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UD領導決策數據分析中心
2020年GDP萬億俱樂部省份將達27個
■ IUD領導決策數據分析中心
地方“十三五”規劃綱要數據比較報告——
截至目前,31個省(市、區)《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已全部公布。本期以國家“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為參照,結合地方《規劃綱要》,將共性指標加以比較,特色指標加以說明。
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以國內生產總值、全員勞動生產率、城鎮化率和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四個主要指標衡量經濟發展情況。此外,各地結合自身情況,將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等指標也列入考核范圍。
★地區生產總值及年均增速
——國家: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92.7萬億元以上,年均增速高于6.5%。
31份省級“十三五”規劃綱要中,21個省份明確提出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目標。具體數據分析如下:
到2020年,“萬億俱樂部”將包括19個成員。按地區分,西部地區7個,中部地區4個,東部及東北部地區8個。從總量看,廣東(11萬億元)、江蘇(10萬億元)將首次邁上10萬億元以上臺階;山東(9.04萬億元)、浙江(6.1萬億元)介于5-10萬億元之間;湖北、湖南等11個省(市、區)介于2-5萬億元之間;甘肅、貴州、新疆、吉林4個省(市區)突破1萬億元。再加上另外10個未明確總量數據但可以測算出省份,萬億俱樂部省份將達27個,比“十二五”時期增加2個。
從地區GDP年均增速看,25個省(市、區)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貴州、西藏仍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廣西、河南等15個省市的GDP年均增速介于7.5%—8.5%之間,黑龍江是唯一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

表1“十三五”期間31省(市、區)“經濟發展”目標比較

★全員勞動生產率
——國家:到2020年,全員勞動生產率將超過12萬元/人,年均增速高于6.6%。
目前,共有24個省(市、區)將“全員勞動生產率”列入2020年經濟發展主要考核指標。
到2020年,該項指標將有11個省(市)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按地區分,西部地區2個,東部及東北部地區8個,中部地區1個。
從絕對值看,福建省全員勞動生產率將達到36.5萬元/人,居全國之首,上海、北京分別以24.5萬元/人、23萬元/人居全國第二、第三;江蘇、浙江等8個省(市、區)介于12-20萬元/人;吉林、寧夏等5省區突破10萬元/人,江西、甘肅等8省區,不足10萬元/人,甘肅最低,僅6萬元/人。

★城鎮化率
——國家:到2020年,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將分別達到60%、45%。
31份省級“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分別有25、26個省(市區)制定了2020年目標。
從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看,到2020年,將有15個省(市區)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按地區分,西部地區4個,東部及東北地區8個,中部地區3個。其中,遼寧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到2020年將達到72%,居全國之首,其次是廣東(71.7%)、浙江(70%)。此外,還有10個省份未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其中,西藏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到2020年為30%,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

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看,到2020年,將有14個省份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江蘇以67%居全國之首,其次是遼寧,達65%。從地區看,東部及東北地區13個省市,除黑龍江外,該指標到2020年全部達標,中西部地區18省份,僅有5省份達到全國平均水平。此外,廣東、江西、安徽、福建、湖北等地人戶分離現象顯著,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偏差超過15個百分點,尤其廣東,兩者相差21.7個百分點。

★服務業增加值比重
——國家:到2020年,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56%,年均增速達5.5%。
除黑龍江之外,目前30個省份已明確服務業2020年發展目標。其中,僅有北京(80%)、上海(70%)、海南(58.3%)、廣東(56%)4省份該項指標到2020年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到2020年,共有14個省份服務業比重超過50%。其中,西部地區5個,東部及東北地區8個,中部地區僅山西超過50%。實際上,山西省服務業比重在2015年已達53%。服務業比重介于45%-50%之間的省份有11個,低于45%的省份有5個,吉林僅為40%。
除上述四個主要指標外,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指標分別有15個、12個 和9個省份列入考核體系。(具體見表2)

表2 “十三五”期間部分省區財政、投資、消費指標比較
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以R&D經費投入強度、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科技進步貢獻率以及互聯網普及率四個主要指標衡量創新驅動發展情況。
★R&D經費投入強度
——國家:到2020年,R&D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5%。
31份省級“十三五”規劃綱要中,28個省份設定了2020年研發投入強度目標。
到2020年,全國31個省份中,僅11個省市研發投入強度達到(或超過)國家平均水平。其中,北京R&D經費投入強度到2020年將達6%,居全國之首,其次是上海、天津,均為3.5%。共有22個省份研發投入強度超過2%。按地區分,西部地區6個,重慶、內蒙古以2.2%并列居西部第一;東部及東北地區10個,海南、吉林以1.5%居地區末尾;中部地區4個,山西以2.5%居中部第一。
★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
——國家:到2020年,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2件/萬人。
據統計,共有24個省(市、區)設定了2020年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目標。僅有5個省(市、區)超過國家平均水平,分別是內蒙古(55件)、上海(40件)、江蘇(20件)、廣東(19件)和山東(14件)。11個省市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不足5件,按地區分,西部地區8個,中部地區4個,東部及東北地區5個。最多(內蒙古)與最少(江西)之間相差25倍之多。
★科技進步貢獻率
——國家:到2020年,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
據統計,共有18個省(市、區)設定了2020年科技進步貢獻率完成目標。其中,7個省份到2020年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江蘇以65%居全國之首。分地區看,四川、新疆以60%居西部之首;河北(55%)、福建(58%)是東部地區不達標的兩個省份。
★互聯網普及率
——國家:到2020年,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分別達到70%、85%。
目前共有24個省(市、區)設定了2020年互聯網發展目標。從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看,內蒙古居全國第一,達到95%,其次是廣東(94.3%),新疆最低(19%);從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看,廣東(116%)最高,其次新疆(95.5%),廣西最低(70%)。
綜上所述,各地區關于經濟發展目標、創新驅動目標的設定,前者普遍高于全國平水平,后者則大多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表3 “十三五”期間各省(市區)“創新驅動”目標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