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勇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農墾建三江二道河農場,黑龍江 佳木斯 156330)
?
水稻栽培方式的演變與發展研究
王智勇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農墾建三江二道河農場,黑龍江 佳木斯 156330)
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水稻已經成為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而水稻的培育方式也經歷了由最初的直播到現在較先進的育苗移栽的轉變過程。水稻播種的方式主要有拋秧、直播和機械插秧三種,這三種插秧方式都有其各自的優缺點。但是從長遠的眼光來看,機械化栽培是水稻種植發展的正確方向。
水稻;栽培方式;演變;發展趨勢
我國是世界上水稻種植最早的國家之一,可以追溯到約7 000年前。水稻的種植和發展對于我國經濟發展和改善城鄉生活條件有著重要作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如何降低生產成本和勞動力成為研究方向,而提升水稻的產量也是其中的主要問題。為了提升我國水稻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最近幾年對水稻的栽培技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水稻種植技術不斷發展,在水稻的栽培方式上,也經歷了從直播到育苗的過程,而且直播和育苗在我國長期共存,對水稻的發展有一定的制約作用。
1.1直播
直播就是將水稻的種子直接播種在稻田地中,據史書記載,直播是我國最早的水稻栽培方式。在早期的農業中,人們都是采用刀耕、火耕等方式,然后直接將種子撒到田地中,然后等到作物成熟進行收獲。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對種子的育苗或移栽過程,頂多是將稠密的稻苗移栽到稻苗稀疏的地方補苗,而這種方式一直沿用至今,這種種植方式對于勞動力的要求較高。但是隨著城市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勞動力由農村轉向城市,這就造成了農村勞動力短缺,這種種植方式越來越難以繼續下去。就水稻種植歷史而言,我國要比歐美等國家歷史悠久得多,但是在先進方面卻不及這些發達國家,由于直播的方式對勞動力的要求較高,所以在勞動力日益緊缺的情況下,西方發達國家都采用了機械播種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解放很多勞動力,來投入到城市的生產建設中,在歐美和澳大利亞等國,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經實現了全面機械化種植,而在我國還有很多農村地方仍然采用直播的種植方式,這樣在水稻種植方面明顯地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
1.2移栽
移栽技術在我國最早起源于《陳敷農書》,在這一農業書籍中提出了谷物需要壯苗的問題,所以我國的水稻種植技術在宋元時期得到了高速的發展。這一時期,我國的水稻已經開始使用育苗移栽的方式,這樣不僅解決了秧苗成活率低的問題,也解決了南方多季種植時間上矛盾的問題。我國的水稻培育技術在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都一直沿用這種方法,但是沒有取得長足的進步,直到上世紀50年代初期,水稻育苗技術才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在上世紀50年代初期,我國各地基本都是以育苗的方式對水稻進行栽培,但是這樣也很容易受到壞芽、爛秧等災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開始推行濕潤育苗和陳永康的“落稀谷”育苗經驗,而且對育苗的條件也進行了一定的改進,將保溫材料改為油紙,之后又進一步改為塑料,這樣增加了保溫材料的利用率,減少了材料的浪費現象。從水稻直播到后來的育苗方式,對水稻的發展來說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這種栽培方式仍然有其不足之處,這種方式需要人來手工插秧,所以對勞動力方面的需求更高。隨著機械的發展,機械插秧法逐漸走進了田間地頭,機械插秧有著用人少、勞動強度低的優勢,但是也有其劣勢,主要是體現在傷苗率高,而且對環境也有著一定的要求。
