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三(延邊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吉林延吉133000)
我國人口老齡化現狀與老年人體育發展研究及對策
□金龍三(延邊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吉林延吉133000)
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逐漸成為了戰略性的重大社會問題,它直接影響著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而老年人的體育工作屬于我國老年事業中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老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部門必須要充分認識到老年體育工作的重要性,科學引導老年人積極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確保老年人能夠健康度過晚年,這也是應對老齡化,促進社會經濟健康發展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與特點,探討了老年體育發展面臨的困境,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老年體育發展對策。
人口老齡化老年體育發展對策
人口老齡化已經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的重大社會問題,我國目前正面臨著人口老齡化速度推進、勞動力資源逐漸短缺、醫療養老保障負擔過于沉重等一系列社會問題。所以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完善養老保障體系的基礎上還應當借助于發展老年體育來逐步優化老年群體的身心健康狀況以及生活質量。建立科學完善的老年體育發展體系是適應目前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構建健康老齡化社會的迫切需求。
根據聯合國的規定,60周歲以上人口大于10%或者65周歲以上人口大于7%,即步入老齡化社會。我國可以說是全球老齡人口最多的國家,老齡人口數量約為全球的五分之一。早在2010年我國便已經步入了老年國家之列,老年人口比例明顯提升,65周歲以上人口約占全國總人口數量的7.92%,老年人口增長速度在很大程度上超過了人口數量的增長,估計到2020年,國內65周歲以上人口數量將會超過1.6億,約為全國總人口數量的11.3%,而14周歲以下人口比例將會降低到18.8%,到2050年,國內60周歲以上人口預計會達到4億,約為全國總人口的26%。我國人口的年齡特征表現出明顯的老齡化趨勢,這樣的老齡化趨勢必然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從整體上來說,我國人口老齡化表現出如下幾個特征:第一是老年人口規模較大,老年人數量增長速度較快,老齡化發展迅速;第二是人口老齡化在社會經濟不是非常發達的情況下出現,表現出“未富先老”的特征;第三是城鄉差異較大,人口老齡化和嚴格控制人口增長幾乎同步發展;第四是我國的人口老齡化現象是在社會保障機制并不健全的情況下出現的。按照有關學者的預測,從2010年到2040年,會是中國人口老齡化最為迅速的階段,在這一階段老年人口比例可以說每隔10年上升4個百分點,在這一階段,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必然會更加嚴重。
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和特征決定了老年體育發展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老年體育發展的難度,目前老年體育發展的困境主要有以下三點:
首先,政府部門沒有真正注重老年體育發展,這一問題表現在下面兩方面:一方面是政府資金投入不多,造成老年體育組織機構不具備發展經費,從而造成老年體育活動基礎設施不完善;另一方面是政府對于老年體育組織的單位事業編制少。因為從事老年體育組織工作的人員數量不多,所以老年體育活動便會受到很大限制。另外,國內現階段針對老年體育沒有實現統一的領導,也并未形成統一的組織網絡,筆者建議在老年體育協會統籌之下,以社區、居委會或者自然村為單位設置老年人體育活動中心,做好基層老年體育活動組織咨詢工作。
其次,老年體育組織機構建設相對落后。現階段國內針對老年體育并未有統一領導,老年體育活動可以說很大一部分都處在混亂的狀態下。老年人體育組織機構自身無法適應新的社會環境下的組織創新能力,對政府部門的依賴性較大,這也表現在資金投入、人力投入以及老年體育組織人員編制等都需要依賴政府部門。另外,因為各級體育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重心并未放在這一點,對于老年體育工作的管理和指導不夠。
再次,老年人對休閑體育缺乏認知。休閑體育作為在閑暇時間,根據自身活動能力,滿足自身發展需要的自由活動,以培養自身的生活情趣,提高自身生活品味和格調,獲得自身身心自由與快樂為目的。老年人在工作崗位的時候,每天都為工作嘔心瀝血,從早忙到晚,即使不是很繁忙的工作,也很少有時間參與鍛煉,對于一些工作崗位輕松的,平時也會參與運動,但都只是跑跑步、打打球之類的活動,只知道活動活動對身體好,并不知道參與運動的真正目的,體育運動給給身體、心理所帶來的影響。王紅英等人的調查結果表明,老年人對休閑體育的了解甚少,在參加體育鍛煉的時候,還停留在大眾體育的認知程度上,以跑步等傳統的項目為主。最后,老年體育活動缺乏專業人員指導,老年人對體育健身方面的知識內容了解較少。因為老年人身體機能的特殊性讓其必須要通過獨有的方式進行體育鍛煉,加之老年人對于體育活動量以及強度的敏感性,需要對其實施更加科學合理的指導。體育鍛煉方式的指導都應當由具備專業能力的社會體育指導員來負責,然而目前國內從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人員數量非常稀缺,不能夠符合當前的實際需要。可以說上述三點因素成為了我國老年體育發展所面臨的最大困境。
3.1、開發老年體育消費市場
