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科(東海艦隊子女學校浙江寧波315122)
試析田徑運動的功能及教學訓練要求的實施
□孫一科(東海艦隊子女學校浙江寧波315122)
田徑運動在人類的生產中發展起來,它不僅具有健身的功能、競技的功能還具有教育的功能,為了更好的理解競技運動,筆者將結合一些比賽中對競技運動的要求來談談這些競技運動的實施方法。內容和觀點僅供廣大讀者參考。
田徑運動教學訓練要求功能實施
田徑運動是人們用于競技和健身的走、跑、跳、投的身體運動。田徑運動之所以受人推崇是因為它不僅具有一般的健身、競技功能還有教育功能,下面我們先詳細的敘述一下田徑的四大功能和某類田徑運動的訓練要求的實施。
1.1、健身功能
健身功能是田徑運動的基本功能。而健身運動也是社會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進行田徑健身運動多在戶外進行不受條件限制,便于廣泛開展,經常利用田徑項目鍛煉身體,能提高人體走、跑、跳躍、投擲等基本活動能力;能促進人體正常的生長發育和各器官、系統機能的發展;更多的受日光、空氣等自然條件的鍛煉,能提高人們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能全面發展力量、速度、耐力等身體素質;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因此,它不僅是我國各級各類學校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還是一些國家級的競技項目,由此可見,田徑運動的重要性。
1.2、競技功能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需求的提高,田徑運動的功能也在逐漸變化,最初它只不過是為人們的健身需要而產生,但后來又多了一項功能,那就是競技功能。田徑運動功能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促進了田徑運動的推廣和普及,在一定程度上田徑運動不僅因它的競技功能改變了人們的生活,還推進了運動產業運作的發展,同時還促進了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這些變化都是由田徑運動的競技功能改變的。
1.3、基礎功能
田徑運動是一些運動項目的基礎,因為我們人類如果沒有健康的體魄就不會有勞動的資本。其實有很多運動項目都離不開跑、跳、投等動作,而田徑項目不僅多而且全面,只要合理組合就能有效的增強體質和全面地發展身體素質,只有身體素質全面發展水平的提高,才能為提高專項運動成績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對于各項競技運動的技術發展和成績的提高從根本上起推進作用。因此,很多競技運動項目都選擇田徑的有關項目作為身體訓練的重要手段使其成為其他運動項目的基礎。
1.4、教育功能
在進行田徑健身教育、鍛煉和田徑競技教育及競賽中始終離不開心理素質培養和思想品德教育。在田徑競技運動和田徑健身運動中隨時會產生很多心理方面和思想品德方面的問題。這正是進行心理素質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時機。因此,不管是田徑健身教育與鍛煉,還是田徑競技教育與競賽,都是進行心理素質培養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種手段,不僅能對學生和運動員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方面的教育,而且能培養學生和運動員勇敢、頑強,吃苦耐勞、克服困難,組織性、紀律性和競爭意識等優良品質。正是因為田徑運動具有教育功能,它才得以被納入各個學段的教學中。
(1)田徑運動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田徑運動中走、、跑、跳、投擲是最為基本的運動形式,而這些最為基本的運動形式也正是我們生活中人類的最為基本的一些技能,這些技能掌握有助于我們學習田徑運動中的運動形式,我們掌握了這些運動形式自然而然就可以掌握田徑運動技術。
(2)田徑運動具有廣泛性。田徑運動中除了接力賽之外都是以個體為單位而進行的,在進行田徑運動鍛煉時也不必受到其他人的干擾,自己可以獨立性的完成,另外田徑運動比較不容易受到場地的限制,比如說在公園、馬路上就可以進行跑步、走、跳等運動,另進行田徑運動的時候需要一些運動器材也比較少,隨時隨地就可以進行訓練和鍛煉,所以參加田徑運動的人也比較多,具有廣泛性。
(3)簡單易學。參加田徑運動受到的限制非常少,不會受場地、器材、天氣等情況的影響,不管是男女老少都可以在公園、田野、沙地、丘陵等比較寬闊的地方進行田徑運動的訓練,對于一些服裝的要求也并不是非常的嚴格,只要有一雙舒適的跑鞋以及舒適的衣服就可以了,使用的設備以及器材等也比較簡單,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
(4)有利于身心健康。不管是任何形式的田徑運動,對于人的身體健康都是由非常大的幫助的,一方面進行田徑運動可以對人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以及身體形態等進行鍛煉。長期進行田徑運動的人與不進行田徑運動的人相比心理素質以及身體素質都會比較好,做事情也會比較專注集中,不容易放棄,另外經常進行田徑運動健身的人也不容易感染疾病。當然在進行田徑運動訓練的時候要根據自身的身體素等實際情況和特點進行田徑運動項目的選擇,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這樣才能夠長期堅持,不容易放棄。
3.1、田徑運動教學訓練的目的
