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婷(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四川廣漢618307)
中國體育舞蹈錦標賽區域競技格局動態研究
□劉玉婷(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四川廣漢618307)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成績賦分法及專家訪談法等方法,以各區域參賽群體為研究單位,對2004-2013年的10屆中國體育舞蹈錦標賽中34個組別的前6名成績進行統計分析,研究我國體育舞蹈各個區域競技實力的變化情況、所形成的各等級區域及其表現出來的動態變化來優化我國體育舞蹈競技格局,促進體育舞蹈在中國均衡性發展。
體育舞蹈錦標賽競技格局
黨的十八大對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作出專門部署,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經過20多年的推廣和發展,國內體育舞蹈競賽已經初具規模,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競賽體系。全國體育舞蹈錦標賽是中國體育舞蹈最權威的賽事,反映著我國體育舞蹈的最高競技水平,各區域的競技格局情況直接反映了各區域競技實力的強弱、競技實力的動態變化以及發展情況。本文正是以此為出發點,對我國體育舞蹈錦標賽進行分析,研究其發展規律,總結其賽事動態變化來為我國體育舞蹈競技技術水平的提高、各區域體育舞蹈均衡發展、競賽規則的完善、主管部門的科學決策和中國向世界體育舞蹈進軍勇敢地挑戰世界體育舞蹈提供理論與實踐依據。
研究對象:以各區域參賽群體為研究單位,對2004-2013年的第14到23屆中國體育舞蹈錦標賽中34個組別的前6名成績進行研究,研究總人數為2926人次,其中男1463人,女1463人。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成績賦分法、錄像分析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等方法。
3.1、中國體育舞蹈錦標賽區域劃分
中國區域的劃分方法多種多樣。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的課題報告《中國(大陸)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特征分析》提出了劃分中國(大陸)區域的方法即:把中國分為八大區域,即東北、北部沿海、東部沿海、南部沿海、黃河中游、長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區。本文結合近10屆中國體育舞蹈錦標賽參賽具體情況,分析并整合材料,采用上述的八大區域劃分方法對我國體育舞蹈錦標賽進行區域劃分,如表1:
表1 我國體育舞蹈競技區域的劃分
3.2、近10屆中國體育舞蹈錦標賽各區域競技格局動態分析
表2 近10屆中國體育舞蹈錦標賽各區域獎牌數一覽
圖1 第14-23屆中國體育舞蹈錦標賽獎牌數動態變化
從圖1和表2顯示,南部沿海地區獎牌數在22-90之間,競技格局波動起伏很大;東部沿海地區獎牌數在9-50之間,競技格局波動起伏較大;長江中游地區獎牌數在6-29之間,競技格局波動起伏較小,一直保持著穩步上升的趨勢;東北地區獎牌數在5-21之間,獎牌分布較小,獎牌分布一直處于較下區域;黃河中游地區獎牌數在2-16之間波動最大,一直處于較下區域;西南地區獎牌數在1-9之間,競技格局波動起伏較?。晃鞅钡貐^獎牌數只有在2013年獲得一枚獎牌??傮w來說,北部沿海地區和南部沿海地區競技優勢突出,同時隨著中國各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演變和發展,新生力量的不斷涌現,各區域體育舞蹈競技格局發展不平衡,各區域競技實力此消彼長。
3.3、近10屆中國體育舞蹈錦標賽獎牌板塊等級劃分
在對2004-2013年中國體育舞蹈錦標賽錦標賽成績進行分析時,取前6名并采用傳統的賦分方法(前六名取分數為7、5、4、3、2、1)進行賦分,為了更準確地反映中國體育舞蹈錦標賽各區域競技格局,以2004-2013年中國體育舞蹈錦標賽錦標賽的所有參賽單位為參照對象,以各參賽單位成績得分與總得分之和的百分比作為反映各競技實力的指標。采用評價系統態勢時較為常見的方法-帕累托分析法,對2004-2013年中國體育舞蹈錦標賽錦標賽成績界定(表3所示)。
