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榜容 鄧安智(遵義師范學院體育學院貴州遵義563002)
定向越野納入貴州省農村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可行性研究
□彭榜容 鄧安智(遵義師范學院體育學院貴州遵義563002)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根據貴州省地理環境特征,結合定向越野的特點和價值進行探討和分析,認為定向越野在貴州省農村中學體育教學中開展是必要且可行的。
定向越野 中學 體育教學 可行性
定向越野是定向運動中以徒步為特征的一種運動,又稱徒步定向。定向越野(徒步定向footorienteering)是參加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利用地圖和指北針,以徒步的形式,按照地圖上所標示的順序達到各個點標(又叫檢查點),完成規定賽程的運動項目。“定向”一詞在1886年就開始出現了,意思是利用地圖和指北針穿越未知地帶。定向越野起源是在納維亞半島的瑞典,最初只是一項軍事活動,后來在瑞典和挪威先后進行了最初的定向類體育競賽。1897年10月31日在挪威組織了第一次面向民眾的比賽,參賽人數僅有8人。直到20世紀初,定向越野才開始從軍營進入社會。1961年5月成立了國際定向運動聯合會(IFO),1983年定向運動正式進入我國內地。
目前定向越野已經開始在我國各大高校陸續開展,但在貴州省農村中小學校還未開展,定向越野是一項很受歡的一項運動,它具有一種很大的吸引力,當第一次接觸過后會發現它有很多與其他體育運動不同的特點。
1.1、健身價值
定向越野是以身體活動為主的一項體育運動項目,在活動過程中主要以走、跑、跳、攀爬等運動形式進行,這是外在表現出來健身價值。它還可以通過活動壞境的外在條件刺激,提高機體各系統協同工作的能力,起到健身作用。
1.2、益智價值
定向越野比賽能有效地提高參與者的思維能力,起到益智的作用。定向越野過程中所用到的地圖上能夠提供很多的信息,比如不能通過的陡崖、湖泊,不能攀越的圍墻,不能通過的禁區,難以通行的樹林等等,參賽者需要通過思考和判斷,快速地找到一條能夠省時又省力的路線到達目的地。
1.3、德育價值
定向越野比賽有一定的規則,參賽者必須遵守規則才能具有參賽資格,擁有了比賽資格還需要經歷比賽過程中的種種挑戰,需要堅韌不拔的毅力,奮力拼搏和永不言敗等的體育精神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這就是定向越野德育價值的體現。
1.4、娛樂價值
定向越野運動比賽通常不告知比賽的具體地點,給參賽者帶來神秘感。讓人們還沒到比賽現場的時候很期待比賽的環境地點,從活動或比賽開始的那一刻起,需要克服重重困難,尋找一個個目標,到達終點完成比賽,帶給人們的內心感覺是非常的喜悅與激動,成功和滿足。
1.5、社交價值
在定向越野比賽中,參加的人員來自四面八方,還能接觸到不同的人群,如觀眾、裁判員、教練員、運動員等,通過與不同人群的交流,可以積累豐富的社交知識和經驗,提高社交能力。
2.1、定向越野納入貴州省農村中學體育教學的必要性分析
定向越野不僅與其他體育運動項目一樣都具有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培養學生優良的意志品質的作用,而且還能提高學生們在野外的自然環境中的生存能力。如今定向運動正在不斷向社會的各個領域延伸,因此,定向越野運動在我國貴州省農村中學開展成為了必要的發展趨勢。
(1)全面普及定向運動需要在貴州省農村中學開展定向越野。
雖然我國定向越野運動的開展與國外的相比還相差甚遠,但如今也正在向我國的各個領域發展,貴州省隨處可見的各種丘陵、山地、草山草坡、公園等為定向越野帶來了豐富的自然資源,貴州省農村中小學開展定向越野將推動著定向越野的普及化。讓定向越野融入農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定向越野運動的鍛煉中提高身體素質、生活質量,緩解壓力,從而達到提高國民素質。
(2)開展定向越野是貴州省農村中學體育課程內容的創新。
傳統的體育課大多都是在相對封閉的空間里進行,學生們通過模仿和嘗試性練習來掌握運動技術,而定向越野是學生們利用自己掌握的理論知識,結合自然環境,通過自行的判斷與選擇,進行多次嘗試,積累經驗,逐漸的掌握方法與技能。引進定向越野運動將是傳統的體育教學的創新。貴州省農村學校體育教學仍然是以傳統的體育教學為主要形式。
(3)農村中學開展定向越野是國家體育人才培養的需要。
農村中小學由于地處環境的特殊,發展相對落后,條件較差,學生具有吃苦耐勞,勇于拼搏的天性,善長爬山、跑田埂、走山間小路等定向技能,在農村中學開展定向越野運動可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技能,培養體育健將,提高學生的定向運動技術水平,挖掘定向運動的優秀體育人才。這對培養國家體育人才有著重大的意義。
2.2、貴州省農村中學開展定向越野的可行性分析
(1)貴州省農村中學具備有開展定向越野的場地條件。
貴州省農村中學地理壞境中有很多開展定向運動所需的自然資源,將定向越野納入農村體育教學中,這些自然資源將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這樣也是用另一種形式給農村的孩子建立一個獨特的“自然體育館”,與我們常用到的體育館相比,在不花費巨大的經費就可以得到,這對農村的孩子來說,些許是一個體育人生的第一個平臺。
(2)在貴州省農村中學開展定向越野所需的器材易取得。
我國農村學校體育課程中,建立運動場地需要大筆資金,很多農村學校都無法建立完善的體育運動場地設施,所需的器材也比較昂貴,假如將定向越野引進我國貴州省農村學校,可以彌補這一缺陷,因為定向越野運動走進體育教學所需的地圖、點標旗、指北針、打卡計時器等只需起到所需的作用即可。如地圖可用行政區地圖改制而成或者畫簡易的地圖代替,標出具有標志性的物標即可使用;點標旗可用報紙、自做的紙片或其他的東西代替;指北針可用最便宜的指北針,目前市場價僅五元即可買到,打卡計時器可用秒表與針式打卡器或圖章相結合使用。這樣就可以在不需要太多的物力、財力和人力的條件下,將定向越野運動帶進貴州省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
