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瓊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安徽合肥 230031)
?
我國外貿中小企業應用電子商務策略研究
徐瓊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安徽合肥 230031)
[摘要]我國傳統外貿出口經歷多年快速發展后,呈現放緩趨勢。在此背景下,我國以出口為主的外貿中小企業要想取得長足發展,必須借助電子商務來尋求國際市場商機。本文基于我國外貿中小企業應用電子商務的現狀,分析運用電子商務所面臨的問題,以期為我國中小企業運用電子商務尋求發展找到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關鍵詞]電子商務;中小外貿企業;國際競爭力
近年來,由于生存空間不斷地被壓縮,我國傳統中小型外貿企業必須順應商業的發展趨勢,加強對電子商務的重視,充分運用電子商務這種新模式,以提升其國際競爭力。
1電子商務對外貿中小型企業的積極影響
1.1電子商務給外貿中小企業帶來了更多的市場機會
在傳統貿易方式下,受資金、人力、地域等限制,中小企業面對的國際市場范圍非常有限。電子商務則以網絡為載體,直接面向全球范圍內的潛在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信息。中小企業通過這個全球性、無時限的網絡交易平臺進入國際市場,與大型企業共同參與競爭,分享市場機會。
1.2降低了運營成本
電子商務集合采購、業務管理、資源管理等多個系統,實現對采購、交易磋商、簽訂合同、報關、報檢、保險、運輸、結匯等業務的網上操作,減少中間環節,規范業務管理,提高企業運作效率,降低外貿交易成本。電子商務的網絡平臺幫助企業進行國際市場營銷,節約高昂的展會營銷費用,大大降低了市場開發和維護的成本。
1.3提高交易效率
利用電子商務進行一體化的信息傳遞和處理,促進企業內部管理規范化、各部門間協作的高效化,促成企業與供應商、物流、銀行等更緊密的合作,隨時與市場保持密切聯系。在提高交易效率的同時,縮短外貿業務的運作周期,加速資金的周轉。
2中小外貿企業利用電子商務所面臨的問題
嚴峻的外貿形勢促使中小外貿企業開始反思自身的發展戰略,電子商務模式由此進入中小外貿企業的視線。從目前中小外貿企業的實際利用情況來看,電子商務的進展緩慢,應用非常有限。
2.1電子商務方面的投資能力較弱,應用層次低
目前,企業利用電子商務網絡的方式主要有EDI(電子數據交換方式)、Intranet方式(局域網)和Internet方式(互聯網)。無論采用哪一種方式,都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資金購買相應軟硬件。尤其是對于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電子商務業務操作系統、支付系統、電子商務網絡平臺等軟件系統,企業的一次性投入和后續維護更新的資金要求較多。對于融資能力較弱的中小型企業來說,投資水平難以達到要求,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其對電子商務的應用。大多數中小型企業只是將電子商務作為一個營銷平臺,以建立企業網站系統為主,在頁面上介紹企業的各種產品信息和資源,通過網絡方式將其推廣給客戶。而對于日常生產控制、信息化管理環節中的深入應用較少,很少建有和國際專業網絡平臺接軌的項目。中小型企業在電子商務高端應用方面拓展動力不足,對電子商務促進企業整體運營發展的作用、效果的認知度較低,導致電子商務的價值創造效果不明顯,無法真正完成和企業的對接,無法達到提升國際競爭力的目的。
2.2電子商務的信息化基礎薄弱,專業人才短缺
中小型外貿企業由于資金、人力等方面的因素限制,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存在很多不足。電子商務的應用要求企業管理要程序化、流程要標準化,但中小型外貿企業大多為私營、民營企業,以經驗管理為主。對于進出口業務流程管理、財務管理、庫存管理比較主觀、隨意,信息采集和加工處理意識不強,導致獲得信息的數量不多、質量不高。在信息處理方面,中小型外貿企業以發布產品信息為主,在信息跟蹤、獲取、分析、整理和應用方面比較欠缺,不能充分利用信息資源獲得競爭優勢[1]。電子化、運行速度慢、信息化程度低、網絡擁擠和資費偏高等眾多因素都阻礙了我國外貿企業對電子商務的應用[2]。
由于薪資報酬和發展空間均有限,中小外貿企業很難吸引優秀的電子商務人才加盟。缺乏電子商務管理人才,外貿企業電子商務將缺乏有效的規劃和管理;缺乏專門的電子商務技術人才,則難以從根本上改造傳統的進出口業務流程,難以對線上業務和線下業務進行區分和融合,電子商務優勢無法凸顯。
2.3電子商務無法與企業多變、復雜的業務流程銜接
進出口貿易與國內貿易相比,流程更為復雜。外貿企業為完成一票業務,需要和供應商、運輸、保險、商檢、海關、稅務、銀行等多個部門發生聯系,每個環節均會產生大量的單證、票據與文件。多部門合作的特點要求企業在利用電子商務時,不僅要自身實現信息化,同時要求相關部門做到標準化數據對接。這對于實力相當的上下游企業而言,實現有一定的難度。在國內外市場發生變化、政策發生調整時,中小型外貿企業憑借其規模較小優勢,頻于調整其國際市場競爭戰略,業務流程也隨之頻繁變動,導致電子商務無法銜接運用到中小外貿企業的業務流程中。
