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日端
?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傳承與再開發
劉日端
(大連藝術學院,遼寧 大連 116600)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環境藝術設計也走向了新的輝煌,已經從原來一味的追求高材料、高消費轉變成關注傳統文化、傳統藝術等傳承、創新再開發階段。總體來說,就是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將中國傳統藝術的精華融入到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思想中,使其不僅具有現代化的特色,也包含傳統文化深厚的底蘊。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傳統文化元素;民族藝術;傳承;再開發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環境藝術設計進入到快速發展的階段,但是由于崇洋等一些外在的因素,使得眾多的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采用“拿來主義”,而忽視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利用,這使得我國的現代化建筑呈現出單一化的藝術形態,一方面無法反應出地域特色,另一方面對于西方理念的理解也無法做到盡善盡美。如何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環境藝術,如何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進行傳承、創新、再開發,就成為當前設計師們所面臨的一大課題。
就當前而言,無論是張藝謀、晶金庸,還是李建平、顧孟潮,他們的成功,都在遵循一個共同的理念,即堅持中國傳統文化理念。他們知曉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認識到只有以中國民族文化藝術為基礎,將其融入到現代環境藝術的設計中,才能推陳布新,突出亮點。
但是,當我們留意身邊,卻比較失望的發現,雖然高層建筑林立,但缺乏個性;雖然高樓大廈眾多,但過于單一化;雖然休閑廣場不少,但充斥著歐式的簡單化風格。這么多的建筑,如此多的廣場,很少能夠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使得中國的民族特色黯然褪色,喪失殆盡。隨著我國文化等軟實力的不斷發展,對于民族藝術、傳統文化的呼聲越來越高,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也開始重視對民族藝術、傳統文化、民間藝術等的挖掘,重視對這些文化藝術的傳承、創新、再開發。比如蘇州博物館新館,它的設計不僅利用了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手段,而且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理念,使置身其中的人們不僅能感受到現代藝術的思維,還可以體驗到傳統文化的氣息。
傳承,其原本含義指對歷史內容的延續,但并不是一成不變,而是要結合時代的發展,歷史的需求,對其中精華的部分進行保留和繼承,對其中不足的地方進行摒棄和剔除。
再開發,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而言,我們要對傳統的文化藝術進行提純凝練,對其中精華的部分進行吸收,對其中的亮點進行分析,在尋找與分析中發現富含中國特色的營養成分,然后對所獲得的精華進行開發,將其運用到現代化的環境藝術設計中,使設計師設計出的產品散發時代氣息,流露出傳統文化獨特的韻味。
3.1針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再開發
從五四運動發展至今,人們看到了西方的發達,了解到西方的進步,就急于對西方模式進行運用與模擬,無論是從基礎的教育方面,還是在社會的實用實例方面;無論從媒體藝術領域,還是從建筑設計方面,這些都使我國變得過于“歐式化”、“西式化”,使得我國本土的傳統文化黯然失色,導致現在我國的環境藝術設計呈現出不倫不類的形態。雖然隨著我國文藝思想、傳統文化的復興,使得現代環境藝術設計開始注重對傳統文化的研究,但是在浮華的背景下,沒有幾個人能夠真心靜下心來,認真的去研究傳統,吸取營養,致使在進行設計時,去東拼西湊,在一些淺顯的藝術中尋找所謂的文化元素,使得所謂的中國特色流于形式,這樣繼續下去,又有多少真正能體現中國特色的環境藝術設計作品問世呢?
因此,要做好文化傳承工作,使得環境藝術設計能夠推陳布新,就需要從基礎教育抓起,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使每一位設計者從一開始就學習傳統文化,沉淀文化知識,積累文化底蘊,如此才能更好地改變現狀。
3.2對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我國本身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擁有56個民族,其中55個少數民族通過漫長的發展以及人文歷史的積淀,創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獨特民族藝術。當前,我國對于各民族間建筑藝術的研究較為深入,且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是對于民族的環境藝術研究還比較少。因此,深入挖掘民族藝術,對于環境藝術設計的傳承與再開發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民族環境藝術的發展與各民族所處的地域、歷史發展條件、經濟能力、宗教信仰、生活習俗等都有很密切的聯系,它們的發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該民族的審美觀念,可以體現這個民族所處的地域環境,可以了解民族的社會觀念。
比如大理的白族村,在村中有個廣場,廣場旁建有戲臺,并有“風水樹”,而且居民的建筑形式基本以“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為主,這受限于該村的傳統民族信仰。這些傳統的民族文化應該予以尊重,并要認真學習,只有充分了解,才能將其運用到實際的設計中,才能促進我國傳統文化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傳承。
3.3針對于民間藝術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傳承與再開發
我國是一個擁有5 000年文明的古國,先輩們為了豐富生活,為了發展文化藝術,積累了眾多的藝術形式,這些都是先輩們的思想結晶,是國家的瑰寶。它們之所以可以跟隨歷史的長河,一直發展至今,是由于它們在不同的時代都擁有獨特的文化價值,它們富含了中國文化的精髓,一直在本土文化中汲取營養,特別是在造物思想和審美原則方面,它們都有獨特的含義,這正好與現代高科技形成互補局面,為設計師提供更多的靈感,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設計。比如對于喜事,可以運用“喜鵲”形象進行表達等等。
如何做到對傳統文化、民間藝術、民族文化的真正傳承:首先,要具有創新精神,不能一直停留于單純的符號利用上,要對傳統文化進行深入了解,只有這樣才能為創作的作品賦予深刻的內涵。其次,我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原因,是因為不斷地對外來文化進行吸收和融合,因此,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在繼承傳統文化時要對其進行再開發,使傳統與先進相互融合。最后,要深入民間,了解民間藝術,這樣可以開闊思維,為創作提供靈感。
環境藝術設計是我國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歷史長河的不斷推進,不同時代也擁有了不同的獨特的文化,那么怎樣對這些珍貴的傳統文化、民族文化進行傳承,環境藝術設計就給出了一個很好的答案,將傳統文化、民族文化逐漸融入到環境藝術設計中,這樣就可以很好地實現對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傳承。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進行開發。從而更好地完成傳承、開發工作。
[1] 杜宏毅.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傳承與再開發[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5,(01):74-75.
[2] 毛文實.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傳承[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17):150-151.
[3] 李宏儉.淺談廣西民族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傳承[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3,(01):85-87.
[4] 馮濤.中國傳統建筑中的吉祥文化及其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
Heritage and redevelopment of modern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LIURi-duan
(Dalian Art College,Dalian 116600,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China's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has developed from pursuing high material and high-consumption to concerning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art.In general,blending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art in modern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which makes it possess modern features as well as deep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Modern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s;National art;Inherit;Redevelopment
J525
B
1674-8646(2016)15-0036-02
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