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忱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對高校各項管理工作的開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行政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一項重要的內容,承擔著為高校師生服務的重要職責,因此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務性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文就主要針對高校行政管理服務性的相關問題進行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高校行政管理 服務特性 高校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011-02
近些年來,社會和經濟快速發展,對高等教育人才的培養數量和質量有更高的需求,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高校管理工作也需要進行不斷改革,而服務型高校的建設成為了高校改革的硬性指標。在這個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逐漸體現其服務性的特征,以此實現高校的穩定發展。
一、高校行政管理服務特性的內涵
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務特性,指的是高校在開展相關工作的過程中,要將教師和學生視為統一的利益整體,在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同時,為師生提供必要的服務。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對于高校的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作為行政管理人員,必須要具有較強的服務意識,并且明確相關利益主體之間的關系,將高校行政管理與其他工作進行有效融合,形成完整的高校管理體系,保證教學活動的健康開展。
二、高校行政管理服務特性的意義
服務型高校是新時期高校建設與管理的主要方向,以人為本是服務型高校建設的核心思想,所以在高校的各項管理活動中,必須要將人放在首位,才能充分體現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務特性,推動高校的持續發展。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高等院校也面臨更加嚴峻的市場競爭形勢,尤其在擴招政策的實施下,大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造成社會人才的飽和,很多大學畢業生無法順利就業,又涉及到人才的安置與處理。因此,高校要從行政管理的角度出發,充分體現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務特性,為高校師生提供必需的服務,可以有效提高人才就業率,實現高校的穩定發展。
三、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務對象
從當前我國高校行政管理涉及到的工作內容方面來看,主要是為了滿足人才培養目標而提供的基礎性保障和服務工作,主要包括人員的績效管理、高校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社會化服務等,高校行政管理的各個部門之間是相互獨立又密不可分的整體,只有保證每個部門的職能得到充分發揮,才能促進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基于此,對高校行政管理服務對象的認知,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首先,從宏觀方面來看,高校行政管理以社會和經濟為服務對象,通過相關服務工作的開展,可以促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進而促進社會和經濟的持續發展。其次,從微觀層面來看,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務對象就是高校的教師和學生。為了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不同的服務,將以往強制性的管理方式轉變為服務型的管理,從而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的滲透。
四、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務方式
1.堅持以人為本的根本理念
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管理理念的影響,高校行政管理長期存在官僚主義作風,教師和學生被視為管理的對象進行管理和控制,而管理的方式也常常是強制性的方式為主,人本精神十分匱乏。在新時期,建設服務型高校的核心思想就是以人為本,因此高校行政管理也由強制性轉變為服務性,以教師和學生的需求為主,在堅持高校性質管理原則的基礎上,提供相應的服務,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同時也更加注重教師和學生的心理體驗,力求為師生創造一個溫馨、美好的校園環境。
2.明確行政管理服務的內容
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務特性強調的是管理的規范化,但是隨著高校教學活動的不斷改革,行政管理服務的內容也將不斷發生變化,這時需要對行政管理的范圍進行必要的明確。通常情況下,高校行政管理的合理范圍,應當包括為高校教學和科研活動的順利開展進行的相關工作的管理,教學資源的配備,高校與政府和社會之間的密切關系,后勤保障等等,事實上,一切由有利于高校教學活動健康發展、有利于促進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工作內容,都可以納入到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務范圍內。
3.學習型行政管理隊伍的建設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開展也產生了強烈的沖擊,為了適應新的發展形勢,高校也應當積極推進學習型管理隊伍的建設,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等方面進行不斷創新,才能促進行政管理服務特性的充分發揮。作為行政管理人員,要掌握關于行政管理、經濟學、法律以及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同時在時間活動中不斷積累經驗,提高行政管理的服務性,才能為高校師生提供更好的服務。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務特性也不斷發生變化,為了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高校行政管理應當堅持以人為本的根本理念,明確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務對象和服務方式,促進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鄭焱.試論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務特性[J].智富時代,2015(09)
[2]李雪.新公共服務視閾下我國高校內部行政管理的完善[D].東北大學,201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