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土地法令與現代作家的鄉土書寫

2016-03-15 17:58:38顏同林
廣東社會科學 2016年6期
關鍵詞:小說

顏同林

?

土地法令與現代作家的鄉土書寫

顏同林

20世紀上半葉不同執政府與地方割據政權均審時度勢地頒發了一系列的土地法令以有效維持或改變農民與土地的關系。減租減息、土地所有權置換與重新分配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內容。相應的是,現代作家的鄉土書寫與農村想像圖景,與土地法令的核心內容相互倚仗成為一種常態,這一點在解放區作家趙樹理、丁玲、周立波等作品中尤為典型。由于邊區政府的有力推進,帶有階段性特點的土地法令由舊解放區不斷向新解放區擴散,真正從政治、革命的維度改寫了中國現代鄉村歷史進程,現代作家們的鄉土書寫也無不帶有闡釋政權法律的依附性特征。鄉土題材的文學創作與土地法令的頒發與實踐處于兩個互視、并置甚至有所疊加交錯的領域,大致奠定了鄉土文學與鄉村社會不斷重構的同源衍變這一宏闊格局。

土地法令 鄉土題材 現代作家 解放區文學

在20世紀上半葉,作為社會生活反映的文學,自然包括法律法令頒布與實施后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一系列法律法令全面影響著現代社會,折射在現實生活之中,為特定階段的文學形態提供了客觀環境。譬如,以現代作家筆下的大量鄉土題材為例子,就不難看出作品中涉及到的土地法令的多重影像,法律與文學兩者相互依存,是不可忽視的學科交叉現象。

作為一個以傳統小農經濟為主的農業大國,我國農村人口約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一直高居80%以上。在漫長的歷代封建王朝更迭與盛衰中,因為小農經濟一直占據支配地位,不同地域的廣大農村中,農民與土地的依存關系最為重要。面朝黃土背朝天,被捆綁在一方土地之上求得各自的生活,差不多成為一個民族厚重而無奈的背影。歷史地看,不管是中華民國的創立者孫中山,還是宣稱繼承孫中山事業的蔣介石及其領導下的南京政府,曾屢屢提及并想實現“耕者有其田”的農業藍圖,不過遺憾的是停于一紙空文的局面居多。與國民黨恰恰相反,真正推動土地變革,力圖還土地給人民的,卻是被一直壓制的中國共產黨及其邊區政權。限于時勢與自身力量,中國共產黨人從自身利益出發,與時俱進地提出、修改并實踐土地政策與法規,深刻影響了20世紀上半葉中國農村的社會運動,也深刻影響了億萬農民的命運與前途。特定社會政治、經濟、法律的形態與階段性變革,無疑影響了文學書寫的題材與主旨,與中華民國土地法律相依存與對應的現代文學書寫,也相應呈現出極其復雜的文學面貌。關于土地變革的文學歷史敘事,形成了以“土地法律”為主題的一種文學思潮,在既有的現代文學史著述中,曾多半以鄉土題材、農村題材、農民形象塑造予以涵蓋并加以闡釋。如果從土地法令這一新的視角加以考察與梳理,是否能更清晰而全面地審視這一風云突變的文學母題與思潮,進行合理闡釋與反思呢?毫無疑問,答案是肯定的,這必將成為當下學術界一個十分重要而迫切的課題。

一、20世紀上半葉土地法令的歷史進程

在20世紀上半葉,從政治格局的主要力量來看,主要有兩股時而有限合作,時而相互對峙的政治力量:一是中國國民黨所領導的政治力量,一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力量。國共兩大陣營均有對土地問題的頂層思考與設計,也各自決定了自己的命運與前途。

清朝末年,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美國檀香山創立革命團體“興中會”,可以視為國民黨的前身。1905年8月,以“興中會”、“華興會”等革命團體為基礎,孫中山等人在日本東京創建“中國同盟會”,孫中山被推舉為總理,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政黨由此在異域誕生,開創了領導中國人民從事武裝革命的新歷史。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的發刊詞中,孫中山第一次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作為統一全黨的思想綱領。孫中山等革命黨人于1911年發動了辛亥革命,成功地推翻了清朝政府。在失敗與成功相互交錯的時代潮流中,中國同盟會經過若干次合并、重組,于1919年10月正式成立中國國民黨。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國共第一次攜手合作。1926年10月,中國國民黨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從廣州出發揮師北上,劍指腐敗無能的北洋軍閥,取得空前的成功。1927年4月,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右翼領導階層發動政變,屠殺革命的同盟軍——中國共產黨,國共合作破裂。以蔣介石為代表的中國國民黨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主導了以后二十多年的中國政治格局,直到1940年代末敗退臺灣,偏于一隅殘喘生存。中國國民黨在大陸執政的歷史階段,不斷頒發土地法令,但幾乎沒有大面積成功過,歷史吊詭之處在于,在大陸數十年間推行土地改革沒有成功的國民黨,在1950年代的臺灣卻成功地實行了農村的“土地改革”,奠定了臺灣日后發展的基礎。

