學生情操,充分發揮美育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1]楊俊,盛大洋.試論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才智, 2016,(25).
[2]劉喜林.論校園茶文化與高校體育教學[J].福建茶葉,2016, (10).
[3]李亞飛.淺談采茶戲與高校體育教學的融合策略[J].福建茶葉,2016,(10).
[4]雷賓賓.高校體育教學檔案的信息化建設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3).
[5]田朝輝.新時期高校體育教學方法的發展趨勢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18).
G807
1006-8902-(2016)-12-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