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玉 段來慶(嵩山少林武術職業學院河南登封452470)
試論當前高職院校武術教學的提高和創新
□楊延玉 段來慶(嵩山少林武術職業學院河南登封452470)
本文通過介紹高職院校武術教學的內容,分析了當今中國武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在探究普遍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之上,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針對高職院校的特點提出針對性建議,鼓勵教師提高全面發展的素質加強培訓,培養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和熱情,遵循武術運動特有的特點進行規律性的教學練習。在學習方法上,采取多樣化的方式各方面培養綜合素質,在最后的考試制度環節嚴格執考,為學生塑造良好的培訓模式和教學方法。
高職院校 武術教學 創新提高
武術是一項綜合全面發展身體素質的基本體育運動,有利于強身健體和保衛自己。作為一門青少年適宜學習和開展的體育項目,它不但有助于培養青少年體質的增強,而且在性格方面塑造出青少年頑強拼搏的毅力。通過武術鍛煉,不僅僅學到了相應的格斗技能還豐富了自己的意志品質。每一位體育教育工作者都有責任發揮武術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過程中的作用,致力于為祖國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1.1、武術教學介紹
武術是以技術性的攻防動作作為主要內容,以套路和技術格斗作為運動形式,并注重內外兼修的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它具有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內涵,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社會時間中不斷積累和豐富起來的一項寶貴的文化遺產,在我國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高職院校是高等教育體系的有益補充,其肩負著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高職院校的質量如何,社會上通常是職業資格的取證率,以及畢業生的就業率來衡量。因此,形成良好的育人機制和氛圍,加強素質教育,實現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提高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重大問題。
1.2、武術教學存在的意義和重要性
武術的教育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武德,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培養出優秀的人才。一方面學生將會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另一方面,加強了學生的道德意識,培養了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負責的態度,同時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素質教育下,學生能夠更好的幫助社會達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高職院校的武術教學在我國的教育機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從國內一些武術教學的課程設置和內容安排上來看,國內的武術教學存在較大程度的認知偏差和觀念的滯后性。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和積極性,加上國內很多武術教學的教師水平技術較為落后,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遠遠不能與新一代的高職學生相適應。體制不夠完善和健全很容易讓學生學無所用,學無所長。
2.1、對專業無法產生興趣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當中,武術的教學方法強調實踐和堅持,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學習的過程中,內容乏味枯燥,很容易讓學生覺得無聊并放棄繼續學習的念頭,產生逃課和厭學心理。久而久之,學生一提到“武術教學”課程就會條件反射覺得“累”,“累”得多了,學生慢慢會對課程產生厭惡和放棄的心理,最終導致不想學,學了沒用。這種傳統照搬模式下的教學課程讓學生無法產生上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校中,“武術教學”課程也得不到有關部門和高職院校領導的重視,這也是武術教學難以蓬勃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2.2、教學機制不夠完善
在高職院校中,各類體育型項目如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這些普及項目,經常會組織各種各樣的比賽進行練習,學生的興趣也較為濃厚。在比賽過后,表現積極突出的學生也會得到很好的成就和成果展現。但是在傳統體育項目賽事中,武術作為一門“冷門”的體育學科并沒有被列入賽事范圍中,導致武術散打無法作為一門專項考試列入體制范圍內,學生的鍛煉得不到實質性的獎勵,教學機制的漏洞使得武術課程不能更好地發展。
2.3、教師綜合素質有待加強
在武術的課程教學中,教師的水平參差不齊,專業技能水平較低。在輔導學生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對學生形成督促和授予的職責。讓學生自我訓練或者缺乏一定的專業培訓,不知道如何給學生上課,導致學生上課具有盲目性,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高。在全國師范體育專業的畢業生,武術競技水平達到一級運動員資格的人很少,也很少進入學校執教,造成高水平的教師很少。
3.1、著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體育課是學生鍛煉身體的必要課程,通過運動,學生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在教師布置任務的時候,應該著重注意下學生的需求。在培養過程中適當加入一些學生感興趣的項目因素,使得課程內容更加多元化,提高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當一個項目開展以后,要進行項目內容不斷地調整以適應學生的學習模式,不能照著一個套路簡單地復制實施,這樣子效果反而會很小。