3充分借助電子商務提升國際競爭力
電子商務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導致外貿中小型企業未能充分認識到電子商務的價值,對于新模式的運用缺乏戰略眼光和戰略規劃,電子商務整體發展水平不高,直接影響了其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
3.1增強創新意識,創建適合中小外貿企業特色的電子商務
我國外貿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水平總體比較低,除與企業的管理基礎落后、信息化建設不強等有關外,還受企業的觀念影響。管理者對電子商務的優勢認識不足,電商短期內投入產出比較低,這使很多中小企業在應用電子商務這個問題上躊躇不定。發揮電子商務對中小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提升作用,企業必須要轉變觀念,增強創新意識和競爭意識,積極挖掘電子商務的潛在優勢。首先,要對電子商務有全面的認識,包括深入了解電子商務的應用范圍、實施方式、經營模式、潛在優劣勢,堅定管理者對其應用的決心和信心。其次,電子商務能創造新的市場機會。通過電子商務平臺,中小企業把產品信息宣傳到世界各地的潛在客戶手中,無限擴大市場。這一平臺降低了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門檻,與大型外貿企業、跨國企業直接進行競爭,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市場機會。再次,電子商務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電子商務前期的建設需要企業投入一定的資金,但從長期來看,電子商務可以擴大市場份額、縮短業務流程、加快資金周轉、降低庫存成本,使企業降低銷售和運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3.2創新經營管理模式,開展國際電子貿易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興的商務模式,借助EDI、Internet 和Intarnet 方式,以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和物流將對外貿易流程整合在一起,消除了傳統對外貿易活動中的物質、時間和空間對交易雙方的限制,促進了以單向物流為主的外貿經營模式的深刻變革。電子商務的應用客觀上要求中小企業改造傳統的管理模式,創新經營方式,逐步實現內部資源信息化、經營管理規范化、業務流程標準化、組織結構扁平化,提高企業應用電子商務的效率和效益。首先,加強經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在業務流程中原料采購、生產制造、庫存、銷售、客戶管理、財務管理等各個環節,注重信息的數字化、無紙化,逐步實現信息化管理。其次,重建企業的業務管理系統。根據外貿業務流程和市場需求特點,重點做好合同管理、進出口流程管理、財務管理等模塊的系統建設,完善動作流程,進行必要的流程重組,與電子商務的開展進行無縫銜接。再次,構建企業的管理信息系統。根據業務流程設計開發與企業資源管理系統(ERP)兼容的內部管理信息系統,包括客戶關系管理(Customers Relationship Management)、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s Management)。利用先進的信息管理技術手段,實現企業與供應商、經銷商、客戶、等之間的采購、訂單管理、物流、資金流等信息交流,提高各部門、各系統之間的信息傳遞效率。該系統的構建還有助于改善企業組織結構,使組織結構扁平化,對國際市場的客戶需求快速作出反應,加快決策響應速度,最終提高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和決策水平。
3.3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貿易
與傳統進出口貿易下滑趨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缇畴娮由虅帐侵阜謱俨煌P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電子商務活動[3]。這種全新的貿易運作方式縮短了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距離,消除了地域分離的障礙,縮短了信息流動時間,降低了物流、資金流及信息流的傳輸處理成本。2011-2014年,我國跨境電商每年復合增長率保持在30%左右,如表1所示。在電子商務全球化的趨勢下,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仍將持續高速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在我國進出口貿易中的比重將會越來越大,至2016 年將會達到18.9%,交易規模將達到6.5萬億元[4]。

表1 2008-2016 年我國進出口貿易及跨境電商交易規模
