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龍
搭建創業就業平臺 打通成長成才渠道常州市合力推進工會創新創業促進工程
□吳文龍
7月19日,江蘇省常州市總工會在武進科技產業園召開全市工會服務職工創新創業促進工程現場推進會,對工會組織服務“雙創”工作進行再研究、再深化、再推進,加快“雙創”進度、強化“雙創”力度、拓展“雙創”廣度。常州市委常委、科教城黨工委書記徐光輝、常州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市總工會主席、黨組書記徐偉南分別暢談思路和要求。黨工領導齊登臺,合力推進工會“雙創”促進工程。
徐光輝就深入推進工會服務職工創新創業促進工程提出三點要求:統一思想認識,明確工作定位;加大扶持力度,精準把握需求;改進工作作風,力求善做善成。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雙創”活動持續升溫,越來越占據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地位,不斷地被賦予更新、更深刻的內涵。常州市工會組織將“促進創新創業”作為“十三五”期間三大工程之一加以推進落實,深入開展“33113”(即在“十三五”期間,常州市總工會設立3000萬元的職工創新創業扶持基金,力爭撬動3億元創業發展資金,扶持職工創業1000人,服務企業1000家,帶動職工創業就業3萬人)等一系列具有常州工會特色的扶持行動。意義在于:中央有號召,工會有行動;企業有需求,工會有回應;職工有期盼,工會有服務。常州市工會促進“雙創”的一系列舉措,準確把握住了時代發展的趨勢和脈搏,具有巨大的作為空間和發展潛力。常州市工會促進“雙創”,將平臺建到企業、將活動開到基層,緊密貼合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資金需求、人才需求和技術需求,切實解決企業發展難題,必將收到令人矚目的成效。工會組織通過促進“雙創”,為全市職工搭建創業就業的良好平臺,打通成長成才的上升渠道,幫助初創個體解決擔保難、貸款難等實際問題,受到廣大職工的歡迎和認可。工會“雙創”促進工作,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大事,是服務企業解決難題的好事、是服務職工創業發展的實事。各級工會要繼續發揚勇于擔當、敢于作為的優良作風,把創新活動開展好、把創業陣地建設好、把初創個體服務好,以當仁不讓的主人翁姿態勇立時代潮頭。
“十三五”期間,常州市總工會大力推進的“33113”行動,是一項助企業、惠民生、促發展的創舉善舉,對于扶持企業和個體渡過初創困境、激活大眾創新基因、推動常州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具有至關重要的助力作用和深遠的現實意義。中小企業尤其是初創企業的前期發展,主要有融資難、擔保難、信用難三大難題。對此,常州市總工會精準發力、對癥下藥,與時俱進地提出“33113”行動計劃,由工會出資購買創業貸款保險,提供擔保并幫助建設信用體系,讓初創企業大旱遇甘霖。這是工會工作的一個重大創舉,是真正為創新創業實實在在解決發展難題的一個有效舉措。希望工會在全市推進“雙創”的全局工作中,發揮獨特作用。
當前,創新創業既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也是黨政工作的重點,更是群團組織圍繞中心、服務發展的一個有力抓手,工會組織要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改善工作方法,持之以恒、因才施策、群策群力、廣泛宣傳。要把“雙創”工作作為當前以及今后一段時期的重要任務,發揚“釘釘子”的精神,扎扎實實做好工作,讓企業和職工通過創新創業切實受益,不斷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和變化。要通過深入企業和職工的考察調研,真正了解扶持對象的具體情況,把有限的財力、人力、物力用在刀刃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主動與人社、稅務、工商等部門聯系,依托政府已形成的創業和就業服務體系,爭取職能部門的政策支持,為工會開展創業培訓、項目推介、開業指導、融資服務、跟蹤扶持、政策咨詢等服務提供便利。要充分利用好工會組織得天獨厚的組織優勢,深入企業、深入職工,把黨政政策和工會服務有效地宣傳到全市企業職工中去,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讓“雙創”在廣大職工群眾中生根發芽、蔚然成風,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建設“強富美高”新常州作出更大的貢獻。
