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煊淇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哈爾濱公證處, 哈爾濱 150001)
?
淺析公證行業大數據創新之路
程煊淇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哈爾濱公證處, 哈爾濱 150001)
信息技術的興盛和廣被推崇促進了數據公證時代的到來,如何將取得的科技成果引入到公證行業,同時又不拘泥于現有的技術,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是業內人士永遠不能停止的思考。
公證行業;大數據;創新
我們假設公證處有較完善的數據倉庫,利用大數據分析系統,讓客戶利用社交媒體,電子媒介這些渠道產生一些非結構化的相關數據,可以建立一個客戶獲取、細分與挽留的客戶全方位的視圖。這里面主要包括了客戶的基本數據,辦公證的情況以及社交網絡的相互關系,對于這些誠信的客戶,需要進行針對性的營銷客戶們需要的各種公證業務,這就相當于農業技術里面的 “滴灌”(滴灌是目前非常先進的灌溉技術,能夠將養分與水通過最優的形式讓植物得到灌溉)。
除發展傳統的民事領域的公證業務,主要以金融以及知識產權為主的新型公證體系變成公證朝著高端法律服務進步的道路。像目前明信公證處開展的非證明業務,為創新公證服務提供了新的亮點。相對于律所和中介,優勢在于公證處的客流量較大,為我們提供了充足的客戶資源。我們為銀行、小額信貸公司提供賦強公證,而新興的P2P的網貸,互聯網金融,基本上分成純平臺的形式和債權的轉讓形式以及線上模式或者線上線下結合模式,擔保模式和無擔保模式。
在淘寶上用支付寶買完東西會被提示是否轉賬為余額寶來實現對產品的交叉購買。那么公證行業可不可以實現交叉營銷呢?當然不是簡單對客戶說,來辦了遺囑公證再來辦繼承公證。例如,徐匯公證處緊跟電子商務的發展動態,在全國首創電子郵件即時保管箱方案并將其推廣。那就可以在辦理公證的同時,根據大數據的客戶全景視圖,對有需要的客戶營銷電子郵件即時保管業務。對于有實力的大客戶,可以提高客戶忠誠度,免費為其提供電子郵件即時保管業務。專業公證服務系統不能只是保留在民事行為這個初級階段,必須對它進行擴大,對于民商事的行為整個過程都要有所涉及,建立成系統的公證服務鏈條。不能只是局限在一個人,而是要利用社會化媒體口碑效應,擴展到他(她)的交際圈,形成系統化的公證圈服務。尤其是對于招標、小額貸款等中介性質比較強的業務。
我們每一天都需要發送很多的公證文書,當事人必須要按照相關的規定進行簽署和取證回執的程序,回執不但是可以作為收訖的憑證,借大數據的分析,還能夠保證對取證的工作進行生命周期的相關管理。不同的人對取證的時間在敏感度上和需求上是不同的,經過計算客戶們的客戶終身價值(指的是最近前來辦理公證時間,頻率等)對它做好排序,對于那些價值很大客戶要優先,要給他們采取私人定制的取證時間,這樣可以有效的提升客戶的滿意程度和客戶的體驗。
這里不是指大數據本身的技術更新,如大數據挖掘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而是指公證行業技術應用的更新。主要涉及一個數據整合、平臺整合的問題。
如今的大數據被互聯網巨頭所掌握,變成很多機構的資源和核心的競爭力,它們不會輕易的進行共享以及開放。大數據被很多的數據商控制以及壟斷,它們都變成了大數據的一個個孤島,這樣的情況會讓大數據的價值受到局限和影響。因為它嚴重的違反數據價值自身的本質。中國目前還沒有發展成完善的征信系統,央行的征信系統只覆蓋了不到四分之一的人口,阿里巴巴已經申請根據淘寶上的用戶交易數據來賣自己個人征信產品,公證行業辦理公證的過程中積累了很多用戶的數據,我們是能夠通過大數據以及互聯網里面的信用信息,銀行擁有的數據做好數據的整合工作,建立完善的數據交易系統,同時可以公開客戶在信用數據方面的信息,成為大數據開放的倡導者和踐行者。利用這些信用數據可以建立一個反欺詐模型,降低公證業務的風險。
平臺整合主要是指網上辦證平臺(已實現)、信息共享平臺、云平臺的整合,實現“三臺合一”。
網上辦證平臺可以在時間上減少客戶的成本(如路上堵車、辦證等待等),減少了空間的限制,在家可以跟公證機構實現信息傳輸。我們可以暢想一下類似于ATM自動取款機有個自動公證機的自助終端,利用身份證和指紋進行雙重的識別,同時交叉檢驗的相關技術作為輔助第三方驗證,確定客戶信息在真實方面的檢查手段,利用輸入相關數據對各種各樣的證書進行真假的判斷,利用電子簽名以及云端檢查做完所有公證的流程,發展成電子公證書,一些流程簡單的公證業務就完全可以通過自助終端來辦理。
