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偉 張德軍(佛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佛山528137)
新時期校園體育文化內涵剖析
□丁偉張德軍(佛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佛山528137)
本文從體育文化的層面上,對新時期校園體育文化展開深入的釋析和研究。研究表明:校園體育文化形成了不同的特點,其在體育教學工作和促進學生及教師員工身心健康發展等諸多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從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提高體育教師整體素質、強化體育意識教育等幾個方面探討如何更好地開展新時期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校園體育文化內涵
新時期校園體育文化提出:體育文化是人類關于體育運動的物質、精神、制度文化的總和,體育文化涵蓋了人類對體育的認知、情感、價值觀、思維方式以及體育理想、道德、制度、物質條件(服裝、器材、設備、設施、建筑)等。體育文化是人類自身價值與社會價值發展的重要契合點,對于人類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特點和情感方式的影響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并在人類個體以及社會群體的生理、心理環境中不斷地創造和賦予新的價值和意義。而新時期校園體育文化是體育文化的子系統、亞文化,它自身具有鮮明內涵、時代特點、自我特征、全方位功能以及全新的開展形式和作用。因此,文章從體育文化的層面上,對新時期校園體育文化展開深入的釋析和研究,以驥為豐富、完善體育文化理論及促進新時期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提供一些借鑒參考。
要界定新時期校園體育文化,首先要對“校園文化”一詞進行探析。從字面上我們可以對文化概念進行高度概括,“文”的內涵包容著語言、文字、藝術、技能、學問、思想、觀念、禮節、禮儀等意思。表層指事物的普及、流行、蔚然成風等;深層指事物對人感化、教育、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等。因此,辭海中對廣義文化的定義是:指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然而,由于在人類所創造的財富中,不同事物文化含義有大有小,文化成分有多有少,所以,人們便對不同事物加以“文化”名銜,也就出現了狹義的文化概念,它具有相對程度的分辨意義。和“文化”概念一樣,“校園文化”的概念也比較復雜。學校始終以教育為本,是傳播文化知識的場所,學生和教師都是富有文化底蘊的人,他們所從事的無論是課內課外,還是在校園里自發的或學校組織的一切文化活動都應屬于校園文化的范疇。因此,新時期校園體育文化是新時期校園文化的一個分,是校園內呈現的一種特定的體育文化現象,是在以校園、教師、學生為主體的各種體育實踐活動中所創造的一切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涵蓋了校園體育物質文化、校園體育制度文化、校園體育意識、行為文化、校園體育精神文化。
校園體育文化是體育文化的子系統、亞文化,它既是校園內呈現的一種特定的體育文化氛圍,也是校園中一種特殊文化現象,它是體育文化與校園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依托、互為條件、互為影響而促進發展起來的。因此,校園體育文化有著豐富的內涵和外延。首先它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校園內一切體育實踐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一種校園文化,它與校園內其他文化群共同構成了校園文化群,它又與競技體育、大眾體育共同組成了體育文化群。其次,校園體育文化已形成一種獨立的體育文化形態和一個系統開放的體育文(德育、智育、美育)化形式,它涵蓋了校園體育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及體育意識、行為文化。其中,校園體育精神文化居于主導地位,校園內所有體育實踐者建立的體育健康價值觀是其本質和核心。校園體育物質文化是校園體育文化的基礎,也是客觀的物質保障,它涵蓋了校園體育建筑、體育環境、體育設施、設備、儀器、器材、用品等。校園體育制度文化既是校園體育文化的組織形式,也是校園體育意識、行為規范的體現。它包括體育教學、余暇體育活動、體育科研、體育競賽、體育社團、協會、體育文化交流等全方位制度。校園體育意識、行為文化涵蓋了體育意識文化和體育行為文化,體育意識文化包括體育意識、價值觀、道德觀等,而體育行為文化又可細分為直接體育行為文化、間接體育行為文化、智力體育行為文化,主要表現在體育學習、課外鍛煉、體育競賽、體育規范等方面。
新時期校園體育文化形成鮮明的時代特點,如開放性、時代性、獨立性、互動性、豐富性及優先、全面發展等特點。
4.1、開放性
社會文化的發展影響和制約著校園體育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從舉辦北京奧運會的完美謝幕到成功申辦北京-張家口冬奧會,從加入世貿組織到中國自貿區經濟圈建設,無不推動著校園體育文化的改革和發展,推動著校園體育文化與國際體育文化的接軌。
4.2、時代性
任何文化都是時代的產物,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時代的特征,但同時又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演化自己的形態。學校離不開一定的時空環境,校園體育文化的產生、發展、成熟也離不開學校和社會共同構筑的背景。時代的體育精神感染著校園體育文化,而每一時期所形成獨立的校園體育文化形態又充分反映本時代的特征。
4.3、獨立性
新時期校園體育文化的主體是由學校、教師、學生三者共同構成。因此,校園體育文化是廣大師生員工在學校這種特定環境中,通過積極參與到各種體育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一種文,而這個主體具有較高的知識結構、知識水平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他們在接受傳統體育文化精神和物質財富的同時,還能積極吸取世界先進的體育文化成果,并逐步融合、吸收、發展完善,從而形成具有相對獨立特征的校園體育文化。
4.4、互動性
無論是體育物質文化、體育精神文化,還是體育制度文化、校園體育意識、行為文化都是豐富多彩的,能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為校園中不同學科、不同年齡的群體提供輕松、舒緩的體育文化氛圍,從而使校園體育文化主體在這種氛圍中不斷促進個性的發展,培養體育文化興趣,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從校園體育文化活動中獲得令身心愉悅的主體情感體驗。
