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楠 馬宏宇 莊超(沈陽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遼寧 沈陽 110159)
新形勢下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技術分析
王赫楠 馬宏宇 莊超(沈陽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遼寧 沈陽 110159)
新形勢下,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成為了科技生產力新型代表。各類技術的發展,為機械自動化的發展創造了優勢,比如計算技術、微電子技術,再加上各種學科之間的相互融合與滲透,直接促進了機械技術與自動化的革命性發展。本文對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技術的內容進行簡單的介紹,并以此為參考,著重分析新形勢下技術的適應性方案。
機械制造;自動化;內容;方案
(1)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內容 現代的機械制造的形式主要是由計算機系統來實現總體的控制,來連接、協調能量系統、動力系統、電力系統等各部分系統的工作,實現機械自動化的形式。具體來說,是運用機械制造過程中的各項自動化技術,對需要加工的部件進行不間斷性的加工制造,提高制造對象從原始材料轉變為成品的速度,讓企業形成連續性的生產運作模式。使企業的生產速度和質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減少了人力的使用,提升了加工制造的精準度。近些年,由于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各個領域或多或少的提高了自動化進程,尤其是機械制造技術,通過運用計算機,實現了革命性的發展,從傳統的機械電氣化轉變為了機電一體化。機械自動化技術并非機械制造與其他行業的簡單相加,而是與其他產業的有效融合,根據系統的優化目標,以功能性強、質量高、科學性強、耗能低為基礎來組建最優綜合性自動化系統的技術。機械電氣化和現代機械的本質區別就是從這個方面體現的。
(2)機械制造的自動化的發展歷程 機械制造的自動化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即二十世紀中期以前,這一階段叫做初期階段,人們的自動化認識不足,缺乏將機械和電子技術有機融合的意識,只能無意的運用電子產品來優化機械設備的性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于對軍備產品需求的增加,促進了機械與電子結合的進度。但是由于沒有完善的理論基礎,使其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研究和發展;第二階段是20世紀的70、80年代,這一階段叫做發展階段,在此期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操控技術發展較為迅速,集成電路的大規模發展為機電一體化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及技術支持;第三個階段即20世紀90年代之后,稱之為成熟階段。首先是通信、光電技術等相關技術與機電的結合,然后是機電一體化完整理論的出現,使自動化成為機械產業發展的大趨勢,逐步形成完善的自動化體系。
(1)人工智能化 行業內部以及行業之間的競爭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越來越激烈,機械制造業需要優化經營模式和制造技術來應對新形勢下的挑戰,對于機械設備而言,應該具備簡單的操作系統和極強的應變能力。所謂的智能化,就是使機械具備人的一些工作特征,在能夠實現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模仿人類的智慧,智能機器人已經能夠自主操作、自主維護、上報數據等,極大地減少了人力,促進了生產效率和精確度的提高,為實現更高的生產目標奠定基礎。另外,在實現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技術的同時,也要提高員工的自動化認識,以適應新形勢對于人員素質的要求。
(2)系統化 對于系統化,機械制造產業首先應該形成適應本行業發展規律的標準化程序和數據,有利于不同制造企業以及公司之間進行技術交流和生產合作,進而形成完善的系統。與此同時,以本系統為基礎,各個生產環節要進行細致的劃分,形成專業的生產模式和運營模式。比如在研發具備智能減速、加速、電動機功能的一體化動力單元,集圖形處理、視覺、距離測量、識別功能于一體的控制單元以及各類可以實現獨特功能的裝置時,通過職能劃分,可以高效、科學的實現研制任務,提高企業的市場地位,加快技術革新。
(3)遠程化操控 對于遠程化操控,簡單的說就是通過網絡來實現長距離操作的一種技術。進入20世紀以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為人類的生活、生產、經營創造了良好的運用空間,機械制造行業應該積極利用這一點實現技術的遠程操控。機械制造企業要積極的更新觀念,引進先進的計算機控制技術,以服務客戶為宗旨,建設長距離、一體化的遠程操作系統。隨著技術的進步,遠程操控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員工可以從一個控制車間內,完成整個生產線的機械制造操作。遠程設備的本質也是一種自動化的機械裝置,通過網絡的運載、傳輸功能,實現家電的計算機控制系統,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4)虛擬化 虛擬化的研究和使用也是機電一體化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對于虛擬化,即通過融合計算機系統的建模與仿真技術、計算機圖形處理技術、多媒體及信息技術、現代制造技術、人工智能等形成的綜合性技術。虛擬技術把實際生產過程和技術操控進行模擬,來對各項指標及數據進行檢測,提高問題發現速度,提前處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后果,盡可能的減少科研周期,提高產品的成功研發率。
(5)環保化 我國在進行現代化技術研究時,應該在研發階段就處理好環保問題,所研發的產品在進入步入市場時應該是環保指標合格的產品,堅決取締“先污染后治理的”錯誤觀念。想要達到這一目的,工業作為第二產業應該首先解決環保問題。機械制造行業在早先的發展過程中做過很多無用功,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時間。現如今,在人們環保意識逐漸增強的情況下,應該堅決執行環保型機械自動化生產方案,在保證產品高應用率的前提下,生產環保產品。
[1]盧繼偉.研究新形勢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發展方向[J].電子世界,2014,(04):280.
[2]黃光明.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在新時期背景下的專業特色分析[J].工業設計,2016,(02):183+185.
[3]劉武賓.新形勢下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技術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4,(08):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