在教學內容方面,要時刻注意多元化和多樣化。形式上面,對一些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加之以實際性的輔導,通過實際情況的模擬指導,讓學生學以致用,增加學習的動力。通過學習擒拿、格斗和散打等手法,使學生體會到武術的博大精深。對基本功不扎實的同學,通過多變的教學手段比如讓學生學習與自己性格相適應的武術課程,文靜的學生就教他太極拳、長拳、醉拳等等。較為活潑的力量較強勁的就教他擒拿格斗散打等項目,通過針對性的練習和與自己性格相適應的武術手法,學生將會提高自己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主動進行學習。
3.2、嚴格按照武術教學規律進行教學
在武術教學中,技能的培養不能有一絲絲的馬虎,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教學的實踐:
(1)培養攻防意識。理清思路,在攻防過程中,不論是攻擊還是防守,都要“明法而知理,教拳知所用”,不管是教哪種拳術,都應該在攻防過程中時刻謹記自我保護意識。嚴格按著教學的規律模式走,讓學生體會到武術的博大精深和嚴謹性。
(2)動作標準化。武術的力量不僅僅在于肢體本身的力量,而是要配備相應的技能和技巧性。復雜的動作千變萬化,而萬變不離其中,在掌握所學的動作之后就應順從動作的規格,努力在小細節中做好功夫,這樣才能更好地學習武術的技能。
(3)精氣神相統一。在武術中,除了形以外,神態也很重要。所謂內外合一,形神兼備,人在武術的學習過程中應該著重練習內外的精氣神,幫助培養更好的武術練習習慣和準則,達到內外相統一的境界。
老師在進行授課時,要嚴格按照武術教學規律進行教學,對于技能的培養不能有一絲絲的馬虎,對待技能培訓時的態度要放端正,讓學生時刻體會到武術的嚴謹性和博大精深的內涵。
3.3、提高教師的技術水平
武術學習的好壞和教師的技術水平和教學方法離不開關系,通過對教師進行定期的培訓和組織觀摩相關的武術比賽,組織研討會進行切磋交流,互相分享教學經驗,促進武術教學更好地開展。在學校的課程教授中,老師應組織旁聽,通過旁聽其他武術老師的課程對自己教授的課程進行修改和完善,達到更好的教授效果。在實際授課環節,加強對學生興趣培養的指導,通過羅列一系列與武術有關的游戲練習,使學生首先在學習中掌握武術的精髓,加深對武術主旨的印象,在后期的訓練過程中事先體會武術的奧妙和神奇之處,增強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教師通過學校統一組織進行技能的培訓提升,課程不能一成不變,教師的技能不但沒有跟上時代就會變得落伍,學校應努力加強建設教師的課程設置,全面及時地更新武術的授課內容,使得學生能夠學習到最全面最全新的武術指導方式。教師通過不斷地培訓,在加深技能的同時,也能提高技術水平,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武術課程的學習,通過進一步對武術教學內容課程的創新,一方面增強了學生對武術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通過培訓提高了教師的全面素養,更加有效地幫助學生學好武術課程。
傳統的武術教學法缺乏應變性和靈活性,比較拘束,學生在枯燥的學習環境下容易產生厭學和消極的情緒。通過對武術教學法進行革新,針對性地對每個個體進行切磋性練習和指導,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武術技能,也能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
4.1、音樂伴奏法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播放音樂來進行課程的系統性學習,達到身心放松的目的。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幫助學生對韻律掌握節奏更好地進行學習,通過根據不同類型的拳種來進行伴奏,熟悉練習的節奏,培養的學生的人文情懷和藝術情操。
4.2、一對一教學法
學生單獨學習武術時常會感到疲乏和困倦,沒有動力進行學習,通過一對一結對子的形式,兩兩組合,鼓勵學生相互教授自己的同學。以此之長助之其短,互相幫助,體驗教與學的樂趣。
4.3、名稱教學法
在實地教學中,打拳的口號起到了振奮人心的效果。同時不同的口號,對學生的印象和激勵效果也不一樣。學生在做動作的同時,老師叫喊出每一種拳法的名字幫助學生熟記于心,加快了學習的進程同時也加深了記憶。
4.4、建立考試制度法
明確考試的目標,建立完善的考核標準,著重培養學生技能和能力。從教學目標看,建立考試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武術這門課程,武術的考核標準應該是嚴格公平,對學生的技術要求占比例最大。學習態度和理論知識占10%左右,最后評定綜合成績。
本文通過對武術課程的目的和培養模式進行介紹,同時還對當今中國對武術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通過分析問題提出解決措施和方法建議,在鍛煉學生意志品格的基礎的同時,加強學生技能的鍛煉和方法。通過有效的學習和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塑造自己頑強的意志和堅持的毅力。通過嚴格的考試制度為學生進行技能的測試,幫助學生進行合格評判的檢驗,進一步提出當前高職院校武術教學的創新內容,弘揚并培育民族精神,致力于為祖國做出偉大的貢獻。
[1]趙蕾.試論當前高職院校武術教學的提高和創新[J].新西部,2010,08.
[2]趙飛.江蘇省蘇北高職院校武術教學現狀的調查與發展對策研究[D].揚州大學,2009.
[3]孫貝貝.河南省高職院校武術教學狀況及對策研究[D].河南大學,2013.
[4]余倩倩.河南省高職院校武術教學調查與對策研究[D].鄭州大學,2014.
[5]陳秀霞.試論當前高職院校中武術教學的狀況以及改進策略[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2.
[6]陳家傲.南昌市高職院校武術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與對策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3.
[7]林毅鋼,張君賢.武術教學在民辦高職院校中開展的對策研究[J].福建體育科技,2011,06.
[8]劉飛.淺析提高高職院校武術課教學效果的幾個主要途徑[J].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10,11.
G852
A
1006-8902(2016)-07-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