與中國國民黨相比,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稍微晚了一些,歷史也更曲折許多。1921年7月,陳獨秀等人在上海成立中國共產黨,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綱領。成立伊始,中國共產黨人推動國共合作,一次次掀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在第一次國共合作、參與北伐戰爭之后,遭到背叛與失敗的中國共產黨,面對國民黨的壓制與剿殺,面對大革命處于低潮的時勢,不得不重新尋找新的出路。1927年8月,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發動南昌起義,武裝反抗國民黨的屠殺,并且帶領全黨由城市撤退到農村,依靠工農聯盟,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總方針,在廣大農村開辟了無數的革命根據地,由此扎下根來。在由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上,共產黨人經歷無數次血與火的考驗,包括1934年10月開始的紅軍長征,以及后來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歷史大事件,最終在國民黨發動的內戰中取得偉大勝利,“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這一使命得以完成。隨著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歷史從此開始了新的紀元。

在以上簡略概述中,不論是中國國民黨一方,還是中國共產黨一方,都無數次嚴肅而認真地面對過腳下的這片土地,都對土地問題頒布過無數次的政令、法規,深入而全面地影響了農民與土地的關系。因為不同政府頒布的土法法律內容有同有異,法律的執行力度與地域也殊不相同,同樣值得作出簡要的梳理與總結。

南京國民政府的土地政策與法律,最先承繼了孫中山的土地思想。孫中山提出的“三民主義”思想中,其中“民生主義”包括了平均地權的內容。核定全國地價,平均地權,防止社會貧富兩極分化,是孫中山最初的設想。在中國國民黨成立前后,孫中山深入思考農民與土地問題,并于1924年提出“耕者有其田”的思想:“推翻一般大地主,把全國的田土都分到一般農民,讓耕者有其田”。①在蔣介石領導的南京國民政府里,其政權機構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土地政策,并有限地實踐著這些土地法令。在1927年到1937年之間,國民政府頒布的“地政法規及各省市地政單行章則不下240余種”,②遺憾的是,這批土地法律實踐效果并不理想。留下歷史較大回響的有浙江省“二五減租”政策;1930年國民政府立法院通過的《土地法》。《土地法》共計5編397條,涉及到總則、土地登記、土地使用、土地稅、土地征收等內容。同樣可惜的是,《土地法》被束之高閣,沒有在全國推行開來。1936年,南京政府立法院起草并修正《土地法》,新土地法律共5編275條,也因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而不得不作罷。在1937年到1945年之間,土地法律雖然沒有重新頒布,但政府當局采取戰時經濟統制,實行田賦征實制度。具體方法是將田賦改征實物,田賦收入歸中央管轄,為鞏固財源、穩定糧價、維持戰時體制的正常運行,作出了歷史的貢獻。在1945年到1949年之間,為應對全面內戰,南京國民政府也相繼出臺了若干土地政策,主要有豁免田賦和“二五”減租,修訂公布《土地法》等。諸如此類的土地法令,多數時候因為政治時局或統治不力而流于形式,沒有產生真正而長久的實踐效果。

