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D中國政務輿情監測中心
28位業界精英的大數據發展觀
■IUD中國政務輿情監測中心
5月25日,首次升格為國家級的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簡稱數博會)在貴州省貴陽市開幕,李克強總理出席并在會前與參會的各界精英對話座談,聽取大家對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展望。早在2015年11月,貴陽數博會官方沙龍——“數據觀思享會”就開始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暢談大數據發展的宏偉藍圖。自今年4月起,《貴陽日報》陸續刊登了部分專家、學者、企業家對未來大數據發展的新思路、新觀點、新暢想,代表了業界精英的大數據發展觀。
為打造永不落幕的數博會,2015年11月28日,“數據觀思享會”系列沙龍首次舉辦,旨在提供一個面向大數據產、學、研、用各方面思想交流與專業社交的平臺,通過面對面交流,協力共建大數據產業生態。到2016年4月,沙龍已成功舉辦7次。
數據觀思享匯

中國呼叫中心與BPO產業聯盟主席 顏曉濱
數據中心和聯絡中心(呼叫中心)是大數據產業的左右手。未來將從五方面支持呼叫中心產業發展
未來,聯盟將從5個方面對大數據與呼叫中心產業發展進行支持,即51Callcenter門戶網站、中國呼叫中心與BPO產業聯盟、4PS國際標準、呼叫中心淘人網、呼叫中心和服務外包管理學院。其中,51Callcenter門戶網站可為大數據產業發展宣傳等起到推動作用。
貴州大學大數據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 謝泉
智慧城市建設,最重要的是從大數據視野來做頂層設計,而不是從信息化的角度做頂層設計
建設智慧城市,最終的落腳點應該是政府、市民做事都越來越方便。以前各行業搞信息化,但各行業之間還是不相通,壁壘重重。而基于大數據視野下的智慧城市,應該是在事件發生的當時,現場的各種數據都能通過一個系統一目了然,便于快速決策。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信息中心副主任 茅明睿
貴陽的全城免費WiFi做得非常好,覆蓋了重要的商圈,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事情
全城免費WiFi建立了覆蓋全市區的一個信息數據搜集渠道,通過它,就可以將線下市民活動的數據采集起來。這個數據是一個寶貴的數據資產。政府可以在保護的前提下,對數據進行有效的挖掘。其實在基礎設施上,貴陽是可以實現某些城市沒有做到的。這就是貴陽要實現彎道取直應該去做的事情。
清華大學統計學研究中心副主任 鄧柯
大數據時代,統計學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應該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大數據時代,統計學怎么能夠把它用好?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有種聲音認為:到了大數據時代,統計學變得不重要了。作為統計學家,我們認為這個觀點是錯誤的,也是很危險的。在大數據時代,統計學的作用不僅沒被削弱,反而是越來越重要了。
民生銀行公司業務戰略規劃部數字化管理中心總經理 王彥博
數據挖掘是大數據應用的核心驅動力,若缺少它,就好比“空有體表和骨架而缺失靈魂”
大數據給金融業所提供的基礎支撐,一是“業務駕馭能力”;二是幫助我們更加直觀有效地理解數據所帶來的業務洞察;三是“多類型數據處理能力”;四是“分布式數據計算能力”;最為關鍵的“數據挖掘分析能力”,因為即便其他能力均已具備,若缺少有效的數據挖掘模型和算法,好比“空有體表和骨架而缺失靈魂”。
中國商業聯合會數據分析專業委員會會長 鄒東生
要樹立“數據分析意識”,培養“數據分析精英”,建立良好合作機制,注重數據的儲存和應用
當今和未來,政府、企業包括個人決策,基于數據和分析而作出,而非基于經驗和直覺。從政府、行業組織、企業到個人,要樹立強烈的“數據分析意識”。政府發揮橋梁作用,讓企業了解數據分析帶來的收益;高校設立數據分析專業,為今后的發展進行有效的人才儲備;在本地企業內部培養自己的數據分析師,培育行業“數據精英”。
國際人工智能頂尖學者、地平線機器人CEO余凱
基于大數據和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將引領人類第四次產業革命
人類前三次產業革命都是人類能力的延伸,第四次將產生全新的“物種”——能夠“知行合一”的人工智能。目前,國家在政策層面,對機器人產業、人工智能產業、大數據方面有很多布局,亟需具體的發展模式。期待深度學習與人工智能成為數博會上的亮點,希望數博會能成為深度學習與人工智能發展的“風向標”。
貴陽市委常委、副市長 劉春成
做大數據要實現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融合
在人類智慧發展歷史上,歷來大數據和大社科是協調統一的。做大數據,首先應該有學科之間的尊重,“我不能”不代表著“他不行”。在這個基礎上,做大數據不是去割裂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而要實現技術領域、人文領域,即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融合。
