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妍
(黑龍江財經學院,哈爾濱 150025)
?
資產評估方法選擇研究
張慧妍
(黑龍江財經學院,哈爾濱 150025)
資產評估是一項復雜的過程,如何科學地進行資產評估,提高資產評估的準確性與評估的方法選擇是分不開的,科學的資產評估能促進企業健康的發展。如何選擇資產評估方法,是一項重要的決策。從資產評估方法體系概述、資產評估方法選擇的決定因素、資產評估方法的組合使用、資產評估方法的次優化選擇進行闡述資產評估方法選擇研究,希望能為研究資產評估方法的專家與學者提供理論參考的依據。
資產評估;方法選擇;研究
資產評估方法選擇是一項復雜的過程,沒有固定的模式,必須根據具體案例,進行具體分析,選擇合適的評估方法,但在實際評估過程中,可能需要多種評估方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資產評估。如何選擇適宜的資產評估方法,工作人員不僅要有雄厚的資產評估理論,更要具有較強的資產評估的實踐能力。通過具體工作實踐,提高實踐能力,科學的進行資產評估,合理的選擇方法,可對企業的發展起到關鍵作用。
評估體系是在不同評估方法進行有效組合,構建一個資產評估體系。資產評估方法包含市場法、成本法、收益法。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根據評估內容進行合理的方法選擇,科學的完成資產評估。資產評估體系的構建,是能否科學的進行資產評估的參考因素,也是評估人員對資產評估的一種有效的依據,提示資產評估人員的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能更好的為評估單位服務,提供高效、可靠的資產評估報告,完善資產評估體系,科學有效的進行資產評估。評估體系需要在評估過程中不斷完善,不斷提高評估體系的科學性,符合現代企業的快速發展,建立一個科學、有效、實用的資產評估體系,為合理的資產評估保駕護航。
資產評估的功能是最重要的。在資產評估過程中,必須從評估企業資產評估的功能入手,這是資產評估方法選擇的決定因素,資產評估的方法選擇,需要根據評估的對象進行科學有效的確定,提升資產評估的科學性。資產評估需要公平、公正,要有嚴謹的工作態度,合理進行科學資產評估。資產評估主要有評價、評值、公正、咨詢功能。資產評價的每個功能都能實現一定的價值,在資產評估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資產評估公正功能,需要有一定法律法規文件進行規范,查詢其資產評估公司的資質,以及法人的合法性等。資產評估要對相應的商品進行科學的估價,必須在獨立性、科學性、公平性原則的基礎上,科學的進行資產評估。評估方必須在國家相應法律法規文件的指導下,對被評估的公司資產進行科學有效、合理的評估。根據現有的資料,以及相應的環境,要掌握其重要的資料,在評估過程中,要避免國家資產流失,也要根據市場行情,不能把產品評估過高,這對企業的發展起到阻礙作用,要公平、客觀的對資產進行有效的評估,在評估過程中,需要有專業團隊進行評估,避免一人獨大的局面,破壞評估的公平性與科學性。
通過科學分析,評估公司在評估的過程中,要科學選擇評估的方法,公平、公正、公開、獨立、科學、嚴謹的對資產進行評估,體現出評估的科學性??茖W的評估,能對資產提供科學的證明,這是促進企業快速發展的基本因素,符合現代企業發展的標準,完善評估體系,合理的進行資產評估,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資產評估是一個復雜過程,在資產評估過程中,要根據評估對象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評估方法,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保證公平、公正、科學、高效的完成資產評估任務。必須多種方法結合使用,保證資產評估科學有效的完成評估任務,讓評估方得到一個科學的評估報告,促使評估企業科學有效的發展,保障在評估過程中涉及的評估利益能得到科學合理的保障。在評估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保障評估的公平性,要采取不同方法進行資產核算,確保評估的準確性,在實際工程過程中,采用資產評估方法的組合使用是保障資產評估有效進行的科學方法。
評估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評估方法的選擇,但受到一些客觀條件的影響,評估人員不能更好的選擇評估方法,不能科學、高效的進行資產評估。以下是我們進行次優化選擇的一些方法。
4.1 客觀條件對資產評估的方法
資產評估常用三種方法,但在實際資產評估的過程中,選擇每種評估方法都有一定條件的限制,也就是受客觀條件的影響,資產評估的方法選擇沒有靈活性,都是按程序進行,這就給資產評估帶來一定困難,資產評估過程就是在評估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評估方法選擇的客觀條件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評估的進程,影響評估的效果,這就對參與評估的工作人員的基本素質有一定的要求,要具有雄厚的評估理論知識,很強的專業實踐能力,能積極完成評估工作,具有嚴謹的評估工作態度,評估過程中,要熱愛評估工作,在評估工作中享受評估的快樂,體現出評估的意義。在評估過程中,要科學建立多種評估方案,根據評估條件的選擇,評選出最優資產評估方案,次優資產評估方案等。在評估條件選擇過程中,無法滿足最優資產評估方案,我們就得選擇次優資產評估方案,科學的進行論證,合理的進行選擇評估方法,體現出評估的科學性、整體性、獨立性,要提高評估的效率,加強評估的管理,有效的進行資產評估,合理的選擇最優方法組合,滿足資產評估的基本條件,在客觀條件選擇的基礎上,合理選擇評估方法,科學、有效的進行資產評估,體現出評估的公平性,符合現代資產評估要求,為企業的發展提供科學的資產評估報告。