南京國民政府是以大地主、大官僚為基礎的統治集團,其統治模式很難允許自己割肉補民,還土地于民眾,因此執政黨幾乎不敢觸及土地所有權改變這一根本性問題。與統治集團面對土地問題策手無措形成鮮明對比的,倒是中國共產黨,隨著政治時勢的變化不斷挪移地方,一直緊緊抓住土地所有權變革這一著棋,領導工農全力推進了土地變革的偉大歷史進程。從政策到法律,從理論與實踐,土地法令工作始終在共產黨的政策、立法中堅實地向前跨步推進,同時也在文學書寫中相應得到及時而鮮明的階段性體現??v覽民國時期中國共產黨頒發的土地法令,大體而言有以下幾個階段的情況③:一、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隨著全國農民運動突破口的開掘,土地問題得到較多的關注。沈定一、彭湃、毛澤東等深入農村,開展農運工作,是這一領域的先行者。特別是毛澤東,在1927年寫出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這一方面的代表性著作。在共產黨的綱領與文件中,沒收土地分給貧苦農民、減輕田賦、保障佃權之類的法律條文較為常見。不過限于時勢與力量的弱小,類似的主張在初期大多也停留在紙面與口號之上。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政權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為生存之本。在大大小小的革命根據地,土地法規的制定與實施雖然偏于一隅,但執行政策的態度十分堅決?!吨腥A蘇維埃共和國土地法》、《中央關于土地政策的指示》等法規,就提出沒收大中地主的土地,分給佃農和無地的農民,主張“耕者農有”;其中因左傾路線的不時抬頭,還時時涉及到沒收富農的部分土地問題。農民土地分配方法,則以農民家庭人口數量為標準,主要面向少地或無地的貧雇農?!笆帐敖甬T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毛澤東《清平樂·蔣桂戰爭》)便是形象的描寫。實施土地改革的法規,開展群眾性的土地革命,是當時工農民主政權的中心任務之一。在近代歷史上,共產黨第一次在中國提出徹底廢除封建土地剝削制度,部分或階段性地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的歷史任務。三、抗日戰爭時期,為了國共合作的新形勢,為了適應中國社會階級關系和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需要,為了貫徹和實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總政策,團結一切力量戰勝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政權主要確立并執行“減租減息”為中心內容的土地法令?!蛾P于抗日根據地土地政策的決定》、《關于土地政策》等此類文件或報告,大體都是圍繞這一主題而立體化展開。四、解放戰爭時期,在廣大原有與新辟的解放區,土地政策與法律主要是由“減租減息”向平分土地這一“耕者有其田”方向轉變。1946年5月,中共中央《關于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頒布執行;1947年9月,《中國土地法大綱》制訂實施。其中,《關于土地問題的指示》中一共有法律條文18款,其基本原則是第一條:“在廣大群眾要求下,我黨應堅決擁護群眾在反奸、清算、減租、減息、退租、退息等斗爭中,從地主手中獲得土地,實現‘耕者有其田’?!雹軐Ω麟A層的政策則是:吸收中農參加運動,不侵犯中農利益;一般不變動富農的土地,著重減租;對地主則是區別對待中小地主與大地主、豪紳惡霸。解決土地的方法:一是沒收和分配大漢奸土地;二是減租,地主自愿出賣,佃農優先購買。分配勝利果實的原則是公平合理地分配給無地及少地的農民。《中國土地法大綱》共有16條,基本內容如下:一是廢除封建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包括廢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權,征收富農多余的土地財產,滿足無地和少地農民對土地的要求。分配的原則和方法同是按人口統一平均分配,除土地外,還包括牲畜、農具、房屋、糧食及其他財產。貧農團在土地改革中起領導作用,不僅是土改的具體執行機關,還是地方政權的權力機關。這兩個土地法令指南針式地引導著土地改革運動在廣大新舊解放區展開,最終隨著新中國的建立和全國的解放,這場暴風驟雨式的土地改革運動在神州大地已是如火如荼,燒紅了半邊天,徹底深入地改變了土地與農民的關系,廣大農民擁有自己不可多得的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不再是一個神話故事,而是一個個真實的現實寫照。

二、土地法令與文學書寫的范疇及其主旨

中華民國時期,隨著政治格局的不斷生成與變化,隨著不同派系政治力量的盛衰與沉浮,土地法令的頒發與實踐顯得異常復雜多樣。文學是社會的反映,文學來源于生活,因此,新文學的發生與發展,新文學的題材與主題也隨之與土地法令變革相適應。雖然新文學內部的生態極其復雜,但主要的線索與演變是清晰的??傮w而言,關于土地法令母題的書寫,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歷史面貌,其范疇與主旨是確定的。

辛亥革命之后,中國陷入北洋軍閥走馬燈似的統治模式之下。在文學領域,舊體文學占據主流地位,以白話為語言載體的新文學,還處在萌芽狀態。因此,作為一個過渡時期的文學,在土地法令方面沒有絲毫進展,在文學上也差不多是一片空白。

至于白話新文學的起源,習慣的文學史稱法是胡適于1917年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為標志,從1917年至1927年,被視為新文學第一個重要的十年時期。關于土地法令的文學書寫是比較簡略的,其主要的書寫策略表現如下:第一,表現階級貧富分化,在階級矛盾的外圍寫作,當時的主題是勞工神圣,夾雜一絲人道主義的意味。廣大農民大多數沒有土地,因此只能是租種地主階層的土地,辛苦一年把勞動成果交給地主之后,便所余不多,陷入赤貧的也有不少。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的反映,文學能否加以表現,要到“五四”前后的文體解放、人的文學倡導之后才能實現。陳獨秀、劉半農、沈尹默、劉大白、徐玉諾等人所寫的初期白話詩便不乏這樣的表現。陳獨秀在《新青年》里寫過《除夕歌》,有這樣的詩句:“富人樂洋洋,/吃肉穿綢不費力。/窮人晝夜忙,/屋漏被破無衣食。”劉半農寫的《揚鞭集》和《瓦釜集》,運用北京方言和江陰方言,達到了作者要把“數千年來受盡侮辱與蔑視,打在地獄底里而沒有呻吟的機會”的“瓦釜”的聲音寫出來的目的。劉半農筆下的文字與農事相涉之點,集中于反映農事的艱辛、困苦,曲折地揭露勞動者被剝削、受奴役的命運。新小說方面則以鄉土小說著稱的作家群體有較多的表現,如以《阿Q正傳》、《故鄉》等為代表的魯迅,寫邊遠貴州閉塞與愚昧的蹇先艾,寫湘中農村風習的黎錦明,寫浙江農村故事的許欽文和王魯彥,以及彭家煌、王任叔、許杰、徐玉諾、臺靜農等一批作家,他們的小說或者寫到鄉村小有產者、無地或少地的農民的生活情景,或者寫鄉村各類地主的生活,雖然并不凸現剝削與反抗的一面,但也思考農村土地的多寡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會農村土地所有等根本問題。第二,表現早期共產黨人的政治斗爭,書寫初步的階級斗爭模式。因為沒有涉及到土地所有權的改變,也沒有以階級來劃分農村人口,加之缺乏大規模的政治力量的支撐,幾乎處于自發狀態。

