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香
(太原師范學院,太原 030619)
?
文獻編目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
李慧香
(太原師范學院,太原 030619)
文獻編目作為圖書館的一項基礎工作,包括對各種文獻信息資源的客觀描述與著錄、主題揭示與標引及以檢索、瀏覽、導航推薦服務為目的的資源內容和形式的有序組織,從而達到宣傳報道和檢索利用文獻的目的,在圖書館的日常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圖書館數字化發展到今天,更是對這項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圖書館;中文圖書;編目工作
我國很早就根據ISBD的原則與方法,制訂了一系列文獻著錄的國家標準。自1979年起陸續制訂和頒布的有《文獻著錄總則》、《普通圖書著錄規則》、《連續出版物著錄規則》等,到1997年10月全國圖書館聯合編目中心成立,近些年圍繞圖書館資源標準、技術標準制定了多部標準規則。而各個圖書館在此基礎上又制定了自已的編目規則,供本館使用;但在實際的工作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以本館自編原始數據和套錄數據來討論。
1.1 著錄項不準確
其一,著錄項不完整,不能正確反映文獻特征。特別是早期的數據,著錄內容錯誤或過分簡單。其二,對規則理解不透,不能準確對應相關字段。如在100字段中的第9-12字符中,應填寫正確的出版年,并且和201字段的$d是一致的,但在實際的工作中卻出現填寫錯誤或漏填。其三,錄入錯誤。在數據中,題名、作者錄錯字,標點符號運用錯誤,版期錄錯等。如書商提供數據題名:《文藝心理學》/作者:朱光潛/ISBN 978-7-309-06529-9/版期:2009年,但實物版期是2014;還有在本館的自編數據中690字段關于分類號的著錄中,O和0輸入混淆等。
由于對MARC著錄規則錯誤理解和工作中的失誤,導致我館在2012年更換了MELINETS系統,把舊數據轉入新系統后,出現了館藏圖書用不同的檢索方式,顯示不同的統計結果。還有些數據在檢索頁面只能看到單冊信息,卻不顯示MARC格式,在系統的前臺無法檢索到,只有通過后臺利用遠程操作方可找到,給讀者檢索和統計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
1.2 分類標準不統一
分類工作是圖書館的一項基礎工作,其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館藏圖書和對讀者的服務。分類常見問題有:其一,分類錯誤。如《傾城之戀》張愛玲著/分類號有I246.4和I247.5,正確的類號為I247.5。其二,分類前后不一。如劉墉的散文,有I267和I712.65,由于不清楚作者國籍前后變動,早期出版的書歸入中國散文,而后期出版的書沒有細查館藏,僅憑現有圖書上標的國籍就分到美國散文。其三,大多數圖書館數據都采用外包,圖書從訂購到上架的速度大大提高,但由于書商提供的數據,有從國圖、CALIS下載或自己組織編目,導致分類標準不同,如果分類人員不進行仔細的校核,容易出現同書異號現象。
1.3 重復著錄
在早期的原編建庫工作中,工作人員對一些字段理解不透,再加上著錄項目不能完整揭示圖書內容,查重不到位,在館藏數據中出現了同一圖書的重復著錄,結果導致圖書檢索窗口出現一書多記錄的現象,給讀者的查詢帶來困難,增加查詢時間,影響查詢效率,使查詢結果不準確,影響讀者對圖書的搜索和使用。
1.4 編目人員對編目未來的信心不足
目前,MARC數據面對著數字時代的各種嚴峻挑戰,出現編目的格式簡單化、編目的外包普遍化、數據的來源多樣化等,而且編目工作社會化后,采編工作漸漸被邊緣化。原有編目人員出現過剩。過去圖書館的館藏資源以紙質為主,因此購書、借還書、藏書是主要工作,采編部門理所當然成為業務主角,許多館把業務骨干都放采編部;而現在采編部門在萎縮,圖書館新增的講座、數字資源、展覽等,在人力和財力方面也都對采編工作產生了深遠影響,導致編目人員對工作喪失信心,不愿安于現狀,不愿進行編目理論的研究。
1.5 編目人員對規則和標準存在輕視或理解不準確
編目人員對MARC規則和格式的理解直接影響著數據質量,對規則理解不透,對一些規則執行不嚴格,甚至錯誤地認為著錄就是按格式填寫,只要記住每個字段的著錄項,每條數據只要有必備字段,書能正常借閱就可以。再加上技術知識有限或人員流動,對圖書館業務不太了解,以及盲目復制導致編目質量無法得到保障,造成數據混亂,從而給工作帶來諸多不便,為讀者對館藏資源的最大化利用設置了人為的障礙。
2.1 按編目標準規范編目,開展回溯建庫工作
由于文獻有各種出版形態,所以必須執行統一的著錄標準,規范的格式,才能真正促使將來編目數據的共享共用。
我館依據《普通圖書著錄規則》、《中國文獻編目規則》等制定了適合本館的著錄規則和細則,并在工作中嚴格執行,從而保證了必備字段齊全,字符準確,并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強書目數據的維護,確保編目數據質量。同時,還要加強與各個高校圖書館的協調和溝通,健全本館編目規則。對于館內早期原編數據,積極開展回溯建庫工作,不僅加強回溯建庫人員技能、系統使用、MARC格式的培訓,還要加強書卡核對,保證圖書和目錄卡片一致,在做好這些基礎工作的前題下,采用套錄數據和原始編目的方式進行。對于外包數據要做好對書目數據商的篩選和溝通工作,明確圖書供應商對館內圖書供應與服務內容有關的要求,以及質量標準,從而確保編目數據的準確、規范。