國家衛計委健康傳播衛星網總工程師 劉鵬
在如今電腦深刻影響人腦的時代,社科和技術融合勢在必行
從社會科學角度講,電腦和人腦、大數據,包括技術的演進已經密不可分。如今的生活,所有的生命周期的環境、場景都有相應的計算能力在提供服務,全部互聯網化、數據化了,越來越離不開電腦的支撐。人腦和電腦的相互影響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社會人文和科學技術的融合勢在必行。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楊再高
大社科的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大數據能夠拓展社科研究的新視野
隨著大數據的發展,傳統社科研究面臨很大的挑戰,需要轉型升級。我們要廣泛搜集和積累人文社科大數據,以提高決策精準性;要加強應用大數據認識、分析問題,提供更準的決策依據;要協調促進人文社科大數據開放共享和合作交流;要為大數據戰略作宣傳。
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秘書長 趙國棟
貴陽市現在營造了一個其他地方政府所不具備的生態的環境,在政治上具備了大數據生態的環境基礎
大數據在產業界用一個詞來表達,就是“生態”。“生態”里各種各樣的要素是相互交織在一起的,是一種網狀的結構,不是你死我活的關系,這也符合這個時代最基本的價值觀的取向——開放、分享、合作、共贏。目前,貴陽市做得最好的地方就是打破了各個行業限制,不再說這是某個行業,而是統一稱大數據行業。
北京市西城區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吳元增
在社會科學領域,大數據帶來了具有顛覆性的變革和挑戰
大數據自動挖掘的特點突破了研究者的視野局限,擴展了人類的經驗范疇,這正是大數據的優勢所在。隨著大數據思維與分析技術的深入發展,社會科學研究能夠通過片斷數據、海量數據、非結構化數據的采集、梳理與分析,使基于概率及可能性的實證和經驗研究,變得更具有科學性、有效性和實用性。
HPE中國區董事長 毛渝南
貴陽最重要的經驗就是在大數據發展中注重頂層設計的完整性,制定了長遠而實在的發展規劃,確保后期項目的高效執行
貴陽市一直在積極地、并且以強有力的執行力推動大數據項目的落地。到現在為止,貴陽是唯一以全市為單位來整體來規劃建設醫療云這樣的大數據項目的城市,非常具有獨特性。作為一個西部省會城市,貴陽能吸引HPE中國落戶的優勢在于貴陽市有實在而長遠的大數據發展計劃。
貴州省文化廳廳長 徐靜
大數據需要具像的平臺才有生命力,大數據的生命力在于融合
大數據不是抽象的數據、枯燥的數據,它是有情有義、有生命、有未來的。它的未來在什么地方?未來就應該在它對其他領域的融合。歸結起來,就是大數據要融入社科當中。現在的各行各業,要讓它插上翅膀,就要有大數據。大數據的生命力在什么地方?必須要有融入,也就是要有相應平臺,才能呈現出它的生命力。
亞信數據數據資產管理產品線總經理 高偉
當更多的城市發力大數據,打好差異化牌,貴陽大數據產業才能在全國領先
貴陽發展大數據,起步早、眼光高,這是優勢,但同時也面臨著挑戰。拼綜合實力,貴陽與北上廣深等城市仍有一定的差距。貴陽要在大數據產業鏈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環。如精準扶貧、政府權力的監督、信息惠民等方面,只要大數據用得好,就可以做到全國領先。
微軟亞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員 鄭宇
貴陽發展大數據產業,一定要實現“行業數據共享”,打破行業之間的‘數據壁壘’,更好地發揮集合效應
只有打破行業之間的“數據壁壘”,把不同行業的數據放在一起,才會產生集合效應。一個公共的共享平臺建設,將方便各方的技術操作、數據傳送;當各部門、各行業都接受、掌握了行業大數據的先進理念,就能在共享數據中嘗到“甜頭”,最終形成數據共享的良性循環,做大、做強貴陽的大數據產業。
農信集團農信研究院院長 于瑩
貴陽要抓好產業互聯網的機遇,發展“互聯網+農業”,匯聚產業大數據,構建農業生態圈
貴陽要抓好產業互聯網的機遇,不只局限于電商平臺市場交易環節,而應該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轉變,從生產、交易、金融產業鏈條的三個環節入手打造一個農業生態圈,開放數據共享、暢通信息渠道、提升生產和交易效率,實現農業產業互聯網的良性循環發展。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移動與大數據部副主任,數據中心聯盟大數據工作組組長 魏凱
數據中心聯盟的存在,正是為了打通需求方和供給方之間的渠道,為大數據產品制定標準和規范
數據中心聯盟要做的,正是產業急需的事情:一是與用戶單位、大數據廠商一起制定大數據相關產品規范、評測的方法,提升國內大數據產品的研發水平;二是在不違規、不違法的前提下,推動數據跨行業、跨部門流動;三是人才的培養與考核。
國務院參事 胡本鋼
當前中國大數據發展面臨諸多發展難題,因此,發展大數據要切實適度漸進有序有效
中國大數據產業面臨諸多發展難題,如高端人才缺乏,技術和安全薄弱,沒有大數據法律法規去整合政府和企業的信息孤島,等等。現階段發展大數據的思路應要切合實際,滿足需求;適度,不能過熱、造成資源浪費,也不能過冷;漸進,扎扎實實攻克難關;有序,合理布局,配套實施;有效,達到強國富民的目標。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院長 杜小勇
