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亮
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模式構件策略探究
陳亮
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把學生看成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主體,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角,參與課程設置,設立課堂內容,制定教學課件,讓學生感受到英語教學的樂趣,激發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自主性、內容性和創造力,創造新的教學理念。這是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的創新目的。本文探究的主題為“以學生為中心”,如何促進和提高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效果。
構建和諧課堂;學生為中心授課;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創新
英語的學習與應用在社會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教育出來的學生,對英語的掌握和應用程度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求,如何強化學生英語的能力,提高英語在實際中的運用水平,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創新和探討的宗旨。改變以往老師授課學生聽講的固定架構,讓學生擔當起課堂的主角。教師從主體變為主導,從學生的角度和需要出發來設置課堂學習計劃,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來調整授課方式與方法。對營造和諧師生關系,發揮學生個體學習主動性是有很大好處的。
高職高專的學生英語學習基礎相對高校學生來說比較薄弱,很多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是特別濃厚,但是由于高職高專學生畢業就要走向社會各個基礎崗位,所以如果不激發出她們的學習興趣,讓她們對學習變被動為主動,他們就無法勝任未來崗位的需求。同時,高職高專學校的教育水平也提升不到一定高度,對高職教育的可持續性發展也是不利的。
1、構建和諧關系,讓學生當課堂主體。首先給予學生尊重,不能因為學生的成績而判斷學生的優劣,要能看到學生的潛力和個性,尊重這個年齡段特有的表現。教師與學生交朋友,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同時教師也要提高自身修養和知識水平,讓自己真正成為德才兼備的導師,用魅力去影響學生,感召學生,得到學生的尊重和認可。[1]
2、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能動性。讓學生多參與課程設置等前期教學準備工作,體驗到教學的艱辛和困難,在克服困難的同時,找到學習與創造的樂趣,創新出新點子新內容,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
1、讓學生在參與和創新中進行思考。如何能讓學習成為充滿活力的活動,如何營造良好的英語教學模式,采取何種形式和手段為學習者提供信息。營造課堂英語學習氛圍、創造英語環境;提供適合實踐需要的英語學習內容;改變按部就班的授課順序。讓學生先尋找與課堂內容相關的材料、對材料加以整理和加工,找出材料的關鍵節點,增加授課材料的趣味性;學生承擔教學責任,對已經準備傳授的知識,把握好每個環節的教學方法,確保學生們都能在課堂上找到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主動地參與進來。
2、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不要沉痼于自己的基礎差趕不上大學生的思想中去,而是要積極地找到英語學習的方法和竅門,提高自我學習的信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學習信心。在自我為學習主體的思想意識得到認可后,學生們會主動去找到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通過課本之外的方法,如觀看英語視頻、講英語笑話,設置生活場景練習口語等等。盡量用不枯燥、實用的方法,來增加學習英語的時間,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
3、營造英語學習氛圍
傳統的授課方式往往脫離生活,而照本宣科讓學生的學習內容只能局限在課堂上,一旦走出課堂,學生們在英語的實際運用中就處于話盲狀態,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如何交流,這是傳統英語學習的短板。“以學生為中心”的授課模式要根據實際,讓學生設置各種場景,語言交流用英語來完成,對日常所用到的英語要進行反復練習。
1、預習階段
教師可將課程設置與學習目的告訴學生,以提問或者討論主題的形式將任務布置給學生,由學生對課程的形式、內容、方式進行設置,通過課后的查閱資料、討論等手段來思考如何讓課堂學習更加有趣,更加實用。并且,按照課堂要求設置課堂話題、自己動手制作課件,開發課堂授課軟件,搜集課堂需要的相關資料,并設立出學習模式,讓學生能夠通過多種方法來達到交流、寓教于樂的目的。學生可以使用課前預熱、呼吁參與的方式,提前將課堂內容傳播到同學中去,發動所有參與者找到課堂上所學知識的知識要點,這樣對所學內容無形中就有了更多的準備,上課時自然而然地就融入進去了。
2、課中交流
在課堂上,提問和討論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能作為交流的工具運用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生產活動中去。因此張嘴說話、思考問題、議論演講,都是英語學習的好幫手。在課堂“問答”中,學生發表個人看法,交流個人思考,對別人的意見產生異議并發生爭論,贊許對方的真知灼見......這樣的方式如果能占到課堂學習的一半時間,那么英語學習的效率一定會突飛猛進。為了讓這種英語學習氛圍更加濃厚,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一些相關的資料和工具,在課堂適合的時候提供給課堂的主體—學生,為他們加深討論內容提供支持。[3]
3、課后的思考
在課堂上產生的問題,僅僅依靠課堂時間是討論不完的。因此就延伸出課后的興趣小組或者是尋根探源式的復習方式。這對加強學生的深入思考和對事物的理解力有很大幫助,而且培養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對問題的思考不會停留在表面,而是注重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初步了解問題之后,帶著課堂上留下的疑問繼續在課后進行學習,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提高。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給他們時間和空間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是“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模式創新的根本目的。通過實踐與努力,我們發現,學生們的語言駕馭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學生們的主動學習和參與學習的興趣都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學生參加小組討論時的熱烈程度空前高漲。而教師的作用比起以往專注于課件和教學計劃的傳統模式也發揮了其應有的引導作用。
[1]陳麗君.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以翻轉課堂的應用為例[J].亞太教育,2015,(36):157.
[2]劉宏君,尹美娜.基于網絡的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模式探討[J].河南農業,2014,(16):20-21.
[3]楊舟.淺議多媒體技術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利弊與改進[J].科學咨詢,2014,(16):122-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