信息共享平臺首先是公證行業內部的信息共享,特別是對在一個地區或城市的公證處更有實際意義。其次是我們與行業外像金融業,房地業等等信息的資源共享整合。這對我們進行辦理賦強的公證以及不動產公證等業務會起到很大的幫助。或許有這樣的疑問,如果共享平臺都普及了,這些公證業務還有存在的必要嗎?筆者個人覺得是有的,第一個原因電子數據的查詢,大數據的應用永遠不能取代人類的邏輯判斷。第二個原因技術安全問題,共享平臺也給黑客提供了舞臺,規避風險得到的利益也給黑客提供了足夠的動力,也許技術上的防范(如黑客的惡意篡改)成本要遠遠大于人力成本。第三個就是隱私安全問題,很難把握共享數據與保護隱私的度。
云平臺雖然數據在云端,但是存儲機器需要落地。IBM的小型機,Oracle的軟件,EMC的存儲的國外標配,很難實現去“IOE”化。同時本身電子證據也存在著爭議和分歧,需要更多專業的技術來保障。如從數據來源這個渠道來看,電子證據必須要同時有正本和副本才可以,和它對應的就是要區分證明的等級。如果從分類來看,怎樣歸類電子證據,關系到個人隱私與待證事實的平衡。從效力看,電子證據是否保持真實性需進行專業審查。
所以目前亟待解決的是網絡辦證平臺的普及和同城間的信息共享平臺的建立。
3.1 客戶管理
經過大數據的分析系統,讓廣大的客戶利用社交媒體和電子終端出現的非結構化數據,可以建立客戶全方位的視圖。進行客戶細分,將不誠信客戶列入黑名單,降低公證風險。
3.2 業務管理
大數據的分析系統,可以有效的獲得客戶反饋的相關信息,了解客戶具體的需求,做好深入的研究,對公證業務的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例如我們需要了解每月業務需求的主要情況,峰值在那些天,怎樣安排公證人員的數量是最合理的。
3.3 營銷思路
利用大數據的分析系統,經過多種形式的用戶數據做出挖掘,包括公證消費的數據,社會媒體的內容等,做好追蹤和研究,提高營銷的精準化水平。利用大數據去系統的分析公證處在客戶心里的口碑,根據客戶的需要進一步改善服務的水平。
3.4 風險控制
大數據的分析系統可以讓公證處準確的了解客戶自然以及行為的屬性,通過對客戶的行為,客戶的信用以及客戶風險的分析,建立好反欺詐防護系統。
3.5 內部管理及流程優化
大數據能增加公證處內部透明,讓企業里面上級和下級的信息溝通變得通暢。還可以依照大數據對企業內部的流程進行優化,大力的提升公證處的工作效能。但是也挑戰著傳統部門的劃分,隨著大數據的發展,我們是否有必要成立互聯網事業部值得研究。
信息技術的興盛和廣被推崇促進了數據公證時代的到來,如何將取得的科技成果引入到公證行業,同時又不拘泥于現有的技術,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是我們永遠不能停止的思考。面對未來,我們要做到不拋棄、不放棄,不拋棄傳統的公證業務,不放棄對新數據的探索,守護數據正能量,讓公證在浩瀚的數據海洋暢快的遨游。
[1] 孫亞麗,姚娟.大數據時代下公證行業的應對[J].中國公證,2016,(02):184.
[2] 駱正林.大數據時代的產業變革與社會公正[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02):125.
Analysis on innovation of big data in notarization industry
CHENG Xuan-qi
(Harbin Notary Offic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01,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promoted the era of data notarization. How to bring the sci-tech achievements into notarization industry, while not sticking to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cultivating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will be the issue needs to be thinking deeply.
Notarization industry; Big data; Innovation
2016-09-08
程煊淇(1984-),女, 碩士。
G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