政府要做好大數據治理,必須深入理解互聯網思維,這其中包括互關聯思維、去中心思維和人本思維
在互關聯思維中,通過挖掘海量數據,呈現一個充滿關聯的世界。在去中心思維中,互聯網時代最鮮明的特征是去中心化、平等化。政府的組織形態必將越來越開放,從條塊分割、封閉的架構向開放、協同、合作的方向邁進。伴隨互聯網和大數據而來的,將是一個非線性的、去中心化的、自下而上的、發現群體智慧的決策模式。
亞信數據總裁 張灝
只有讓數據資源、分析軟件、應用算法與模型等大數據相關要素充分流通,才能發掘出大數據價值。因此,打造大數據一體化平臺刻不容緩。
基于云計算構建大數據一體化平臺,由大數據PaaS平臺Data Foundry和數據鏈接工具DataHub組成。Data Foundry通過整合內外部的大數據工具、解決方案、算法和技術能力,能夠實現分工細化、降低成本。DataHub通過開源協議、開放標準、去中心化的數據傳輸,使數據在陽光下高效流動,實現數據互聯網。
中國大數據產業聯盟秘書長 趙國棟
大數據時代有兩點非常有利于中國信息產業跨越發展。一是尚未形成技術壟斷,二是中國的人口與經濟規模
第一,大數據技術以開源為主,迄今為止,尚未形成絕對技術壟斷,我們可以分享開源的“蛋糕”。第二,中國人口和經濟規模決定中國的數據資產規模冠于全球,亟待政府、學術界、產業界、資本市場四方通力合作,在確保國家數據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開放數據資產,促進數據關聯應用,釋放大數據的大價值。
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副總工程師、中國數據中心工作組組長 鐘景華
數據中心建設是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基石,沒有數據中心就沒有大數據和云計算
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等概念或技術,實質上是對大量數據和信息的加工和應用。而加工應用服務的基礎設施就是數據中心。建設適用可靠數據中心為大數據產業奠定基礎。貴陽在發展大數據產業方面的優勢也體現在國家旅游數據中心、惠普數據中心、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運營商數據中心等數據中心落戶于此。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巡視員 李穎
貴州要加快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形成輻射帶動示范引領效應
貴州、貴陽要把大數據作為大戰略、大產業、大紅利,加強招商引智,加強項目落地、人才落地后的配套工作,用人才做大做強大數據三類業態,做實實體經濟,用實體經濟支撐經濟發展。同時,要注重大數據和大扶貧的結合,要用數據帶動扶貧,用數據改造傳統產業,提升傳統產業競爭力,為大扶貧提供支撐。
西安交大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馬民虎
數據開放已成為不可逆的趨勢,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應廣泛參與,共同保護好數據安全
政府是保障數據安全的關鍵角色。很多國家的政府都在致力于推行數據開放,但數據開放應當是分等級并附有條件的,接收數據的一方在獲取數據的同時應當履行相應的數據安全義務,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的廣泛參與,才能共同保護數據安全,讓大數據更好地為社會造福。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
2016年,IPv6使用、電信網IT化、窄帶物聯網等“六大IT熱點”值得關注
IPv6的使用將起飛。電信網IT化和軟件定義會走向主流。 窄帶物聯網(NB-IOT)預計將于今年完成標準化,今年將成為窄帶物聯網應用元年。5G標準化技術與試驗將獲突破。虛擬現實將走向主流,可穿戴技術走進市場。人機大戰AlphaGo戰勝李世石標志著“大數據+人工智能”新時代的到來,人工智能的應用逐漸廣泛。
北京供銷大數據集團副董事長 王永剛
提供大規模、高效可靠的數據中心,是滿足政企客戶不間斷的業務需求、確保信息安全的有效途徑
不斷加快的企業信息化進程,給人類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課題——國家信息安全。明確網絡主權、控制數據主權是保障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前提與基礎。數據中心作為海量數據的載體,可通過對數據中心的管理實現對數據的可控、可管,確保國家及企業信息安全。
中國電子學會云計算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 倪光南
發展大數據產業,不要重洋輕中,核心技術不能受制于人
不論是“大數據”,還是“互聯網+”,實質上都屬于軟件和信息服務行業。事實上,在軟件和信息服務行業,國內的技術與國外的差距不大,但在市場份額上卻遠遠落后于國外。要打破這一局面,就是要在核心技術上不能受制于人,發展安全可控、自主可控的信息服務產品。另外,還要打破重洋輕中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