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帥,陳萬秋,滿 暉
(沈陽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沈陽 110159)
?
工業設計校企互聯網協作平臺發展趨勢的研究
張 帥,陳萬秋,滿 暉
(沈陽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沈陽 110159)
對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工業設計的發展進行了分析,通過借助網絡特征的優勢反映出現今客戶的審美需要,進而促進工業設計在進入到互聯網后得到更好的發展,特別是大數據的優化促進作用。現在工業設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使行業的發展迎來了更好的空間。
工業設計;互聯網;審美體驗;校企
互聯網快速發展,激發了以審美角度為中心的設計要求。所以,網絡產品的制造者將更多的工業設計理念融合到信息中,以達到吸引更多的流量目的,為促進企業的發展起到更好的效果。
大數據的影響激發了企業的快速轉型,助推了經濟的轉型發展,成為打造重大競爭優勢的契機。大數據思想有以下幾種意義:第一種意義是大數據思想一定是對數據進行隨機采樣分析,一定是要了解數據復雜程度,必須要詳細掌握數據相關內容。第二種意義是要把數據作為一種可以不斷升值的財產來看,而不是簡單的研究對象。第三種意義是數據有很高經濟價值,通過不斷深挖數據的內在價值,就可以改變價值的產生基礎和價值系統。大數據之所以這樣重要,是因為正確的思維就是巨大的商業財富,在面對自身的思維方法上,舊有的經濟制度和過去的商業理念必須要不斷變革,要吸收一切新鮮事物并創新先進的思維方式,通過學習全新的思維方式來重新組合企業的戰略思維。大數據的思想基礎是互聯網,而互聯網思想恰恰就是正確使用互聯網的創新理念來處理各種工作的思想。互聯網思想是相對工業化思想所產生的,是客戶利益至上的思維。這也和工業設計的思想緊密聯合在一起。這兩種都是在強調客戶推動產品的設計要求走向,更是大數據背景下表現出來的設計要求。由客戶的思維習慣產生的大數據互聯網思想發展較快,這也讓設計人員能夠更快得到用戶的真實想法。這種“互聯網+”的方式能夠真正讓設計人員的設計成果更好地滿足用戶的要求,更好地服務全社會。
在“互聯網+”向科技服務、創新理念、開發方式等領域沖擊的過程中,眾多的變化都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的重組,并引領工業4.0 的發展步驟,進而引領了“互聯網+”工業設計產業的發展壯大。所以在“互聯網+”工業設計行業的推動下,設計人員自身角色應該快速靈活轉變,因為高速發展過后必然是快速下滑,所以從市場發展和創新能力來說都是不容樂觀的。現在我們擁有最好的年代,但同時也可以說是趕上了最不好的年代。因為隨著互聯網方式的快速發展,很多設計人員的思想方式也要跟著發生變化。第一,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多年以來設計人員都以服務的身份面對客戶,設計人員所有的經濟來源都依靠這種關系,這就導致了設計人員不能正確思考設計的真正意義,他只能是把產品的設計當作自己的謀生手段來看,不能領會其中的真正意義。第二,市場的變化流動性很強。有的項目可能要緩建或停建,這可能也是件好事,因為這可以讓相關人員把將來的設計方向考慮得更加清楚。第三,正確理解做設計的真正價值是什么,是為誰在服務,是為工程項目服務還是為設計的價值服務,還是為所需求的人來進行服務。
要緊緊把握工業設計人才培養模式,通過組織對該系統的研究,進一步理清實踐教學任務的基礎條件,運用高效的課程安排并使用所有實踐教學手段,建立和理論教學體制配套的實踐教學體系。正確運用校企合作方式,成立創新實踐平臺,強化教師隊伍配置,優化教育教學體系結構,培養工業設計需求的各類人才。
3.1 探索校企合作的實踐辦學模式
通過學習其他具有相同辦學模式的相關院校,從中學到了許多成功的經驗。同時加強了對工業設計學科人才培養情況的摸底調查;對一些校企情況也展開了抽查,客觀分析了以設計行業為基礎,開展相關領域的實踐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弊端;摸索一套完善的行業有關生產、學習、研究的合作互動機制,創建更多有關校企合作的成功模式。以校企合作為平臺,總結該模式的成功與不足之處,建立行業的指導指南,更有助于廣大學生的能力養成和實踐教學的應用。
3.2 搭建密切合作關系的校企合作平臺
根據普通高等院校工業設計專業的整體辦學思路和辦法,充分顯現工業設計專業的優勢特征,經常性總結教育和崗位的共同點,加強調查研究有關行業自身的校企合作模式,根據需求企業的特點和對工業設計的專業要求,要加強學科之間的互動,對有關實踐類的課程教學方式進行重新編排,進而達到重視課程編排、滿足地方合作企業對人才的要求,達到實踐與就業并軌的良好模式,改進校企合作的模式,凝聚行業的特殊優勢,爭取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3.3 建立校企合作模式的實習基地
