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金明 王保泰(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河南鄭州450001)
青少年足球戰術意識分析與培養途徑研究
□代金明 王保泰(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河南鄭州450001)
足球戰術意識需要在不斷的訓練和比賽中才能得到積累和提高。它是足球運動的靈魂所在。本文通過對青少年足球戰術意識分析與培養途徑的研究,旨在與更好的提高青少年足球戰術意識,推動青少年足球運動的不斷發展和提高。
青少年 足球 戰術意識 培養途徑
青少年足球,特別是中小學校園足球的推廣普及已在全國全面進行,教育部要求將足球運動納入中小學體育課程教學體系。足球運動作為中小學體育課的必修內容,要想很好的增強足球訓練的效果,達到發展和促進青少年足球提高的預期目的,就必須要在足球教材的編排,足球教練員的專業素質培養,青少年足球聯賽的組織與實施等方面做出積極的努力。足球運動作為世界上第一大運動,其比賽攻防雙方的參與人數比較多,區域性比較廣,攻防轉換快,競爭激烈,對抗性強,賽場上“戰況”瞬息萬變,對球員的個人素質和球員之間的相互配合有著極高的要求。青少年足球作為足球運動發展和提高的基石,其作用自然顯得尤為重要,要想提高足球運動的水平,就必須大力發展和注重青少年足球運動的發展和提高,而要想促進青少年足球運動的發展和提高,就必須注重培養青少年球員的個人素質和相互協調配合的能力,而要想提高青少年球員的個人素質的相互協調配合的能力,就必須注重青少年足球戰術意識的培養。這是一個前后相承,目標一致的關系,正因為如此,當前加強青少年足球戰術意識的培養成為亟待解決的課題。本文通過對足球戰術意識進行分析、總結,有意識、有目的的探究有效提高青少年足球戰術意識的培養途徑,從而達到提高青少年足球運動員足球水平,促進青少年足球運動的發展與提高的目的。
1.1、行動的目的性意識
青少年在進行足球學習與訓練中,足球技戰術的學習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足球比賽中攻防雙方競爭十分激烈,在雙方爭搶激烈的情況下,保持頭腦的清晰,有目的、有意識的進行技戰術的組織配合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一名足球運動員,擁有良好的技戰術目的性意識是有效發揮足球技戰術的前提。
1.2、行動的預見性與實效性意識
足球比賽的對抗激烈、攻守轉換快、賽場上“戰況”瞬息萬變。這就要求球員在足球比賽中要學會閱讀比賽,根據場上情況,通過觀察和實際情況作出預判,預見接下來的發展,并及時準備相應的對策,做出有利于本方的決策。足球比賽中球員通過對場上情況的觀察作出準確的判斷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要想確保預判的正確性,就必須在比賽中通觀全局,擴大視野,及時準確的捕捉賽場上的情況,并提前做出有效的決策,促使場上的情況向有利于本方的方向發展,及時、準確、高效是貫徹這一目的的關鍵所在。
1.3、行動的靈活性意識
足球比賽場上的情況瞬息萬變,這就要求球員要能夠全面準確的“閱讀”比賽,靈活機動的把握賽場上的時機。行動的靈活性意識就是要求球員能夠根據場上攻防雙方事態的發展,靈活機動地捕捉時機,采取有利于己方的攻守配合,掌握進攻的時機和攻守的陣形,把握稍瞬即失的機會,給對手致命一擊,取得勝利。
1.4、動作的隱蔽性意識
足球運動是帶有明顯的技戰術特點的項目,在足球比賽中,球員的個人技術與戰術行動都應該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迷惑對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達到有效實施本方技戰術的目的。一般來說,可以通過無球隊員的有意識跑位、假動作等來擾亂與迷惑防守隊員的判斷,給防守隊員造成錯覺,贏得比賽的主動權,最終爭取比賽的勝利。
2.1、通過足球專項理論知識的學習培養青少年的足球戰術意識
青少年足球戰術意識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通過不斷豐富青少年對足球運動的認知水平來培養足球戰術意識,在青少年平時的足球教學訓練中,教練員和教師要多傳授一些足球專業理論知識,來培養和啟發青少年球員的思維能力和對足球運動的理解能力。通過對一些足球運動的發展、足球運動技戰術的變化以及當代足球運動的內在發展規律的學習,培養和提高青少年球員的認知水平和足球意識。
2.2、通過足球專項技術訓練來提高青少年足球戰術意識
青少年足球基本技術的訓練十分重要,這段時期正是青少年球員身體發育和技戰術提高的關鍵階段,因此,要更加注重青少年足球基本功的訓練和學習。要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反復強化青少年球員的基本技術動作,通過一些實際戰術的配合與運用來不斷增加學生對足球戰術意識的認識和理解,達到在實戰中運用自如的目的。在青少年足球技術訓練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技術,不斷強化足球運動中的傳接球意識、戰術意識等基本意識能力。還要注重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無球技術的練習,有意識的培養球員無球意識和戰術的運用與實施,對球員運用技戰術的能力和創造性要給予積極的鼓勵和引導,促進球員保持良好的心理和身體素質。另外,作為教練員,還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設計一些小范圍的傳接以及局部配合的練習,有利于加強青少年球員的主觀感受和體驗。通過這些多樣化的練習,讓球員在訓練中時刻注意球的動向,培養迅速觀察與準確判斷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判斷能力及轉移球的意識,增強比賽過程中的統籌大局的足球意識。
2.3、通過加強足球專項身體素質的訓練來提升青少年足球戰術意識
