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瑛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510060)
復方血栓通膠囊治療眼底病的臨床分析
陳 瑛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510060)
目的 分析復方血栓通膠囊治療眼底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53例(98只眼)患者作為樣本,采用復方血栓通膠囊治療眼底病,觀察患者治療前后的視力情況,判斷患者視力恢復程度,觀察患者治療有效情況與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處理數據。結果 治療后,98只眼中,74只眼的視力為0.5及以上(75.51%),20只眼0.1~0.5視力(20.41%),4只眼0.1以上視力(4.08%)。患者視力基本恢復。治療有效率97.96%,患者無不良反應發生。結論 臨床可將復方血栓通膠囊用于眼底病的治療,進一步改善患者視力情況,提高了眼底病治療的效率。
復方血栓通膠囊;眼底病;療效;臨床
眼底病種類復雜,包括視神經纖維、視網膜以及眼底部分血管病變等。起病原因多,易導致患者出現視力模糊、眼充血、眼壓升高等癥狀。初期疾病很難發現,一旦發現,病情已經較嚴重,如不及時治療,容易影響患者視力,甚至可至患者視力完全喪失。有資料顯示,采用復方血栓通膠囊治療眼底病,療效較好。本文選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53例(98只眼)患者作為樣本,分析了復方血栓通膠囊治療眼底病的臨床療效。

表1 患者疾病類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53例(98只眼)患者作為樣本,其中男性26例(49只眼),女性27例(49只眼)。男性患者年齡36~88歲,平均年齡(86.25±30.01)歲,女性患者年齡40~87歲,平均年齡(85.93±31.24)歲。患者疾病類型見表1。
觀察表1可以發現,患者在疾病類型方面不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患者均采用復方血栓通膠囊治療,3粒/1次,3次/d,15 d為一療程,連續服用兩個療程(30 d)。服藥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臨床癥狀。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治療前后視力變化情況,分0.5 及以上、0.1~0.5、0.1以下3個指標。
觀察患者治療有效情況分為顯效、有效、進步、無效4個指標。
觀察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療效判定依據
觀察患者眼底情況,判斷治療效果,包括用藥后視網膜、黃斑部出血吸收與消退情況、視網膜水腫情況、眼底熒光造影情況[1]。
顯效:用藥后視網膜、黃斑部出血完全吸收且消退,視網膜水腫情況消失,眼底熒光造影恢復正常。
有效:用藥后視網膜、黃斑部出血基本吸收,視網膜水腫情況基本消失,眼底熒光造影基本恢復正常。
進步:用藥后視網膜、黃斑部出血有所吸收,視網膜水腫情況有所改善,眼底熒光造影有所恢復。
無效:用藥后視網膜、黃斑部出血問題仍存在,視網膜仍存在水腫,眼底熒光造影仍存在異常[2]。
總有效率=(顯效+有效+進步)/ 98×100%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采用(n/%)表示,計量采用(均數±平均差)表示,以p<0.05為準,判斷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視力情況
通過對患者治療前后視力情況的觀察,得出結果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患者視力變化情況[例(%)]
通過對表2的觀察可以發現:治療前98只眼中,12只眼的視力為0.5及以上,占總數的12.24%,32只眼的視力0.1~0.5,占總數的32.65%,54只眼的視力為0.1以上,占總數的55.1%。治療后98只眼中,74只眼的視力為0.5及以上,占總數的75.51%,20只眼的視力為0.1~0.5,占總數的20.41%,4只眼的視力為0.1以上,占總數的4.08%。兩組數據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對比發現,治療后,患者視力情況明顯改善。
2.2 治療有效情況
治療后,觀察患者治療有效情況,結果見表3。

表3 患者治療有效情況[例(%)]
觀察表3數據可以發現,98只眼中,顯效者80例,占總眼數的81.63%;有效者11例,占總眼數的11.22%;進步者5例,占總眼數的5.10%;無效者2例,占總眼數的2.04%,總有效率97.96%。
2.3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通過對患者服藥后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觀察,發現患者均無產生不良反應。
近些年來,人口老齡化趨勢逐漸顯著,老年人口數量急劇增加,受此影響,老年疾病的發病概率也顯著提升。眼底病多發于老年人,早發現早治療,對治療的效率會提高。由于眼底病具有一定的隱藏性,因此發現時病情就已經較為嚴重,如不對癥治療,極易導致老年人視力下降。研究發現,眼底病致盲率高達15.9%,低視力率達23.1%。眼底病發病與血液中各成分的變化有關,如血脂、蛋白質、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等,受其發病機制的影響,通常治療較為困難。常規采用抗血栓治療、病因治療等方法治療,效果欠佳。
3.1 復方血栓通膠囊功效
復方血栓通膠囊具有活血化瘀、益氣養陰、擴張血管的功能。臨床用于治療眼底病,效果顯著。服用復方血栓通后,患者血液黏稠情況通常有所改善,直至恢復正常。復方血栓通膠囊屬純中藥制劑,包含三七、丹參及玄參等成分。藥物功效與上述組成部分本身的特性有關[3]。以三七為例,古方記載,其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功效,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環,降低血液黏稠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血栓形成,且能夠有效增強機體的抗氧化能力,臨床應用價值顯著。丹參同樣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玄參功能在于清熱涼血,有利于止血。上述采用的各類藥材,能夠有效提高復方血栓通膠囊功效,將其用于眼底病的治療,可達到改善患者凝血情況、促進患者視力恢復的作用[4]。
3.2 研究結論
研究發現,采用復方血栓通治療眼底病,治療后,98只眼中,74只眼的視力為0.5及以上(75.51%),20只眼的視力為0.1~0.5(20.41%),4只眼的視力為0.1以上(4.08%)。患者視力基本恢復。治療有效率97.96%。可見,治療有效率較高。