在學校開展田徑運動的教學訓練的主要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培養良好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其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為學生日后的良好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從田徑的內容分類,田徑運動分為跑類、競走類、跳躍類、投擲類、全能類等,下文中筆者就簡述這幾方面的教學訓練要求的實施。
3.2、跑類運動教學訓練要求的實施
跑類運動包括很多項目,比如:短距離跑、中距離跑、長距離跑、超長距離跑、跨欄跑、障礙跑、越野跑、接力跑和公路賽跑等。接下來,我們就舉例說明一下其中某一項的訓練要求及教學策略。我們就以400米的短路距離跑為例。
我們先說說400米跑的要求,一般地在國際賽事中,所有400米或以下的徑賽項目,必須采用蹲踞式起跑及使用起跑器。在“各就位”及“預備”口令之后,參賽者應馬上完成有關動作,任何參賽者不能在合理時間內完成有關動作,則屬起跑犯規。除此以外,在“各就位”后,以聲音或動作擾亂他人,得判以起跑犯規。在槍聲響起前有任何起跑動作,亦屬起跑犯規。對起跑犯規的參賽者,發令員應予以警告,再犯則取消其參賽資格。
從400米跑的比賽要求中我們能得到一些教學的啟示,那就是在短跑的教學中,首先要將短跑的要求在講課中告訴學生,以免在訓練或比賽中犯了知識性的錯誤。其次,教給學生一定的方法。比如在訓練的時候先要教給學生合理的安排訓練時間,不能一曝十寒,而應該循序漸進,在慢慢適應的過程中訓練與提高技能;對于短跑來講速讀與耐力是十分重要的,在訓練的時候我們的教師也要注意這一問題,要想訓練速讀與耐力,最好的跑步距離是100 到600米,在這個過程中練習的強度和心率的把握都是有要求的,這個在訓練時我們的教師按照教材規定的進行就可以了,最后,當學生的速度和耐力達到一定的要求之后,教師可以適當的安排一些團隊之間的競賽,讓學生們之間進行競賽,對那些比賽成績比較好的學生教師應該積極的表揚他們,讓他們繼續訓練,不斷前進,對于那些比賽成績相對不理想的同學教師也應該適當的去開導他們,告訴他們在競技體育中輸和贏都是不可以避免的,不能因為一次比賽的輸贏就喪失了信心,教師幫助學生重新樹立起信心,并且在日后加強鍛煉,不斷提高。
3.3、競走類運動教學訓練要求的實施
競走類的運動一般在特定的場地進行,但也有在公路上進行的。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競走的要求及實施策略。
在競走上,它的要求都體現在“走”上,首先步履要自然、步幅要寬大,在身體上它要求身體的重心不能波動太大。和普通的走路不同,競走要求的速度很高,因此,在教學的訓練時我們應該從這兩個方面去努力即姿勢和速度。
影響競走速度的是步子的長度和步子的頻率,因此在平時的教學訓練中,我們要協調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在訓練中不能選擇過大的步子,如果步子過大會影響人的肌肉,所以步子比平時走路的步子適當的大一些就可以了,再說我們訓練的是學生并不以比賽為目的,能起到強身健體的效果就好。還有要想加快競走的速度,還要協調單雙腳支撐的時間,這主要靠縮短雙腳支撐的時間才能實現。所以,在平時的訓練中我們的教師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去解決這一問題,只有正確分析競走的特點和把握相應的訓練技巧才能提高訓練的質量。
3.4、跳躍類運動教學訓練要求的實施
跳躍類運動主要包括跳遠和跳高,下面我們主要介紹一下跳高的要求及教學實施。
在跳高比賽中,參賽者必須單腳起跳。若起跳后,橫桿不停留在支架上;或在尚未越過橫桿前,身體的任何部位觸及兩支架間或兩支架外的地面,則以試跳失敗論。如果參賽者在試跳時,其腳部觸及著地區,而裁判員認為并未因此而獲得利益,則該跳仍算有效。參賽者可以在任何一個高度開始起跳,往后亦可以自由選擇高度試跳,但不管高度為何,連續三次試跳失敗,便會喪失繼續比賽的資格。若參賽者曾放棄某一高度的第一次試跳,其后便不得在同一高度上再次要求試跳機會。
在教學生們跳高時,可以從基礎的項目開始,比如讓學生們練習跳臺階、半蹲跳,尤其是練習臺階跳時學生們會更加積極,因為這項練習不是很難大家都能完成,所以在訓練一些項目時我們的教師要選擇合適的訓練項目,保證讓每個學生都能加入進來。另外,學生畢竟是學生,我們不能按專業性比賽的要求來要求學生,只要學生能達到教學標準即可。
3.5、投擲類運動教學訓練要求的實施
投擲類運動包括推鉛球、擲鐵餅、擲標槍、擲鏈球。接下來我們以推鉛球為例來說一說這項運動的要求與教學實施。
在推鉛球中,它參賽者必須在推擲圈內,由靜止狀態開始,把鉛球以單手由肩上推出。在整個推鉛球的過程中,鉛球應接觸或接近參賽者的下顎,并且不得低于此位置,也不得移至肩線之后。推擲時,參賽者可以觸碰推擲圈及抵趾板的內緣,但身體之任何部位若觸到推擲圈或抵趾板上緣,或推擲圈外面的地面,均視作試推失敗。鉛球未著地前,參賽者不得離開推擲圈。離開推擲圈時,亦必須從其后半圓離開。
在教學時,首先要讓學生做一些預備活動,疏松一下筋骨,像上肢運動、擴胸運動、體側運動、腹背運動弓步壓腿都應該做一做。其次,教給學生投擲鉛球的技巧性的內容,比如,在推擲的過程中,參賽者可以中途停頓,甚至把鉛球放下,以及離開推擲圈,但仍要乎合規定,然后重新由靜止位置開始推擲。還有,就是注重練習。
田徑運動訓練的益處是數不勝數的,所以加強學生的田徑運動教學訓練也是有必要的,但是在進行田徑運動教學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每一位學生的身體素質的不同而進行不同強度等級的田徑運動教學訓練,另外要對學生講述和示范正確的訓練姿勢,避免在訓練過程中出現受傷的現象。
[1]許志平,詹建國.我國體育類核心期刊田徑運動各項目科研論文研究現狀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10.
[2]龔小梅.從學校田徑運動會反思體育教學[J].新課程(上)2013,02.
[3]袁瑞堂,徐正師.去“浮”存真,回歸體育教學之本——來自課堂教學的反思去[J].中國學校體育,2006,04.
G82
A
1006-8902-(2016)-08-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