表3 2004-2013年中國體育舞蹈錦標賽錦標各區域得分情況一覽表
由表4可知,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區百分比分別為32.16% 和27.64%,累計百分比為59.80%,在0%-70%之間,為強勢板塊。東部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總百分比分別為13.76%和10.25%,累計百分比為83.81%,在70%-90%之間,為潛優勢板塊。東部地區、黃河中下游地區,西南地區和西部地區累計百分比大于90%,為弱勢板塊。總結如表4所示。
表4 近10屆中國體育舞蹈錦標賽獎牌板塊等級劃分
(1)近10屆中國體育舞蹈錦標賽優勢板塊區域獎牌動態分析
①北部沿海地區前六名獲獎動態變化分析
圖2 近10年北部沿海地區前六名獲獎動態變化
如圖2顯示,北部沿海地區在近十屆中國體育舞蹈錦標賽始終保持較好的整體競技格局。前六名獎牌數一直保持較高的頻數,說明該地區有著堅實的金牌競爭力和后備力量。
②南部沿海地區前六名獲獎動態變化分析
圖3 近10年南部沿海地區前六名獲獎動態變化
如圖3所示該地區前幾屆的競爭實力是很強勢的,但之后出現的下滑趨勢使得該地區的整體競技實力稍弱于北部沿海地區,但其整體優勢的競技格局依然是不可忽視的。
(2)近10屆中國體育舞蹈錦標賽潛優勢板塊各區域獎牌動態分析
①東部沿海地區前六名獲獎動態變化分析
圖4 近10年東部沿海地區前六名獲獎動態變化
如圖4所示,該地區整體動態圖表現為:上升——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數值總體上升的波形圖。這也說明該地區的競技實力是在不斷的提升和進步的,整體競技格局在協調性的發展,力求突破。
4.1、結論
(1)中國體育舞蹈錦標賽區域競技格局呈現多元化,競技實力極不平衡,獎牌優勢板塊區、潛優勢板塊區、弱板塊區分布隨時間的推移雖改變但整體變化不大;
(2)優勢板塊北部沿海地區始終保持較好的整體競技格局,競技實力穩固。南部沿海地區競爭實力是很強勢的,但之后的下滑趨勢使之稍弱于北部沿海地區,二者都具備堅實的金牌競爭力和后備力量;
(3)潛優勢板塊的東部沿海地區、長江中游地區競技實力明顯弱于優勢板塊,但其競技實力持續上升,整體競技格局協調發展,進步效果顯著,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4)弱勢板塊的東北地區本可與長江中游地區相競爭,但競之后技實力慢慢的減弱呈下坡之勢;黃河中游地區競技格局處于較弱勢發展狀態且發展停滯不前有待提高;西南地區整體競技實力基礎較差,不能形成競爭;西北地區只有一次出現在獎牌榜上其毫無競爭實力。
4.2、建議
(1)政治經濟文化發達程度與競技格局呈正相關,改善當前體育舞蹈競技格局現狀,應當以強帶弱,帶動發展,實現“強出弱進”;
(2)積極開發體育舞蹈競賽市場,推動體育舞蹈競賽的市場化,利用電視、新聞媒介,大力宣傳體育舞蹈運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3)加強對中國體育舞蹈錦標賽的舉辦地、賽事的賽制、組織策劃管理、運動員裁判員素養等方面的應對措施。
[1]朱之鑫.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N].經濟日報,2011,7.
[2]楊丙紅.我國區域規劃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安徽大學,2013.
[3]壽文華,魏純鐳,榮麗.體育舞蹈[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
[4]朱文靜.全國體育舞蹈錦標賽賽事市場化運作的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3.
G889
A
1006-8902-(2016)-08-LXY
劉玉婷,女,研究生學歷,助教,任職于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青年基金項目編號(Q201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