李淑萍在一文中[5],選取78例(106只眼)眼底病患者作為研究樣本,采用復方血栓通治療眼底病,對比治療前后患者視力情況發現,49只眼的視力為0.5及以上(46.23%),42只眼的視力為0.1~0.5(39.62%),15只眼的視力為0.1以上(14.15%)。對比治療前,治療效果顯著,結果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研究結果與本文基本一致。
孟玉霞在《復方血栓通膠囊治療眼底病的臨床分析》一文中[6],選取35例(37只眼)眼底病患者作為研究樣本,采用復方血栓通治療眼底病,治療后,9只眼的視力為0.5及以上(24.32%),23只眼的視力為0.1~0.5(62.16%),9只眼的視力為0.1以上(24.32%),平均視力達0.6。對比治療前,治療效果顯著。結果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研究結果與本文基本一致。
3.3 不良反應
眼底病病因復雜,且病程長,長期不愈不僅會對患者的生理健康造成影響,同時也會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采用復方血栓通膠囊治療眼底病,能夠有效地溶解血塊,促進血液循環,增加頸動脈血流量,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將其用于眼底病的治療,有效率較高。目前,臨床并未發現由于服用復方血栓通膠囊而引起的不良反應,因此可以判斷,其安全性較高。
3.4 注意事項
復方血栓通給藥需考慮患者基本情況,以此控制藥量,合理用藥。成人可采用常規給藥方法給藥,孕婦應謹慎給藥,兒童可適當減少用量。對該藥物過敏者,應謹慎給藥。避免用藥后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為患者用藥安全負責,維護醫患關系,提高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另外,患者用藥依從性易對用藥效果產生影響,因此,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使其認識到及時并合理用藥的重要性,提高其用藥依從性,使藥物作用得以發揮,提高治療有效率,使眼底病患者能夠盡快康復。
綜上所述,復方血栓通膠囊中的三七、丹參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抑制血栓形成,將其用于眼底病的治療,在恢復患者視力方面效果顯著,眼底病治療有效率較高,且無不良反應發生。臨床可將復方血栓通膠囊用于眼底病的治療,以進一步改善患者視力情況,提高眼底病治療有效率。另外,應增強患者用藥依從性,確保藥物作用正常發揮,一切從患者的角度出發,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提高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
[1]王依鷺,魏芙,李惠珍.復方血栓通膠囊聯合長春西汀治療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的臨床觀察[J].遼寧醫學院學報,2010,31(1):55-57.
[2]鄧軍萍,江威,邵毅,等.密蒙花茶聯合復方血栓通膠囊治療輕中度單純型DR的臨床初探[J].國際眼科雜志,2013,13(11):2192-2195.
[3]葉曉峰,徐格致.復方血栓通膠囊對糖尿病大鼠視網膜氧化應激損傷保護作用的觀察[J].中華眼底病雜志,2010,26(2):176-178.
[4]徐梅,吳華,張弛.復方血栓通膠囊治療視網膜靜脈阻塞臨床觀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3):176.
[5]李淑萍.復方血栓通膠囊治療視網膜靜脈阻塞臨床觀察[J].中醫學報,2011,26(8):1009-1010.
Clinical Analysis of the Treatment of Ocular Fundus Disease with Compound Capsule
Chen Ying
(Sun Yat - Sen University Zhongshan Ophthalmic Center,Guangzhou,Guangdong,510060,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pound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ocular fundus diseases.Methods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5 to August 2016,53 cases (98 eyes)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samples,using compound Xueshuantong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ocular fundus diseas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patients were observed the recovery of visual acuity,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The thesis Uses statistical software SPSS17.0 to process data.ResultsAfter treatment,74 eyes recovered to 0.5 (75.51%),20 eyes recovered to 0.1~0.5 vision (20.41%), 4 eyes recovered to 0.1 and above (4.08%).The vision of patient get basic recovery.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97.96%,and no adverse reaction occurred.ConclusionThe clinical use of compound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ocular fundus disease can be us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atient's visual acuity,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treatment of ocular fundus diseases.
compound capsule;ocular fundus disease;curative effect;clinical
陳瑛,碩士,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眼底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