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悅
吉林省白城實驗高級中學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研究
王悅
吉林省白城實驗高級中學
在新課改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研究賦予了新的生命。老師怎樣在地理課堂進行教學,就成了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問題和熱點問題。有效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快速有效果地完成課堂任務,使學生在課堂上掌握更多的知識。本文從新課改下的實際情況出發,嘗試總結了一些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新課改;高中地理;課堂教學
在新課改背景下,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高中地理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改革。因為受以往教學模式的限制,所以改革在實施的過程有不少阻力。這就要求高中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拋棄傳統教學方法,學習心得教學方法。樹立科學的教學觀念,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
我們在學習每一門學科之前都應該對課程的知識結構有所了解。知識結構是教學的中心,教學要圍繞知識結構進行。高中地理新課程主要以探究活動居多,老師一遇到探究性活動的時候,沒有讓在學生掌握知識基本概念和原理就提出問題讓學生探究。教師往往沒有考慮有沒有談論的必要就提出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這樣的學習學生仍舊處于被動地位。這樣的討論往往對學生知識學習沒有任何幫助,甚至是零效果的。新課程強調師生互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把課堂變為探究式學習,讓學生變為課堂的主體。
高中地理教學在課堂上應該僅僅圍繞基本結構進行教學,運用恰當的方式進行探究性學習,只有讓學生理解地理知識的基本結構,才能讓學生在理解的同時加以運用,實現教學目標。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地理教學的知識結構構造和原理,會讓以后的學習都能在該框架內增加新的知識,這樣就會掌握得比較牢靠。學生掌握好地理基本概念機構就可以在以后的學習中觸類旁通。
如在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教學中,在之前的教學中學生在腦海中應該形成了全球氣候帶機構圖。那么這次教學就會比較容易,老師就可以提出問題:由于氣候影響導致陸地環境有什么差別?學生就可以進行小組探究得到問題的答案。學完自然地理地域分異規律后,學生會在之前形成的氣候帶的結構基礎上建構陸地自然帶和氣候帶對應的整體結構,從而實現知識的整合。
高中地理課堂的時間是有限制的,那么要想在有限的時間達到高質量的教學,就應該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一個好的教學方法會讓學生受用終身,教學就應該注重方法的培養,教師應該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切實提高教學效果。學生掌握好學習方法,就能掌握課本上的知識還能拓展到課外。探究性學習是一種讓學生自主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學生運用探究性學習能夠對知識進行整合和分類,對不同知識有著不同分析,能增強學生的思考能力。探究性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還可以開發學生智力。掌握好探究性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掌握好系統知識提供捷徑。是教師教學的最終目標。探究性學習可以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發現地理是一門對生活有用的學科,從而激發高中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高中地理教材中往往會出現于生活有關的問題,但地理課本上并沒有給出答案,需要學生進項探索談論得出問題的答案。例如地理必修三第四章區域經濟發展中引申:我們的家鄉怎樣發展?該內容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學生就會結合家鄉的實際情況分析問題討論問題:我們家長在哪里、有什么特征、該怎樣發展呢?經過小組談論后,得到合適的答案,這種問題運用探究式地理教學方法再合適不過了。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由此說來,學生對地理課堂的興趣,直接影響到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率。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興趣,一定要制造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才能有積極性學習地理知識。老師只有讓學生有興趣理解地理知識了,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地理課程的意義,也讓學生感受到地理課可以給他們帶來無限趣味,讓學生覺得地理有意思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區域生態環境建設》中,因為不同區域的自然景觀都不一樣,森林、沙漠、山地應有盡有,這樣都很復雜繁瑣,可以通過表格的繪制來反應中國地形的豐富多彩。如此具有線條美和幾何美,學生怎會不感興趣呢。老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自己制作地形圖,學生學在自己動手的時候不僅到了世界地形的特點,還能切實感受到世界風光的美好。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還可以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因為信息技術可以帶給學生直觀的感受,可以讓學生仿佛置身于世界美好風光之中,以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傳授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教師都應該以學生為中心,老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且進行積極學習。學生只有充分調動積極性才能掌握好知識。綜上所述,在高中地理學習中,這就要求高中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拋棄傳統教學方法,學習心得教學方法。新課改下,現在的高中地理已經不同于以往的高中地理。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不斷轉變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效率,將傳統模式中老師的主體地位轉變為學生的主體地位。
[1]徐文.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8.
[2]劉慧靜.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師教學行為研究[D].河南大學,2012.
[3]劉昱萱,翟祿新.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4,07: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