近年來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讓人們的生活水平持續提高,老年體育人口數量也持續增加,老年體育消費市場也具備了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老年體育市場不但包括了為滿足老年人參與體育活動而設計的各類服裝用品,同時也包括給老年人專門設立的服務產業,比如說老年人體育服務機構等。政府部門應當在體育消費政策制定的過程中予以一定的優惠與支持,幫助退休老年人的收入得以切實提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另外,結合老年人消費特征以及行為特點,做好老年體育消費市場的調查工作,不斷退出迎合老年人體育消費需求的產品,同時確保體育消費產品的多樣化發展,從而滿足其消費需求。另外還應借助于新聞媒體的作用擴大老年體育人口數量,幫助老年人樹立體育消費意識,建立新的消費理念,讓花錢買健康的觀念深入老年人心中。由于老年體育消費市場不具備專業的經營管理人才,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老年體育消費市場的開發,所以我們要進一步加強管理人才的培養,以適應老年體育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
3.2、培養老年體育指導人員
現階段國內社會體育專業指導人員的數量不多,無法滿足實際需求,老年體育指導員更加稀缺。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在于國內高校開設社會體育專業相對滯后,本專業的很多學生尚未畢業;目前社會中的專業指導員或者體育骨干基本上是半路改行或者老年人中的志愿者。對于需求各不相同的老年人,其主要作用僅僅是單一的技術傳授或者低水平的體育服務上。同時,隨著社會經濟改革發展,社會體育服務隊伍將會面臨市場化運作,但是從實際需求來看并不是非常緊迫,因此很多新畢業的社會體育專業學生也常常會面臨就業困難的問題,進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體育指導專業人員隊伍的素質。所以,體育院校需要有計劃的落實老年體育服務管理人才工作,另外還可設置科學健身義務咨詢服務平臺,定期組織一些宣傳講座活動,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幫助社區老人進行健康體育指導,增強老年體育服務管理工作質量,讓老年體育服務工作朝著科學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3.3、完善老年體育管理機制
從國外一些體育大國發展社會體育的經驗說明,體育資源配置一方面來自于市場與社會,一方面來自于政府公共財政。所以,老年體育必須要受到政府相關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與重視。對于政府管理層面來說,首當其沖的便是要積極改革管理手段,堅持政府主導、政府扶持、部門協同、公眾互助、市場促進的工作原則,把工作重心放在建章建制、統籌規劃的宏觀調控方面,放在完善老年體育機構、提供財政資金支持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服務方面,這也是政府部門做好社會公共服務的基本職能的體現。其次還需要建立相關機制,出臺各類優惠政策,盡可能的利用社會閑置資源,激發出社區街道、社會團體、各企事業單位興辦老年體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盡可能的調動社會力量為老年體育的發展出力,建立老年體育服務多元化提供主體,促進老年體育服務系統的建設完善。
3.4、加快老年體育場地建設
老年體育活動資金是組織進行老年體育工作的其中一大影響因素,本文建議老年體育管理部門必須進一步做好宣傳工作,爭取更多社會組織和單位的支持;與當地政府部門積極聯系,以獲得更多的財政資金支持,同時部分老年體育活動還能夠選擇有償服務的途徑來籌措資金。針對已有的場地設備應當對外開放,比如說學校、企事業單位以及行政部門的體育場地設施,過去收費的體育設施應合理的降低收費,讓更多的老年人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體育活動。另外還需要把“獨立”、“尊嚴”以及“自我實現”的理念滲透到老年體育產業開發中來,開發出更多符合國內老年人需求的體育設施器材和用品。要根據老年人的實際特點,建造出多功能為一體的老年人綜合活動設施,體育活動場地應當充分堅持就近以及便利的原則,居住區則成為了老年體育活動場地的首選建設位置,它不但能夠便于老年人參與體育活動,同時還能夠讓老年人產生一種親切感與安全感,更主動的參與體育活動。
3.5、豐富老年體育活動內容
貫徹落實聯合國提出的“獨立、參與、照顧、自我實現與尊嚴”的老年原則以及“世界老齡問題宣言”,充分結合我國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借助于電視、報紙以及社區廣播等媒體工具,大力宣傳體育活動的保健功能,樹立健康老齡意識,同時把老年體育當成是老年人諸多權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開展過程中,應緊密聯系其他老年管理部門,加強溝通,讓老年體育變為健康老齡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全民樹立體育和健康老齡化的整體觀思想。另外,國內目前的老年體育活動中符合老年人體育鍛煉實際特點和需求的內容較少,導致一些老年人不能夠參與其中。本文建議可對老年人喜愛的體育活動項目進行充分調研,積極的創編與推廣一些符合老年人鍛煉特點的體育項目,盡可能的滿足他們的體育活動需求。
總而言之,數量逐漸龐大的老年群體所帶來的健康以及社會經濟問題日益凸顯,由此產生的危機意識無可厚非,但怎樣正確應對老齡化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人口老齡化屬于世界性的社會問題,我國政府應當從以人為本理念出發,真正注重老年體育對于應對老齡化社會危機的重要作用,將其真正納入到社會經濟發展以及體育強國戰略體系中來,迎接老齡化社會帶來的挑戰,構建二十一世紀具有我國特色的老年體育發展之路。
[1]宋金莊.西北地區老齡化問題與城市老年人群體育健身服務體系建設的研究[J].體育科技,2016,01.
[2]宋金莊.我國城鄉老齡化現狀與老年人群體育健身研究[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01.
[3]袁明明,杜學工,羊芳.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老年休閑體育發展研究[J].西部皮革,2016,02.
[4]劉鷹.老齡化背景下對我國老年體育產業發展路徑的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6.
[5]劉鐵生.紹興市老年人體育生活方式調查研究[J].教育,2015 (47).
[6]劉天宇,李暉,吳然豊.韓國老年體育對我國老年體育發展的啟示[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4,33(5).
[7]嚴珺.老年體育發展與和諧社會的構建[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3(1).
G80
A
1006-8902-(2016)-08-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