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總工會 張莉
實施普法“民生工程” 力促工會法治化建設
——安徽省合肥市總工會深入開展普法的實踐探索
□安徽省合肥市總工會 張莉
今年是“七五”普法的開局之年。安徽省合肥市總工會為鞏固“六五”普法成果,深入推進職工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培育職工的法律意識,提高工會干部的維權能力,實施“二個特色、三個結合、四個多樣化、五大品牌”普法“民生工程”,力促工會法治化建設。具體做法是:
納入預算建立隊伍。今年合肥市總工會將普法宣傳經費納入年初預算,并指派專人負責統計需求、做好服務對接,為“法律六進”(既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提供人力保障和資金支持。同時加強對普法工作組織領導、工作考核,繼續推動“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和“法律六進”活動的落實。市總工會組織成立了由20位專家、律師組成的普法宣講團,各位專家和律師分別來自省委黨校、市人社局、市勞動爭議仲裁院、市安監局、六大律師事務所等單位,他們法律知識扎實、專業能力較強,實務操作水平高,能為受眾提供良好的法律培訓。
設置菜單征集需求。為了充分滿足廣大職工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需求,近日,合肥市總工會推出“菜單式普法”等新形式。以“面向基層、面向職工”為原則,經過嚴格選拔和優化搭配,成立了市工會普法宣講團。以“你點我講,按需授課”的形式,由各基層工會向宣講團“點單”申請授課。此種形式以“發揮實效、解決問題”為目標,根據市普法辦“法律六進”活動要求,針對工會干部、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社區居民和農民工等不同群體設置不同的普法模式和內容,提高普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各級工會聯合開展多種活動。每個月合肥市總工會都在市職工服務中心開展“工會普法大講堂”,要求各基層工會組織轄區企業職工參加集中學習,市總還將普法宣傳網絡延伸到基層工會第一線,要求各基層工會確定普法聯絡員、普法宣講志愿者隊伍,確定普法形式,選定并布置普法宣傳場地,向市工會普法宣講團申請老師“送法上門”;市總不斷創新形式,拓寬途徑,著力推動普法進園區、進企業、進工地,通過圖片巡展、專題講座、知識競賽、法律咨詢、“普法大講堂”等生動具體、通俗易懂的方式開展送法下基層活動,保證普法行動落到實處。
把各項工作有機結合提升實效。作為“合肥市十大普法惠民品牌”的市總工會普法放映隊既送文化娛樂,又送法律服務,將播放法治電影與法律咨詢、勞動爭議調解、法律援助等工作相結合,幫助職工群眾特別是農民工依法維權。市總法律工作部也將普法、勞動法律監督、勞動爭議調解、法律援助等各項工作有效融合,切實預防潛在的勞動爭議并有效解決已經發生的勞動爭議,促進了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
線上線下結合溝通。今年以來,合肥市總工會充分利用網站、微博、微信等現代傳媒手段,以“互聯網+”的形式線上線下結合開展普法工作,即線上普及法律知識、提高法治意識,線下送法律到身邊、提高普法實效,滿足職工的學法需求。通過“合肥工會”微信公眾號漫畫解讀,把枯燥的法律條文和有關勞動政策,以職工喜聞樂見的形式,讓職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法律、提高維權能力。
普法主體多樣化。市工會普法宣講團成員有來自黨校的老師,有來自市總工會、市人社局、市安監局等單位的專家,還有來自各大律師事務所的優秀律師,他們授課經驗豐富、理論水平較高、實操能力較強,對新的政策法規把握準確,能及時為大家普及最新法律知識。
普法形式多樣化。通過專題講座、知識競賽、法律咨詢、演講征文、“普法大講堂”、工會義務普法放映隊等借助傳統媒體形式宣傳,同時利用網站、微博、微信等現代傳媒手段,開展法治動漫、模擬仲裁庭、普法話劇等特色化法治宣傳活動。
普法內容多樣化。“七五”普法的內容涉及憲法、工會法、勞動法、婚姻法、民法、行政法等各大部門法。關系到職工工作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切身利益,受眾可以根據自己當前的需求“點單”,由市總指派宣講團專家提供專業法律服務。
普法對象多樣化。本次普法宣講面對全市機關、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等)、企業行政人員、廣大職工和農民工、社區群眾等,深入基層一線,深入工地,為不同類型的受眾提供滿意的法律宣講服務。