4.5、優先發展的特點
我們必須重新理解德、智、體全面發展教育方針的內涵。德育、智育、體育的關系不是一、二、三的順序關系,也不是體育服務于德育、智育的關系,而是全面發展,共同發展,缺一不可,體育優先的新型關系。德育規范了智育、體育發展的方向,智育是德育、體育發展的基礎和源泉,體育則是德育、智育發展的基石和前提,因此應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
4.6、全面發展的特點
新時期校園體育文化是圍繞以身、心健康為核心開展的全方位體育文化。它不光包含了體育教學,使學生學會體育鍛煉的方式、方法、技能,而且也包含了課外體育鍛煉,使學生保持一個健康的體魄,同時還擔負著體育骨干的培養和多種多樣全民健身項目的開展;它不僅要有各種高質量體育競技場地、設施、設備、器材的建設,而且要有健身、健美、休閑等體育娛樂場地、設備和器材的建設,以及體育宣傳、體育雕塑、體育氛圍等方面的建設;不只有高水平的體育競賽活動,校園內師生之間、年級之間、系別之間、班級之間的體育互動交流活動,還要有豐富多彩的體育觀賞、體育講座、體育評論等快樂體育活動,還可積極嘗試校與校、城市與城市乃至國際性體育互動和交流活動。總之應圍繞以身、心健康為核心開展全新的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4.7、主體特點
新時期校園體育文化的主體不應只是學生,而應該是由學校、教師、學生三者共同構成。因為,校園體育文化是在學校教育教學環境下,通過廣大師生員工積極參與到各種體育實踐活動中所創造的一切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因此,校園體育文化必須依托于校園,而校園體育文化活動中的每一個成員既是文化的創造者和傳播者,又是文化的接受者,在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同時,又在活動中創造著主體自身。
(1)學校是校園體育文化的組織和后勤保障。新時期校園文化建設相關職能部門要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才能獲得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和環境。而且,校方領導層的積極參與更能極大地鼓舞廣大師生參與的熱情,烘托整個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氛圍。
(2)體育教師是校園體育文化的主要設計師、開拓者、具體項目的實施者,更是傳道、授業、解惑者,是體育文化知識的傳播者。
(3)學生是校園體育文化最大的群體,是校園體育文化開展范圍、規模、成果、力度的具體體現。校園體育文化內涵的拓寬,新項目的開展主要是通過這個群體實現的。
4.8、豐富性
校內廣大教師員工群體是校園體育文化的催化劑,他們的參與決定了校園體育文化分類的多樣性,將極大鼓舞廣大學生投入到校園體育活動的積極性,督促廣大學生參與的廣度和力度,烘托校園體育文化開展的氛圍,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4.9、體育理論不斷創新
隨著體育文化的發展,體育理論不斷創新,如:體育消費學、體育市場學、體育經濟學、體育投入理論等。這為校園體育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基礎。體育理論的不斷豐富也是新時期校園體育文化的重要特點。
新時期校園體育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不僅應起到作為文化現象的應有作用,而且要起到為德育、智育服務的體育作用。
5.1、在教學工作中起著重要作用
教師要完成高質量的教學就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做后盾,學生要想取得好成績也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做后盾。健康是一切社會活動的根本,沒有了健康就沒有了一切,參與體育文化活動應是人們終身排在第一位的高品位文化。因此,作為新時期校園體育文化,在學校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
5.2、能夠促進學生和教師員工身、心健康發展
新時期校園體育文化是通過多種形式體現出來的,而校園體育活動是校園體育文化的主要形式,它在促進師生員工身、心健康發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通過體育活動能提高和改善中樞神經的工作能力,使人頭腦清醒,思維敏捷,其次還能促進人身體機能的提高。另外通過體育活動還能調節人的心態,調節人的某些不健康情緒和心理,使人朝氣蓬勃,充滿活力。所以豐富的校園體育文化能積極促進學生和教師員工身、心的健康發展。
5.3、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作為新時期校園體育文化核心的創新精神、競爭精神,拼搏精神,積極向上的精神,團結一致去奪取勝利的精神,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精神,為祖國、為人民、為學校、為集體爭光的精神,為事業獻身的精神無一不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熱火朝天的各項體育活動的開展,優雅別致、主體鮮明的體育建筑,體育雕塑,體育宣傳無一不反映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碩果。這些體育精神和文化現象將會對學生和教師員工自身文明素質的培育與提高產生積極作用,同時還會對家庭體育,社區體育乃至社會體育的內容、形式及風氣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5.4、對增強學校的凝聚力起著積極的作用
當你的學校出現一位著名的運動員時,當你們學校高雅的體育建筑、鮮明的體育雕塑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時,當你們學校的廣大師生活躍在各項體育活動中形成一種蒸蒸日上的校風時,你肯定會為之驕傲而自豪。當你的學校和集體對外進行一場比賽時,場上運動員奮力拼搏,場下為之吶喊助威,場上場下的心擰在了一起,升騰著強烈的榮譽感,這時你肯定也會為之驕傲而自豪,這就是凝聚力,一種新時期校園體育文化所產生的強大凝聚力。
[1]李曉玲.體育文化與和諧校園[J].體育文化導刊,2008,1.
[2]王艷云等.探析我國高校校園體育文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9).
[3]黃衍存.論高校體育文化的內涵、特征與功能[J].福建體育科技,2004,23(1).
[4]王曉紅等.高校校園體育文化釋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3,19(1).
[5]吳雙文.校園體育文化建設芻議[J].湖北體育科技,2003,22 (1).
[6]周景暉.論高校校園體育文化[J].湖北體育科技,2001,20(1).
G80
A
1006-8902-(2016)-08-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