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玉玲
(哈爾濱市木蘭縣柳河林場, 哈爾濱 151900)
?
論現代林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
臧玉玲
(哈爾濱市木蘭縣柳河林場, 哈爾濱 151900)
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了“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之中,明確提出了構建生態文明就是為人民大眾謀福祉,這從側面體現了國家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表明了對構建現代化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心。在生態文明建設中,作為前言陣地的林業,其作用更是不言而喻。
林業;生態文明建設;作用;美麗中國
林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是保護森林、濕地等多樣性的重要依據。本文分析了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地位,論述了發展林業的重要意義,并且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對現代化林業的發展有所幫助。
1.1 林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
自然生態是生態文明的基礎,自然生態的良好運行也是維護生態文明的堅實基礎,反之,如果自然生態消失,那么生態文明更是無從談起。林業作為生態建設的主體之一,其中一項重要的職能就是保護自然生態系統。在黨的十八大會議上,就如何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做出了重要的指示,其中對荒漠化的治理、水土流失的防治、森林面積的擴大化以及保護物種的多樣性也做出了詳細的計劃,這些都是今后從事林業相關部門的職責。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人民生活逐漸富裕,老百姓更加追求綠色生態的生活,黨和政府為了更好地發展民生,就必須滿足百姓對于綠色和生態的需求。在新的時期,林業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它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需要相關部門加大對其管理防護。
1.2 林業是生態產品生產的重要陣地
所謂的生態產品就是指能夠滿足人們對于生態需求的產品,正如生產物質產品是物質文明建設的核心一樣,生態產品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它需要給人們提供舒適的氣候環境、清澈溫涼的水源、可愛的動物,等等。而要提供這些優質的生態產品,林業可以說占據了主要的地位。試想,如果林業被毀,那么必然會導致生態產品生產能力降低,導致生態產品供給減少,使氣候失調、水源減少,等等。況且,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汽車等代步工具隨處可見,這些加大了二氧化碳等的排放,而林業規模的擴大,可以凈化空氣,吸收多余二氧化碳,并且提供給人們新鮮的氧氣。如此,可以明確林業在生態系統中所占的重要作用。
1.3 林業是構建美麗中國的核心元素
在十八大中,對于“構建美麗中國”一詞也是首次提出,要想構建美麗的中國,自然就離不開生態文明的建設,自然就對林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時至今日,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對于生態文明的建設也是越來越重要。在十八大報告中,對于美麗中國的構建,提供了三個詞,即“天藍、地綠、水凈”。這三個詞代表了不同的追求,不同的對象:首先,天藍是指空氣潔凈,地綠是指綠草茵茵,水凈是指水質優良。眾所周知,這三者都是人類賴以生產的必要條件,這就足以說明黨和政府對于生態的重視,也說明林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因此必須抓住機遇,構建“無水不清、無山不綠”的美麗中國。我們要加快造林綠化、防止水土流失、認真貫徹生態優先等基本原則,要以林草植被的發展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全面提升森林經濟,促使林業更快更好的發展。
2.1 努力發展現代化林業是落實科學社會發展觀的體現
科學發展觀是以發展為第一要義,將以人為本作為核心,其統籌發展、和諧發展作為根本方法。而發展現代化的林業則是履行科學發展觀的一種表現。發展現代化的林業就是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林業,力求以最大的能力,最大的限度發掘和開拓出林業更多的功能。隨著近些年林業的發展,可以發現以下幾點優勢:第一,它的發展維護了生態系統的平衡,提高了生態系統的承受力,使生態文明得到很好的改善,為我國的生態保護安全、空氣質量、物種延續等問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第二,現代化林業的發展提高了我國森林綠化面積的覆蓋率,為綠色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力量。
2.2 發展現代化林業是維護生態安全的必由之路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而生態安全則是良好生態環境的保障。現代化的林業就是為了維護好生態安全,就是為了給我們生存的環境提供優質的保障。由于之前我國更多的注重經濟實力的發展,給生態等留下了不小的問題,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加強生態建設,維護生態安全。而林業作為生態建設的領頭羊,自然要發揮其重要的作用,提供其巨大的生態價值,為減少水土流失,保證物種多樣性,減緩氣候環境等條件的惡化提供有效的措施。
3.1 加強林業資源的保護
隨著我國林業相關部門的不懈努力,在近些年,我國對于森林資源等生態的保護管理工作不斷加強,使得森林覆蓋率在逐年上升,森林質量也在逐步提高。為了更好地發展林業,也實現了生態林業和民生林業共同發展的局面。但是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發展,工廠等的興建,使得森林資源面臨著不小的問題。比如隨便開發利用森林占地,肆意破壞森林環境,等等。對于這些問題一方面要求相關部門制定嚴格規章制度,對于不法人員采取嚴格處罰。另一方面,讓工作人員堅守林地紅線,拒絕林地非法開墾,如有違者,要對其進行處罰,并要求退耕恢復植被。再有,相關部門要做好相應的宣傳工作,使老百姓明白林業發展的重要性,爭取做到軍民合作,共同管理林業安全,督促林業發展。
3.2 加大林業投入扶持有關力度
林業的發展,可以說是功在當代,利于千秋,它是利國利民的公益性事業。因此,為了更好地發展林業,為了使生態文明建設能夠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要有政府的大力扶持,保證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硬件、軟件等能夠全部到位。首先,政府部門需要制定相關制度,將地方林業機構人員的經費等也納入到國家的預算中。其次,加強林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對林業周邊的道路、水源等進行建設。對于防蟲滅害的儀器設備進行采購。再次,要完善補償和補貼制度,提高生態公益林的補償標準,大力促進農民保護公益林的積極性。
本文針對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和意義進行了論述,并就今后的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久的利國利民的大工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斷的積累中成長起來的,林業是整個生態文明建設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對生態調節、生態培養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加大了對林業的建設和維護,國家還將地方的林業人員經費納入到國家的整體預算當中,加強了林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對一些林業病蟲害的先進設備也進行了管理和更新。此外,國家還完善了林業的各項補貼政策,加大了林業的宣傳力度,更好地發揮了林業在整個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
[1] 呂世新,石志炳,何李平,等.林業兩大體系在“生態縣”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C]//中國林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2004.
[2] 張永明,劉新華.找準位置當好“六員”——淺談林業工作站在林改中的作用[C]//第二屆中國林業學術大會——S1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與科技支撐論文集.2009.
[3] 藍春能,王鶯,袁黎偉.淺談義務植樹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C]//第二屆浙江中西部科技論壇論文集(第一卷).2005.
[4] 胡冀珍,傅懋毅.論云南森林可持續經營與生態文明建設[C]//森林可持續經營與生態文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
[5] 李海臣.實施森林可持續經營促進林業健康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構建的基石[C]//森林可持續經營與生態文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
Discussion on modern forestry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ZANG Yu-ling
(Harbin Liuhe Forest Farm of Mulan County, Harbin 151900, China)
In the report of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was brought into “five in one” overall layout, it clearly puts forward the opinion tha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to seek the welfare of the masses, which reflects the focus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determin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role of forestry is self-evid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orestr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Effect; Beautiful China
2016-08-02
臧玉玲(1970-), 女,助理工程師。
F326
B
1674-8646(2016)20-00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