4.2 主觀條件對資產評估的方法
在資產評估過程中,對資產評估的方法和技術有一定的限制,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類研究的不足、真理探索的相對性,我們在具體的實際工作過程中,對資產評估的可能性沒有合理的進行研究,探索一條真理方法,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沒有萬能的方法,只有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完善自我能力,進行經驗的總結,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逐步探索出資產評估的真理,需要實踐經驗的積累,選擇適宜的方法。對具體評估技術方法和所涉及的經濟技術參數的獲取方法發掘得還不夠,技術方法與技術參數在資產評估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須認識理解經濟參數與技術參數,才能科學有效的進行資產評估,促使評估更加準確。在實際評估過程中,由于參與評估人員的能力有限,只能使用有限的方法,不能科學有效的進行資產評估。另一方面是針對具體的資產評估機構或評估人員而言,由于其掌握方法的有限性,使得采用的方法可能并不是最優的。參與評估人員是資產評估的關鍵因素,參加人員必須有一定的資產評估能力,這是資產評估順利進行的基本保障,要提高評估人員專業素質,必須加強評估人員的培訓,提高其專業素養,另一種就是引進資產評估行業中的專家與學者,充實資產評估隊伍,提高資產評估隊伍中整體能力的提高。
資產評估方法的選擇是提高資產評估準確性的基本保障,在現有的條件下,要科學合理的選擇評估方法,以提高資產評估的準確性為目標,提升參與評估人員的工作能力是資產評估能否順利進行的基本保障。
[1] 馮嬋.資產評估方法在會計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用[J]. 價值工程,2014,(09):34-35.
[2] 丁棟虹,朱菲.品牌資產評估方法的系統分析[J]. 經濟界,2006,(01):144-146.
[3] 閔京華,王曉東,邵忠巋,等.信息安全的資產評估方法[J]. 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 2005,(10):90-92.
[4] 俸芳,衛靜. 關于不同資產評估方法評估結果的討論[J]. 財會月刊,2005,(30):75-76.
[5] 劉璋.資產評估方法所面臨的幾個問題[J]. 會計之友,1996,(06):81-82.
[6] 張宗乾.談抵押情況下資產評估方法的選擇[J]. 中國審計信息與方法,1996,(03):91-93.
[7] 王慧勇.船舶資產評估方法探討[J]. 天津航海,2015,(04):64-66.
Study on the choice of asset evaluation method
ZHANG Hui-ya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arbin 150025, China)
Asset evaluation is a complicated process. How to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the assets 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asset evaluation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choice of methods. Scientific asset evaluation can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How to choose an asset valuation method is an important decision. This paper expatiates on the selection of asset evaluation methods from the overview of asset appraisal method system, the determinants of asset appraisal method selection, the combination of asset evaluation methods and the suboptimization selection of asset evaluation method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xperts and scholars in asset evaluation methods.
Asset evaluation; Method selection; Research
2016-09-14
張慧妍(1985-),女,講師,研究生。
TP393
B
1674-8646(2016)20-0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