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琳琳
(大慶職業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0)
培養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高職英語教學研究
宋琳琳
(大慶職業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0)
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是實現學生優質就業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根本手段,關系到學生的前途和未來,改革高職英語教學與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要將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和高職英語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既能提高學習效率,又能提高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同時帶動其他職業核心能力的提升。
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高職英語教學
改革以往的終結性評價體系,采取形成性評價體系。科學的評價體系既是能使教師獲取教學反饋信息,改進教學管理,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也是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策略,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手段,從而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參與。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力度的增大和經濟全球化的到來,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在職場上的重要地位日漸突出,英語應用能力是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其他職業核心能力的重要平臺,其應用能力又涵蓋于多項其他職業核心能力之中,與職業核心能力是相互促進、相互包容的關系,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培養其他職業核心能力。“與人交流能力”是社會勞動者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需具有可遷移性、可攜帶性、跨職業性等特點,只有通過交流才能實現與人溝通合作,實現信息共享,增進相互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實現共同發展;“與人合作能力”需要良好的語言技巧,職場中有合作才會有成功;“解決問題”需要語言邏輯,只有溝通交流,才會發現問題、分析原因,進而解決問題。英語作為現代職場中重要的交流工具直接影響著每個人的職業發展、社會地位及社會關系的建立,加強高職院校學生與人交流溝通能力培養具有深遠的意義。
目前高職英語教學難以適應高職教育發展,有些高職院校只注重專業技能培養,其培養目標是培養掌握某一固定崗位的具體技能的勞動者,忽視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許多院校注重英語過級考試,以“知識本位”為中心的傳統教育觀念過多,結果出現英語高分低能現象,不敢開口與人交流,更不知如何與人交流,未能將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與學生專業知識學習和專業教育有效的結合起來;有些院校教師在英語課程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及教學方法等方面過于保守或經驗不足。有些學生受漢語思維模式影響在學校往往學的是“啞巴”英語,盡管多數院校不斷嘗試進行英語教學改革,但由于生源水平參差不齊,也由于往往是大班授課,課堂上學生開口練習的機會很少,教學效果不夠理想。
3.1轉變教學觀念
采用任務型教學方法,貫徹全新教學理念,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緊密結合應用能力考試全方位、多層次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從本院實際出發界定新要求,開發新教材,實施新模式,堅持以打好語言基礎為根本目的教學過程。
3.2教會學生一定的英語學習策略
宏觀上幫助學生制定目標、選擇方法、安排時間、評估效果、調整過程;微觀上幫助學生使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聽說讀寫譯等交際活動。
3.3改革高職英語課程設置
第一階段:基礎英語學習。
幫助學生達到“基本要求”,順利通過英語應用能力(A級)考試。
第二階段:職場英語(行業英語)。
重點突出“工學結合”能力訓練項目,滿足行業企業崗位(群)對英語職業能力的需求,并適當輔導英語應用能力(A級)考試的訓練。
兩個階段的教學內容自然銜接,教學時數原則上不少于180學時。行業英語教學滲透到教學全過程,做到EGP和ESP的逐漸結合。高職英語課程教學模式體現以學生為中心,融“教、學、做”為一體的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根據專業對應的職業崗位(群)要求制定體現職業教育理念和模式的課程框架,設計教學情境采用任務驅動、情景模擬等教學方法,實施模塊式教學。引進和使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等教學手段,構建適合個性化學習和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加強互動與協作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其一,改進教學方法。擯棄“注入式”教學方法,糾正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錯位。改變以教師為主體,學生為“受動方”的教學局面,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其二,改善教學條件。教學手段現代化,把多媒體、網絡等現代技術手段應用到英語教學之中。
其三,改革教學模式。積極探索和建立適合高職院校特色的優化教學模式,逐步的將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貫穿到整個教學活動中去,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提高英語實際運用的能力上。
其四,改革教材。逐步的建立起適合現代高職教學特色體系教材,專門為學生打造出適合高職學生的教材,以實用為主,夠用為度,二者相互結合,應用為目的,以能力培養為主線,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針對性的教材。
隨著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及經濟全球化的到來,職業競爭日趨激烈,就業者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就業壓力,職業崗位變動頻率日益增加,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尤為緊迫。而用人單位愈加看重高校畢業生的核心能力,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因此,加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已然成為我國職業教育普遍認同的一種人才取向,也是高職院校普遍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要求高等教育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其實用性和實際性,將核心能力培養的理念融入日常的基礎教學中,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是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1] 潘愛琴.創業教育背景下激勵機制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08):90-91.
[2] 吳寒,黃奕云.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4):157.
[3] 黃奕云.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英語實訓教學模式的探索[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0(3):183.
[4] 張潔.基于職業能力視角的高職英語模塊化教學探討[J].才智,2014,(21):87-89.
[5] 于劍.以職業教育理念深化高職英語教育改革[J].中國成人教育,2011,(13):34-37.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research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vocational core competencies
SONG Lin-lin
(Daqing Vocational College,Daqing 163000,China)
The vocational core competence cultiv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achieve quality employment of students,and als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means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lifelong development,which is related to student's future.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and vocational core competence training are inseparably interconnected. The combination of them can improve learning efficiency,employment ability,entrepreneurship ability,and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other professional core competencies.
Students'vocational core competencies;Cultivation;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H319
B
1674-8646(2016)12-0110-02
2016-04-25
黑龍江省高等學校教改工程項目“高職英語課程中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G20140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