目前來說,水稻的播種方式主要是以拋秧、直播和機械插秧三種方式。在西方發達國家,大多是以機械插秧為主,由于這些國家種植環境地勢較平坦,稻農擁有的土地也很大,能連成一片,而且都是單季水稻,多為粳型常規稻,所以這些條件綜合起來看,解決了很多機械插秧的問題,同時也為機械插秧奠定了基礎。但是在我國因為國情的原因,所以同這些西方國家的發展就會出現一些不同的地方,就我國來說,由于人口分布的不均勻,呈現出東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現象,所以稻農所擁有的土地面積也有很大的差別。在南方由于人均擁有土地比較少,所以大型機械設備很難進行大面積耕作,而北方則不同,北方地廣人稀,稻農擁有土地面積很大,而且地勢相對平坦,適合大型機械設備工作,所以就目前機械插秧而言,我們應該根據南北地區差異來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在南方使用小型機械設備,在北方則使用一些大型機械設備進行栽培工作,這樣既解決了秧苗成活率的問題,又解決了農村勞動力流失而造成無法有效勞作的問題。所以在今后水稻的發展中,機械化作業是水稻發展的大勢所趨。
2.1水稻的拋秧技術現狀及優缺點。
2.1.1拋秧技術的現狀
拋秧栽培是指采用塑料秧盤或旱育苗床所培育出根部帶有營養土塊的秧苗,在秧苗栽種時,這種秧苗利用自身土塊帶來的重力,通過人工或機械的方式拋撒到稻田地中。這樣的方法緩解了水稻播種時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問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種植季節上的矛盾,所以這種方式在我國發展很快,由于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更加受到廣大稻農的歡迎。
2.1.2拋秧技術的優點
水稻拋秧技術結合了育苗和直播的優點,具有降低勞動力數量、省時省力、不傷根、根部入土較淺、效率高等優勢。通過實踐證明,人工拋秧比手工種植速度快5~8倍,這樣可以更快的搶到農時,可以使成熟期提前,而提前的多少由稻田地的面積決定,一般可以使成熟期提前4~6d。
2.1.3拋秧技術的缺點
國內拋秧技術還處于發展階段,這種栽種方法雖然得到廣大稻農的歡迎,但是其技術還不是很成熟.由于水稻種植地區比較廣泛,各地區的種植條件都是不同的,而且種植品種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由于不同地區、不同品種以及不同的缽體塑盤對于種植密度的要求都是不同的,所以各地區的標準應該有一個準確的規定,但是目前對于拋秧的一些規定不能達到對地域性、品種及缽體塑盤的準確定義,所以這對于機械拋秧這種方法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對于種植密度來說,人工拋秧的挑戰力度更大,由于人工拋秧對人拋灑出去秧苗的力度不同,產生的效果也會有一定的差別,所以人工拋秧的種植密度不能科學的保障,在秧苗成長的過程中少不了間苗和補苗的情況出現,如果能夠保證種植密度,這一環節在之后可以很大程度的減少。
2.2直播
水稻的直播在目前很多地方都在使用,其優點是省時省力,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減緩勞動力外出的壓力。根據實踐來看,每畝水田使用直播的方式可以比移栽節省1.2~1.5個人工,這樣不僅節省了開支,還能減少對勞動力的需求。但是直播水稻的缺點也是相當明顯的,那就是成活率的問題,蟲害也是重要問題,由于直播水稻根部較淺,更容易倒伏,所以綜合各種原因,直播水稻根據各地區情況的不同,還是有一定的適用范圍,但不適合大面積推廣。
2.3機械插秧
機械插秧技術現狀已經趨于完善,規范育苗,機械插秧移栽,主要內容包括適合機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插秧機的操作使用、大田管理、農藝配套措施等,這種種植方法一般使用于大面積耕作,可以科學地調整各方面數據,有利于水稻之后的成長。這種方法改變了農民勞動強度大,耗時多的缺點,可以合理地保證秧苗的稀疏程度,保證了秧苗對土壤養分和陽光的利用,對有效的增產有著重要的作用。任何方法都有著其優缺點,機械插秧也不例外,最明顯的缺點就是體現在對于工作環境的要求,如果大型插秧機遇到較為泥濘的地塊,就會出現插秧機陷入泥土的情況,所以應該根據不同的地塊選擇不同類型的插秧機,在較為泥濘的地塊可以選用小型履帶式插秧機,這樣可以避免插秧機陷入泥土的情況出現。
隨著對水稻的研究日益加深,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什么品種的水稻在用什么樣的方法可以更好的解決問題,如何種植才能更好地增加產量。對于種植機械的發展方向更加清晰。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任何一種技術都應該看清其本質,分析各種原因,只有這樣才能使科技更加快速的發展。水稻作為糧食的根本,這方面的研究更加不能松懈,所以我們應該對水稻的種植技術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只有從根本上了解之后,才能針對各種問題制定出解決的方案。以目前的趨勢來說,機械化種植已經成為水稻發展的趨勢,我們要順從趨勢,科學的發展。
[1]張洪程.對拋秧稻作再認識再創新:加快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拋秧稻作科學技術體系[J].中國稻米,2001,9(03):12-13.
[2] 蔣受仲.配套育秧技術推廣應用[J].湖南農機,2008,(04):22-23.
S511
A
1674-8646(2016)01-0134-02
2015-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