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奇
急診救治重癥過敏性休克的臨床觀察
孫 奇
目的 探究急診救治重癥過敏性休克的方法。方法 研究對象為18例重癥過敏性休克患者,給予其保持呼吸道通暢、建立靜脈通道、擴容和藥物等治療措施,對其治療效果進行觀察。結果 經過急診救治,18例患者的血壓均在2小時內恢復至90/60 mmHg以上,意識也恢復清晰。結論在患者發生重癥過敏性休克時,立即根據其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可幫助其恢復意識,脫離危險。
急診;救治;重癥過敏性休克
由于機體所產生的抗體與外界某種抗原產生相互作用而出現的一種較為嚴重的全身性反應稱為過敏性休克[1]。引發過敏性休克的最常見原因就是藥物,機體反應性、抗原進入量和進入途徑等是影響該疾病患者的臨床表現和程度的主要因素,發生過敏性休克患者的血壓會急劇下降,意識模糊等癥狀,對多種臟器和急性微循環功能產生破壞。該疾病的發生具有突發性,如果不能及時對患者采取治療措施,就會對其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在患者發病的時候立即進行急診救治是治療過敏性休克的最佳方法,會使治愈率大大提升,且不會引發各類并發癥加重病情[2]。本研究中,對重癥過敏性休克患者進行了急診救治,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進行救治的18例重癥過敏性休克患者,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齡23~50歲,平均年齡(42.17±2.51)歲;均為藥物過敏,其中,有3例為青霉素類過敏,5例為中藥過敏,5例為頭孢類過敏,5例食物過敏。所有患者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意識模糊、呼吸不暢、皮膚發冷、臉色蒼白、頭暈等癥狀,其血壓均在80/50 mmHg以下,心率大于120次/min,平均中心靜脈壓為(416.6±114.6)Pa。
1.2 救治方法
(1)迅速指導患者采取平臥體位,立即停止對可疑藥物的使用;給予其吸氧,為防止氣道發生阻塞,需對其進行監護。如果患者的心跳和呼吸均已停止,則立即進行機械通氣、心肺復蘇等治療。(2)采取皮下注射的方式給予患者0.3~1.0 mg腎上腺素(天津金耀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 12020621),并選擇鎖骨下或者頸內處的靜脈建立靜脈通道。(3)在患者發病1小時內給予其擴容治療,將1000~2000 mL液體輸入患者體內,可先輸入晶體液,再到膠體液,也可同時輸入兩者。如果對患者的血壓難以進行明確的界定,則可將晶體液或者膠體液輸入中心靜脈處。(4)對患者注射10~20 mg地塞米松(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 12020515)后,為了使其體力得以維持,可再靜脈滴注40~120 mg甲基強的松龍或者200~300 mg琥珀酸氫化可的松。(5)非那根、苯海拉明等抗組胺藥一般也可在抗過敏治療中進行使用。(6)通常會使用多巴胺使患者的血管活化功能的恢復,可采用泵入或者滴入的方式給藥,一般將其速度給藥速度控制在10?g/min以上。如果患者的血壓依然無法未恢復正常,則可使用去甲腎上腺素。(7)給予患者中藥治療,如參附、參脈等,均可達到升壓和回陽逆轉的目的。(8)如果患者的體內循環已停止,則應立即采取抗凝治療。
1.3 觀察指標 經過急診救治,觀察患者的血壓以及意識狀況,若其血壓已回升至90/60 mmHg以上,意識清晰,頭暈、臉色蒼白、呼吸不暢等臨床癥狀均完全消失,心腦腎等臟器的功能未發生障礙則說明搶救成功。
經過急診救治,18例患者的血壓均在2小時內恢復至90/60 mmHg以上,意識也恢復清晰,所有臨床癥狀均已消失,未發生心腦腎等臟器功能障礙。搶救成功率為100%。
與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不同,過敏性休克屬于Ⅰ型的超敏反應,是分布性休克的一部分。該疾病患者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會產生極為惡劣的反應,毛細血管呈現擴張狀態,且通透性增強,嚴重減少了心臟的排血量,令周圍的循環系統也受到了影響[3]。重癥過敏性休克患者的發病速度塊,通常還未對其采取治療措施病情就已發生了惡化,死亡是該疾病最嚴重的并發癥。立即對重癥過敏性患者進行搶救是治療該疾病的最佳方法,為了使病情得到有效緩解,除了要給予患者擴容、補液等治療外,還要進行升壓治療,以維持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供血穩定,減少由于血壓不足而發生休克使病情加重的情況。如果患者的微循環已發生衰竭,則極易出現酸中毒現象,細胞因子、毒素的破壞也會加劇病情的惡化,這時候所有器官的功能均已變弱,甚至消失[4]。因此,需要及時對重癥過敏性休克患者進行搶救,以提高其生存率。
