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龍 方明(江蘇揚州大學體育學院江蘇揚州225000)
淺談28屆亞錦賽中國男籃與對手的快攻對比分析
□王景龍 方明(江蘇揚州大學體育學院江蘇揚州225000)
第27屆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中只獲得第五名,中國隊成績創歷史最差。而本次亞錦賽中國隊以9戰全勝的成績獲得冠軍,是什么原因令中國隊強勢回歸,本文以此為突破口,通對對28屆亞錦賽中國男籃與對手在比賽中快攻情況進行比較,經過分析,找出中國隊與對手在快攻方面的異同,進而分析出中國男籃本次亞錦賽的勝利原因,為年輕的中國男籃迎來新的輝煌提供一些參考。
亞錦賽 中國男籃 快攻
進入21世紀,隨著籃球規則對進攻時間不斷地限制,我們可以看出,世界籃球運動的發展趨勢是進攻必須提高速度,這勢必對攻防轉換提出更嚴格的時間要求,因此,“快”是現代籃球運動的一個顯著特點。籃球進攻戰術種類繁多,千變萬化,但“以快制勝”卻是名種各類進攻戰術的精髓。快攻就是由防守轉入進攻時,乘對方未站穩陣腳之前,用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時間,造成人數上和區域上的優勢,果斷而合理地進行攻擊的一種進攻戰術,快攻是最能體現和最有可能達到“以快制勝”這一戰術目標的有力武器。
以第28屆亞錦賽中國男籃與對手的9場比賽為研究對象,采用錄像統計法、數理統計法、比較分析等研究方法。
3.1、中國隊與對手在快攻發動次數和得分的比較

表1 中國隊與對手在快攻發動次數和得分
從1表中可以看出除中國與韓國在快攻次數上相等外,其他八支球隊與中國隊在快攻次數上都要低于中國隊,其中上屆冠軍伊朗隊與中國隊相差10次,這與伊朗隊老齡化和中國隊年輕化有直接的因果關系。而與韓國隊的比賽,中國隊是在落后20分的情況下逆轉,而與其他隊伍的比賽中,中國隊是一直領先對手,這說明了快攻次數的多少與輸贏有一定的直接關系。再看得分方面,中國隊每場比賽的快攻得分都要高于對手,特別是與伊朗隊,中國隊整場比賽只贏了幾分,而快攻得分贏了對手19分,這與比賽的輸贏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總的來說中國隊全部拿下比賽與中國隊在快攻方面的努力有著直接關系。
3.2、中國隊與對手在九場比賽中發動快攻形式的對比
從表2可以看出本次世錦賽中國隊在發動快攻形式中無論是防守籃板球快攻、搶斷快攻、界外球快攻的總數,都明顯領先于對手。其中中國隊主要是利用防守籃板球發動快攻的次數較多,占了60%;其次是搶斷快攻,占37%;但是只有3次是通過擲界外球的方式發動快攻。而對手以搶斷快攻為主,其次是防守籃板。說明中國對與對手在快攻的比例上還存在這不同,這主要跟中國隊的身高、以及對籃板的保護有關,這主要來源于頑強的比賽作風和積極地拼搶后場籃板球,為籃板球快攻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同時對方搶斷快攻的比例高于中國隊,但總的搶斷快攻數要比對手多,這說明了對方在搶斷快攻的發動意識上稍顯高于中國隊,從成功率上可以反映出中國隊在快攻得分方面的穩定性和效率明顯增強,都高于對手。

表2 中國隊與對手在九場比賽中發動快攻形式
3.3、快攻接應階段的比較分析

表3 快攻接應階段
從表3可以看出這次亞錦賽中國男籃在固定接應和機動接應上所占比例相差不大,而上屆亞錦賽中國隊一傳固定接應高達73%,而機動接應才20%,相差甚遠。這說明中國男籃在一傳接應方面正在由簡單的固定接應向靈活多變的機動接應轉化,年輕隊員們的快攻意識大幅度提高。無接應所占的比重達到了21%,這是由于在中國隊的后衛線上有郭艾倫、趙繼偉兩位遼寧小將,他們在沒有好的接應點時,通常利用個人能力和突破速度給對手制造麻煩,上演了多次“一條龍”上籃。而且中國隊與對手在固定接應上相差無幾,在機動接應方面我們落后對方11%,但是上屆亞錦賽對手的機動接應占69%,而固定接應才25%,是什么原因導致對手快攻能力的下降呢?那當然是防守。中國隊在本屆亞錦賽上隊員們充分展現了年輕一代人的活力與激情,還有拼搏精神,積極的防守延誤對方快攻,利用戰術犯規阻止對方快攻,甚至造成對手快攻失誤。而做到這些的基礎就是體能的保證,讓我們看到了往往擔心體力不足的的第四節,反而成了我們的優勢,這也說明了宮教練在體能方面的注重。總的來說在快攻接應方面中國隊已經迎頭趕超其他亞洲強隊。
3.4、快攻推進方式的比較分析