(3)貴州省農村中小學開展定向越野課程符合學校體育創新的需求。
將定向越野引入體育教學中,能改變農村傳統的體育教學內容與體育教學方式。定向越野可以在校園里面進行,也可以在校外進行,在校園里進行的叫校園定向,校園定向并不局限于田徑場,籃球場等體育運動場地,可以擴展到學校的每一個角落。定向越野還可以在校園內外結合進行。將定向越野帶入體育課堂,將是體育課的一次創新。
(4)定向越野運動可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
在定向越野活動中,場地環境是多變的,不論在什么樣的環境下,參與者都需要讀圖來確定自己的位置,并明確前進的方向,找出自己的行經路線,全過程都是參與者自行判斷,獨立思考,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完成整個比賽。
(5)定向越野運動能增加體育課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氛圍。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面對的都是同樣的環境,逐漸使得傳統體育課變得有些枯燥乏味了。定向越野這一新興的體育項目具有了路線的可選擇性,場地的多變性,尋找點標的趣味性等獨有的特性,能使學生感受到體育課的樂趣,提高學生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1)定向越野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的意志品質,符合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開展定向越野課程,可促進定向越野的普及和能創新體育課程內容,還可以培養國家體育人才;
(2)貴州省農村中小學的地理環境擁有各種丘陵、山地、田野、草坡、稀疏林地等豐富的自然資源,這些自然資源是開展定向越野運動的有利條件,把定向越野帶進農村學校的體育教學中,能在場地器材方面取得便捷之道,得到更為富足的活動的空間,避開了目前體育教學中出現的場地器材不足的問題;
(3)貴州省從事定向越野的教練員較少,且多數都是近幾年從不同專業轉來的,使得它們在教學中會出現專業知識不精,經驗不足等問題。另一方面,從學歷和職稱上來看,與全國定向越野運動教練員的學歷和職稱相比,存在很大差距。這對貴州省定向運動科研能力的發展及理論聯系實踐的水平會有一定的影響。
4.1、讓定向運動進入農村中學生的視野
讓定向運動進入學生們的視野,充分利用中學生的好奇心理,讓農村學生認識和了解定向運動,發現定向運動的樂趣,吸引學生們積極參與,帶動定向運動在農村學校的開展,為定向運動的普及發展作鋪墊。
4.2、對農村體育教師進行定向越野知識培訓
師資缺乏是定向運動在我國發展的制約因素之一,要使得定向運動能在農村中學開展,需要對體育教師進行定向運動方面的知識培訓,以便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為定向越野運動在農村中學的展開提供保障。
4.3、充分利用農村地理地形資源
在任何學校開展引進新課程內容,都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農村獨有的地理環境是農村學校引進定向越野作為體育課程內容最大的優勢。充分利用農村地理地形資源,利用農村學校地理環境的優勢,為農村學校開展定向越野提供便捷的場地條件。
4.4、科學性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結合學校的現有條件和師資情況,可先從理論逐步到實踐進行科學性教學,如教學器材不全,可先進行單一的理論性教學,也可購買比較便宜的器材,或者教師與學生一起制作教學器材,理論結合實踐的教學方式,不但能培養學生的自我動手能力,還能促進師生關系和諧發展。
[1]張惠紅.定向越野(單色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郭杰.定向運動在中學體育課開展的可行性分析[J].品牌,2014(2).
[3]陳謙.定向運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廣東東莞:品牌,2014(2).
[4]羅紅.定向運動在推進高校陽光體育運動中的作用研究[J].內蒙古體育科技,2011(4).
[5]常曉軍.快樂體育教學思想在定向運動中的運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2).
[6]金李土.讓“定向運動”進入體育教學課堂[J].運動,2014(9).
[7]劉黃華.談定向越野教學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6).
[8]盧國.定向越野運動中的心理影響因素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4(30).
[9]夏小梅.初中體育課程開設定向運動的可行性分析[J].中學教學參考,2011(6).
[10]崔立坤.淺談定向運動走進體育教學[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12).
[11]黃漢升.體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G826
A
1006-8902(2016)-07-LXY
2016年貴州省教育廳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項目研究成果(2016fdy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