加強企業在科學研究項目中對教學的積極作用,更好地更新現階段實踐教學培養方式,正確處理工業設計專業理論與實際脫節的現象。根據本地區的發展需要和企業急需的專業人才,高等學校要適時調整培養結構,突出創新理念的培養模式,多培養適合產業發展的人才。新的知識和成果轉換可以推動課程教學的內容,研究并開展能夠成為校企共贏的項目,從高校學生在校期間就實行一種雙向選擇制度,讓高校學生進入實習設計基地就開始進行學習,把基地當作項目的研發場所,把相關的所有環節緊密結合在一起,建立一套“學校-企業-導師”的知識技能傳授系統。同時要憑借高等院校和相關企業之間的各自優勢,互相補充各自的不足,校企雙方要共享優勢資源,相互配合協調工作,爭取多培養社會急需的各類尖端人才,使專業與基地單位都發揮自己的作用,為人才培養服務。
3.4 校企合作的具體實施操作建議
根據工業設計專業的人才需求,通過總結本地區人才需求的標準,搭建校企合作平臺,認真總結近些年的成功經驗,改進不足之處,以更好的為今后人才培養工作作出鋪墊,同時也要求學生養成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讓高校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一,通過前期的調查研究,可以邀請一些在校企合作中有成功經驗的企業高管和專家學者,并且多與高校的專業課教師開展交流研討活動,最大限度上掌握工業設計專業的相關知識,編寫工業設計專業的實踐能力要求,制定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具體辦法,抓緊出臺適應本地區校企共同發展的教學模式。其二,充分利用現有的優勢資源和已經取得成功的經驗,以畢業就上崗為自身專業的發展目標,找到適應企業自身發展要求的創新之路。通過校企共建這個全新模式,培養更多的定單人才。分批次、分步驟地拓寬發展渠道,大力度的開展校企合作,實現校企雙方的互利雙贏。其三,通過加強校企雙方之間的聯系和溝通,成立高校自己的工業設計研發團隊。開展校企共建方式,能夠更好地發揮各自的優勢資源,雙方的優勢互補可以激發雙方的內生動力,進而形成良性的發展模式,走出一條成功的校企雙方合作發展的新機制。
傳統的工業設計行業在發展中遇到了一些困境,因此,相關的部門應該憑借全新的發展優勢,為工業設計的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本文通過分析互聯網時代的工業設計管理特征,和研究行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找到一些對校企合作十分有利的發展模式,積極探索符合本地區發展要求的全新辦法,為謀求校企雙方互利共贏提供一個值得參考的思路。
[1] 李昱.互聯網時代的工業設計特征[J].中國科技信息,2015,(21):184-186.
[2] 羅珉,李亮宇.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價值創造視角[J].中國工業經濟,2015,(01):16-19.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trend of school-run enterprise Internet collaboration platform in industrial design
ZHANG Shuai, CHEN Wan-qiu, MAN Hui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Shenyang Ligo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59,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design in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It reflects the aesthetic needs of present customers by means of the advantages of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which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design, especially the optimization and promotion to the big data.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has become better with the increasing attention on industrial design.
Industrial design; Internet; Aesthetic experience;School-run enterprise
2016-08-16
課題項目:2016年度沈陽市社會科學課題立項“工業設計校企互聯網協作平臺的探索與研究”(sysk2016-11-03)
張帥(1979-) ,男, 碩士, 講師。
G642
B
1674-8646(2016)20-00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