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玲
現在,市面上的保健品越來越多,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尤其是準媽媽的健康,更是全家人關注的焦點。俗話說“一人吃兩人補”,準媽媽和家人都生怕每天所吃食物中的營養跟不上胎兒的需要。再加上許多準媽媽口味突變,甚至胃口不佳、有妊娠反應,大家就更擔心各種營養素是否跟得上了。于是,額外補充營養素就成了很多家庭的選擇。
那么,從備孕期到懷孕期,到底怎樣補、什么時候補呢?
Q1:
懷孕了再開始補充營養來得及嗎?
A1:
很多年輕的夫妻都是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得知小生命的到來,因此很多在孕前就要注意的問題根本沒有來得及準備。像現在大家都知道的,在懷孕前3個月女性應該每天補充0.4mg葉酸,因為葉酸對胎兒的神經管發育非常重要,能減少新生兒神經管畸形風險。準媽媽還要注意補充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元素,以保證生殖細胞的發育,為胎兒的到來做好充分準備。以上這些營養元素的補充,最好從懷孕之前3個月開始準備。
Q2:
懷孕后就要盡可能地進補,對嗎?
A2:
有的人認為吃補品總不會錯,于是孕期擅自進補,結果導致流產、難產、早產等,這樣的病例屢見不鮮。孕期忌濫用人參,人參屬大補元氣之物,會使孕婦氣盛陰耗,氣有余則“推動”胎兒,使胎兒受損受危,不利安胎。忌濫用補藥,再好的補藥,也要經過人體代謝過程,會增加肝腎負擔,還有一定的副作用。忌熱性食品,應遵循“宜涼忌熱”的原則。總之,產前進補應遵醫囑,切莫自以為是、擅自濫補,以免損害母體和胎兒健康。
Q3:
孕期營養多多益善?
A3:
很多孕婦為了生出健康的寶寶,在懷孕期間盡可能多地為自己補充各種營養素。但孕期營養過剩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導致肥胖,不僅增加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發生危險,還可能導致巨大兒出生,增加難產概率,容易出現產傷。
巨大兒出生后,容易發生低血糖、低血鈣、紅細胞增多癥等,這同時也是成年后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的潛在因素。因此,合理的飲食對于孕期女性尤顯重要。
Q4:
吃維生素E就能懷孕?
A4:
維生素E又叫生育酚,人的體內缺乏維生素E,容易表現為不易受精或習慣性流產。對于女性來說,維生素E能提升體內雌性激素的濃度,提高生育能力;對于男性來說,維生素E能提高體內的雄性激素,使精子數量明顯增加,精子活力明顯增強。總而言之,維生素E有調節性腺和延長精子壽命的作用。此外,維生素E還能改善血液循環,可以提高毛細血管尤其是生殖器部位毛細血管的運動性,可提高性欲、增加精子的生成。
但是,不育不孕有可能由男方原因或女方原因引起,在未弄清楚具體原因之前,建議不要盲目用藥,應該雙方做檢查后,再對癥治療。盲目地過量服用維生素E,會引發不良反應。長時間服用大劑量維生素E,可能影響免疫功能,因而對大劑量維生素E的使用應加以限制。
Q5:
孕期進食蛋白質多多益善嗎?
A5:
孕期并不是進食蛋白質越多越好。孕期高蛋白飲食,可影響孕婦的食欲,增加胃腸道的負擔,并影響其他營養物質的攝入,使飲食營養失去平衡。
研究證實,過多地攝入蛋白質,人體內可產生大量的硫化氫、組織胺等有害物質,容易引起腹脹、食欲減退、頭暈等現象;而且由于蛋白質的特殊動力作用,使人攝入過多蛋白質后反而覺得疲倦。同時,蛋白質攝入過量,不僅可造成血中的氮質增高,而且也容易導致膽固醇增高,加重腎臟的腎小球過濾的壓力,影響孕婦健康。還有研究認為,蛋白質過多地積存于人體結締組織內,可引起組織和器官的變性,容易使人患癌癥。
因此,孕婦日常不宜盲目攝入過多蛋白質,要科學地調整膳食結構和飲食習慣。
Q6:
孕婦補鐵越多越好?
A6:
懷孕時期,雖然鐵是不可缺少的元素,但是并非補鐵越多越好。妊娠期鐵過量,常累及肝臟,使肝臟成為鐵過多誘導損傷的主要靶器官。此外,鐵過多誘導的脂質過氧化反應的增強,會導致機體氧化和抗氧化系統失衡,直接損傷DNA,誘發DNA突變,與肝、結腸、直腸、肺、食管、膀胱等多種器官的腫瘤有關。所以在妊娠期,鐵元素要適宜補充,不要缺乏也不要過量。
Q7:
孕期補鈣多多益善,補鈣最好喝骨頭湯?
