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工運動態
內蒙古自治區總工會 白俊英報道 內蒙古各級工會依托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平臺,全力推行工資集體協商,促進企業建立健全職工工資集體協商共決機制、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讓職工有更多獲得感。
近年來,在內蒙古自治區總工會的推動和參與下,自治區人大先后出臺《內蒙古自治區企業集體合同條例》《內蒙古自治區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條例》;自治區政府出臺《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推進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意見》,為深入推進集體協商工作提供了法律及政策保障。
各級工會積極推動協調勞動關系三方通過召開會議、聯合發文、聯合督查、聯合培訓等方式,合力推進工作。內蒙古自治區協調勞動關系三方連續5年聯合制發《關于做好集體協商工作的通知》,對各盟市工會、工商聯及人社部門加強協調配合等提出了具體要求。面對基層工會“不敢談”“不會談”的難題,內蒙古自治區總工會要求2016年每個盟市工會要選擇5家企業或區域、行業開展由上級工會代下級工會開展集體協商試點工作;選擇10家企業或區域、行業開展“上參下”協商,即上級工會參與下級工會的協商,指導其開展集體協商。
工資集體協商使職工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內蒙古一機集團從2011年起開展工資集體協商,2011年至2014年,職工年平均工資增長10%。赤峰眾盛建筑勞務有限責任公司從2011年開始開展集體協商,職工月平均工資由2011年的2400元增長到2015年的4800元。鄂爾多斯投資控股集團公司在工資集體合同中規定,企業效益(利潤)每增加1%,職工工資可增加0.3-0.8%。內蒙古和信園蒙草抗旱綠化股份有限公司在2015年集體合同中約定,職工月最低工資標準不低于2500元,工資漲幅為13%。內蒙古誠信數碼產品銷售行業通過工資集體協商,2016年經集體協商確定,職工年平均工資增長10%。
工資的增長促進了職工隊伍的穩定。敖漢旗工業園區各企業關鍵崗位、技術崗位人才流失率降低至5%,企業產品創新能力和市場占領能力不斷增強,社會信譽的不斷提升,各企業平均利潤同比增長10%,敖漢旗工業園區內的非公企業正逐步形成由要我履約向我要履約、要我漲工資向我要漲工資轉變。
四川省廣元市總工會 喬大海報道 為幫助大學生、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就業促創業和創業帶動就業,日前,四川廣元市、縣區兩級總工會同步組織開展“雙創活動”,發放創業帶動就業小額貸款暨借款貼息項目補助資金,共向136個小微型創業項目發放補助資金54.4萬元。廣元市總工會在市青年創業產業園舉行的發放儀式上,現場向41名創業帶動就業幫扶項目企業負責人授牌并發放補助資金16.4萬元。廣元市委常委、市總工會主席周鍵,四川省困難職工幫扶基金會理事長鄒游出席市總工會集中發放活動并講話。廣元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何開金主持活動。
鄒游表示,四川省困難職工幫扶基金會將一如既往關心支持廣大創業者,幫助實現其創業夢,希望創業者樹立自強自立、艱苦奮斗的創業信心,做好做大做強創業項目,帶動更多的群眾上崗就業,為自身和社會創造更多財富。
周鍵指出,創業是經濟活力之源,就業是民生之本。近年來,廣元市總工會主動謀劃,大膽探索,整合資源,為有創業意愿和能力的畢業生等困難群體搭建創業平臺,實施創業幫扶,在推進創業促進就業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他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加強協作,整合各方資源和力量,形成合力支持創業帶動就業工作。并希望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要有激情、定力、擔當精神,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不忘初心,以一顆感恩的心回饋家鄉回饋社會。
據統計,過去三年廣元市總工會共爭取創業帶動就業項目382個(其中市青年創業園45個,劍閣214個,旺蒼53個,蒼溪44個,昭化26個),給予每個項目發放小額貸款或借款貼息補助4000元,共發放補助152.8萬元,撬動創業者貸(借)款3820萬元,項目實施后帶動就業人數3750人。今年又爭取到小額貸款或借款貼息補助項目136個,共發放補助資金54.4萬元,撬動創業者貸(借)款1360萬元,項目實施后帶動就業人數1000人以上。
遼寧省大連市總工會 孫娜報道 近日,遼寧省大連市總工會“農民工夜?!绷鲃诱n堂走進大連共益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現場為158名農民工送去建筑施工安全生產與勞動保護培訓課。
由圖5和圖6仿真曲線可知:車輛橫擺角速度為正弦波和梯形波信號時,采用PID控制和改進神經網絡PID控制所產生的誤差相差不大,角速度跟蹤效果較好.
