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它不僅僅是政府單方面的職能,也不僅僅是少數環保專家及環保志愿者的事,它是全民的行動,需要的是全國上下億萬萬公眾共同參與和支持。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是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基本素質。
【關鍵詞】幼兒 低碳環保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004-02
幼兒階段是人一生中良好品格養成的最好時機,對幼兒進行低碳環保教育已成為幼兒園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但是,我們必須明確對幼兒進行環境保護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培養眾多的環境保護專家,更重要的是培養有社會責任感、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自覺環境保護者。幼兒的年齡小,大道理他們理解不了,環保自律意識不是只靠單純的說教和提一些保護環境的要求就可以形成,這需要通過多種教育途徑和方法,以及反復參與實踐活動才能內化為自身的環保意識,外化變成環保行為。幼兒環保意識的培養要從幼兒身邊可以做的小事做起,從“我”做起。
1.培養幼兒良好衛生習慣
幼兒園一日生活中處處有環保,勿以善小而不為,每一個人若做好自己的小事,匯集起來就是對保護環境的大貢獻。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幼兒不隨地吐痰、有痰吐在衛生紙里、并包好放入垃圾箱里、不亂擤鼻涕等,經常提名表揚那些講究衛生的幼兒,對那些不大講究衛生的孩子要耐心的教育,時間長了,孩子們都會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2.培養幼兒的公共環境保護意識
活動室是幼兒每天呆的時間最長的場所。教師在各種活動中有意識地教育幼兒不要亂扔垃圾,及時引導孩子自覺發現自己附近地上的垃圾,并且撿起來放進廢紙簍里。平時指導幼兒活動室里各功能廚的物品按規定要求擺放整齊,用時有次序的去拿,用完有程序的放回去。幼兒喝水前排好隊,喝水的時候教育幼兒不擠不搶不交頭接耳,不把水灑在地上或倒在其他小朋友的身上;入廁前教育幼兒不在廁所亂動,大便入坑,小便入池,特別是男小朋友,教育他們小便不能尿到池子外邊,只有大家都做到了,才能保持廁所干凈沒有異味。飯前飯后的洗手時,教育幼兒要節約用水,不玩水造成水源的浪費,洗完及時關好水龍頭;幼兒用餐的時候,教育他們不邊說邊吃邊玩,不把飯菜撒在飯桌上造成食物的浪費,好好吃飯不偏食。離園的時候教育幼兒收拾好自己的東西,把小椅子按要求擺整齊,再有次序的排好隊,安安靜靜的離開。
戶外活動是幼兒必不可少的活動,利用戶外活動讓幼兒力所能及的給幼兒園的花草樹木澆水施肥捉蟲子,教育他們不攀折花木,不踐踏草坪等。這些看似各種不起眼的小事,只要老師持之以恒加以教育引導,幼兒的公共環境保護意識就會提高。
3.幫助幼兒認識破壞環境的危害
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幫助幼兒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通過地震、火災、洪水的錄像等系列教育節目,幫助幼兒了解我國森林資源面臨的危害及帶來的嚴重后果;我國水資源的現狀,污染的程度及帶來的嚴重后果;我國生物資源的現狀,生物種類和數量的穩定對整個生態系統的意義;我國的空氣污染程度及帶來的嚴重后果。通過各種各樣環境保護的故事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引導幼兒從小認識破壞環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不安全,培養幼兒愛護自然資源的意識。讓幼兒從愛護身邊花草樹木這樣的小事入手,培養幼兒初步關心自己周圍的環境,珍惜現有的自然資源,提高愛護自然界的環保意識和行為。立足實際,利用幼兒的一日生活活動,利用幼兒園的環境、幼兒自己居住的社區環境,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增強環保意識,強化環保行為,培養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愛護自然環境好習慣。
4.幼兒園室內利用墻壁和走廊空間,為幼兒營造低碳環保氣氛
根據低碳環保教育主題分別創設幼兒園和班級的環境,利用走廊張貼低碳環保的圖片,倡導幼兒在家中提醒爸爸每天少抽一根煙,一周少喝一點酒,一月少開一次車等。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組織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幫助幼兒獲得對環境污染的直觀認識,增強環保意識在低碳環保教育中作用。根據季節有計劃地組織幼兒栽草澆花,到自己的社區撿垃圾并分裝垃圾,豐富幼兒的實踐活動,提高幼兒的環境保護能力。
5.結論
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她的美麗靠大家。作為從事幼兒教育的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將環保教育滲透到幼兒的早期教育中去,讓祖國的新一代轉變觀念,認識到以破壞環境為代價換不來幸福的生活,換來的只會是更多更大的災難,讓更多未來的棟梁都懂得從我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祝愿我們的地球媽媽更加健康,更加美麗!
作者簡介:
位俠(1976年5月12-),女,漢,山東鄒城人,本科,幼兒園業務園長,研究方向:幼兒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