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元 楊樹人(東北石油大學, 黑龍江 大慶 163000)
油氣田地面建設中儲運工藝的革新技術構建
劉天元 楊樹人(東北石油大學, 黑龍江 大慶 163000)
各種新技術的不斷更新,對油氣田生產效率的提高帶來了可靠的保障作用,加快了產業升級和產業轉型的步伐,有利于實現企業現代化的發展目標。在油氣田地面建設的過程中,儲運工藝的有效使用,可以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減少客觀存在因素的干擾?,F階段油氣田地面建設中儲運工藝的使用,產生了良好的實際作用效果,為企業帶來了更多客觀的經濟效益。本文對這些儲運工藝的革新技術構建進行了探討。
油氣田;地面建設;儲運工藝;革新技術;運行效率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油氣田地面建設中對于相關的儲運工藝的實際作用效果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需要技術人員結合地面建設現場的實際概況慎重地選擇有關儲運工藝的不同革新技術,提高生產現場的工作效率。儲運工藝中革新技術的合理運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能源危機,提高油氣田地面建設的工作質量,為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可靠地保障。
(1)儲運工藝的發展現狀 最初的油氣田儲運工藝起源于美國,主要是通過合理敷設金屬管道的方式,實現對油氣資源的有效運輸。在各項新技術的不斷支撐下,油氣田儲運工藝的實際作用效果更加突出,逐漸出現了地區性的特點。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滿足生產要求,油氣管道的長度正在不斷地增加,對于世界各國油氣資源的有效開發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目前,我國的油田儲運工藝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具有良好的市場應用前景。
(2)儲運工藝的主要內容 目前常見的儲運工藝主要包括:①集中運輸的油氣田儲運工藝;②長距離管道運輸的油氣田儲運工藝;③基礎設施的施工與維護的油氣田儲運工藝。這些工藝在實際的應用中針對的對象有所區別,逐漸增強了油田企業相對比較先進的工藝水平,加快了現代化油氣田建設的步伐。長距離的油氣田管道運輸作為儲運工藝的重要內容,關系著企業的生產效益。目前我國在這種技術的研究與使用中處于領先地位,主要體現在西氣東輸戰略性工程的建設中。而油氣田集輸工藝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產現場的工作效率,改善油氣資源的品質,將企業的生產成本控制在了合理的范圍內?;A設施的施工與維護工藝主要針對的是油氣儲運管線,對于油氣資源高效、穩定的運輸帶來了可靠的保障作用[1]。
(1)油氣存儲的革新技術 為了緩解能源危機,保證國家能源供應的安全性,需要相關的技術人員加大油氣存儲的革新技術,有效地改變油氣資源運輸中的實際問題。原油流變性測量技術作為我國油氣存儲革新技術的主要代表,實現地對原油性質改變的操作目標,工藝使用中主要依賴于可靠的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同時,我國在原油流變性評價體系完善的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在其中的失流點及反常點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的參考信息。原油流變性測試方法應用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了解復雜流體動態變化性的特點,技術人員在低溫環境條件對含蠟原油進行了深入地分析,并在可靠的參考模型作用下,將特殊材料制成的驅動塞置于油氣管道中,形成了首位連接的環形結構。這種結構可以對動態變化的原油進行定性分析,為長距離管道運輸原油生產目標的實現帶來了重要的參考信息。這種技術實際的應用過程中,主要采用的是非接觸的驅動方式,避免了測量數據的偏差[2]。
(2)油氣田運輸的革新技術 在原油運輸的過程中,為了解決管道運輸中能源消耗量過大及管道堵塞的問題,需要充分地發揮相關革新技術的優勢。其中,管道運輸量的改變,主要依賴的是原油少量運輸的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能源的消耗量,增強整個原油運輸的節能環保性。在解決管道的凝管問題中,主要采用的是混合輸送及增輸改造技術。這些技術的本質是通過對管道結構的科學改造,將原油資源的運輸量控制在了合理的范圍內,增加了原油的存儲量。同時,為了降低原油的凝點,可以充分地發揮混合技術的優勢,增強原油管道運輸的安全可靠性。
在天然氣運輸的過程中,主要采取的是管道運輸的方式。其中,為了提高天然氣資源運輸質量和效率,主要采取的創新技術有:①試壓技術。天然氣運輸前先采用試壓技術對管道的密封性及結構強度進行有效地檢驗,減少運輸過程中天然氣資源對管道的危害,有利于延長管道的使用壽命;②減阻技術。采用管道內部鋪設涂層的方法,為管道內部增加了保護膜,避免了天然氣資源的腐蝕。同時,減阻技術的有效使用提高了管道的運輸效率;③干燥技術。利用空氣干燥法及真空干燥法的優勢,可以對管道運輸中存在的水分進行及時地消除,提高了天然氣資源的純度,保證了管道運輸的高效性[3]。
相對而言,油田儲運工藝的研究時間較早,在長期的研究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理論體系,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現代化油氣田生產目標的實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結合目前油氣田儲運工藝的發展現狀,可知它的內容非常豐富。同時,這些儲運工藝最大限度地滿足了生產現場的多樣化需求。
[1]韓丙生,趙星淋.油氣田地面建設中儲運工藝的革新技術解析[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4,(10):63.
[2]容濤.延長油氣田勘探開發信息化建設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3,(11):12-26.
[3]李益民.華慶超低滲油藏建設項目管理方法的研究與實踐[D].西安石油大學,2011,(11):15-30.
劉天元(1990- ),女,東北石油大學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專業在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