在1927年到1937年這第二個十年里,關于土地與農民關系的題材書寫稍微要豐富一些。比如詩歌的流派中,中國詩歌會的詩人群體貫徹現實主義詩風,追求詩歌的大眾化、平民化立場,寫出了一批面向農民和農村的詩歌,即以底層勞動者為題材,主要反映農村的苦難、覺醒和抗爭。譬如蒲風的《茫茫夜》,以母子對話展開敘事;楊騷的《鄉曲》,描述20世紀30年代農村破產與騷動,字里行間可以讀出農民對土地的渴求與占有之情。以小說而論,則以蔣光慈為代表,其小說內容大多是鼓勵和歌頌農工革命的,甚至湖南農民運動的先聲也成為他小說的背景?!短镆暗娘L》描寫了湖南農村中革命與反革命的斗爭,背叛了地主家庭的革命知識分子李杰回到家鄉,把自己家里的地契分給農民,真正帶有“均田地”式的平分土地與自發層面上的以身為法等性質。《田野的風》原名《咆哮了的土地》,真是名符其實,寫出了土地上農民的覺醒。華漢的長篇小說《地泉》,以江南水鄉貧苦農民老羅伯一家的悲慘遭遇和覺醒反抗為內容,藝術地表現了中國農村的革命形勢;丁玲以天災為主題的《水》,展示了廣大農民在天災與黑暗統治下的反抗。類似這樣主題的小說,在左翼小說家手里,都有或多或少的描寫,或是作為背景,或是作為一個情節,或是作為一條隱含的線索。又比如茅盾的《子夜》,在書寫上海都市資產階級的沖突中,也有一條線索暗寫農村的階級斗爭,吳遜甫的父親吳老太爺就是因為農民暴動而逃到上海他兒子那兒去避難,卻最終因此而失去了自己的老命。茅盾的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也涉及吃大戶、要求減租的革命行為。至于在現代文學史上有名的農村破產小說,著力于農村經濟的凋零與衰落,力透紙背地寫出了廣大農村盲目而自發的血與火之斗爭。至于如何合法地取得土地,如何與地主從法律角度去說理、抗爭倒是單薄之處。

與前兩個階段相應的文學書寫較為簡陋不同,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大批知識分子作為農村工作人員,或者“土改工作隊”的成員,親身體驗與經歷了農村的斗爭生活,直接參與到土地改革的浪潮之中,并主要以小說等文學形式反映著自身親歷的土地改革過程,形成了長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的創作高潮。特別是解放戰爭時期,短短幾年之中,公開發表的土改小說數以百計。根據周揚在1949年的統計,“人民文藝叢書”選錄作品177篇,“寫農村土地斗爭及其他各種反封建斗爭的,四一篇”⑤。當時寫土改小說的佼佼者丁玲、周立波,都親自參加與領導了解放區的土改工作隊,是村級或區級政府中土改的領導力量,其小說創作是土改實際工作經驗的總結。他們在創作過程中,關于土地改革的法律,土改實際工作,都是其最好的思想資源。比如,丁玲筆下的顧涌人物形象,作家在界定他是富農還是中農時,不斷動搖,原因是“開始搞土改時根本沒什么富裕中農這一說”⑥。周立波在東北元寶鎮參加土改半年多,創作《暴風驟雨》時借助較多的是《東北日報》,因為報紙上士改政策與法令最為權威??梢?,土改小說的書寫與土地法令的聯系多么緊密。

另外,從篇幅長短來看,土改題材小說不乏長篇力作,但主要以短篇小說為主,偶爾也有中篇小說出現。短篇小說因篇幅較短,往往抓取土改運動中的一個片斷、人物或故事來進行展現,主題相對集中、簡潔,人物形象單一。長篇小說則具有篇幅長、容量大的優勢,能從歷時性的角度寫出農村土地改革的全過程。從具體作家來看,趙樹理、孫犁、丁玲、周立波是土改書寫的佼佼者,碧野、沙汀、康濯、馬烽、沙汀等一大批作家,也涉及過這一題材,寫出了各自的鄉村見聞與經驗。