足球專項身體素質訓練是球員在比賽中充分發揮技戰術的保證。身體素質是各項體育運動的基本要求,也是運動員在賽場上克敵制勝的基本保障,對足球這項對抗性強、競爭激烈的運動來說更是如此。因此,對青少年球員應該在進行一般身體素質訓練的基礎上,重點多進行一些足球專項身體素質的訓練,如跑的訓練中進行沖刺跑、變速跑、變向跑、折返跑等,跳的訓練中進行跑動中的單腳、雙腳跳,有身體對抗的跳躍等,這樣,結合足球運動的特點能夠更加高效的增強和提高青少年球員的整體競技水平和比賽狀態。
2.4、通過加強無球隊員跑動的訓練來培養青少年足球戰術意識
一般來說,在一場足球比賽的時間中,每名球員的控球時間并不長,大約2-3分鐘,其余大部分時間球員都處于無球的狀態,由此可見,場上無球球員的跑動、穿插和有意識的行動對比賽結果的進程起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所以在訓練中,要加強對無球隊員跑動、穿插意識的培養,多進行一些回撤、前插、迂回、反跑、左右扯動及交叉換位等形式的跑動,來牽制和迷惑防守隊員,協同有球隊員完成整體比賽戰術配合,以達到在比賽中有效的擺脫、接應、扯動、牽制防守、隱蔽突擊快攻等目的。這樣才能在比賽中提高球員的整體足球戰術意識。
2.5、通過強化對抗性練習來培養青少年球員的足球戰術意識
足球運動是一項激烈的運動項目,比賽中的對抗性正是這項運動的魅力所在,同樣也是足球比賽克敵制勝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通過有意識的對青少年球員進行“一對一”、“二對一”、“三對二”以及“四對三”的對抗性練習,不僅可以有效的提高球員的個人技戰術水平,而且還可以很好的增強球員的抗干擾能力以及局部區域傳接配合的意識。通過對球員各種攻防訓練與傳、跑、搶、截等練習,可以熟悉足球運動的基本戰術打法,并有針對性的進行特定的攻防訓練,從而可以提高青少年球員比賽的攻防能力及整體相互配合的意識;在對抗性訓練中也可以結合足球場進行“七對七”“五對五”的小型教學比賽,這樣可以使球員在正規的場地中更加深刻的了解足球的整體戰術,提高在攻防轉換中的跑位、傳接、穿插的意識和能力,以及一些既定的足球技戰術配合能力。
2.6、通過青少年校園足球“賽訓一體”的訓練來培養球員的足球比賽戰術意識
(1)在國家大力鼓勵和發展青少年足球的大背景下,青少年校園足球的規模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無論是球員規模還是學校整體的師資、教學及硬件設施都較以往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和提高。在如此優越的政策形勢下,作為推動青少年足球發展的學校和基層教師肩負有很重要的使命。
(2)足球運動是一項實戰性很強的運動,平時的訓練也是為了在實踐中得到很好的運用,作為足球教練員和教師,平時對青少年球員的訓練就要有意識的培養他們的實際運用能力。在不打擊球員積極性的同時,要從嚴、從難、從實戰來出發,將“比賽”當作“訓練”,把“訓練”當作“比賽”,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只偏重其中之一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球員技戰術水平和比賽意識的形成和強化正是在不斷的訓練與比賽中得到提高的,一般而言,足球技術可以只通過訓練和比賽來掌握,而足球戰術意識的培養則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教學訓練來實現,必須要經過不同的比賽磨煉,才能逐漸得到增強與完善。足球“比賽”是整個足球“教學與訓練過程”的延續和發展,必須要將足球教學、訓練和比賽緊密的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很好的提高青少年球員的整體水平。就教練員而言,要特別重視對足球課堂教學過程的研究,在教授球員學習技術、戰術同時,還要組織一定時間量的課堂教學比賽,通過開展教學比賽可以很好的檢驗平時教學訓練中技戰術的掌握和運用情況。而且,通過足球實戰現場的氣氛、攻守的變化以及對抗的激烈轉換,可以很好的提高球員的心理素質和臨場的應對能力,達到發展青少年球員的足球技戰術水平,培養他們的足球比賽戰術意識,因此說通過足球比賽來積累經驗,提高青少年球員的足球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綜上所述,足球運動是一項集身體素質和戰術意識于一身的運動項目,要想提高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技戰術水平,獲得好的競賽效果,就必須在注重培養青少年球員足球技術能力的同時,強化和提高青少年球員足球戰術意識的培養。
[1]王崇禧.球類運動——足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陸鈺涵.小學生足球意識的培養與訓練探析[J].運動,2015,(120).
[3]張慶春.青少年足球訓練理念與實踐[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8.
[4]周金素.中學生足球意識的培養與訓練探析[J].中學教學參考,2009(5).
[5]夏東峰.探析青少年足球運動員足球意識的培養與訓練[J].運動,2015,(117).
[6]李秀藏,馬琳.青少年足球意識培養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20).
G843
A
1006-8902(2016)-07-SY
代金明(1964-),男,蒙古族,籍貫:遼寧省阜新市(現居河南省鄭州市),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教師,職稱:副教授,學位:
碩士。
王保泰(1989-),男,漢族,河南項城人,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2014級碩士研究生,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研究方向:體育
教學原理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