資料來源:進出口交易總規模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跨境電商交易規模來自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出版的2013、2014年度《中國電子商務數據監測報告》及艾瑞咨詢的《2012-2013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研究報告》。2015-2016年數據為預測值,來源于艾瑞咨詢。
在低迷的傳統外貿環境和強有力的大型企業、跨國企業的競爭威脅雙重壓力下,外貿中小企業如何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積極尋求開拓國外市場,提升自身競爭實力,成為企業刻不容緩的問題。跨境電子商務可以憑借高效率、低成本、信息全、潛力大等優勢,成為中小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新選擇和新手段。
跨境電子商務有助于中小企業縮短外貿業務鏈條,避開進口商、批發商環節,降低市場開發和維護成本,擺脫因資金不足難以擴大國際市場規模的束縛,獲取更多的價值增值;有助于直接面對國外零售企業、消費者,及時掌握消費者的需求和市場動態,提供個性化服務和差異化的產品,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品牌價值,以差異化競爭優勢增強中小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跨境電子商務的應用,特別是小額跨境外貿電子商務交易,已具備成熟條件。在支付安全性方面,有的平臺采用目前全球最大、最受歡迎的在線支付提供商Paypal提供的支付保障,阿里速賣通則支持Visa、MasterCard、Moneybookers等多種借記卡的支付、Escrow service第三方中介付款服務,在線交易更加便捷,支付風險也比較低。交易平臺方面,跨境電子商務既可以利用自建的網絡交易平臺,也可以利用第三方平臺進行交易。目前,我國跨境電商平臺企業已經超過5000家,境內通過各類平臺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的企業已超過20萬家[5]。外貿中小企業受到資金、技術、人力資源等方面的制約,在發展初期適宜采用第三方平臺來從事跨境電子商務。每年在跨境電商平臺上注冊的新經營主體中,有90%是中小企業和個體商戶[6]。目前第三方平臺有國內跨境網上交易網站,如發展勢頭較好的敦煌網、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易唐網、蘭亭集勢等,還有美資電子商務網站亞馬遜、eBay等也紛紛在國內提供跨境交易服務。這些平臺提供的商業模式各有不同,如阿里巴巴國際站、中國制造網采用以線上外貿服務為主的綜合B2B模式,為企業向全球終端批發零售商提供大批量、小批次的快速銷售;蘭亭集勢、全球速賣通、敦煌網采用以小宗外貿服務為主的綜合B2C模式,為企業向消費者提供小批量、多批次的分散銷售;eBay則采用C2C模式,在消費者之間提供小額商務交易。第三方平臺不斷優化海外庫存的布局、豐富在線交易模式、布局移動端、打造小語種交易,保障支付方式的安全性和多樣化。伴隨平臺的優化,其業務額實現了快速增長,如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2013年8月份單日的跨境電子商務成交額(GMV)已經沖過1億元人民幣大關。2014年,速賣通每天的海外買家訪問量已經超過3800萬次,相關交易已經覆蓋220多個國家和地區[7]。外貿在線交易平臺憑借融訂單、支付、物流于一體的優勢,縮短并優化了外貿產業供應鏈,有助于企業獲得更高的利潤。中小企業應根據自身產品、市場需求、平臺交易特點等,選擇具有一定規模的優質第三方跨境電商平臺為之服務。
[參考文獻]
[1]韋大宇.電子商務視角下我國外貿企業競爭優勢研究[J].價格月刊,2013(1):52-55.
[2]甘小倩,郭玥,李曉,等.電子商務在外貿企業中的應用調研[J].中國商貿,2014(7):112-113.
[3]祁春凌.跨境電子商務促進我國外貿企業經營方式的轉變[J].中國商貿,2014(6):160-162.
[4]鄂立彬,黃永穩.國際貿易新方式:跨境電子商務的最新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4(2):22-31.
[5]來有為,王開前.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形態、障礙性因素及其下一步[J].改革,2014(5):68-74.
[6]董鵬,劉翠,桑杰.2014中國跨境電商迎來“黃金時代”[J].上海信息化,2014(4):38-41.
[7]陳靜紅.全球速賣通跨境零售業務發展特點[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12):82-83.
[作者簡介]徐瓊(1981- ),女,講師,碩士研究生,從事國際貿易與電子商務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29
[中圖分類號]F7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7602(2016)02-0195-03