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想象是一種立足現實又跨越時空的思維,它能結合以往的知識經驗,在頭腦中形成創造性的新形象,把觀念的東西形象化,把形象的東西豐富化,從而使創造活動順利展開。小學語文教學中想象力的培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創設情境,激發想象;訓練語言,增強想象;借助情節補白,拓展想象;憑借插圖,啟發想象。
【關鍵詞】小學語文;想象力;創新;培養
語文是一門應用最廣泛、最貼近生活、內容最豐富、最具情趣的學科。在每一篇課文中,都滲透著作者的想象。要想理解作品,介入讀者的想象是必然的,因此在教學中,激發并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創設情境,激發想象
創設一個良好的情境,對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應根據教材的內容和情節,創設多種情境,如問題情境、動畫情境、形象情境、故事情境等等。
1.創設問題情境
語文學科的學習對象是凝聚作家思想、情感的作品,不是抽象的概念、定義和公式,語文學科具有模糊性、多義性。學生對課文主旨、段落的理解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此,教師在提問,與學生對話的過程中,應該關注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教師創設的問題都具有開放性、靈活性。這樣開放的提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的信心。開放的問題情境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促使學生個性化地解決問題,使語文課堂趣味無窮,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在無形中得到了提升。
二、引導觀察,啟發想象
學生的想象活動是在語言的調節下進行的,如果僅僅有豐富的表象而無生動的語言,那么學生的想象力就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
語言不是空洞的東西,特別是口頭語言本來就和生活有密切的聯系,在交際過程中,學生聽的、想的、說的,都是來自生活的實實在在的事物,在學生語言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課堂教學中通過引入適當的游戲,老師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本質意義,開拓了學生思路,把話說“活”了。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還促進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三、情節補白,拓展想象
留白是中國畫的一種手法。在整幅畫中留下空白,給人以想象的余地,這種“以無勝有”的留白藝術,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作畫如此,在語文教學中亦要講究“留白”藝術。
1.抓住情節留白,發揮學生想象
《小壁虎借尾巴》這篇課文中,講述了小壁虎尾巴斷了,到處借尾巴,借不到,最后自己長出尾巴的故事。情節在開始時留有一定的空白,“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斷了”,但課文中并沒有寫小壁虎的尾巴為什么會被蛇咬斷,在這里,老師可以啟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來說說“小壁虎在哪里遇到了蛇?小壁虎的尾巴怎么會被蛇咬斷的?尾巴沒了,小壁虎看到丑怪的自己,心情是怎么的?”提出這一系列的問題之后,能給學生一定的思路,針對這樣開放性的話題,他們往往最感興趣了,會想出一系列豐富而奇特的情節。這樣的學習更有效,也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發揮他們的創新精神。
重視文本中的“留白”能突破時空的限制,在有限中求無限,調節教學節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巧妙的利用“留白”可以讓學生打破思維定勢,集中注意力將空白填充,增強教學的藝術性,使學習更富有成效,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想象能力。
四、憑借插圖,啟發想象
1.插圖,啟發想象的好資源
在現行語文教材中,有許多緊扣課文內容,構思新穎、生動有趣的插圖。這些插圖是編者根據文意插進去的,大都緊密配合課文內容的重點部分,集中反應了文章的中心,運用好這些插圖,啟發學生繪聲繪色地敘事,栩栩如生地寫人,身臨其境地談感想,抑或是生動形象地寫景狀物,都能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提升。
在《一副名揚中外的畫》中,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的重點是通過閱讀課文和觀察畫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圖》的內容和藝術價值。在這篇課文的結構上,作者先對清明上河圖做了簡單的介紹,短短的幾句話,所含的信息量卻很大。后面的幾段,先概括說畫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從人物所從事的行業之多來表現的。課文在敘述時用了7個“有”字,有農民、船工、道士、醫生……課文中還加了一個省略號,這個省略號概括了所有的人。在這里,可以引導學生看課文中的插圖,“在插圖上密密麻麻的人群中,你能通過想象,來說一說這些人中還有哪些從事其它職業的人呢?”學生看著插圖上那密密麻麻的人群,由看到的結合聯想,由此想象出許多其他的人物。課文之后講了街市的熱鬧非凡,介紹了畫面上各種人物的形態。作者也是一連用了5個“有的”,書中還有這樣一句“別看畫上的人小,每個人在干什么,都能看的清清楚楚”。此時,可以引導學生再仔細的觀察圖片,小學生的想象力往往比大人豐富的多,她們從觀察中往往能挖掘出更多人物的形態。
綜上所述,想象力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思維活動,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中,想象和創作應該以學生為中心,關注他們的想法、感受、知識、經驗、興趣,以快樂的學習體驗為載體,激發想象創作的火花和個性的自由發展,這樣會使學生的興趣大大提高。以創新的理念、創新的方法注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促進他們形成創新精神,會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從而更好的適應這個瞬息萬變、競爭激烈的時代。讓想象力在每個學生的頭腦中生根發芽,和生命一起綻放,創造生活,創造世界。
【參考文獻】
[1]姚高文.情境的創設與知識的構建[C].教學廣場,2005.6
[2]王復亮.創新教育學概論[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1
【作者簡介】
黃滟艷(1989.03.31-),女,籍貫:浙江浦江,學歷:本科,職稱: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