2.2 做好分類標引工作,保持分類人員的穩定性
在實際工作中要以《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為標準進行標引工作,中文標引主題以《漢語主題詞表》、《中國分類主題詞表》為依據,并根據以上標準制定自己的《分類標引規則》,杜絕工作中的取詞隨意性。對一些交叉學科,分類人員要做好分析記錄,讓圖書的分類據本館情況有一個延續性,從而避免同類書的不同分法。同時加強與流通部門和查重人員的溝通,對發現分類錯誤及時更正。對于書商提供的數據,分類人員進行仔細校核,對出現的問題做好和書商數據來源的溝通工作,以確保分類的準確一致。另外,要保證分類人員的穩定性,不隨意更換,而分類人員也要關注分類法和主題詞表的修訂,以保證分類的準確和一致。
2.3 加強多途徑查重工作
在實際工作中,只要加強查重,重復著錄這一問題就可以大大減少,查重人員可以通過多個關鍵字入手,如ISBN,題名,作者,出版年,版本,并列題名,叢書名等不同的路徑進行檢索,從而保證避免錯查或漏查,確保準確;對已確認的重復數據可以采取合并數據的方式進行處理。當然這一操作要非常謹慎,查重人員一定要認真核實。
2.4 編目人員樹立信心,擺正態度
編目工作重復性強而且工作量大,所以要求工作人員要有耐心和毅力,擺正態度,滿懷信心,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目前,圖書館已經從信息資源的所有者蛻變為信息資源的使用者,開始從信息資源技術方法的研發者蛻變為應用者。雖然讓“MARC安樂死”的聲音一直不絕,它有許多不足,但目前來看它還是揭示文獻資源最全面的“元數據”,編目工作仍會在未來長期存在,可以說,只要紙質書刊存在,文獻編目就始終不會停止。
2.5 圖書館要加強編目人員的培訓和學習
圖書館在選用編目人員時,嚴格把關,編目人員不僅要掌握書目數據的特征和相關規則,還要具備組織管理及開發利用書目信息的能力。工作人員自身也要加強個人素質的培養,加強相關技能的提高,比如電腦技能的提高、繁體字的識別、多音字運用、古典文學知識的積累、外語的學習,等等。
同時,館內也要加強對編目人員的培訓工作,建立一支復合型人才隊伍,優化編目隊伍的結構層次。
圖書編目作為圖書館的一項基本工作,數據的質量直接關系到讀者對館藏資源的利用,標準、規范的數據可以提高讀者的檢索效率,使資源的利用得到最大化,把編目工作和讀者服務工作有效地結合起來。因此,編目部門和編目員必須開拓新工作,不斷提升自己,在新環境下不斷創新和發展。
[1] 卜書慶.與元數據共存亡的元數據編制工作[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5,(06):55-56.
[2] 顧犇.十字路口的圖書館編目工作[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5,(06):127-128.
Problems in literature cataloging and solutions
LI Hui-xiang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619, China)
Literature cataloging is a basic work of library. It includes the objective description and record of various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e revealing and indexing of the subject and the ordering of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the resource for searching, browsing and navigation recommendation service,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opaganda and the use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It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daily work of the library, and it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is work in the stage of digital development.
Library; Chinese books; Cataloging work
2016-08-16
G254.3
B
1674-8646(2016)20-00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