表4 快攻推進方式
從表4看出本次世錦賽中國隊以運傳結合推進為主,有73次,占63%,其次是運球突破推進占29%,長傳推進最少為8%,反觀國外參賽隊伍運傳結合占到53%,長傳推進占到23%,運球突破占到24%。中國男籃在本屆世錦賽總快攻次數遙遙領先對手的情況下,長傳快攻所占次數明顯落后于對手,說明中國隊對長傳快攻的把握要略遜于對手,但是在運傳結合推進方面中國隊明顯高于對手,這說明中國隊在快攻推進上團隊的配合能力強于對手,進一步說明了中國隊的團隊協作能力明顯提高。運球突破方面中國隊與對手相差不大,但明顯高于上屆世錦賽,這主要跟中國隊雙控位的個人能力密切相關,這說明中國隊在后衛線上的球員快攻能力明顯提高。總的說來中國隊的長傳推進快攻能力弱于對手,但運傳結合推進和運球突破推進快攻能力明顯提高。
3.5、快攻推進路線的比較分析

表5 快攻推進路線
快攻推進路線是快攻推進階段的另一個重要表現形式,可分為中線路和邊線路推進。中線推進的最大優點就是可以又中間向任意一邊的邊線傳球推進,推進路線不僅僅可以覆蓋全場范圍,形成廣泛的攻擊面,具有很大的威脅性,而且分球點多,右邊路與左邊路都能傳球,全隊的共同配合的距離最短,容易形成三線快攻,獲得較高的命中率。而邊路推進的優點是不易被搶斷,但是只能向中路分球,攻擊面狹窄,威脅性下降。但從表5中可以看出中國隊雖然以中路推進為主,但成功率僅為66%,低于右路快攻的74%。這說明中國隊在中路快攻的成功率還有待提高。在以后的訓練中要加強中路推進時隊員的配合能力,注重結束時機會的選擇,增強中路的快攻質量。
3.6、中國隊與對手在快攻中間接參與人數的對比
本次亞錦賽的隊伍在快攻推進人數上主要是以2-3認為主,其次是多人參與快攻,最少的是1人持球突破快攻。而中國隊1人持球突破快攻的數量與對手相差不多,這主要因為這種推進方式需要很強的個人能力,如果沒有充沛的體能以及嫻熟的技巧,在一般情況下面對對手的逼迫下很容易就造成自己的失誤或者被搶斷。而在2-3人和多人的快攻中中國隊明顯高于對手。這說明中國隊不僅以2-3人的局部配合為主,而且在三人以上推進方式中也表現突出,這離不開全隊長時間的默契性以及整體性,而參加本次男籃亞錦賽的中國國家隊隊員早在一年前就在一起訓練,一起參加各種友誼賽,已經形成了整體,培養了默契。
3.7、中國隊與對手在快攻結束方式上的比較
快攻最理想的結束方式就是得分,也是最簡單最直接的得分方式;但是也是最容易被對方犯規的,這也是阻擋對手得分的戰術體現。本次世錦賽中國隊在快攻成功次數上明顯領先于對手,這肯定與中國隊在快攻次數上的量化表現有一定的關聯性,但足以說明中國隊在本次亞錦賽快攻戰術上的成功。在籃球比賽中制造對方犯規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我們都知道的戰術犯規,破壞快攻,讓對手發界外球打陣地站,以便給自己做好充分的防守,但在快攻中完成“2+1”又是那么提勢氣的事。從表中可以看出在投籃犯規次數上中國隊可以說完勝對手,這也是中國隊在快攻能力強悍的一種體現。一般情況下快攻的失誤率是比較高的,反觀這次亞錦賽中國隊總共才出現10次,連7%都不到,也足以說明中國隊高質量的快攻體系。
在本次男籃亞錦賽中,中國男籃在快攻次數與成功率上都強于對手,這就說明中國男籃在宮教練的帶領下更新了戰術理念,中國隊在一年時間的訓練中改變了傳統的快攻理念,提高了快攻意識。在快攻的發動階段,無論是中國隊還是對手,發動的方式都是以籃板球和搶斷球為主,而擲界外球的情況明顯較少,但是中國隊在總數上遙遙領先對手。在快攻參與人數上以2-3、多人為主,說明了中國男籃加強了個人的技術、提高身體素質,增強了對對抗能力的訓練,在這樣激烈快速的防守對抗中,也能始終保持充沛的體力,全面貫徹了教練員布置的快攻戰術意圖。在快攻結束階段中國隊完成了多次打3分,而且處理方式完勝對手,并且失誤次數不是很多,說明中國隊進一步增加了快攻戰術在整體籃球進攻戰術中的構成比,深化優化各個快攻階段的具體環節,進一步減少自己的快攻失誤,從而達到提高快攻成功率的目的。本次亞錦賽的勝利離不開老隊員的臥薪嘗膽,更離不開新隊員的勇猛,頑強的拼搏精神。
[1]李洪超.第29屆奧運會中國女籃快攻戰術運用研究[D].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2]盧澎濤.論大學生籃球快攻戰術意識的培養與訓練[J].科技信息,2009(28).
[3]宋曉春.現代籃球快攻戰術剖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9,33 (5).
[4]董軍.對提高我國防守籃板球快攻質量的探討[J].體育科技信息,2001,(1).
G841
A
1006-8902(2016)-07-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