徐偉男提出,要深刻理解服務職工創新創業的重要意義;準確把握服務職工創新創業的工作重點;提高服務職工創新創業的實際成效——
服務職工創新創業是工會組織響應黨中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舉措,是工會組織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彰顯作為的有力抓手,是工會組織服務發展、服務企業、服務職工職能的根本體現。工會組織必須竭盡所能地圍繞黨政中心、服務經濟發展大局,大力推進服務職工創新創業工程,協助黨委政府切實開展好“雙創”推進工作,為經濟發展作出工會應有的貢獻;要選準切入點和著力點,通過創新創業手段,幫助企業和職工在改革中實現發展能力的大跨越,有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職工技能素質;要緊跟時代步伐、緊扣發展主題、緊貼職工需求,切實履行好工會服務職能。
常州市各級工會要堅持把扶持創業、帶動就業作為服務全市經濟發展大局的重要抓手強勢推進,擦亮常州工會特色服務品牌,再接再厲推進“雙創”工程。要扎實開展“33113”行動,強化勞模先進引領作用,培育新時代“龍城工匠”,廣泛開展勞動競賽。各級工會今年要力爭為200家初創企業、小微企業、創業職工提供小額貸款,不斷擴大工會扶持的社會影響力,不斷完善幫扶機制,不斷吸納和撬動更多社會資源,讓創新創業的雪球越滾越大。要最大程度地發揮勞模先進的輻射帶動作用,讓勞模成為“雙創”活動的領軍人,讓勞模先進技術成為常州創新驅動發展的催化劑,激發出全市百萬職工的創新創業熱情。要不斷推進“勞模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今年新建10家,累計達到80家,并引入淘汰機制,確保“勞模創新工作室”永葆活力。要積極搭建以“勞模創新工作室”成員為主體的工作交流平臺,全年開展200場勞模技術狀元“三走進”、“勞模宣講團”宣講活動。要發揮職工創新技術轉讓眾包平臺作用,有效縮短技術成熟期,大力推廣勞模和廣大職工的創新成果,帶動更多企業和職工積極投身到先進技術的“產學研”活動中來。今年要評選“職工十大創新成果”和“十佳合理化建議”。大力開展“龍城工匠”評選活動,全年表彰十大“龍城工匠”。進一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開展多層次、適應性、訂單式培訓,全年完成6000名職工技能培訓(其中創業培訓1200名),幫助6000名職工實現就業。大力開展“師徒結對”、創新“五小”等活動,推動職工科技創新和操作方法優化提升。各級工會要結合實際開展各類勞動技能競賽,市級層面今年要完成15個工種的競賽項目,選樹十大“技術狀元”、百名“技術能手”。要切實推動實施重點工程勞動競賽,進一步凝聚各方力量、激發勞動熱情,又好又快地推動全市各項重點工程順利實施。
各級工會要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明確責任、強化措施,著力夯實工作基礎,確保“雙創”促進工作取得實際成效。要加強組織領導,做到推進有計劃、階段有整改、成效有考核;要建立平臺載體,引導各類創業基地提供優質高效創業服務;要加大宣傳力度,培育選樹先進典型,及時總結、宣傳、推廣先進經驗,不斷擴大活動參與面和影響力;要爭取黨政支持,切實履行好工會服務職責;要協調各方關系,努力建設服務型工會,實現由系統內自我循環向系統外開放運行的轉變,努力營造資源整合共享、多方互利共贏的工會工作新格局,推動常州工會工作再上新臺階、再創新輝煌。
鏈接
常州市總工會“33113”行動的具體內容——
在“十三五”期間,常州市總工會設立3000萬元的職工創新創業扶持基金,力爭撬動3億元創業發展資金,扶持職工創業1000人,服務企業1000家,帶動職工創業就業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