三、高舉的火把:土改題材的代表性作家及其作品

在解放區從事文學創作比較持久,鄉土特色鮮明,主要以農村題材為主的作家中,要以趙樹理與孫犁為代表。孫犁以河北山區、荷花淀湖區為背景書寫戰爭,刻畫解放區青年婦女的形象,筆墨飽滿,人物形象十分鮮明。在1940年代,孫犁涉及土改題材的小說不多,《一別十年同口鎮》、《村歌》從側面寫到土改的一些片斷。值得補充的是,倒是到了新中國時期,孫犁在土改題材方面寫得較多,如《風云初紀》、《鐵木前傳》等作品具有代表性。

與孫犁零敲碎打,事后發力方式不同的趙樹理,一直抓住山西農村中的涉及減租、反霸、土改等題材進行寫作,成績十分卓著。在上個世紀三十、四十年代,趙樹理以土地問題為對象的小說便有《李有才板話》、《地板》、《福貴》、《劉二和與王繼圣》、《邪不壓正》、《田寡婦看瓜》等等。這些小說,都是圍繞解放區土地與農民的種種關系而寫,比如以地租為主題的《地板》,以土改執行問題為中心的《邪不壓正》,都是較為典型的。虛化解放區土地法律的條文而彰顯法律公平、正義的精神是其著力點,比如揭露鄉村地主依靠土地的剝削本質,比如“二五”比例的減租減息所遇到的阻攔,比如合法地保護中農們的利益,是趙樹理的選擇結果。以邊區政府頒發的土地法令為準繩,依賴法律的正義力量來瓦解舊農村的舊勢力與舊格局,削弱與剝離地主階層的“權勢”,來推動土地流動與再分配,趙樹理的關注點在這里,其小說的價值也集中于此。因為在歷史的長河中,大多數土地被挪移、集中到少數地主手中,廣大農民逐步失去原來屬于他們的土地,變成租種地主土地而被迫交納苛重租稅的佃農、貧農,無地或少地的農民逐年增多,占到了一個個村莊的大多數。譬如,趙樹理的小說名著《李有才板話》,主是圍繞村政權的改選與減租減息而寫,兩者與土地法令的執法力與運作機制有密切聯系。在村長閻恒元、閻喜富等統治下,閻家山土地集中越來越明顯;又比如《李家莊的變遷》里的李如珍、春喜叔侄,光天化日之下顛倒黑白地訛詐中農張鐵鎖一家的財產,包括掠奪了張鐵鎖他爺他爹受了兩輩子買下的十五畝好地,以及張鐵鎖一家的房子,逼得好好的一戶中農變成貧農,一場偶發的遭遇后,自足的鐵鎖一家連日子都過不下去了?!缎安粔赫?、《劉二和與王繼圣》等小說,也大體如此。

與孫犁、趙樹理以中短篇小說見長相比,丁玲與周立波則以長篇小說的史詩規模,樹立起了土改長篇小說的標志,是當時文壇最亮的精神火把。丁玲的《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風驟雨》,都是1940年代末寫作并出版的,它們以土地改革法律和政策,即《關于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中國土地法大綱》為法律指導,史詩性地呈現出了土改工作在中國廣大農村的全過程??偟膩碚f,雖然那兩個土地法令條款較多,在土改長篇小說中不一定都全部有所表現,但土改小說的情節安排、人物塑造、故事結局,都與土地法令的核心條款相互相承。圍繞這些帶有全局性的土法改革法令,丁玲、周立波像其它解放區作家一樣拿起了手中的筆,通過小說這一藝術形式去表現土地政策、書寫土地政策,并成為其中的領頭羊。丁玲、周立波的土改長篇小說,都潛意識地以土地法令為準繩,從正面積極地宣傳土地改革的政策方針,從正面大膽地書寫土改中農村的變革。土改長篇小說用藝術的、形象的方式,將法律形象化、立體化、情感化,以“翻身樂”的模式張揚法律的公平、正義。