治療該疾病的首選藥物是腎上腺素,該藥物能夠使細胞中的CAMP成分增加,防止介質流出,對機體循環時組織中的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細胞的激活進行抑制,增加β受體在增強血管收縮、促進血管擴張、增大心肌收縮和升高血壓中的作用。糖皮質激素也是臨床救治過敏性休克中最常使用的藥物,如地塞米松[5-6]。該藥物具有抗過敏、免疫抑制和抗炎等功效,可以使炎癥周圍的免疫活性細胞以及血管擴張等情況減少,維持溶酶體膜的穩定,對其吞噬作用產生阻礙,同時還能減少前列腺素等相關物質的產生,減少嗜堿性細胞及對其釋放的白三烯、組胺等進行抑制。如果患者發生了意識障礙則說明其血液循環不足,這時其腦部功能也逐漸減弱,最好的方法就是進行擴容治療。患者一旦出現過敏反應應立即停止對過敏藥物的使用,換上生理鹽水,使血容量得到快速擴充,但是要對輸液的成分、總量、速度等進行控制,根據患者的血壓進行合理調整[7]。中心靜脈通路的建立是為了能在患者的病情發生不穩定的情況下及時給予補液,為了保證補液效果的有效性還可同時對CVP進行監測。
避免患者接觸過敏源是預防重癥過敏性休克發生的最根本措施,但是過敏性體質患者的過敏源較多,無法對其進行完全避免??赏ㄟ^以下幾點措施對該疾病進行預防:(1)給予患者頭孢類和青霉素類藥物前先詢問其有無過敏史;(2)應用頭孢類和青霉素類藥物前,可先對患者進行皮試,即使皮試呈現陰性也要觀察20分鐘左右,以防止遲發性過敏反應的發生;(3)提醒患者如果在用藥過程中出現不適感必須立即告知醫護人員;(4)盡量采用口服藥物,減少注射藥物的使用情況,因為臨床中的過敏反應多是在注射藥物的過程中發生的;(5)一旦發現患者在用藥過程中有呼吸困難、氣短、胸悶等情況發生,就要立即停止對藥物的使用,并建立新的輸液通道進行搶救[8-9]。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18例重癥過敏性休克患者的血壓均已恢復正常,意識也恢復清晰,搶救成功率為100%,可見,醫護人員在患者發生重癥過敏性休克的時候,立即對其采取救治措施,如吸氧、建立靜脈通道、補液、擴容和藥物治療等,可使患者的血壓與意識恢復,從而脫離危險。
[1] 劉柯.急診救治重癥過敏性休克的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4):38-39.
[2] 李曉龍.過敏性休克64例臨床體會[J].中國傷殘醫學,2015,23(9):105-106.
[3] 林海霞,黃玲梅,官真水.碘海醇注射液靜脈注射致過敏性休克1例[J].中國藥業,2015,24(22):256.
[4] 謝環英.急診搶救藥物過敏性休克20例臨床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14):119-120.
[5] 王銳轉.淺談過敏性休克的搶救與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30):169.
[6] 艾菁,肖陽娜,袁立燕,等.復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致過敏性休克2例[J].皮膚性病診療學雜志,2015,22(5):375-376.
[7] 李曉雷.急診救治重癥過敏性休克的臨床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3,1(1):140.
[8] 程海波,程相閣,王強,等.地塞米松和甲潑尼龍治療過敏性休克的臨床效果對比[J].河南醫學研究,2015,24(4):98-99.
[9] 黃清平.腎上腺素在頭抱類藥物致過敏性休克搶救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0):500-50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5.032
遼寧 116000 遼寧省大連市老年病醫院 (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