今年以來,大連市總工會大力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打造“農民工夜校”流動課堂服務品牌。為進一步加大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增強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靈活性,采取走進工地、走進車間、結合工作實際現場培訓的措施,不斷調動農民工學技能、強本領、提素質的積極性。截至目前,“農民工夜校”流動課堂已走進大連金廣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香洲花園酒店等141家企業的建筑工地和車間,開展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勞動法律法規和職業技能培訓141場次,免費培訓農民工9013人。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總工會 賀櫻花報道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總工會遵循“依法協商、創新管理、共建和諧”的原則, 從四方面深化工資集體協商,取得成效。
凝聚共識,宣傳先行。強化工資集體協商工作指導,采取多種形式、多種渠道抓好相關政策法規的宣傳貫徹工作,使廣大企業和職工對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集體協商的意識明顯提高,為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
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堅持以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共謀企業發展為基本出發點,以建立和諧穩定的勞資關系為基本準則,以實現企業效益和職工收入最大化為落腳點,按照“六有八和諧”標準對市直6家具有一定工作基礎的企業進行重點指導和幫扶,打造示范典型,并通過組織觀摩活動,全面推進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工作。
嚴格程序,重在協商。以“重在協商”和“簽訂合同,協商前置”為重點,緊抓體現企業和職工共同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開展平等協商,動員企業職工廣泛參與,努力做到不簡化、不遺漏、不走過場。同時,針對企業發展不同階段的重點和職工需求的不斷變化,及時深入職工中調研、廣泛征求意見、反復討論,逐步深化完善集體合同內容,將職工群眾關心的利益訴求最大化。
因企制宜,狠抓重點。大力推行區域性、行業性集體協商,對區域性、行業性工資集體合同的工資增長比例、確定高于全市最低工資標準、增加福利待遇、保證員工休息權、規范勞動合同等內容進行了規范,解決了企業經營者用工求穩和員工就業朝不保夕的雙向難題,擴大了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覆蓋面。
陜西省總工會 杜佳鵬報道 陜西省韓城市總工會以扶貧對象、責任人、扶貧產業、資金落實、措施到戶、扶貧成效等“六個精準”,強化使命擔當,統籌全力推進扶貧工作。
扶貧對象精準。嚴格做好一戶一策工作,該市總工會精準扶貧工作組逐戶入戶進行了面對面交流,明確了貧困戶的幫扶對象,并對幫扶結對對象的家庭困難情況進行入戶調查、摸底、拍照、造冊登記。
責任人精準。成立了脫貧攻堅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該市總工會黨組書記、主席陳振榮擔任組長、班子成員擔任副組長、副科以上干部任小組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綜合組、保障組、信息組3個工作機構,為精準扶貧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同時,分片分組落實責任,要求干部一人負責一戶,形成了上下聯動、密切配合、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
資金落實精準。截至目前,韓城市總工會共籌措到位資金5萬余元,幫助解決火炬村、裕峰村一批扶貧攻堅辦公設備和環境綜合整治用具,多次慰問困難老黨員及貧困戶兒童,扶持養殖項目和技術指導等。
措施到戶精準。建立了聯絡員制度,明確了聯絡員工作職責,確保了扶貧工作聯絡、匯報、傳達、溝通等工作暢通,有利于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整體推進幫扶脫貧工作。
扶貧成效精準。目前,第一批60只波爾山羊、種豬已經發放到貧困戶手中,預計養殖產業可以讓貧困戶年增3000——4000元。
山東省棲霞市總工會 汪曉陽 王強報道 山東省棲霞市總工會通過組織培訓、樹立典型、重點突破、分類指導等方式推進工資集體協商要約行動。據最近統計,簽訂工資集體協議覆蓋企業1260家,工資集體協議簽訂率100%。
強化培訓,提升能力。圍繞開展要約行動的意義、工作方法和程序等內容,對各鎮(街、區)、系統、企業工會主席干部和200余名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員進行專題培訓,明確了要約的內容和工作方法以及具體操作程序。通過不間斷地教育培訓和實訓鍛煉,逐步建立健全了市、鎮街(系統)、企業三級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員隊伍及學習培訓機制、目標管理機制、評選聘用機制和獎勵約束機制,提升了指導員開展和指導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分類指導,精確施策。把4種類型企業作為推動工作的重點,即堅持在國有集體企業抓規范,嚴格落實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條款,鞏固依靠職工辦企業的優良傳統,保證國有集體企業建制率達100%;對于具備一定規模、管理水平較高、職工素質較好、工會工作基礎較實的非公企業,借鑒國企的做法經驗,推動建立符合企業發展實際的職代會和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以鎮(街、區)為單位聯合若干小企業,因地制宜地召開區域性職代會,通過采取“上級工會代表下級工會,集體代表個體”的形式,統一簽訂區域集體合同和工資集體協議;積極探索完善區內機械、果品、石材、針織等4家行業性職工維權的模式,通過簽訂行業內企業職工雙方認可的集體合同、女職工專項權益保護合同和具有行業工資標準、勞動定額標準等特點的工資集體協議,解決同行業勞動標準制定、職工合法權益的共性問題。