以在土地上翻身的農民為主體的這種小說創作,其正面人物則無疑是那些無地或少地的貧農、雇農們,地主等有產者的形象則黯然無光。丁玲的《太陽照在桑干河上》是第一部集中以土改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可謂得風氣之先。小說以河北一個叫暖水屯的村莊為背景,形象地反映了北方農村中尖銳復雜的階級斗爭,揭露土改過程中農村不同階層人物的精神狀態。在暖水屯,地主階層中既有土地最多的李子俊,也有土地較少、關系網結得最扎實、藏得最深的錢文貴之流。為了斗爭漏網之魚錢文貴,支部書記張裕民、農會主任程仁等為代表的貧雇農們,最終使村民相信黨的力量,相信土改法律的力量,消除變天思想,成功地拔掉了這個釘子,進行了土地改革。整部小說中,作家描寫人物都善于結合他們過去在村子里的歷史和社會關系來開頭,結合人物的不同性格、處事方式來寫。關于土改法令方面,小說第十節為“小冊子”,講到張裕民和程仁到區上開會,拿回石印的小書《土地改革問答》,聯系村上的具體人物來理解小冊子內容;第十一節為“土改工作小組”,文采、胡立功、楊亮組成工作組,文采為組長,進駐暖水屯開展土改工作。《暴風驟雨》則描寫了東北地區一個名叫元茂屯的村子,在1946年到1947年之間土地改革的全過程。小說分為上、下卷,上卷的故事敘事時間為1946年中共中央“五四”指示到1947年9月全國土地會議之前,下卷則是接著敘寫《中國土地法大綱》頒布后的一個時期,講述了土改初期“三斗韓老六”、土改后期復查、深入“砍挖”、平分土地的全過程。上卷與下卷的開頭都是寫土改工作隊隊長肖祥率隊進駐元茂屯開展土改工作,上卷斗爭的對象是韓老六,下卷則是清理混入農會的特務,斗爭了杜善人等地主。與斗爭地主相映襯,上卷以趙玉林的逐漸覺醒到堅決斗爭為中心來展開,最后在抵抗韓老七匪幫的襲擊中負傷身亡;下卷的主人公則是郭全海,在郭全海等人帶領下歷經曲折,取得土改斗爭中平分土地以及浮財的全勝,小說最后以郭全海告別新婚妻子劉桂蘭去參軍來結束全文。這樣以一個村莊的故事來典型地表現解放戰爭時期東北解放區農村土地改革運動的暴風驟雨式的革命斗爭?!啊侗╋L驟雨》也和《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一樣,是新中國最初出現的反映農民土地斗爭的長篇小說。雖然這兩部小說的特點和成就并不相同,但在《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風驟雨》之前,中國還沒有過象這兩部作品一樣的、從整個過程來反映農民土地斗爭的作品,這兩部作品的出現無疑地是我們文學上的新的現象?!雹邿o疑,此一定論經受住了歷史的考驗。

四、土改小說作家的創作模式與潛在特征

解放區作家是土改小說作家的最佳代表,從孫犁、趙樹理到丁玲、周立波,他們都在形象地闡釋著土地法令,在文學創作上收獲了屬于自己的秋天??傮w而言,土地法令在他們的小說中,或是一個主要的情節,或是集中的主題。他們這一批通過毛澤東文藝思想武裝起來的作家,因為與不同時期的土地改革法令密切配合,在創作模式上有一些類似的地方,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土改小說都幾乎落腳于具體的村莊,帶有村落敘事的特征。馬克思在論述法國農民時認為“小農人數眾多,他們的生活條件相同,但是彼此間并沒有發生多式多樣的聯系。他們的生產方式不是使他們互相交往,而是使他們相互隔離”,“一批這樣的單位就形成一個村子,一批這樣的村子就形成了一個省。這樣,法國國民的廣大群眾,便是由一些同名數相加形成的,好像一袋馬鈴薯是由袋中的一個個馬鈴薯所集成那樣。”⑧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農村,像馬克思所說的19世紀的法國農村一樣,不但農民的個體、家庭像一個一個的馬鈴薯一樣,就是由這些家庭組成的自然村落也像一個一個的馬鈴薯一樣,是孤立而隔離的。比如,趙樹理小說一般是寫晉東南山區,一般數十戶人家、由某一姓為主,雜以少數外來戶組成的自然村落;晉東南以山區為主,村落都不算大,村落里以家族勢力統治居多。譬如一般是二三百人,雜夾數戶從外省逃荒過來的雜姓,欺辱外來戶的現象比較普遍。通往村外的空間,對絕大多數村民來說,都比較陌生,自然村落之間很少聯系,因此顯得閉塞、偏僻。譬如《李有才板話》集中以自然村落閻家山為背景,《地板》寫的是王家莊,《催糧差》寫的是紅沙嶺村,《劉二和與王繼圣》中是黃沙溝村,《邪不壓正》里是下河村,《田寡婦看瓜》里則是南坡莊。又比如,丁玲的《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寫是的華北一個叫暖水屯的村莊。這是平原地區,果木地較多,村民關心果木副業的收入。全村二百來戶人家,共有村民一千余人。地主占有八家,富農幾家,其余大部分為貧農和雇農。周立波的《暴風驟雨》,則是以東北北滿一個叫元茂屯的村莊為主,四百多戶人家,大糧戶雖然不到十家,但土地集中程度較高。不管是暖水屯,還是元茂屯,以本地人為主,夾雜有外地逃荒戶,如元茂屯里的田萬順一家,之所以受的欺凌最重,就是因為他是一個外來戶。值得追問的是,為什么土改小說熱衷于以村落敘事為主呢?其原因如下:一、因為以村落為小說基本環境的故事里,維系并決定人與人關系的往往是血緣、家族,是財富積累與封建文化承襲之上的勢力,普通村民面對奪地要糧要差的巧取豪奪,以及處理鄰里日常糾紛的原則是懦弱、忍耐與退讓,農民與農民之間的關系,更多的是煥散的個體“馬鈴薯”之總和;二、在一個村莊里,大家都是鄉村近鄰,是一個熟人社會,各人的家底大家都心知肚明,比如有多少土地,有多少糧食,都是一清二楚的。地主家不斷增添的大量土地,最先是誰家哪戶的地,又是如何流轉到地主那兒的,其來龍去脈,村民都了如指掌。換言之,這些小說幾乎都是寫農村中一個村落的人與事,是熟人社會中調整人際關系的一面鏡子。因此,在劃分階級時,一旦發動起來,村民心中都有一桿稱,都能準確、清晰地加以核實,容易順利而及時地開展土地改革工作。

