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支
四川省越西縣西山鄉中心校
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及效果評價
李阿支
四川省越西縣西山鄉中心校
兒童文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既可以使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接收到與教學內容不同的知識,而且學生通過對兒童文學的閱讀還可以體會到中華文化的魅力所在,使學生養成用心靈感受世界的習慣,進一步陶冶學生的文學情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氣氛下成長進步。隨著時代的發展,兒童文學獨有的特點也逐漸顯現出來,不僅可以協助語文教師實現對學生心靈上的洗滌,而且引領學生在文學的海洋中進行探索的發現,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語文教師可以憑借兒童文學的這一特點,結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征,使兒童文學的價值最大化的體現出來。
小學語文教材是將語文知識要點根據不同階段的教學設計,按照適合學生學習的結構和體系總結出來的具體教學內容。小學語文課程教材中的一部分內容來源于兒童文學,兒童文學則是根據學生不同年齡、不同心理需求進行創作的一種文學體裁,因其主要是為處于兒童時期的學生而創作,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和理解,因此是適合學生的理想讀物。
可以說,兒童文學是小學語文教師得力的助手。兒童文學是專門為未滿十八周歲的學生設計的,其特殊性體現在服務對象是兒童,因此其特殊性就更為符合兒童的特質,例如兒童單純的思維方式、簡單直接的行為習慣、不太清晰的語言邏輯等,這些都可以體現出小學時期的兒童在不同年齡段的心理特點、行為特點以及性格特點,通過對具有這些特質的兒童文學進行閱讀,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行為和心理特征,在教學時可以準確的把握學生的思維方式,從而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兒童文學是學生成長路上的良師益友,學生可以通過對兒童文學的閱讀了解到更多的生活知識,認識到生活的多姿多彩,體會到世界的包羅萬象與氣象萬千,正因如此,兒童文學甚至被相關領域譽為“生活的教科書”。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是使受教育的人通過對知識的學習,將知識力量化為自身的素質,旨在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人生觀念。而兒童文學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人們常說“讀書的目的在于成就完美人格”,由此可知閱讀對學生形成完善的人格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正處在小學時期的兒童,兒童文學再適合不過了,學生會被其中所表達的情感和思想感動,從中體會到更為深刻的內涵和真諦,對生活有著新的理解和認識,這對學生養成健康向上的性格有很大的幫助。
(一)體會兒童文學的魅力,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首先,要使學生充分體會到兒童文學的魅力,需要教師對語文閱讀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深刻挖掘兒童文學的思想內涵。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兒童文學閱讀,在學生進行閱讀時將唱、思、疑、寫等方面融合進來,激發學生對兒童文學的興趣。通過建立情境,將兒歌、繞口令以及情境對話等教學形式融入其中,實現讀、唱相互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技巧。
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向學生詢問對火柴有哪些了解,引導學生思考小女孩買火柴的理由,向學生闡述小女孩兒在點亮火柴時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象,并讓學生想一想小女孩兒為什么會看見這些景象。讓學生帶著疑問進行閱讀,在閱讀中進行思考進而尋找到問題的答案,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可以使學生在閱讀中體會不同的情感,激發學生對閱讀的熱情。
(二)合理地選擇兒童文學讀物,培養學生未知事物的想象能力
在為學生挑選合適的課外兒童文學作品時,教師一定要結合不同時期學生的心理特點科學合理的進行選擇。對于年級較低的學生來說,教師應推薦一些帶拼音、帶圖畫的兒童文學讀物,保證學生可以順利的進行閱讀,例如《撈月亮》等;對于年級較高的學生來說,可以適當的選擇一些純文字的文兒童學讀物,使學生可以獨立的進行閱讀,例如《寄小讀者》、《魯濱孫漂流記》等。通過對這些兒童文學讀物的閱讀,可以培養學生對未知事物的想象能力。
(三)把握住兒童文學中美的特點,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文學語感
兒童文學作品中的美學特點,相對于成人文學具有自然真實的狀態、及純真,并且具有豐富的想象力、獨具一格的思維模式,這種美學特征可以引導學生形成一定的審美觀念,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積極的作用。教師需要牢牢把握這種美學特質,將語文課堂與兒童的情趣相結合,例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小蝌蚪的心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情景交融”,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學語感。
綜上所述,對于剛剛接受教育的小學生來說,正處在求知欲和好奇心較強的年齡段,又因其社會實踐經驗較少,接觸的事物有限,兒童文學作品剛好可以滿足學生心理上的需求,可以幫助學生通過閱讀去了解世界的奧妙,擴大學生的視野。兒童文學可以將世界生動形象的描繪出來,包含的內容極為廣泛,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花鳥魚蟲,具有與眾不同的文學魅力,深受廣大小學生的喜愛。學生通過對兒童文學的閱讀,既可以學習其中多樣化的語言規律,又可以豐富學生的詞語儲備量,形成良好的文學語感,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