A7:
為了補鈣,有的孕婦便按照老人的指點猛喝骨頭湯。但按照營養學的標準,喝骨頭湯補鈣的效果并不理想。骨頭中的鈣不容易溶解在湯中,也不容易被腸胃吸收,每100g骨頭湯中含鈣2.2mg,加了醋的骨頭湯含鈣16.4mg,與牛奶的104mg與蝦皮的991mg相差甚遠。相對而言,具有活性成分的鈣片、鈣劑更容易為人體吸收,例如碳酸鈣、葡萄糖酸鈣等。
其實,人體每天必須吸收的鈣量是1500mg,如果膳食平衡的話,大多可以通過食物攝取。而喝了過多骨頭湯,可能會因為油膩等原因引起孕婦的不適。
另外,有些人并不缺鈣也盲目進補,這樣就適得其反了。超量補鈣,會增加腎結石的危險,還可能對其他可誘發癌癥的因素起促進作用。故正常孕婦應盡量從膳食中獲取鈣,缺鈣的孕婦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鈣制劑。
Q8:
孕婦多服魚肝油好?
A8:
孕婦吃魚肝油對胎兒有很大的幫助,但是不宜攝入過多。有些準媽媽為了使胎兒健康活潑,盲目地大量服用魚肝油,其實這樣對體內胎兒的生長是很不利的。因為長期大量食用魚肝油會導致食欲減退、皮膚發癢、毛發脫落、感覺過敏、眼球突出、血中凝血酶原不足以及維生素C代謝障礙等。
Q9:
妊娠期間維生素補充越多越好嗎?
A9:
維生素對于準媽媽來說非常重要,缺乏則容易對孕婦和胎兒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例如:缺乏維生素B12,可發生巨幼紅細胞貧血,亦可導致胎兒的神經系統受損;缺乏葉酸,可引起胎兒神經管畸形等。
但是孕期,尤其是孕早期,胎兒器官發育最為活躍的階段,服用過量的維生素對胎兒危害非常大。例如:維生素A在孕早期攝入過量,有明確的致畸作用;維生素C攝入過量,可導致流產。
建議從孕中期開始補充維生素制劑,提倡優先選擇食物補充。如有特別需要,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補充。
Q10:
妊娠期間喝孕婦奶粉有益健康嗎?
A10:
目前市面上有專門為準媽媽配制的“孕婦奶粉”,它在牛奶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添加孕期所需要的營養成分,包括葉酸、鐵質、鈣質、DHA等營養素;有些特別添加了活性雙歧桿菌,可保護腸黏膜,維持腸道內菌群的繁殖,不容易導致便秘,吸收更好;還含必需脂肪酸,例如α-亞麻酸和亞油酸等,可以滿足準媽媽在孕期的特殊需要。
那么,準媽媽究竟該如何選擇自己需要的奶粉呢?
首先,準媽媽要了解自己的營養狀況。準備懷孕前,先去做一個全面的檢查,以了解自身的營養狀況,看是否缺乏某種或某些微量元素或礦物質,并請醫生提出營養建議。
其次,需要了解各種品牌的特點。多數孕婦奶粉都提供了充足的微量元素,例如鐵、鋅、銅等;還提供了充足的鈣、磷。孕婦選擇奶粉時,必須注意營養的均衡。但各個品牌也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是低脂或脫脂奶粉;有的不含乳糖,很少有胃腸道反應;有的強化了普通奶粉所沒有的而胎兒發育急需的葉酸;有的提供了亞油酸、亞麻酸等必需脂肪酸或DHA……這就需要孕婦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用奶粉。
然后,還得看準媽媽自身的孕期反應,照顧到自己的口味。特別是在妊娠反應較重的孕早期,孕婦對口味非常敏感,酷愛某些口味或反感某些口味,所以選購哪種品牌完全取決于孕婦。
最后是奶粉的每天用量。孕早期每天保證2杯孕婦奶粉,每次的量可以根據孕婦的情況自行調節。到了懷孕中、晚期,在保持孕前飯量的基礎上,每天外加2杯奶,這樣孕婦不會體重過重,還能保證胎兒既營養充足又不會過大。
孕期各種營養素的補充,既不能不足,也不能過量,要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進補。在挑選營養品的時候,還要注意選擇靠得住的品牌,重視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