其次,“土改小說”在情節結構、故事推進、結尾勝負等設計方面體現著當時土改的政策。這一點,特別在丁玲與周立波的土改長篇小說有鮮明的反映。第一,在主要情節單元里,一般有這樣的內容:比如土改工作人員駐村,比如工作隊或駐村人員與當地村莊貧雇農中的積極分子交朋友,比如組織并鼓勵貧雇農積極分子開會,宣傳“土改”政策,比如成立農會,選準最有斗爭價值的地主,比如劃成份,重新評估土地并予以分配,比如召開慶祝大會,工作隊出村,再赴其它的村莊。仔細翻閱當時黨制訂的“土改”政策文件,會發現這一情節結構,與中共中央頒發的群運工作手冊相吻合,“土改小說”只是形象地予以展現而已。周立波的《暴風驟雨》,“當時的土改工作隊員人手一冊,作為工作的參考書”⑨,便是典型的例子。至于核心情節則是重新分配土地,對于廣大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而言,滿足他們的土地需求,是土改法的核心,在土改小說中平分地主的土地和浮財,便是此類勝利果實分配的核心情節。第二,在斗爭地主的過程中,則設計得有曲折,有反復。地主階級狡詐奸滑,或施以小利,或抱團抵擋,往往有大的起伏,但最終的結果如趙樹理《邪不壓正》一樣,正義戰勝了邪惡,地主階層失勢了,昔日耀武揚威的精氣神一去不復返,倒是一個個灰頭土腦,成為土地法令祭壇上的獻祭之物。第三,暴力土改的宣泄成就了農民復仇的滿足感,刀與槍的出現,鮮血與傷殘的并呈,成為一個時代血腥的背影。雖然還是一個個熟悉的村莊,還是一個個熟悉的人物,還有血緣、族緣的承續,但無情的土地法令撕去了這層溫情。因此,土改小說中盡管也有較多擺事實、說道理的描寫,但因為法律裁定地主有原罪,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桶。

再次,人物的設計與塑造上,也有土地法令的影子存在。土改工作人員,是黨的土改政策的具體執行者,一般比較正面化。作品的主人公是貧雇農群體,小說中既有對個別英雄人物的描寫,也有集體農民英雄的豐碑,反映了一代青年農民的成長主題。地主階級力量微薄,處于殘喘生存的地位。比如《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中的支部書記張裕民,原先是雇農、光棍,在窮困潦倒中曾消沉過,在土改工作隊隊長文采的眼中,并不見得十分高大,但實際上他是忠誠而老練的,有膽有識,對村子里所有人物的階層特點洞若觀火。農會主任程仁,也因為與錢文貴的侄女黑妮戀愛,一度影響了土改工作的熱情,但最終戰勝了錢文貴一家的拉攏和腐蝕,堅定地參加與領導了村里的土改工作?!侗╋L驟雨》中的趙玉林、郭全海,沒有自己的一寸土地,但作為雇農,一年四季沒有一天閑下來,把汗水灑在地主和雇主的土地上,所以對土地的渴求最為強烈,自然也是土改工作隊最先爭取的對象。同時,為了顯示土改政策的影響,往往會涉及到中農的形象,比如《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中的富裕中農顧涌,《暴風驟雨》中的劉德山,《邪不壓正》中的王聚財便是。中農雖然自私、落后,在土改中不太積極,但確實都是在自己的土地上,流血流汗,沒有剝削別人勞動成果的一類農民,在土改法令中是需要團結的對象。至于地主階級,一般沾滿了農民的血汗,是反面化、漫畫化的丑角人物。他們或是罪大惡極,或是生活奢侈,或是陰險狡詐,全都掉進了歷史預設的陷阱之中,成為被葬送的一類人物。