法律宣講——送法到家。合肥市工會普法宣講團廣泛在全市工會干部和職工中開展了勞動關系、勞動者權利、企業規章制度合法性審查、勞動爭議處理、工會維權職責等講座活動,深入基層介紹合肥市工會勞動爭議調解中心和法律援助工作站的相關職能,通過真實案例指導廣大工會干部幫助職工切實維權,取得了良好效果。2014年4月-5月,市工會開展的推進“法律進企業”、“法律進社區”主題宣傳活動,被列入合肥市2014年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重點活動推介目錄。據統計,2016年上半年合肥市工會系統已舉辦普法講座30場,送法進社區(園區)活動10次,發放法律宣傳資料2萬余份,惠及普法對象10萬人次。
街頭普法——形式多樣。每年“12·4”憲法日期間,市總工會都單獨或與省總工會聯合在廣場、街頭舉行全國法制宣傳日活動。活動現場設置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就業創業政策咨詢、困難幫扶政策咨詢、女職工權益保護及勞動保護等服務臺,向職工群眾普及法律知識。縣(市)、區(開發區)、產業工會也在各自范圍內舉辦街頭普法活動,圍繞主題,創新形式,豐富內涵,因地制宜地組織開展一系列規模大、范圍廣、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張貼橫幅或標語,設置法治展板,搭建法治長廊,組織法制文藝匯演等。
電影送法——別開生面。2006年合肥市總成立了一支普法放映隊,其主要職能是為廠礦、建設工地、社區、學校等義務提供影視及法律宣傳。工會普法放映隊對央視《社會與法》等有關百姓日常生活、權益保護、綜合治理、行為道德等節目進行編輯,制作成影視片頭進行播映,使職工邊看邊議,互動交流,突出了教育的時效性和針對性,收效甚好。在放電影的同時圍繞依法代表、依法表達、依法維權開展面對面現場咨詢、以案說法圖片展,輔之普法宣傳冊的發放,通過法律法規的普及和教育,使企業和務工人員做事有章法,訴求有理由,維權有渠道。放映隊還借助“12·4”憲法日在廣場和社區開展主題宣傳,并利用自身影院主陣地為社區、工地放映體現《憲法》《消防法》《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教育片。工會電影放映隊的影視廣場形成了獨特的具有工地廠礦和社區基層一線影響力的學法普法廣場,受到企業、社區和工友、市民的歡迎。十年來,工會放映隊和影視文化廣場的建設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各級工會組織的廣泛支持,放映隊累計投入設備更新 37.62 萬元,購買影視片 386 部,行程 6.69萬公里,深入合肥大建設工地、廠礦企業、社區、學校義務放映普法教育片 789 場次,影視觀眾達30萬人次。
以案說法——活學活用。合肥市工會的“以案說法”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一是每年“12·4”期間組織基層普法工作者實地走訪合肥市工會職工勞動爭議調解中心觀摩勞動爭議調解庭審過程,參觀合肥市法治廣場;二是針對基層普法工作者的培訓逐漸從過去枯燥的單一授課模式向實際案例剖析結合現場教學的方式發展,由普法宣講團成員,結合實際案例,采用互動教學的方式為基層普法工作者解讀相關法律規定;三是邀請專家、學者和具有實際辦案經驗的法律工作者在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替上對案件進行分析和點評,用通俗、簡潔的語言宣傳法律,分析案情、講清道理。三年多來,市工會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開設普法宣傳專版近50期,在全國各大媒體發表“以案說法”百余篇。
考法賽法——內化于心。為大力推進工會工作法治化建設,提高工會干部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開展工作的能力,提高廣大職工法律素養,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2015年6月,市工會開展了全市職工勞動法律知識電視搶答賽,參賽對象為全市職工,此次搶答賽的主題是“推進依法治市 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工會普法在行動”。旨在全面學習、宣傳和普及《憲法》《工會法》《勞動法》等法律法規知識,強化職工法律意識。促使廣大職工依法維護合法權益、依法解決問題、依法化解矛盾。比賽設置選拔賽、復賽、決賽,采用筆試、面試、現場搶答方式,還加入了抽獎、表彰等環節,通過比賽使憲法和勞動法律知識內化于心,培育職工良好的法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