典型引帶,確保成效。堅持工資集體協商工作與推進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相結合。在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全部召開了職代會,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對于具備一定規模、管理水平較高、職工素質較好、工會工作基礎較實的非公企業,推動建立符合企業發展實際的職代會和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對比較規范的企業進行重點指導,為各類企業樹立協商工作的范例和典型。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總工會報道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總工會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群團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引,積極配合區委、區政府,聯合相關部門在大同鎮西林社區打造黨群服務中心示范點,示范帶動全區基層群團工作創新開展。
結合需求,搭建文化修養提升平臺。加強職工文化素質陣地建設,豐富職工精神文化生活。開辦職工文化驛站,設立職工夜校、文化沙龍、多媒體影院、圖書閱覽、綠色上網和運動健身等服務項目,充分發揮文化在提升職工素質、統籌城鄉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提質增效,構建“五位一體”服務體系。通過建黨員服務窗口、社會事務窗口、綜合服務窗口、企業服務窗口,全方位為服務群體提供所需服務。設立勞動糾紛調解室、“創業通道服務崗和專家服務隊”等,由工會、人社、工商、稅務等相關部門組成,為企業職工提供咨詢、服務、代辦、協調、維權五位一體一站式服務,讓企業、職工不出遠門就能了解相關政策,享受到便捷式服務。
整合資源,建立“四聯”長效機制。建立工作聯辦機制,將群團工作統一交由黨群服務中心承接,采取“同類合并、打捆實施”方式統籌推進;建立上下聯動機制,建立健全黨委群團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協調解決問題,推動工作落實;建立黨建帶群建機制,堅持組織統籌覆蓋、人員統籌配置、活動統籌開展、保障統籌落實,優化基層黨群組織工作資源配置和使用;建立企業管理服務聯動機制,積極營造現代化、高效率的企業服務環境。
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總工會 陳明報道 “大家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要有本領恐慌的意識,加強學習,增強履職盡責、服務職工的本領?!苯眨綎|省泰安市泰山區總工會主席周長斌在“兩學一做”問題分析會上一針見血地說。
去年以來,泰山區總工會針對工會干部普遍存在的業務素質不夠全面、聯系職工不夠緊密、推進工作不夠有力、作用發揮不夠明顯等問題,狠抓教育學習、培訓幫帶、實踐鍛煉、督導考評等環節,對癥下藥,確保工會干部“強”起來、服務職工“實”起來。
泰安區總工會堅持周五學習制度,集中學習一周的文件、經驗、講話;堅持月初辦公會制度,通報情況、安排工作、明確要求;堅持季度督導推進會制度,聽取情況、調度工作、推進落實;堅持半年總結工作制度,匯報工作、查找問題、研究措施。
在積極參加上級培訓的基礎上,靈活采取主席教、分工帶、互相學等辦法,在實踐中教方法、長見識、傳經驗、強素質;臨時性、突擊性工作,打破部室界限,大家一起上,分工不分家,相互補充、取長補短,既促進了工作,還培養了“一盤棋”的攻堅意識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出臺《關于密切聯系職工群眾的規定》,在按職責、按分工抓好各自業務工作的基礎上,采取主席包保重點行業、部室包保街鎮,街鎮重點盯靠薄弱企業的辦法,把聯系基層、親近職工,作為經常性任務來抓。工會干部每月下企業不少于一個星期,同時建立《泰山區總工會下基層登記簿》,所到單位、解決問題、參加人員、工作成效一目了然。
出臺《泰山區總工會年度工作考評實施辦法》,采取平時考察與年底考核相結合的方法,全面考評、綜合衡量。在此基礎上,還組織街鎮、企業工會干部和職工代表對各部室的工作進行測評,層層傳導壓力,解決“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問題,營造積極向上、主動作為的良好氛圍。
湖南省洞口縣總工會 王鳳寶報道 近日,湖南省洞口縣總工會召開全體工作人員精準扶貧工作會議。會后,黨組書記曾龍生帶領紀檢組長尹華正、機關工會主席鄧瓊蘭來到花古街道長龍村,所屬下級機構困難職工幫扶中心7名工作人員來到石柱蘭河村。
今年年初以來,洞口縣總工會實行結對幫扶,大多數機關干部走出辦公室,深入基層開展扶貧。紀檢組長尹華飛、機關工會主席鄧瓊蘭、辦公室工作人員劉遠洋三人還打起背包吃住在自己聯系的石柱鄉,下定決心,不根除“窮根”不撤走,他們把所有的“困難戶”電話號碼、手機號碼都一一記在筆記本上,記在心里。洞口縣總工會困難幫扶中心的尹明飛在一次車禍中腿部受了傷,住了30多天的醫院,出院后繼續到聯系點扶貧。
洞口縣總工會機關工作人員22名,10人結對幫扶農民工,尤其是困難農民工50名,每個扶貧工作人員每月15天吃住在村里,今年已拿出3萬余元,幫助困難戶發展經濟,還進行產業扶貧、教育扶貧、生態扶貧,據統計,近兩年已幫50名農民工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