最后一點是,土改題材文學書寫的背后,真正不露聲色的是一種二元對立思維的邏輯形態在進行調控。出于戰爭語境的影響,敵我雙方處于殊死搏弈的過程,一套完整而嚴實的“非此即彼”對立思維,經常潛意識地影響人們看待世界的眼光、方法。在中國共產黨逐步壯大的發展之路上,敵我之間的判斷由來已久。運用在文學創作上,便是毫不留情的鏟除異己,凸現自己的存在和主導性意義。土改小說中,凡是地主人物形象,基本上都沾滿了村落中農民的血汗,是有原罪的;凡是貧雇農,其積貧積弱的原因也是因為地主的剝削和壓榨,自身的原因消隱了。將地主/農民的對立絕對化,也就將世界簡單化,忽略了階級的豐富性和個體性,忽略了對土改合法性的追問。著名學者陳思和認為表現土改的小說沒有杰作,也就是對這一問題的再思考。⑩

結語

在20世紀上半葉,土地法令的文學書寫源自于不同階段政府所頒發的相關土地法律。中華民國成立之后,國民黨雖然在此方面想有所作為,但因不敢觸及土地所有權這一根本,沒有在廣大鄉村產生影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力量,觸及到依附于土地之上的剝削問題,土地所有權問題,成為時代的寵兒。文藝服務于政治,文藝為廣大人民特別是為工農兵服務的文藝思想,也助推了這一題材的提速、突破與整合。以土改題材小說為主的土改文學,集中于1940年代,便包含這特定時代、環境的諸多原因,在國共兩黨生死搏弈的關頭,中國共產黨抓住了土地減租、土地所有權變更等根本性大事,徹底改寫了中國歷史進程。圍繞土地法令的文學書寫,構成了這一歷史時期一個相當龐大而復雜的母題。在這樣的文學書寫中,土地法令是思想之源,在政策、法律與小說文本之間,便有了密切的內外聯系。

①孫中山:《孫中山全集》(第10卷),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556頁。

②參閱朱子爽:《中國國民黨土地政策》,重慶:重慶國民圖書出版社,1943年。

③張希坡主編:《革命根據地法制史》,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年。

④劉少奇:《關于土地問題的指示》,《劉少奇選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78頁。

⑤周揚:《新的人民的文藝——在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上關于解放區文藝運動的報告》,北京:《人民文學》,1949年第1期。

⑥丁玲:《生活、思想與人物》,《丁玲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60頁。

⑦陳涌:《<暴風驟雨>》,北京:《文藝報》第11、12號合刊,1952年6月25日。

⑧[德]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03頁。

⑨胡光凡、李華盛:《周立波在東北》,《周立波研究資料》,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26頁。

⑩陳思和:《六十年來話土改》,北京:《中國現代文學論叢》,2010年第3期。

[責任編輯 韓 冷]

I206.6

A

1000-114X(2016)06-0158-10

顏同林,貴州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貴陽 550001

廣東社會科學 2016年第6期

*本文系貴州省高校優秀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黔教合KY字[2012]087號)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小說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何為最好的小說開場白
英語文摘(2021年2期)2021-07-22 07:57:06
小說課
文苑(2020年11期)2020-11-19 11:45:11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我們曾經小說過(外一篇)
作品(2017年4期)2017-05-17 01:14:32
妙趣橫生的超短小說
中學語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29
明代圍棋與小說
西南學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28
閃小說二則
小說月刊(2014年8期)2014-04-19 02:39: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亚洲五月天| 国内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播出| 中字无码av在线电影|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TS|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码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八区| 成人在线天堂|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人与鲁专区|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色婷婷在线播放| 日韩免费视频播播| 国产精品主播|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免费无遮挡AV|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亚洲天堂免费| 一级成人a做片免费|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91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日韩毛片基地|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直接黄91麻豆网站| 三级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真实乱子伦视频播放|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澳门av无码|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三区五区|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黄 |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操国产美女| 国产无码性爱一区二区三区| 99热在线只有精品| 老司机精品99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国产精品污污在线观看网站| 2020极品精品国产 | 玖玖精品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天天综合网色中文字幕| 欧美在线黄| 国产激情国语对白普通话| 毛片卡一卡二|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欧美国产视频| 免费在线成人网|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 搞黄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播放的| 欧美亚洲中文精品三区| 一级香蕉人体视频|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欧美啪啪一区| v天堂中文在线| 久久这里只精品热免费99| 色老头综合网|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亚瑟天堂久久一区二区影院|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色天天综合|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 露脸一二三区国语对白| 亚洲伊人天堂| 日本不卡在线| 熟妇丰满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